華文網

新零售,創新之餘如何落地?

零售業中的某些變化之所以能提升到重大變革的高度,必須滿足三方面的條件,一是革新性,即這一變化應產生一種全新的零售經營方式、組織形式和管理方法,並取得支配地位;二是衝擊性,

即新的零售組織和經營方式將對舊組織和舊方式帶來強烈的衝擊,同時也影響著顧客購物方式的變化和廠商關係的調整;三是廣延性,即這場變革不是轉瞬即逝,而是擴展到一定的空間、延續到一定的時間。從這幾個方面考察,西方零售業歷史上曾出現過四次重大變革:

一、第一次零售變革:百貨商店的誕生

零售業的第一次重大變革是以具有現代意義的百貨商店的誕生為標誌的,學術界稱之為“現代商業的第一次革命”,足見其劃時代的意義。儘管當時百貨商店被稱為具有革新性的經營手法現在看來十分平常,諸如明碼標價和商品退換制度;店內裝飾豪華,顧客進出自由;店員服務優良,

對顧客一視同仁;商場面積巨大,陳列商品繁多,分設若干商品部,實施一體化管理等。但這些改革對當時傳統零售商來說,已是一個質的飛躍。

1、銷售方式上的根本性變革

百貨商店是世界商業史上第一個實行新銷售方法的現代大量銷售組織,其新型銷售方法,概括起來就是:

(1)顧客可以毫無顧忌地、自由自在地進出商店;

(2)商品銷售實行“明碼標價”,商品都有價格標籤,對任何顧客都以相同的價格出售;

(3)陳列出大量商品,以便於顧客任意挑選;

(4)顧客購買的商品,如果不滿意時,可以退換。

這些銷售方式,在現在看來雖然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但它是由百貨商店的誕生及其對零售銷售的變革而來的。

2、經營上的根本性變革

當時出現的百貨商店最大一個特點是,設有若干不同的商品部,這些商品就像是一個屋頂下的“商店群”,即把許多商品按商品類別分成部門,

並由部門來負責組織進貨和銷售。而且,百貨商店主要以生活用品為中心,實行綜合經營的大量銷售組織。按不同商品和不同銷售部位來經營,雖然每個部位的經營規模不大,但由於它是彙聚在一個經營體之中的,因而這種綜合經營的規模比起之前的雜貨店和專門店來說就十分龐大。因此,百貨商店實行綜合經營也是其適應大量生產和大量消費的根本性變革內容之一。

3、組織管理上的根本性變革

傳統的城市零售店和鄉村雜貨店,店主不僅親自營業,而且自行負責人、錢、物的管理。與此根本性不同,百貨商店由於同時經營若干系列的商品,企業規模龐大,因而其經營活動分化成相對獨立的專業性部門,實行分工和合作;而管理工作則是分層進行的,企業定有統一的計畫和組織管理原則,然後由若干職能管理部門分頭執行。因此,百貨商店是在一個資本的計畫和統制下,按商品系列實行分部門、分層次組織和管理的。

二、第二次零售變革:超級市場的誕生

1、革命性變化

超級市場標誌著一場零售革命的爆發,其對零售業的革新和發展以及整個社會的變化帶來了以下影響:

(1) 開架售貨方式流行。

開架售貨儘管不是超級市場首創,但它卻是因超級市場而發揚光大的,超級市場採用的自選購物方式,作為一個重要的競爭手段不僅衝擊了原有的零售形態,而且影響了新型的零售業態,後來出現的折扣商店、貨倉式商店、便利店等都採取了開架自選或完全的自我服務方式。

(2) 人們購物時間大大節省。

隨著女性工作時間增多,閒暇時間減少,人們已不把購物當作休閒方式,要求購物更方便、更快捷,超級市場恰好滿足了人們的這種新要求,將原本分散經營的各類商品集中到一起,大大節省了人們的購物時間,使人們能將有限的閒暇時間用於旅遊、娛樂、健身等活動,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現代生活方式。超級市場實施的統一結算和關聯商品陳列,也大大節省了人們選購商品和結算時間。

(3) 舒適的購物環境普及。

超級市場所營造的整齊、乾淨的舒適購物環境,取代了原先髒亂嘈雜的生鮮食品市場,使人們相信購買任何商品都能享受購物樂趣。

(4) 促進了商品包裝的變革。

開架自選迫使廠商進行全新的商品包裝設計,展開包裝、標識等方面的競爭,出現了大中小包裝齊全、裝潢美觀、標識突出的眾多品牌,這也使商場顯得更整齊、更美觀,造就了良好的購物環境。

2、產生背景

超級市場的出現和發展現在看來有其歷史的必然,其產生背景是:

(1)經濟危機是超級市場產生的導火線。20世紀30年代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使得居民購買力嚴重不足,零售商紛紛倒閉,生產大量萎縮,店鋪租金大大降低,超級市場利用這些租金低廉的閒置建築物,採取節省人工成本的自助購物方式和薄利多銷的經營方針,實現了低廉的售價,因而受到了當時被經濟危機困擾的廣大消費者歡迎。

(2)生活方式的變化促成了超級市場。二戰後,越來越多的婦女參加了工作,人們生活、工作節奏加快,加上城市交通擁擠,原有零售商店停車設施落後,許多消費者希望能到一家商場,停車一次,就購齊一周所需的食品和日用品,超級市場正是適應消費者的這種要求而產生的。

(3)技術進步為超級市場創造了條件。製冷設備的發展為超級市場儲備各種生鮮食品提供了必要條件,包裝技術的完善為超級市場中的顧客自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而後來的電子技術在商業領域的推廣運用,更是促進了超級市場利用電子設備,提高售貨機械化程度。此外,冰箱和汽車在西方家庭中的普及使消費者的大量採購和遠距離採購成為可能。

三、第三次零售變革:連鎖商店的興起

連鎖商店是現代大工業發展的產物,是與大工業規模化的生產要求相適應的。其實質就是通過社會化大生產的基本原理應用於流通領域,達到提高協調運作能力和規模化經營效益的目的。連鎖商店的基本特徵表現在四個方面:

(1)標準化管理。在連鎖商店中,各分店統一店名,使用統一的標識,進行統一的裝修,在員工服飾、營業時間、廣告宣傳、商品價格方面均保持一致性,從而使連鎖商店的整體形象標準化。

(2)專業化分工。連鎖商店總部的職能是連鎖,而店鋪的職能是銷售。表面上看,這與單體店沒有太大的區別,實際上卻有質的不同。總部的作用就是研究企業的經營技巧,並直接指導分店的經營,這就使分店擺脫了過去靠經驗管理的影響,大大提高了企業管理水準。

(3)集中化進貨。連鎖總部集中進貨,商品批量大,從廠家可以得到較低的進貨價格,從而降低進貨成本,取得價格競爭優勢。由於各店鋪是有組織的,因此,在進貨上克服了盲目性,不需要過大的商品庫存,就能保證銷售需要,庫存成本又得到降低。各店鋪專門負責銷售,就有更多的時間和手段組織推銷,從而加速了商品周轉。

(4)簡單化作業。連鎖商店的作業流程、工作崗位上的商業活動盡可能簡單,以減少經驗因素對經營的影響,由於連鎖體系龐大,在各個環節的控制上都有一套特定的運作規程,要求精簡不必要的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近一段時間,有一個商業案例非常火爆,那就是KM快時尚設計師品牌。就是一家連鎖實體店而已,但短短2年時間,全國開了近1000家店,每月開店30-60家,單店銷售近同行業2倍之多。在這個實體經濟不景氣、電商高歌猛進的的互聯網時代,這樣的速度特別扎眼。

作為一種現象,筆者就此對KM引出幾個觀點:

觀點一:連鎖零售業要把握新零售紅利

新零售時代,就像電商時代,起步早的享受紅利;起步晚的,紮進一片紅海。

觀點二:把商品送到用戶面前

新零售時代,用戶在哪裡,商品就在哪裡;不是把用戶引到商品面前,而是把商品送到用戶面前。

觀點三:新零售如何落地

以用戶需求為驅動,以品類重構為關鍵,以店鋪運營為基礎,以消費者體驗為標配服務。

觀點四:關注成本、服務、效率

新零售不只是把你的店面商品放到貨架上!在傳統零售進軍新零售的過程中,我們要考慮3個問題,你的服務是不是做得更好?你的成本是不是更低?你的效率是不是更高?

最後,來個總結

一家公司,一個敢於挑戰的品牌,但凡是能夠做出成績,一定對零售有著極深入理解,一定是把各項商業要素合理的匹配成了一個獨特的商業系統,而這個系統,一定可以同時創造差異化的用戶價值以及可觀的利潤回報。而這,就是商業的本質。

因此,百貨商店是在一個資本的計畫和統制下,按商品系列實行分部門、分層次組織和管理的。

二、第二次零售變革:超級市場的誕生

1、革命性變化

超級市場標誌著一場零售革命的爆發,其對零售業的革新和發展以及整個社會的變化帶來了以下影響:

(1) 開架售貨方式流行。

開架售貨儘管不是超級市場首創,但它卻是因超級市場而發揚光大的,超級市場採用的自選購物方式,作為一個重要的競爭手段不僅衝擊了原有的零售形態,而且影響了新型的零售業態,後來出現的折扣商店、貨倉式商店、便利店等都採取了開架自選或完全的自我服務方式。

(2) 人們購物時間大大節省。

隨著女性工作時間增多,閒暇時間減少,人們已不把購物當作休閒方式,要求購物更方便、更快捷,超級市場恰好滿足了人們的這種新要求,將原本分散經營的各類商品集中到一起,大大節省了人們的購物時間,使人們能將有限的閒暇時間用於旅遊、娛樂、健身等活動,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現代生活方式。超級市場實施的統一結算和關聯商品陳列,也大大節省了人們選購商品和結算時間。

(3) 舒適的購物環境普及。

超級市場所營造的整齊、乾淨的舒適購物環境,取代了原先髒亂嘈雜的生鮮食品市場,使人們相信購買任何商品都能享受購物樂趣。

(4) 促進了商品包裝的變革。

開架自選迫使廠商進行全新的商品包裝設計,展開包裝、標識等方面的競爭,出現了大中小包裝齊全、裝潢美觀、標識突出的眾多品牌,這也使商場顯得更整齊、更美觀,造就了良好的購物環境。

2、產生背景

超級市場的出現和發展現在看來有其歷史的必然,其產生背景是:

(1)經濟危機是超級市場產生的導火線。20世紀30年代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使得居民購買力嚴重不足,零售商紛紛倒閉,生產大量萎縮,店鋪租金大大降低,超級市場利用這些租金低廉的閒置建築物,採取節省人工成本的自助購物方式和薄利多銷的經營方針,實現了低廉的售價,因而受到了當時被經濟危機困擾的廣大消費者歡迎。

(2)生活方式的變化促成了超級市場。二戰後,越來越多的婦女參加了工作,人們生活、工作節奏加快,加上城市交通擁擠,原有零售商店停車設施落後,許多消費者希望能到一家商場,停車一次,就購齊一周所需的食品和日用品,超級市場正是適應消費者的這種要求而產生的。

(3)技術進步為超級市場創造了條件。製冷設備的發展為超級市場儲備各種生鮮食品提供了必要條件,包裝技術的完善為超級市場中的顧客自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而後來的電子技術在商業領域的推廣運用,更是促進了超級市場利用電子設備,提高售貨機械化程度。此外,冰箱和汽車在西方家庭中的普及使消費者的大量採購和遠距離採購成為可能。

三、第三次零售變革:連鎖商店的興起

連鎖商店是現代大工業發展的產物,是與大工業規模化的生產要求相適應的。其實質就是通過社會化大生產的基本原理應用於流通領域,達到提高協調運作能力和規模化經營效益的目的。連鎖商店的基本特徵表現在四個方面:

(1)標準化管理。在連鎖商店中,各分店統一店名,使用統一的標識,進行統一的裝修,在員工服飾、營業時間、廣告宣傳、商品價格方面均保持一致性,從而使連鎖商店的整體形象標準化。

(2)專業化分工。連鎖商店總部的職能是連鎖,而店鋪的職能是銷售。表面上看,這與單體店沒有太大的區別,實際上卻有質的不同。總部的作用就是研究企業的經營技巧,並直接指導分店的經營,這就使分店擺脫了過去靠經驗管理的影響,大大提高了企業管理水準。

(3)集中化進貨。連鎖總部集中進貨,商品批量大,從廠家可以得到較低的進貨價格,從而降低進貨成本,取得價格競爭優勢。由於各店鋪是有組織的,因此,在進貨上克服了盲目性,不需要過大的商品庫存,就能保證銷售需要,庫存成本又得到降低。各店鋪專門負責銷售,就有更多的時間和手段組織推銷,從而加速了商品周轉。

(4)簡單化作業。連鎖商店的作業流程、工作崗位上的商業活動盡可能簡單,以減少經驗因素對經營的影響,由於連鎖體系龐大,在各個環節的控制上都有一套特定的運作規程,要求精簡不必要的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近一段時間,有一個商業案例非常火爆,那就是KM快時尚設計師品牌。就是一家連鎖實體店而已,但短短2年時間,全國開了近1000家店,每月開店30-60家,單店銷售近同行業2倍之多。在這個實體經濟不景氣、電商高歌猛進的的互聯網時代,這樣的速度特別扎眼。

作為一種現象,筆者就此對KM引出幾個觀點:

觀點一:連鎖零售業要把握新零售紅利

新零售時代,就像電商時代,起步早的享受紅利;起步晚的,紮進一片紅海。

觀點二:把商品送到用戶面前

新零售時代,用戶在哪裡,商品就在哪裡;不是把用戶引到商品面前,而是把商品送到用戶面前。

觀點三:新零售如何落地

以用戶需求為驅動,以品類重構為關鍵,以店鋪運營為基礎,以消費者體驗為標配服務。

觀點四:關注成本、服務、效率

新零售不只是把你的店面商品放到貨架上!在傳統零售進軍新零售的過程中,我們要考慮3個問題,你的服務是不是做得更好?你的成本是不是更低?你的效率是不是更高?

最後,來個總結

一家公司,一個敢於挑戰的品牌,但凡是能夠做出成績,一定對零售有著極深入理解,一定是把各項商業要素合理的匹配成了一個獨特的商業系統,而這個系統,一定可以同時創造差異化的用戶價值以及可觀的利潤回報。而這,就是商業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