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錢幣收藏 要從娃娃抓起

我國是最早使用金屬貨幣和紙幣的國家,錢幣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和歷史的見證,不僅能將中國古代歷史串聯起來,還承載了我國古代文化的眾多重要資訊,並見證了歷史的發展沿革。

但古錢幣研究專家卻在實際工作中感受到,現在錢幣文化受到忽視,面向中小學生的錢幣文化教育更是嚴重缺失,甚至在中學歷史課本中的古錢幣圖片都出現了錯誤。就此議題,眾專家一致提議:錢幣是中學歷史教學中獨一無二且不可替代的實物標本,應該增加錢幣文化在歷史教學中的分量。

研究歷史的人注重文獻,搞收藏的人則只關注錢幣本身,不太注重錢幣背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這造成錢幣文化還有豐富的內涵亟待挖掘。

歷史教學孩子們都不感興趣,他們覺得歷史就是背年代。”前不久,北京一所中學的校長參觀中國錢幣博物館後,深有感觸。他對王永生表示,當前的歷史教學中,為學生提供的教材以及學習的資料都非常單調、抽象、空洞且乏味。

在同學的心目中,原本豐富多彩的歷史學習,似乎變得就是死記硬背一些很難相互串聯起來、孤立無序的年代、人物及事件。因此,多年的教學工作中,他們一直想尋找到一種能將悠久的中國古代歷史串聯起來的東西,以便同學們對中國古代歷史能有一種更直觀、具體和形象的認識。參觀中國錢幣博物館後,
這位校長認為他找到了,這就是錢幣。

中小學時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階段,歷史教學則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首選內容。而貨幣金融知識不僅專業人員要具備,每個國民都應該普及。錢幣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和歷史的見證,不僅能將中國古代歷史串聯起來,

還承載了我國古代文化的眾多資訊並見證了歷史的發展沿革。

錢幣承載的歷史內涵能夠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對歷史和經濟及貨幣的關係形成系統的認識。通過學習貨幣的起源和發展,也能對貨幣及金融的歷史演化規律進行啟蒙認識。此外,錢幣上傳統的文字圖案、外圓內方的形制和時間沉澱帶來的歷史感,能培養孩子們對美的欣賞能力。

那麼,錢幣文化在中小學教學中的缺失應該怎麼彌補呢?對此,專家們認為,首先應增加錢幣歷史在歷史課本中的比重,並與歷史的發展結合,形成系統化的教育內容。其次,應增加中國錢幣的起源和傳承的篇章,從而建立對貨幣的尊崇感和民族的向心力。如我國在商代晚期就已經進入金屬鑄幣階段,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幣的國家,伊朗在元朝時期模仿中國製造紙幣,進而傳入歐洲,雕版印刷術也因此傳入西方,為後來大規模的商業活動及知識傳播提供了極大便利。在課本中通過知識連結等方式,增加有關錢幣知識點的文字圖片。

還可以通過組織專家編寫錢幣科普讀本,採用圖文並茂的方式,給中小學生提供融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於一體的輔助讀本。

如我國在商代晚期就已經進入金屬鑄幣階段,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幣的國家,伊朗在元朝時期模仿中國製造紙幣,進而傳入歐洲,雕版印刷術也因此傳入西方,為後來大規模的商業活動及知識傳播提供了極大便利。在課本中通過知識連結等方式,增加有關錢幣知識點的文字圖片。

還可以通過組織專家編寫錢幣科普讀本,採用圖文並茂的方式,給中小學生提供融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於一體的輔助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