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南省人口最少的縣,人口不足27萬,是戰國刺客荊軻的故鄉

河南,古稱中原、豫州,簡稱“豫”,省會鄭州。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于河南。

中國八大古都有是個在河南,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過半”之說。今天要講到的這個地方是河南省人口最少的縣,淇縣。

淇縣,古稱朝歌,隸屬於河南省鶴壁市。淇縣西枕太行山脈與林州市連山,

東臨淇河與浚縣共水,北與鶴壁市毗鄰,南與衛輝市接壤。淇縣下轄5個鄉鎮和4個街道,共計26.91萬人,為河南省人口最少的縣。

淇縣歷史悠久。商代,是四代帝王的陪都;周朝,是最大諸侯國衛國的國都;春秋時期改為朝歌邑,屬晉國;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時期朝歌邑屬三川郡;秦朝末期,西楚霸王項羽分魏地析置殷國,都城設於朝歌;西漢初期,于殷國舊址設朝歌縣,

屬河內郡。新王莽時改朝歌為雅歌;東漢時期又複置朝歌縣,漢建安時期改屬魏郡。三國時期曹魏國升朝歌為郡,屬冀州。

晉朝時期改朝歌郡為汲郡,朝歌縣屬之,屬冀州;隋朝時期初年改汲郡為衛州,隋大業二年(西元606年)廢清淇縣和朝歌縣,改置衛縣,

改置汲郡於縣治;唐朝貞觀元年(西元627年)改朝歌殷墟地以西為衛縣鹿台鄉。五代時期、宋朝時期、金國時期因之;元朝憲宗五年(西元1255年)于鹿台鄉置淇州,衛縣廢為集,並置臨淇縣;明朝洪武元年(西元1368年)改淇州為淇縣,屬衛輝府;清朝、民國時期因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淇縣因之,屬安陽管轄。1954年淇縣併入湯陰縣,1962年恢復淇縣建制,1986年由屬鶴壁市轄至今。

淇縣是封神榜故事的演繹地,

是中原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華民族姓氏的重要發源地,林姓、衛姓、康姓、殷姓以及韓國康氏、琴氏等姓氏均起源於此。戰國時期最出名的刺客荊軻便是出生於此。


河南的一個地級市和山東的一個縣,名字正好反過來!

盤點河南洛陽八大歷史名人,

厲害了

盤點河南南陽七大歷史名人,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