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呢”?這裡有方法可以實現良好的親子溝通

今天我在“媽媽成長群”裡做了第1次分享

正面管教52個工具之一“啟發式提問”

這些對話,大家經常用嗎?

“好晚了,不要玩了,快去睡覺!”

“說多少遍,玩完玩具要收拾好!”

“快去刷牙,不刷牙齒會駐牙!”

“快點快點,再拖拉就要遲到了!”

一起思考

媽媽使用這些命令或說教的語言時

孩子聽到之後,是什麼感受?

孩子是主動合作?還是被動執行?

我們再試一試新的溝通方式

“寶貝,9點鐘了,按照慣例表,接下來該做什麼了呢?”

“寶貝,怎樣做可以讓地面保持乾淨,

玩具可以回到家?”

“寶貝,想要牙齒保護好,需要怎麼做呢?”

“寶貝,早上需要做什麼準備,才能按時上學呢?”

我們再想想

媽媽用啟發性問題與孩子溝通時

孩子聽到之後,是什麼感受?

孩子是否更願意思考,主動配合?

媽媽在這個溝通過程中,是否語氣更平和

啟發性提問,可以帶給孩子自主思考的機會,發展出孩子內在的力量。

當我們遇到問題時,使用啟發性提問,不是去控制孩子,讓孩子做我們希望他做的事情。

而是帶著真正的平等和尊重,是瞭解孩子,讓孩子自主思考。

怎麼使用啟發性提問?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使用 “怎麼做”,不用“為什麼”

情形:孩子把牛奶倒在地上了。

我們不問:

“為什麼這樣做?”

我們可以問:

“哦,牛奶倒出來了,

怎麼做才能清理乾淨呢?”

繼續讓孩子思考,我們接著說:

“下次我們怎麼做才能避免牛奶灑在地上呢?”

允許孩子回答 “不知道”

很多時候孩子會回答不知道

這是很正常的

因為孩子可能真的不知道

或者也可能是不想回答

當孩子回答不知道的時候

我們可以這樣回答:

“哦,沒有關係,我們可以一起看看答案是什麼”

比如剛才倒牛奶的情形

媽媽可以拿來抹布

邀請孩子一起清理地上的牛奶

不預設答案,帶著好奇心,繼續探索

情形:跟孩子談論將來理想

“寶貝長大後,想成為怎樣的人呀?”

“乞丐”

“可以告訴媽媽,寶貝想當乞丐的原因嗎?”

“他坐在地方什麼都不用幹,就有人給他錢。”

“哦,如果乞丐想吃霜淇淋,沒人願意給他怎麼辦呢?”

“等湊夠好多錢就可以買了呀。”

“是哦,他要等,沒辦法自己想辦法取得是嗎?”

“那也是,還是不當乞丐了。”

如果一開始,媽媽就用自己的答案告訴孩子

我們便不知道孩子內心在想什麼

不加評判,問題指向具體

情形:孩子不願意洗澡

“寶貝,可以跟媽媽說說你現在不想洗澡的原因嗎?”

“不想洗,好麻煩”

“寶貝,我們想想怎樣做可以讓洗澡有趣好嗎?”

“不知道”

“寶貝,帶著這個小玩具一起洗會不會更有趣呢?”

“好的,我現在就去”

問題越具體,越能幫助孩子

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

“說教”常常會讓孩子們不知所云,因為孩子們還沒辦法理解大人試圖確立的概念,而且,孩子們通常會發現自己可以很簡單地對大人的話充耳不聞(這無意中訓練了孩子如何做到不聽大人的話的技巧)

“告訴”會讓孩子們無法將錯誤看作學習的機會,或者會向孩子們傳遞令其沮喪的資訊:他們沒有達到大人的期望。

啟發式提問,幫助孩子們發展思考能力、判斷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的一種強有力的方法。

嘟媽:janewill007

一對一諮詢育兒挑戰。

而且,孩子們通常會發現自己可以很簡單地對大人的話充耳不聞(這無意中訓練了孩子如何做到不聽大人的話的技巧)

“告訴”會讓孩子們無法將錯誤看作學習的機會,或者會向孩子們傳遞令其沮喪的資訊:他們沒有達到大人的期望。

啟發式提問,幫助孩子們發展思考能力、判斷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的一種強有力的方法。

嘟媽:janewill007

一對一諮詢育兒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