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秦檜的一封愛國信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靖康元年,西元1126年冬,金國兩路大軍會師開封城下,北宋最後一位皇帝宋欽宗投降,隨後的數月間,金軍就一直佔領著開封。這期間,金軍的最高層一邊忙著搜刮、勒索錢財寶物,

一邊忙著物色、組建一個傀儡政府。金軍到來後,有不少的北宋官僚也投降了,這其中,有一位叫張邦昌的大臣尤為引起了金軍最高層的注意,他不但對金人卑躬屈膝,而且在協助金人鎮壓百姓反抗上也極為賣力。因此,金人在撤退前,就商議立張邦昌做皇帝。張邦昌得意洋洋,立即糾集、拉攏了王時雍、莫儔、範瓊等人,為自己當皇帝做各種準備。此時,卻有一位中國歷史上最大、最有名的奸臣站了出來,
為挽救已遭滅頂之災的趙宋皇室做了一次努力——給金軍最高統帥寫了一封信,這個人就是在靖康元年任宋朝禦史中丞的秦檜。

秦檜的信是這樣寫的:自從趙氏做皇帝,傳國已經有一百七十年了,疆域綿延萬里,國家政令統一,子孫繁衍眾多,恩澤深遠流長,百姓歸心!只由於奸臣誤國,才導致京師開封失守,怎麼能因一城的陷落而決定廢立大事呢?!如果一定要廢掉趙氏,

而立張邦昌為帝,那麼,就算京師百姓能服,而天下百姓也必不服!就算京師的趙姓子孫你們可以消滅,天下的趙姓子孫你們也必消滅不了!希望你們能考查古代的情況,衡量今天的局勢,複我國君之位,安我大宋國民!

秦檜書法

秦檜的信鏗鏘有力,正義凜然,給金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後來,他們雖然沒有聽從秦檜的建議,依然立張邦昌做了偽楚皇帝,

但在撤退時,卻因為嘉獎秦檜對趙氏皇室的一片忠心,而帶著他一起回了北方。

秦檜的這封信,不但獲得了金人的嘉許,而且也贏得了趙宋皇室的心,後來,宋高宗趙構之所以讓秦檜做了十幾年的丞相(一直到死),對他所制定的“和”字方針始終聽從,

跟這封信的“功勞”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秦檜的這封信,切切實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我們看歷史,不能總把壞人朝極壞處想,而對他正的、對的、積極的一面選擇無視,至少從秦檜的這封信看來,還是能看出他的一份愛國情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