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重13噸多 動力卻達450馬力 裝30毫米炮配860發炮彈

現代空降作戰時,傘兵戰車等重型裝備與人員是分別空投的,把人員與裝備弄得相當分散,原本重新集結部隊就是相當讓人頭痛的問題,如今更需要尋找裝備,並將裝備解鎖整備為戰鬥狀態,

然後才能投入作戰。如果在這一過程中,遭遇戰鬥那麼就為棘手了。

這個問題最佳解決方法:人車一體空投,讓乘員直接搭乘於戰車內,然後隨車輛一起空投。從上世紀70年代時,原蘇聯開始相關的研究,研製了重裝備傘降系統和乘員減震座椅等設備,研製出BMD-3傘兵戰車。

BMD-3的機動性相當好

上世紀90年代初服役的BMD-3,以全新設計的底盤,配用經改進的BMP-2步兵戰車炮塔,擁有3名乘員,以及5名車載傘兵,發動機位於車體後部,別看戰鬥全重達13噸多,卻裝有450馬力水冷柴油發動機,行動裝置採用液氣懸掛,可在130~530毫米之間調節車底距地高,越野時速達60公時。安裝有噴水器推進系統,可以5級風浪條件在水面上以時速10公里行駛。


BMD-3作戰能力相當不錯

採用一座雙人炮塔,安裝有一門30毫米機關炮,配有860發穿甲彈和高爆燃燒彈,有效射程4000米,射速:200發/分、300發/分、550發/分;其方向射界360度、高低射界-5度~+74度,故而可以兼職防空。炮塔上有一具反坦克導彈發射架,可發射AT-4 或AT-5導彈,導彈數量為4枚。以及並列機槍等。

該車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實現人體一體投送。採用PBS-950傘降系統,不需要傘降平臺,直接裝在戰鬥車輛上即可;由12個降落傘,一起打開後,可讓戰車處於水準狀態緩慢下降。為減少戰車著陸時地面對車體的衝擊,該系統使用了空氣減震裝置,使戰車在近地時的下降速度低到每秒8米。載人的傘兵戰車著陸後,降落傘自動脫鉤,戰車立即就能投入戰鬥,達成空降作戰的突然性。

俄式重裝空投的過程

這是當時最先進的傘兵戰車,也一直令俄軍相當自豪,也曾經試圖向中國推銷,但是中國自然已研發了03式傘兵戰車,讓俄方做生意計畫泡湯了。中國對於BMD-3傘兵戰車採用的人車一體空投技術--當今最先進的重裝備空降技術也沒有興趣,

確切的說,中國對相關技術也進行了不少研究,但是研究多年之後,最終放棄了。

BMD-3的空投整備狀態

放棄的原因很簡單:這一技術可靠性不是百分之百,按俄方的統計,失敗率百分之五。這意味著每百名傘兵中就可能有五人因此非戰鬥損失,這無論是平時,還是戰時都是無法承受的。實際上,俄軍至今也僅進行了一次成建制空投:1998年8月,俄第76空降師首次在演習中進行了建制傘兵戰車空投,讓西方相當吃驚,畢竟論到空降裝甲車輛,俄軍遠遠領先於西方,如今更上一層樓了。可是俄軍也一樣玩不起,此後再沒有搞過這樣的事情。

中國的03式傘兵戰鬥

中國空降兵正在重裝化,尤其是03式傘兵戰車的列裝大大改變了我空降兵作戰方式。伴隨著運20服役,又有了更好的投送平臺,可以運送更多更重的裝備。我軍不搞什麼人車一體空投,卻也有自已的辦法,比如:人車同機一起空投,這樣人員與裝備著陸地點差間的距離相當小,同時再給重裝備安上信號跟蹤器,人員可以知道向那個方向去尋找自已的裝備,採用一些簡單方法之後,效果也不差的。

這無論是平時,還是戰時都是無法承受的。實際上,俄軍至今也僅進行了一次成建制空投:1998年8月,俄第76空降師首次在演習中進行了建制傘兵戰車空投,讓西方相當吃驚,畢竟論到空降裝甲車輛,俄軍遠遠領先於西方,如今更上一層樓了。可是俄軍也一樣玩不起,此後再沒有搞過這樣的事情。

中國的03式傘兵戰鬥

中國空降兵正在重裝化,尤其是03式傘兵戰車的列裝大大改變了我空降兵作戰方式。伴隨著運20服役,又有了更好的投送平臺,可以運送更多更重的裝備。我軍不搞什麼人車一體空投,卻也有自已的辦法,比如:人車同機一起空投,這樣人員與裝備著陸地點差間的距離相當小,同時再給重裝備安上信號跟蹤器,人員可以知道向那個方向去尋找自已的裝備,採用一些簡單方法之後,效果也不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