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精益角度看,雷軍從“零庫存”到“適度庫存”的變化

最近,曾經一直相信精益生產的雷軍,公開不要“零庫存”了。

雷軍明確表示:“小米原來的模式過於極致,追求零庫存,使缺貨經常變得很嚴重。現在,我允許團隊保持適度庫存。另外,

強化供應鏈管理能力,未來交付會好很多。”

納尼?

作為精益生產的死忠粉,當然曉得“零庫存”是精益生產的最高境界。但是眼看著小米做得好好的“零庫存”,突然好像一夜之間都變了。

我們來回顧下前情:

在雷軍明確表示“保持適度庫存”之前的幾個月,小米過得不太好。

小米手機的銷量明顯下滑,從國內市場第一的寶座滑落,而且一下子下滑了好幾位,被華為、OPPO、VIVO等甩在了身後。

丟了第一的寶座,當然要反思下自己的。

首當其衝的就是小米的“饑餓行銷”。小米在運營初期通過“饑餓行銷”的策略吸引了大量的粉絲。

然而隨著整個行業的大環境變化以及手機推陳出新的節奏加快,今年全球智慧手機市場頹勢加重。“饑餓行銷”已經不再適合當下網友的消費心理和習慣,

對於費盡千辛萬苦才能買到的產品,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放棄。

對此,小米在產品定價上也做了一定的調整。在小米5、小米6的定價上,小米公司將其放在了2000元-3000元這個價格段,放棄了以往的高性價比路線,漸漸地搭上中高端市場。

問題來了,對於中高端用戶來說,“優質服務”的吸引力遠遠大於“高性價比”的吸引力。“優質服務”的內容除了產品的品質,

最重要的是“到貨速度”!不能做到貨源充足、想買就買,隨時有貨,至少在今天的智慧手機市場已經行不通了。

想要提高銷售額,就需要在客戶訂貨時立刻將商品提供給客戶,使其滿意。在根據訂單進行生產的製造行業,需要在訂單出現時馬上開始組裝準備好的零件,並努力縮短交貨期。

小米經常“缺貨”的做法,到如今也該隨著價格的定位變化進行改變了。

那麼,精益生產的“零庫存”錯了麼?

精益生產是日本豐田公司的一種管理哲學,強調以“零庫存”為其終極目標。

“零庫存”是指在生產、流通、銷售等環節中,在提高資本增值率、降低積壓風險的情況下,商品以少量的倉儲形式存在,而大部分處於周轉狀態的一種庫存方式。

從定義上看,雖然名字稱為“零”,仍然留有“少量”的餘地,並非一個也沒有。雷軍的“適度庫存”,就是尋求一個平衡點。

在實施精益管理的商業活動中,

儲藏庫存等同于把錢壓在倉庫中,而且還會產生存儲成本以及貨物折舊的風險。

降低庫存既能降低營運成本又能變現,所以企業很少存在大量庫存。對於小米公司這種需要不少零部件的公司,自然不願也不能承擔大量零部件庫存的風險。

但是,適度庫存是商業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條件。企業一定要有適量的庫存以滿足顧客的需求。良好的庫存管理,就需要保證其數量不能過多,而且不能斷貨。

所以,如何管理庫存、如何在即時生產作業系統中儘量減少庫存的產生和周轉時間,如何在優質服務、庫存成本控制以及盈利之間找到平衡點,如何科學地估算和管理庫存,是管理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就需要保證其數量不能過多,而且不能斷貨。

所以,如何管理庫存、如何在即時生產作業系統中儘量減少庫存的產生和周轉時間,如何在優質服務、庫存成本控制以及盈利之間找到平衡點,如何科學地估算和管理庫存,是管理者必須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