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6部香港黑幫片的巔峰之作!代表了整個香港影壇的興衰

1、“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A Better Tomorrow.1986)

這部戲真的是經典中的經典!嚴格來說這不是一部黑幫片,

因為幫派的的背景在影片中幾乎沒有提及,反而一個由周潤發飾演的小人物——“Mark哥”,也叫“小馬哥”,簡直可以說是80、90後的人生偶像沒有之一了!

(“用美金點煙”是Mark哥的經典形象)

喜歡Mark哥的原因很簡單:他不僅風流倜儻,而且能經受的起“大起大落”,

是一個活生生的大英雄!

(曾經的大哥被打斷了腿)

在“Mark”哥之前的江湖人物,形象都很偏平。要不就是非常古板的、傳統的俠義之士;要不就是十分奸詐、狡猾的奸邪之人,可是“Mark哥”就是一個非典型人物,他的目標只有一個:我只是要爭一口氣!這句話讓多少人充滿了鬥志?!


這裡說一個冷知識:當年這部片由於是吳宇森編劇並導演的(吳宇森師承張徹),並且有請狄龍出演,都是臺灣比較出名的影視圈人士,考慮到可能有一定的臺灣市場,所以有粵語版以及普語版“雙語”DVD出售。結果臺灣沒賣多少,

盜版倒是迅速流入大陸,在內地一炮而紅!因為普語版的翻譯的名稱為“小馬哥”,所以“小馬哥”一名就傳遍了大江南北。

(賈樟柯作品《三峽好人》中,一位遠在重慶奉節的無業青年也知道並模仿“小馬哥”)

以這部片為契機,香港黑幫片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2、“賭神”

(賭神.God of Gamblers.1989)

說起《賭神》,永盛電影公司(向氏兄弟經營的第一家電影公司)當時推出這部片子的時候應該是完全沒想到竟然會這麼紅火的。結果《賭神》一出,立刻以港幣$37,058,686.00的成績刷新了香港票房紀錄,成為當年年度票房冠軍!直到那個時候,一夥人才都醒了:原來觀眾都愛看黑社會裡的破事啊(注意是破事,

不完全是殺人放火,普通人更愛看黑社會吃喝嫖賭)!要知道在這之前,電影業中的涉黑人員都還在拍一大堆成本低廉、惡俗下流的搞笑片子洗錢;格調高點的就把女演員脫光,拍三級片、《龍虎豹》或者“四仔”撈錢,誰都沒想到原來自己的生活別人是更愛看的啊!就拿王晶導演為例,拍《賭神》之前一直在拍什麼《精裝追女仔》,結果《賭神》成功了,女仔也就不追了,賺錢還是比“溝女“更重要哈~~~

“賭”作為“黃賭毒”中比較闔家歡的一種題材,其成功主要應該歸結于這個題材大人小孩老人都能齊聚一堂觀賞,無傷大雅。受眾面廣了,票房也自然高了,算是誤打誤撞的一次偶然成功吧。

(賭聖.All for the Winner.1990)

順帶說一句,“雙週一龍”中的周星馳其實也是乘著《賭神》系列的快車一炮而紅的。星爺雖然是李修賢帶進門的,但是一直都是演些黑幫江湖小弟這些戲路都不太“對口”的角色,並不是很火。後來這部由吳思遠、劉鎮偉和周星馳聯合創作的低成本速成(據傳13天拍完)影片《賭聖》出來以後,只上映28天,票房竟出乎意料高達41,326,156港元,又大破當時香港票房紀錄,從此星仔變星爺,捧出了個“無厘頭”鼻祖也算是“黑社會”題材對香港電影的又一貢獻吧。

3、“古惑仔”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Young and Dangerous.1996)

這部96年的片子想必也不用多介紹,引領了一代風潮的時尚勁片,筆者都記不清當時有多少小夥伴整天吵著要加入“洪興”幫,“東星”幫的,還有穿著打扮也都模仿著片中角色。其中劉偉強導演的6部為古惑仔的正統續作(不是劉偉強的看起來就不過癮!我個人強烈推薦第一部!),分別為:

1、《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2、《古惑仔之猛龍過江》

3、《古惑仔之隻手遮天》

4、《古惑仔之戰無不勝》

5、《古惑仔之龍爭虎鬥》

6、《古惑仔之勝者為王》

後面還出了很多續作和番外,不過那些就太多了,根本數不勝數,影片品質也參差不齊,都想蹭著《古惑仔》的快車撈一筆(跟當年《賭神》系列一樣)。每個人都對《古惑仔》有著不同的解讀,我也不多做評論了。就是比較想展示一張照片:

現在看回這張照片真的無法言喻,不知道怎麼說好,可能成為了很多當時還是“少年”,如今已是“老爺們”的一些美好回憶,但也可能真的害了有些人的一生。

還有一部電影:

(九龍冰室.Goodbye Mr. Cool.2001)

看過《古惑仔》系列後必看的就是這部,血雨腥風後的沉穩,據說鄭伊健自我感覺拍太多《古惑仔》,毀了太多少年前程的“贖罪”之作,大家自行感受吧。

4、“香港製造”

(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1997)

在那個拍電影賺錢賺到手軟的年代,獨立電影《香港製造》無疑是一個異類:沒有金錢美女,沒有兄弟義氣,有的只是生活。導演陳果用一個普通混混的經歷,展現了香港繁華角落的風貌,這麼一部特殊的“黑社會”題材電影,雖然內地觀眾可能不甚熟悉,但真的值得一看。除了《香港製造》,如《細路祥》、《香港遊個荷裡活》和《榴槤飄飄》等片子也多少跟“黑社會”題材沾邊,但都又不局限於黑社會這個題材,總之這類片子跟“黑社會”沒什麼關係,不好看,也不容易看,但是對紅極一時的黑幫片給整個香港社會所帶來的影響有反思作用,甚至連帶一些“97回歸”中導演的所思所想。喜歡電影的人可以沉下心來研究研究,純粹想看看電影取樂就別搞這種東西了。

5、“無間道”

(無間道.Infernal Affairs.2002)

這部片子根本就沒得說了,承載著太多榮譽:“香港電影救市之作”、“內地電影審查制度放寬以來第一部引進的港產黑幫片”、“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由香港電影《無間道》改編的電影《無間行者》獲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等等...

其實在這之前,也就是1997年香港回歸到2002年之間,由於很多特殊的原因,香港電影萎縮嚴重,幾乎全要窮死了!全靠《無間道》才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只能說,“黑社會”題材又救了香港電影一命。(劉偉強也是叼,又整了部黑幫片搞錢,不過這次有麥兆輝、莊文強編劇,片子在內涵上有了很大提升,就《無間道》這個片名逼格跟《古惑仔》已經不是一個層次啦。劉偉強拍些火爆場面,麥和莊再注入些思想主題,真是佳片,比同時期大陸的《英雄》好很多了。)

6、“黑社會”

(黑社會.Election.2005)

時間到了2005年,這個時候香港回歸已經好一段時間,香港電影業內基本“風平浪靜”,至少沒人拿槍逼著誰誰誰拍戲、演戲或者拍“鹹片”了,這個時候我們的大導演杜琪峰終於牟足了勁,試著榨幹最後一滴“黑社會”題材的精華,終於促成了《黑社會》的出爐,也算是給了“黑社會”題材之於香港電影一個完美句號了。

《黑社會》介紹了很多香港黑幫的規矩:

(洪門“入會紙”,相當於如今的契約)

(反手持香的手勢)

其實“香港電影”這個招牌被捧到這麼高的位置,跟這些黑幫的關係不是太大,反而跟大陸地區80、90一代老青年們的推崇脫不了干係。實際電影作為價格低廉的大眾娛樂消費專案,也就是工作之餘、茶餘飯後才看來玩玩的東西,雖然香港電影也帶給香港人(尤其青少年)很深的影響,可影響中更多有的是消遣和調侃,而不是像內地一樣多是憧憬與模仿。各位翻翻自己的腦袋,想想自己早年印象中記憶最深刻的香港電影是什麼內容?我總結了一下,內容鐵定就跟這八個字有關:吸毒嫖賭、打打殺殺。這不正是黑社會的典型生活方式嗎?“不如參加黑社會,還有美女陪著睡”等充滿童趣的兒歌可曾記得?出處根本就是從香港電影裡來的嘛。在90年代後出產的香港電影中,“黑社會”元素就是港產片的一個金子大招牌!

結果《賭神》成功了,女仔也就不追了,賺錢還是比“溝女“更重要哈~~~

“賭”作為“黃賭毒”中比較闔家歡的一種題材,其成功主要應該歸結于這個題材大人小孩老人都能齊聚一堂觀賞,無傷大雅。受眾面廣了,票房也自然高了,算是誤打誤撞的一次偶然成功吧。

(賭聖.All for the Winner.1990)

順帶說一句,“雙週一龍”中的周星馳其實也是乘著《賭神》系列的快車一炮而紅的。星爺雖然是李修賢帶進門的,但是一直都是演些黑幫江湖小弟這些戲路都不太“對口”的角色,並不是很火。後來這部由吳思遠、劉鎮偉和周星馳聯合創作的低成本速成(據傳13天拍完)影片《賭聖》出來以後,只上映28天,票房竟出乎意料高達41,326,156港元,又大破當時香港票房紀錄,從此星仔變星爺,捧出了個“無厘頭”鼻祖也算是“黑社會”題材對香港電影的又一貢獻吧。

3、“古惑仔”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Young and Dangerous.1996)

這部96年的片子想必也不用多介紹,引領了一代風潮的時尚勁片,筆者都記不清當時有多少小夥伴整天吵著要加入“洪興”幫,“東星”幫的,還有穿著打扮也都模仿著片中角色。其中劉偉強導演的6部為古惑仔的正統續作(不是劉偉強的看起來就不過癮!我個人強烈推薦第一部!),分別為:

1、《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2、《古惑仔之猛龍過江》

3、《古惑仔之隻手遮天》

4、《古惑仔之戰無不勝》

5、《古惑仔之龍爭虎鬥》

6、《古惑仔之勝者為王》

後面還出了很多續作和番外,不過那些就太多了,根本數不勝數,影片品質也參差不齊,都想蹭著《古惑仔》的快車撈一筆(跟當年《賭神》系列一樣)。每個人都對《古惑仔》有著不同的解讀,我也不多做評論了。就是比較想展示一張照片:

現在看回這張照片真的無法言喻,不知道怎麼說好,可能成為了很多當時還是“少年”,如今已是“老爺們”的一些美好回憶,但也可能真的害了有些人的一生。

還有一部電影:

(九龍冰室.Goodbye Mr. Cool.2001)

看過《古惑仔》系列後必看的就是這部,血雨腥風後的沉穩,據說鄭伊健自我感覺拍太多《古惑仔》,毀了太多少年前程的“贖罪”之作,大家自行感受吧。

4、“香港製造”

(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1997)

在那個拍電影賺錢賺到手軟的年代,獨立電影《香港製造》無疑是一個異類:沒有金錢美女,沒有兄弟義氣,有的只是生活。導演陳果用一個普通混混的經歷,展現了香港繁華角落的風貌,這麼一部特殊的“黑社會”題材電影,雖然內地觀眾可能不甚熟悉,但真的值得一看。除了《香港製造》,如《細路祥》、《香港遊個荷裡活》和《榴槤飄飄》等片子也多少跟“黑社會”題材沾邊,但都又不局限於黑社會這個題材,總之這類片子跟“黑社會”沒什麼關係,不好看,也不容易看,但是對紅極一時的黑幫片給整個香港社會所帶來的影響有反思作用,甚至連帶一些“97回歸”中導演的所思所想。喜歡電影的人可以沉下心來研究研究,純粹想看看電影取樂就別搞這種東西了。

5、“無間道”

(無間道.Infernal Affairs.2002)

這部片子根本就沒得說了,承載著太多榮譽:“香港電影救市之作”、“內地電影審查制度放寬以來第一部引進的港產黑幫片”、“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由香港電影《無間道》改編的電影《無間行者》獲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等等...

其實在這之前,也就是1997年香港回歸到2002年之間,由於很多特殊的原因,香港電影萎縮嚴重,幾乎全要窮死了!全靠《無間道》才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只能說,“黑社會”題材又救了香港電影一命。(劉偉強也是叼,又整了部黑幫片搞錢,不過這次有麥兆輝、莊文強編劇,片子在內涵上有了很大提升,就《無間道》這個片名逼格跟《古惑仔》已經不是一個層次啦。劉偉強拍些火爆場面,麥和莊再注入些思想主題,真是佳片,比同時期大陸的《英雄》好很多了。)

6、“黑社會”

(黑社會.Election.2005)

時間到了2005年,這個時候香港回歸已經好一段時間,香港電影業內基本“風平浪靜”,至少沒人拿槍逼著誰誰誰拍戲、演戲或者拍“鹹片”了,這個時候我們的大導演杜琪峰終於牟足了勁,試著榨幹最後一滴“黑社會”題材的精華,終於促成了《黑社會》的出爐,也算是給了“黑社會”題材之於香港電影一個完美句號了。

《黑社會》介紹了很多香港黑幫的規矩:

(洪門“入會紙”,相當於如今的契約)

(反手持香的手勢)

其實“香港電影”這個招牌被捧到這麼高的位置,跟這些黑幫的關係不是太大,反而跟大陸地區80、90一代老青年們的推崇脫不了干係。實際電影作為價格低廉的大眾娛樂消費專案,也就是工作之餘、茶餘飯後才看來玩玩的東西,雖然香港電影也帶給香港人(尤其青少年)很深的影響,可影響中更多有的是消遣和調侃,而不是像內地一樣多是憧憬與模仿。各位翻翻自己的腦袋,想想自己早年印象中記憶最深刻的香港電影是什麼內容?我總結了一下,內容鐵定就跟這八個字有關:吸毒嫖賭、打打殺殺。這不正是黑社會的典型生活方式嗎?“不如參加黑社會,還有美女陪著睡”等充滿童趣的兒歌可曾記得?出處根本就是從香港電影裡來的嘛。在90年代後出產的香港電影中,“黑社會”元素就是港產片的一個金子大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