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吃貨從不孤單?

為什麼吃貨從不孤單?因為“禍不單行”呀。這是流傳於吃貨坊間的一個笑話。五一假期已溜走,不管是和親朋約飯也好,宅著叫外賣也罷,古語常說“民以食為天”,憑你選擇何種方式度假,

唯獨離不開吃。書評君節後第一天上班就和你聊聊吃。

說起來,“吃”大概是人類史上最日常一種行為,具有天然的正當性。但它的意義卻不全在此,或者說,在滿足基本生存安全的基礎上(甚至不必),所謂美食的意義更是來自餐桌上的交流。因而聚餐常是聯絡感情的好時機。飯局上把事說好了,生意談妥了,簽單拿到了,朋友也交了,甚至還可以化敵為友,干戈成玉帛。

這樣看來,

吃可增進信任,或用一個術語說是“社會資本”,但也正因此,用吃來實現不可告人的“鴻門宴”或非正式關係,歷來都是一種不敢見光的策略。

我們現在不談美食作為工具被利用,只回歸最日常的用餐和聚餐,從一個你身邊或許也有的現象開始:為什麼那些吃貨們,更不可能覺得孤單?是“禍不單行”嗎?還是說真有一個古老的關係,即美食能產生信任?

美食與信任

撰文|陳心想

聚餐是一種文明:是美食首先給我們帶來了互信

古語說,民以食為天,誰能不吃飯呢。你可以不愛跳舞,不愛唱歌,不愛爬山,有很多的不愛,不愛可以不做,但吃飯就是不愛,也必須要吃的。事實上,不愛美食者會有幾人?“食色性也”,聖人之言。

上至國家元首互訪會晤,下至平民百姓往來走動,都少不了共餐。既然共餐,提供方盡可能提供考究的美食。有學者稱,這叫美食外交。比如,

近來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的Charles Spence教授就在Falvour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美食外交:食物在決策中的角色評估》,從中國古代帝王宮廷宴會,到現代矽谷大公司提供員工美食,都是在利用食物可以產生親密、信任的作用,通過共同享用美食,難度大的談判也變得更容易,甚至還會促進公司創新。

《中國食物》

作者:尤金·N·安德森

譯者:馬孆 劉東

版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3年11月

食物在官府政策、宗教儀式和身體營衛諸方面佔據著中心位置,作者順著時間線索把筆觸一直伸向當代中國,豐富、迷人而又發人深思地描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地區多樣性。

有研究發現,公司提供免費比薩餅比現金紅包對員工的激勵作用還大。歐盟大會和G20/G7,提供的飯食都是廣為世人關注的。

甚至美國政府一位執行禮賓長聲稱:“食物是重要的(crucial),因為艱難的談判都是在飯桌上進行的”。

聚會共餐是人類文明早期的一大進步。共用食物在原始社會裡,是在極小的親緣共生群體裡進行的,也是最早期的合作。在遠古時代,狩獵和採集不是每個人每次都那麼幸運可以獲得獵物和食物的,獲得獵物者,把自己的食物拿出來共用,下次如果自己空手而回,對方也可以分享他們的食物。這樣可以降低生活的不確定性,減少餓肚子的機會。工具落後時代,人們打到大的獵物,美餐的機會很少,共用美食更是聯絡情感和促進合作的好機會。互信也就在這種合作共用美食中產生了,即使在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們之間,也可以通過共用食物,尤其是美食而獲得情感和信任。

美劇《老友記》中被觀眾認為是吃貨的大男孩喬伊。

美國文化裡有聚餐(Potluck party)風俗,可以是朋友或者鄰居等,安排到一個地方,或者一個家庭裡,每個人帶著自己拿手的好飯菜大家一起聚餐。這在我剛來美國不久,我們那個學術團體就舉行了這樣的活動,還有人邊吃變表演,或者飯後表演。吃飯時候是自助方式,各自邊吃邊聊天。

通過這樣的活動,我們新生和老生們,新朋舊友們就相互熟悉瞭解了。直到現在我還很懷念那時候一群年輕學子的聚餐活動呢。系裡每到學期期末,某天中午就會有師生一起的聚餐,各自帶來自己的拿手好菜。現在工作了聚餐,多是成年人家庭帶著孩子,但聚餐功能還是沒變,增加與新朋故舊的交流和情感,共用的美食增進了相互的熟悉和信任。也許這是社會凝聚力的一個來源。

食物是《老友記》每集都會用到的道具。

吃的方式:我們為何不喜歡一個人喝悶酒?

新近科學研究發現,我們吃的食物和方式會影響我們的決策是有依據的。獨自一個人吃飯,少了一種聚餐的快樂,與他人坐在一起吃飯可以分泌一種安多芬,令人愉快。和他人一起吃飯飲酒也會產生一種提高情緒的東西,是個人獨自用餐所體驗不到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不喜歡一個人喝悶酒,總喜歡三五好友一起喝兩盅。

有堅實研究證據表明,那些在一起吃免費飯的消防隊員,工作效果更好。有的大學給教授們也提供免費午餐,可以促進教師交流和跨學科合作。 我曾在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偶然一次遇到了他們系裡老師每週一次的午餐聚餐,大概也是為著這種目的,讓日常繁忙的教師們有一個交流互動的機會。

美國公司的所謂智慧管理(smart management),其實質其實就在利用共用食物的這些功能。近些年美國一些大公司都提供免費午餐,比如穀歌、蘋果、皮克斯、雅虎等等。他們提供免費午餐原因並不在於把員工留在公司裡,而在於激發創新思維。通過提供咖啡和小吃的廚房,不同組的員工到一起互動交流,增進瞭解、信任與合作。

《吃》

作者:西德尼·W·明茨

譯者:林為正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06年8月

用人類學家的視角看,看似簡單且平凡的 “吃”也非這樣的不平凡,它的發展歷程竟有這許多的鮮活內容。

美食儘管是重要的,但是大家都吃類似的或者同樣的食物,還是一些人單開小灶,分出貴賓和普通客人,對信任的產生也同樣很重要。芝加哥布斯商學院的Ayelet Fishbach教授以研究激勵和決策著稱。她和同事Kaitlin Woolley合作的論文《友誼指南:吃類似的食物可以提高信任與合作》一文報告了關於食物與信任關係的實驗發現。

Fishbach他們的實驗發現,即使是陌生人群體,如果提供吃的類似的食物,他們之間的親密和信任就比那些提供不同食物的人要高。在模擬的勞資談判方面,提供同樣糖果食物的也會更容易達成友好的協定。在廣告裡,出現的食物與消費者的消費更像的,也更容易得到信任,但是穿同樣的T恤衫卻沒有這個效果。

Fishbach教授說:人們傾向于認為他們在利用邏輯在做決定,但他們並未意識到食物的偏好會影響他們的思維。基本上,食物可被當做讓人們合作並建立信任的策略。

據此有人說,青年人談戀愛,開始就要注意對方點菜與自己的契合度。戀人首次約會,點菜也是要類似為好。能吃到一塊兒去,以後才好生活。如果連一頓飯的共同語言都沒有,還怎麼談以後!對食物的偏好受到個人經歷影響很大,偏好類似,也說明共同經歷較多,很容易相互理解對方,也更利於互信的產生。

《食物:味道的歷史》

編者:保羅·弗裡德曼

譯者:董舒琪

版本: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5年9月

食物展現了文明的脈絡,從史前到現在,再到用餐的樂趣——配料、準備和演示等各方面。這本書搜集了法、德、比、美、英等國歷史學家的全面的、從史前到現在的歷史味道的散文。

美食的力量:坐上餐桌,就是“我們”

《三國演義》裡寫,諸葛亮出山后,“玄德待孔明如師,食則同桌,寢則同榻,終日共論天下之事。”蘋果公司創始人約伯斯與合作夥伴早期創業期間一起吃飯喝酒,飯後一起散步,好多想法的火花都來自聚餐和散步中。美國前副總統蒙代爾說,當年他作為副總統和卡特總統每週一聚餐,就兩個人,許多事情都是這個聚餐中談好的。不知道兩位聚餐飯食是否一樣,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會因為正負總統的職位而劃分出飯食的等級。他們兩人的供餐營造了“我們”的氛圍,與他者區別開了。“我們”感正是供餐與分享美食的身份建構結果。

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中的諸葛亮與劉備。

《食物的歷史》裡有一個幾百年前發生在一個秘魯的耶穌會士身上的故事,可以作為吃同樣食物得到信任的形象例子。尼古拉斯神父作為一個新手和一位年長的修士被分派到安第斯山脈的安達曼加地區。他們翻山越嶺尋找印第安人傳福音。他們來到了一個部落,土著人開始對他們態度很好,但當發現他們與當地社會風俗和禮儀顯得格格不入時,有人提出質疑,說他們不是真正的神父,而是偽裝的西班牙人。

這使得尼古拉斯陷入生命危險之中。就在這一關鍵時刻,那個印第安人又發話了:“不,他們肯定是神父,因為他們也吃我們的食物。”危機才這樣過去了。這裡關鍵點既有“食物”,更是“我們的食物”。“吃我們的食物”意味著一種認同,一種“我們”感,與他者區分開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旦成為“我者”,即可獲得信任。

我記得自己在美國參加過的大小聚餐,大家都是一樣的飯食,即使是前美國副總統的沃爾特·蒙代爾先生,一次課後他和學生們在一起午餐,也是一樣的食物。尤其是美國聚餐通常是自助,樣數雖多,但每人吃什麼自己挑選。這給人一種比較平等的氛圍,大家就不會拘束。也許吃同樣的食物,意味著大家比較平等(即使是暫時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樂意花高價去和名人一起吃飯,比如巴菲特的聚餐,特朗普的就職宴會等等,儘管價格不菲。

吃的等級: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真誠可以一致

事實上,食物是有等級性的。比如《食物的歷史》裡說到印度教社會裡一些食物反映的階級地位,素食主義者處於最高級,“吃肉和喝酒的人次一級,吃牛肉則是不可接觸的人的典型特徵”……在複雜的斐濟部落裡,“當不同部落的人共同就餐時,他們互相吃彼此的食物。勇士在場的時候,酋長吃捕獲的豬,但不吃魚和椰子—這些是留給勇士的。”

美食能夠贏得信任還有一個原因,在遠古的人那裡,能夠提供給別人美食共用者,一定是地位很高,很有實力的人。這樣的人的能力可以獲得他人的信任,美食是一種資訊符號,昭告共餐者,這個主家是個實力雄厚者。如同現代社會裡,一些生意人開寶馬車帶名表等去談生意一樣,向客戶展示自己的身份實力。

《食物的歷史》

作者:菲力浦•阿莫斯圖

譯者:何舒平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05年2月

食物透露了人類過去和現在的秘密:我們的角色、關係和社會地位。從茹毛飲血到饕餮盛宴,人類進步的歷史同時也是食物進化的歷史。紳士也好,野人也罷,究其根源,吃莫不是人類對上萬年來受制于自然的反抗和恐懼。

但是,實際上社會上的人似乎不全是如此,真有實力的人,反而日常表現更平民化,從而獲得更為廣泛的擁戴。像比爾·蓋茨、巴菲特這樣的大腕,反倒把自己裝扮得更像平民。在古代也不是每個貴族都願意在食物上與底層人士嚴格分開,據《食物的歷史》所載,有些還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凱撒是一位節儉的典範,“偏好平民的食物”,如粗糧麵包、手工壓制的乾酪、二次收摘的果子,他贏得了廣泛的稱譽。還有,成吉思汗征服了諸多民族也不願意“背離北方的艱苦生活”。又有拿破崙則偏好炸土豆和洋蔥這樣非常普通的食物。這些人物大概已經無需通過炫耀美食來抬高自己的社會身份地位了罷。

不管是美食還是平常食物,共餐者之間的平等和情感關係最重要。即使是海晏席,如果人是冷漠的,缺乏愛心的,勾心鬥角的,“鴻門宴”上怎麼也吃不出情感和信任吧;如果人是熱誠的,慈善的,粗茶淡飯也許更能彰顯其情深深,其樂融融吧。

一位忘年交曾送我一本《老蒲遊記》,是一位傾心中華傳統文化的英國紳士蒲樂道(John Blofeld)所寫的自己在上個世紀上半葉在中國的見聞。其中一個故事給我印象很深,正好可以拿來做個例子,以說明人與人之間美食並非要事,真心才是根本的道理。

作為河北一高校青年教師的老蒲趁學校放假去五臺山朝聖,路上結識了來自東北吉林年紀七十餘歲的一位虔誠的朝聖客。老蒲不知其名姓,稱他為“老東北人”。“老東北人”自己步行靠打零工一路從老家農村走向五臺山。在與老蒲結識後,曾得到老蒲幫助,為了報答,請老蒲喝茶,是以遠方的駱駝奶做的,這在“老東北人”眼裡,確實是招待朋友的“美食”,可是老蒲很不習慣,自然不感覺是在享受“美食”了。

可是,老蒲為其誠心所感,為了不讓“老東北人”失望,即使面對一聞就要嘔吐的奶茶,他心裡告誡自己:“老蒲,你必須做‘天然君子’,必須假裝此茶之美味勝於天堂中所調之甘露!人家對你如此誠心厚意,若使他傷心難過,豈非可恥?”如同喝苦藥一樣,他終於連飲四杯,同時還要表示出陶情愉悅之神態。他說:“那是我一生難忘的苦楚,但能得到老人的心,我大為欣慰。這是我永遠不會忘掉的。”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撰文:陳心想(就職於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國家戰略規劃與分析研究中心);編輯:阿東。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對方也可以分享他們的食物。這樣可以降低生活的不確定性,減少餓肚子的機會。工具落後時代,人們打到大的獵物,美餐的機會很少,共用美食更是聯絡情感和促進合作的好機會。互信也就在這種合作共用美食中產生了,即使在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們之間,也可以通過共用食物,尤其是美食而獲得情感和信任。

美劇《老友記》中被觀眾認為是吃貨的大男孩喬伊。

美國文化裡有聚餐(Potluck party)風俗,可以是朋友或者鄰居等,安排到一個地方,或者一個家庭裡,每個人帶著自己拿手的好飯菜大家一起聚餐。這在我剛來美國不久,我們那個學術團體就舉行了這樣的活動,還有人邊吃變表演,或者飯後表演。吃飯時候是自助方式,各自邊吃邊聊天。

通過這樣的活動,我們新生和老生們,新朋舊友們就相互熟悉瞭解了。直到現在我還很懷念那時候一群年輕學子的聚餐活動呢。系裡每到學期期末,某天中午就會有師生一起的聚餐,各自帶來自己的拿手好菜。現在工作了聚餐,多是成年人家庭帶著孩子,但聚餐功能還是沒變,增加與新朋故舊的交流和情感,共用的美食增進了相互的熟悉和信任。也許這是社會凝聚力的一個來源。

食物是《老友記》每集都會用到的道具。

吃的方式:我們為何不喜歡一個人喝悶酒?

新近科學研究發現,我們吃的食物和方式會影響我們的決策是有依據的。獨自一個人吃飯,少了一種聚餐的快樂,與他人坐在一起吃飯可以分泌一種安多芬,令人愉快。和他人一起吃飯飲酒也會產生一種提高情緒的東西,是個人獨自用餐所體驗不到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不喜歡一個人喝悶酒,總喜歡三五好友一起喝兩盅。

有堅實研究證據表明,那些在一起吃免費飯的消防隊員,工作效果更好。有的大學給教授們也提供免費午餐,可以促進教師交流和跨學科合作。 我曾在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偶然一次遇到了他們系裡老師每週一次的午餐聚餐,大概也是為著這種目的,讓日常繁忙的教師們有一個交流互動的機會。

美國公司的所謂智慧管理(smart management),其實質其實就在利用共用食物的這些功能。近些年美國一些大公司都提供免費午餐,比如穀歌、蘋果、皮克斯、雅虎等等。他們提供免費午餐原因並不在於把員工留在公司裡,而在於激發創新思維。通過提供咖啡和小吃的廚房,不同組的員工到一起互動交流,增進瞭解、信任與合作。

《吃》

作者:西德尼·W·明茨

譯者:林為正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06年8月

用人類學家的視角看,看似簡單且平凡的 “吃”也非這樣的不平凡,它的發展歷程竟有這許多的鮮活內容。

美食儘管是重要的,但是大家都吃類似的或者同樣的食物,還是一些人單開小灶,分出貴賓和普通客人,對信任的產生也同樣很重要。芝加哥布斯商學院的Ayelet Fishbach教授以研究激勵和決策著稱。她和同事Kaitlin Woolley合作的論文《友誼指南:吃類似的食物可以提高信任與合作》一文報告了關於食物與信任關係的實驗發現。

Fishbach他們的實驗發現,即使是陌生人群體,如果提供吃的類似的食物,他們之間的親密和信任就比那些提供不同食物的人要高。在模擬的勞資談判方面,提供同樣糖果食物的也會更容易達成友好的協定。在廣告裡,出現的食物與消費者的消費更像的,也更容易得到信任,但是穿同樣的T恤衫卻沒有這個效果。

Fishbach教授說:人們傾向于認為他們在利用邏輯在做決定,但他們並未意識到食物的偏好會影響他們的思維。基本上,食物可被當做讓人們合作並建立信任的策略。

據此有人說,青年人談戀愛,開始就要注意對方點菜與自己的契合度。戀人首次約會,點菜也是要類似為好。能吃到一塊兒去,以後才好生活。如果連一頓飯的共同語言都沒有,還怎麼談以後!對食物的偏好受到個人經歷影響很大,偏好類似,也說明共同經歷較多,很容易相互理解對方,也更利於互信的產生。

《食物:味道的歷史》

編者:保羅·弗裡德曼

譯者:董舒琪

版本: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5年9月

食物展現了文明的脈絡,從史前到現在,再到用餐的樂趣——配料、準備和演示等各方面。這本書搜集了法、德、比、美、英等國歷史學家的全面的、從史前到現在的歷史味道的散文。

美食的力量:坐上餐桌,就是“我們”

《三國演義》裡寫,諸葛亮出山后,“玄德待孔明如師,食則同桌,寢則同榻,終日共論天下之事。”蘋果公司創始人約伯斯與合作夥伴早期創業期間一起吃飯喝酒,飯後一起散步,好多想法的火花都來自聚餐和散步中。美國前副總統蒙代爾說,當年他作為副總統和卡特總統每週一聚餐,就兩個人,許多事情都是這個聚餐中談好的。不知道兩位聚餐飯食是否一樣,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會因為正負總統的職位而劃分出飯食的等級。他們兩人的供餐營造了“我們”的氛圍,與他者區別開了。“我們”感正是供餐與分享美食的身份建構結果。

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中的諸葛亮與劉備。

《食物的歷史》裡有一個幾百年前發生在一個秘魯的耶穌會士身上的故事,可以作為吃同樣食物得到信任的形象例子。尼古拉斯神父作為一個新手和一位年長的修士被分派到安第斯山脈的安達曼加地區。他們翻山越嶺尋找印第安人傳福音。他們來到了一個部落,土著人開始對他們態度很好,但當發現他們與當地社會風俗和禮儀顯得格格不入時,有人提出質疑,說他們不是真正的神父,而是偽裝的西班牙人。

這使得尼古拉斯陷入生命危險之中。就在這一關鍵時刻,那個印第安人又發話了:“不,他們肯定是神父,因為他們也吃我們的食物。”危機才這樣過去了。這裡關鍵點既有“食物”,更是“我們的食物”。“吃我們的食物”意味著一種認同,一種“我們”感,與他者區分開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旦成為“我者”,即可獲得信任。

我記得自己在美國參加過的大小聚餐,大家都是一樣的飯食,即使是前美國副總統的沃爾特·蒙代爾先生,一次課後他和學生們在一起午餐,也是一樣的食物。尤其是美國聚餐通常是自助,樣數雖多,但每人吃什麼自己挑選。這給人一種比較平等的氛圍,大家就不會拘束。也許吃同樣的食物,意味著大家比較平等(即使是暫時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樂意花高價去和名人一起吃飯,比如巴菲特的聚餐,特朗普的就職宴會等等,儘管價格不菲。

吃的等級: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真誠可以一致

事實上,食物是有等級性的。比如《食物的歷史》裡說到印度教社會裡一些食物反映的階級地位,素食主義者處於最高級,“吃肉和喝酒的人次一級,吃牛肉則是不可接觸的人的典型特徵”……在複雜的斐濟部落裡,“當不同部落的人共同就餐時,他們互相吃彼此的食物。勇士在場的時候,酋長吃捕獲的豬,但不吃魚和椰子—這些是留給勇士的。”

美食能夠贏得信任還有一個原因,在遠古的人那裡,能夠提供給別人美食共用者,一定是地位很高,很有實力的人。這樣的人的能力可以獲得他人的信任,美食是一種資訊符號,昭告共餐者,這個主家是個實力雄厚者。如同現代社會裡,一些生意人開寶馬車帶名表等去談生意一樣,向客戶展示自己的身份實力。

《食物的歷史》

作者:菲力浦•阿莫斯圖

譯者:何舒平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05年2月

食物透露了人類過去和現在的秘密:我們的角色、關係和社會地位。從茹毛飲血到饕餮盛宴,人類進步的歷史同時也是食物進化的歷史。紳士也好,野人也罷,究其根源,吃莫不是人類對上萬年來受制于自然的反抗和恐懼。

但是,實際上社會上的人似乎不全是如此,真有實力的人,反而日常表現更平民化,從而獲得更為廣泛的擁戴。像比爾·蓋茨、巴菲特這樣的大腕,反倒把自己裝扮得更像平民。在古代也不是每個貴族都願意在食物上與底層人士嚴格分開,據《食物的歷史》所載,有些還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凱撒是一位節儉的典範,“偏好平民的食物”,如粗糧麵包、手工壓制的乾酪、二次收摘的果子,他贏得了廣泛的稱譽。還有,成吉思汗征服了諸多民族也不願意“背離北方的艱苦生活”。又有拿破崙則偏好炸土豆和洋蔥這樣非常普通的食物。這些人物大概已經無需通過炫耀美食來抬高自己的社會身份地位了罷。

不管是美食還是平常食物,共餐者之間的平等和情感關係最重要。即使是海晏席,如果人是冷漠的,缺乏愛心的,勾心鬥角的,“鴻門宴”上怎麼也吃不出情感和信任吧;如果人是熱誠的,慈善的,粗茶淡飯也許更能彰顯其情深深,其樂融融吧。

一位忘年交曾送我一本《老蒲遊記》,是一位傾心中華傳統文化的英國紳士蒲樂道(John Blofeld)所寫的自己在上個世紀上半葉在中國的見聞。其中一個故事給我印象很深,正好可以拿來做個例子,以說明人與人之間美食並非要事,真心才是根本的道理。

作為河北一高校青年教師的老蒲趁學校放假去五臺山朝聖,路上結識了來自東北吉林年紀七十餘歲的一位虔誠的朝聖客。老蒲不知其名姓,稱他為“老東北人”。“老東北人”自己步行靠打零工一路從老家農村走向五臺山。在與老蒲結識後,曾得到老蒲幫助,為了報答,請老蒲喝茶,是以遠方的駱駝奶做的,這在“老東北人”眼裡,確實是招待朋友的“美食”,可是老蒲很不習慣,自然不感覺是在享受“美食”了。

可是,老蒲為其誠心所感,為了不讓“老東北人”失望,即使面對一聞就要嘔吐的奶茶,他心裡告誡自己:“老蒲,你必須做‘天然君子’,必須假裝此茶之美味勝於天堂中所調之甘露!人家對你如此誠心厚意,若使他傷心難過,豈非可恥?”如同喝苦藥一樣,他終於連飲四杯,同時還要表示出陶情愉悅之神態。他說:“那是我一生難忘的苦楚,但能得到老人的心,我大為欣慰。這是我永遠不會忘掉的。”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撰文:陳心想(就職於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國家戰略規劃與分析研究中心);編輯:阿東。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