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阿裡全攻略——《包車拼車》西藏以西,25處絕美風景、路線

我們穿越諸神景仰的聖地,神山聖湖極致風光;我們行走在喜馬拉雅和岡底斯山脈之中,這裡有被譽為“世界第三極”——珠穆朗瑪峰;諸神的殿堂“萬山之祖”——岡仁波齊;世界“江河之母”聖湖——瑪旁雍措;藏民稱之為“聖母之山”—— 納木那尼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要高峰之一,

它就坐落在瑪旁雍錯旁邊,隔湖與北面的岡底斯山脈主峰岡仁波欽峰遙遙相對。這裡還有昔日王宮王朝——古格王朝遺址,一個最接近天空的遙遠國度,一個信仰之鄉消逝的神秘榮光。過了獅泉河就開始了探險性質的阿裡大北線,這裡被人稱為無人區海拔高生存環境惡劣,這裡是野生動物的樂園,
這裡更是有“一措再措”的驚豔……

推薦行程:

拉薩—日喀則—珠峰—薩嘎—仲巴—帕羊—塔爾欽—紮達—霍爾—亞熱—仁多鄉—勤措—文部—尼瑪—班戈—納木錯—拉薩

走進阿裡,就像走進了一個洪荒混沌未開的世界,景象遼遠、空靈、超凡脫俗,具有別具一格的荒野之美。

沿途亮點:

★地球上第一高峰被稱為"世界第三極"——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

★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山脈最高峰——納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

★世界中心、神山之王——岡仁波齊(海拔6638米)

★“世界江河之母”聖湖——瑪旁雍錯(海拔4588米)

★中印尼三國口岸—普蘭

★神秘消失的文明——古格王朝遺址

★中國唯一一座全部都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山峰——希夏邦馬(8012米)

★壯麗地貌奇觀——紮達土林

★消失的文明——古格王朝

★著名的懸掛冰川——卡若拉冰川

★英雄古城——江孜宗山古堡《紅河谷》原型地

★崗底斯山脈最高峰——冷不崗日峰

★阿裡聖湖之:羊卓雍措、瑪旁雍措、納木措、拉昂錯、當惹雍措、色林措、紮日南木措、仁青休布錯

第一站:羊卓雍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

藏語意為“碧玉湖”, 與納木錯、瑪旁雍錯並稱西藏三大聖湖,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湖面平靜一片碧藍,仿佛如山南高原上的藍寶石 。

第二站:卡若拉冰川—西藏大陸型冰川之一

在整個西藏離公路最近的就是卡若拉冰川,雖然由於長年受公路上灰塵的影響,冰川整體呈黑白分層形態,但冰川上半部在陽光的照耀下,猶如一副巨型唐卡掛在山壁上,熠熠生輝。

第三站:珠穆朗瑪峰—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8844米,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界上,北坡在中國南坡在尼泊爾,頂峰位於中國境內,高聳入雲的珠穆朗瑪峰一直是人類想要證明攀登能力的聖地。

第四站:佩枯措—野生動物的天堂

佩枯措該湖三面環山,地形開闊,魚類資源豐富,湖岸有動物出沒活動。尤其深秋時節,岸邊水鳥棲息暢遊,將佩枯措承托的更顯風姿,佩枯措湖畔的希夏邦馬峰在湖南側60公里處,希夏邦馬峰的倒影與雅魯藏布江的濤聲,成為佩枯措永恆的主題。

第五站:希夏邦馬峰—吉祥神山

希夏邦馬峰海拔8012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第14位,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山峰。冰塔區長達幾千米,景象形態甚是奇異宛若“冰晶園林”,藏族人民有許多神話和歌謠稱頌其為吉祥的神山。

第六站:納木那尼峰—聖母之山

納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西段,與海拔6638米的神山岡仁波齊峰遙遙相對,東面的山脊被侵蝕成刃脊,十分陡峭,形成了高差近2000米的峭壁。西面的坡度較和緩,峽谷間傾瀉著五條巨大的冰川,冰面上佈滿冰裂縫和冰陡崖。

第七站:瑪旁雍錯—世界江河之母

是中國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稱三大“聖湖”之一,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瑪旁雍措是勝樂大尊賜與人間的甘露,聖水可以清洗人心靈中的煩惱和孽障。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聖地中最古老,最神聖的地方。

第八站:拉昂錯—神秘鬼湖

拉昂錯鬼湖拉昂措是聖湖的近鄰,風光同樣美麗,湖水同樣是藍得心醉,可卻被扣上“鬼湖”的惡名,被打入另冊。拉昂錯湖水呈深藍色相當咸,周圍沒有植被人稱“鬼湖”。拉昂錯與瑪旁雍錯曾經相連,後因湖面下降,才分成了兩個湖,至今兩湖間還有一河相通,聖湖的水可以流到鬼湖中。

第九站:岡仁波齊峰—萬山之祖

岡仁波齊峰海拔6656米,是岡底斯山脈主峰,也是岡底斯山脈第二高峰,是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神山神秘之處,山的向陽面,不知緣何,終年積雪不化,白雪皚皚;而神山之背面,長年沒雪,即使被白雪覆蓋,太陽一出,隨即融化,與大自然常規剛好相反。

第十站:紮達土林—落日熔金般的土地


第十一站:古格王朝遺址—神秘消失的王國

為曾經擁有百萬之眾的金戈鐵馬的吐蕃王室後裔所建,偏居此地700餘年,傳承20余代國王,距今有1300年的歷史,於十七世紀滅亡,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物和歷史資料。每當朝霞初起或夜幕降臨之時,古格遺址便會在土林的映襯下透射出一種殘缺美、悲壯美。

第十二站:獅泉河—沙漠新城

獅泉河,藏語稱森格藏布。印度河上源,西藏自治區西部主要大河之一。西藏阿裡地區行署所在地獅泉河鎮坐落在國獅公路和新藏公路的交匯處。1964年,隨著新藏公路的通車,我國海拔最高的城鎮便在這片海拔4300多米的紅柳灘上崛起,由於紅柳灘邊流淌著的是發源於岡底斯山脈的獅泉河,於是獅泉河這個動聽、響亮的名字便成為這個新興城鎮美名。

第十三站:班公錯—長脖子天鵝

班公錯,又稱錯木昂拉紅波,藏語意為““長脖子天鵝”,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鳥島,位於阿裡地區日土縣城西北約12公里處,湖面海拔4240米,是中國日土縣與喀什米爾交界的內陸湖泊。班公錯非常神奇,在我們中國境內是淡水湖,在印度境內時鹹水湖,湖中心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鳥島。

第十四站:昂拉仁措—鵝埡長湖

昂拉仁錯,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仲巴縣內境內,湖面海拔4689米。內陸湖泊,屬微鹹水湖。靜謐的湖,平靜得與世隔絕的脫俗;晨光漫漫地曬在荒野,湖面微波粼粼;我的心寧靜得妨佛與世無爭。昂拉仁措亦稱“昂拉棱湖”,意為“鵝埡長湖”。系鹹水湖,產拉薩裸裂民魚,湖濱有天然牧場。

第十五站:仁青休布措—“一錯再錯”的第一措

仁青休布措,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仲巴縣境內,地處仲巴縣北部,岡底斯山北麓,湖面海拔4756米。仁青休布措位於仁多去措勤的路上,人跡罕至,深藏深閨!她完全是原生的,她有安靜湛藍的湖水、皚皚的隆格爾雪山,美的純粹。


第十六站:達瓦措—月亮湖

達瓦措藏語意為“月亮湖”,在阿裡地區措勤縣境內,位於縣駐地西北,海拔4636米,面積111平方公里。屬鹹水湖,產高原裸鯉魚。湖臨公路,交通方便,周圍有天然牧場。達瓦措旁邊還有一個湖達加措,兩個湖距離很近但是卻是兩個不同的顏色,達瓦措是鹹水湖,湖邊很多鹽結晶,還有沙灘,如果遠處沒有雪山,走在上面恍惚到了海邊。

第十七站:紮日南木措—西藏第三大湖

紮日南木錯,亦稱塔熱錯,西藏第三大湖,位於阿裡地區措勤縣東北部,距離措勤縣城12公里。海拔4613米。湖畔的木諾山孤峰(海拔5000米)是觀賞紮日南木錯的最佳位置,它的美全在它的溫地,站在高處,遠眺達果雪山下紮日南木錯的濕地,美的令人窒息!

第十八站:當惹雍措—象雄文明的搖籃

當惹雍措,為藏區三大聖湖之一,當惹雍錯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環山。位於那曲地區尼瑪縣境內,海拔4500余米。在這裡看到古象雄國王宮的遺址,這裡的文部南村被驢友評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村莊,當惹雍措的美是純粹的!大氣的!如果僅僅從美麗程度一個方面來評選的話當惹雍措可以排第一位!

第十九站:當穹錯—小家碧玉翡翠湖

當穹錯,位於西藏那曲地區尼瑪縣南部文布北村邊,當惹雍錯北部,湖面海拔4475米。當穹錯與當惹雍錯是在同一個湖盆之內,湖水未枯以前本是同一湖泊。這正是當穹錯名字的來歷,藏語裡當穹錯即小的當惹雍錯之意。湖水的顏色與當惹雍錯不同,翡翠綠的。相對于大家閨秀般的瑪旁雍錯,當穹錯就像一個小家碧玉般令人驚豔!

第二十站:色林措—威光普照的魔湖

色林錯,意為“威光映複的魔鬼湖”,是西藏第一大湖泊及中國第二大鹹水湖,位於岡底斯山北麓班戈縣和申紮縣境內,湖面海拔4530米。色林錯是個湖泊的王國,在它的周圍有23個衛星湖,如同翡翠項鍊般繚繞,是西藏的兩個鬼湖之一。每到夏季,湖中小島上就棲息著各種各樣的候鳥。

第二十一站:雙湖—世界海拔最高的縣

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一個被人們稱為生命禁區的地方—西藏雙湖縣。這裡平均海拔5000米,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縣。歷史上曾有許多人出於好奇走進這片土地,但卻再也沒能回來。在藏地傳說中,這裡一度被描繪成鬼地、死亡之地。雙湖的藏語為“錯尼”,意為“兩個湖”,因政府辦公地附近分別有康木如湖和惹角湖而得名。這是西藏第一個以漢語命名的縣,也是我國最年輕的縣。

第二十二站:普若崗日冰川—世界第三極

普諾崗日冰川位於羌塘西北部的雙湖特別區東北部87公里,平均海拔6600米。普諾崗日冰川是除了南極、北極以外,世界第三大冰川,被譽為世界第三極,也是緯度地區最大的冰川。最為神奇的是,在冰川周圍奇跡般地分佈著綿延起伏的沙漠,以及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湖泊,這種冰川、沙漠、湖泊並存的景象在全世界都極為罕見。普若崗日冰川處於羌塘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沿途及其周邊地區可觀賞到成群的藏羚羊、藏野犛牛、藏野驢等野生動物。

第二十三站:巴木措—納木措的姐妹湖

巴木措又為布喀池,意思是“勇士湖“,亦稱巴木錯。位於班戈縣城以東,依偎在納木措不遠處的姐妹湖。和納木措一樣,在這個雪山與湖泊交映成輝的地方,念青唐古喇山的冰雪融水養育她們,只是這裡沒有了遊人,只有星星點點的牛羊點綴在湖邊黃色的草原上,顯得更加原始和質樸。

第二十四站:聖象天門—通往天堂的聖門

聖像天門位於西藏那曲地區班戈縣境內,聖象天門在納木錯北岸,風光遠勝遊客常去的南面紮西島,這是一處秘境,聖象天門顧名思義,一隻天然形成的巨大石象,站立在遼闊的納木錯岸邊,象鼻恰恰的深入湖面,仿佛正在汲取這來自雪域的神聖之水。而石象的身體與象鼻之間,就如同一個巨大的門,是通往天堂的聖門。

第二十五站:納木錯—天湖

納木錯,“納木錯”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裡海”,意為“天湖”。納木錯是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位於藏北高原的東南部,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的鹹水湖,還是世界最高的大湖。納木措守護著她驕傲的不可一世的念青唐古拉,是西藏無數“措”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個“措”,是大措特措。

瞭解更多川藏線、青藏線、色達、稻城亞丁、阿裡等旅行資訊請關注weixin家園旅程川藏專線田田jyls123890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8844米,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界上,北坡在中國南坡在尼泊爾,頂峰位於中國境內,高聳入雲的珠穆朗瑪峰一直是人類想要證明攀登能力的聖地。

第四站:佩枯措—野生動物的天堂

佩枯措該湖三面環山,地形開闊,魚類資源豐富,湖岸有動物出沒活動。尤其深秋時節,岸邊水鳥棲息暢遊,將佩枯措承托的更顯風姿,佩枯措湖畔的希夏邦馬峰在湖南側60公里處,希夏邦馬峰的倒影與雅魯藏布江的濤聲,成為佩枯措永恆的主題。

第五站:希夏邦馬峰—吉祥神山

希夏邦馬峰海拔8012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第14位,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山峰。冰塔區長達幾千米,景象形態甚是奇異宛若“冰晶園林”,藏族人民有許多神話和歌謠稱頌其為吉祥的神山。

第六站:納木那尼峰—聖母之山

納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西段,與海拔6638米的神山岡仁波齊峰遙遙相對,東面的山脊被侵蝕成刃脊,十分陡峭,形成了高差近2000米的峭壁。西面的坡度較和緩,峽谷間傾瀉著五條巨大的冰川,冰面上佈滿冰裂縫和冰陡崖。

第七站:瑪旁雍錯—世界江河之母

是中國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稱三大“聖湖”之一,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瑪旁雍措是勝樂大尊賜與人間的甘露,聖水可以清洗人心靈中的煩惱和孽障。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聖地中最古老,最神聖的地方。

第八站:拉昂錯—神秘鬼湖

拉昂錯鬼湖拉昂措是聖湖的近鄰,風光同樣美麗,湖水同樣是藍得心醉,可卻被扣上“鬼湖”的惡名,被打入另冊。拉昂錯湖水呈深藍色相當咸,周圍沒有植被人稱“鬼湖”。拉昂錯與瑪旁雍錯曾經相連,後因湖面下降,才分成了兩個湖,至今兩湖間還有一河相通,聖湖的水可以流到鬼湖中。

第九站:岡仁波齊峰—萬山之祖

岡仁波齊峰海拔6656米,是岡底斯山脈主峰,也是岡底斯山脈第二高峰,是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神山神秘之處,山的向陽面,不知緣何,終年積雪不化,白雪皚皚;而神山之背面,長年沒雪,即使被白雪覆蓋,太陽一出,隨即融化,與大自然常規剛好相反。

第十站:紮達土林—落日熔金般的土地


第十一站:古格王朝遺址—神秘消失的王國

為曾經擁有百萬之眾的金戈鐵馬的吐蕃王室後裔所建,偏居此地700餘年,傳承20余代國王,距今有1300年的歷史,於十七世紀滅亡,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物和歷史資料。每當朝霞初起或夜幕降臨之時,古格遺址便會在土林的映襯下透射出一種殘缺美、悲壯美。

第十二站:獅泉河—沙漠新城

獅泉河,藏語稱森格藏布。印度河上源,西藏自治區西部主要大河之一。西藏阿裡地區行署所在地獅泉河鎮坐落在國獅公路和新藏公路的交匯處。1964年,隨著新藏公路的通車,我國海拔最高的城鎮便在這片海拔4300多米的紅柳灘上崛起,由於紅柳灘邊流淌著的是發源於岡底斯山脈的獅泉河,於是獅泉河這個動聽、響亮的名字便成為這個新興城鎮美名。

第十三站:班公錯—長脖子天鵝

班公錯,又稱錯木昂拉紅波,藏語意為““長脖子天鵝”,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鳥島,位於阿裡地區日土縣城西北約12公里處,湖面海拔4240米,是中國日土縣與喀什米爾交界的內陸湖泊。班公錯非常神奇,在我們中國境內是淡水湖,在印度境內時鹹水湖,湖中心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鳥島。

第十四站:昂拉仁措—鵝埡長湖

昂拉仁錯,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仲巴縣內境內,湖面海拔4689米。內陸湖泊,屬微鹹水湖。靜謐的湖,平靜得與世隔絕的脫俗;晨光漫漫地曬在荒野,湖面微波粼粼;我的心寧靜得妨佛與世無爭。昂拉仁措亦稱“昂拉棱湖”,意為“鵝埡長湖”。系鹹水湖,產拉薩裸裂民魚,湖濱有天然牧場。

第十五站:仁青休布措—“一錯再錯”的第一措

仁青休布措,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仲巴縣境內,地處仲巴縣北部,岡底斯山北麓,湖面海拔4756米。仁青休布措位於仁多去措勤的路上,人跡罕至,深藏深閨!她完全是原生的,她有安靜湛藍的湖水、皚皚的隆格爾雪山,美的純粹。


第十六站:達瓦措—月亮湖

達瓦措藏語意為“月亮湖”,在阿裡地區措勤縣境內,位於縣駐地西北,海拔4636米,面積111平方公里。屬鹹水湖,產高原裸鯉魚。湖臨公路,交通方便,周圍有天然牧場。達瓦措旁邊還有一個湖達加措,兩個湖距離很近但是卻是兩個不同的顏色,達瓦措是鹹水湖,湖邊很多鹽結晶,還有沙灘,如果遠處沒有雪山,走在上面恍惚到了海邊。

第十七站:紮日南木措—西藏第三大湖

紮日南木錯,亦稱塔熱錯,西藏第三大湖,位於阿裡地區措勤縣東北部,距離措勤縣城12公里。海拔4613米。湖畔的木諾山孤峰(海拔5000米)是觀賞紮日南木錯的最佳位置,它的美全在它的溫地,站在高處,遠眺達果雪山下紮日南木錯的濕地,美的令人窒息!

第十八站:當惹雍措—象雄文明的搖籃

當惹雍措,為藏區三大聖湖之一,當惹雍錯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環山。位於那曲地區尼瑪縣境內,海拔4500余米。在這裡看到古象雄國王宮的遺址,這裡的文部南村被驢友評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村莊,當惹雍措的美是純粹的!大氣的!如果僅僅從美麗程度一個方面來評選的話當惹雍措可以排第一位!

第十九站:當穹錯—小家碧玉翡翠湖

當穹錯,位於西藏那曲地區尼瑪縣南部文布北村邊,當惹雍錯北部,湖面海拔4475米。當穹錯與當惹雍錯是在同一個湖盆之內,湖水未枯以前本是同一湖泊。這正是當穹錯名字的來歷,藏語裡當穹錯即小的當惹雍錯之意。湖水的顏色與當惹雍錯不同,翡翠綠的。相對于大家閨秀般的瑪旁雍錯,當穹錯就像一個小家碧玉般令人驚豔!

第二十站:色林措—威光普照的魔湖

色林錯,意為“威光映複的魔鬼湖”,是西藏第一大湖泊及中國第二大鹹水湖,位於岡底斯山北麓班戈縣和申紮縣境內,湖面海拔4530米。色林錯是個湖泊的王國,在它的周圍有23個衛星湖,如同翡翠項鍊般繚繞,是西藏的兩個鬼湖之一。每到夏季,湖中小島上就棲息著各種各樣的候鳥。

第二十一站:雙湖—世界海拔最高的縣

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一個被人們稱為生命禁區的地方—西藏雙湖縣。這裡平均海拔5000米,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縣。歷史上曾有許多人出於好奇走進這片土地,但卻再也沒能回來。在藏地傳說中,這裡一度被描繪成鬼地、死亡之地。雙湖的藏語為“錯尼”,意為“兩個湖”,因政府辦公地附近分別有康木如湖和惹角湖而得名。這是西藏第一個以漢語命名的縣,也是我國最年輕的縣。

第二十二站:普若崗日冰川—世界第三極

普諾崗日冰川位於羌塘西北部的雙湖特別區東北部87公里,平均海拔6600米。普諾崗日冰川是除了南極、北極以外,世界第三大冰川,被譽為世界第三極,也是緯度地區最大的冰川。最為神奇的是,在冰川周圍奇跡般地分佈著綿延起伏的沙漠,以及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湖泊,這種冰川、沙漠、湖泊並存的景象在全世界都極為罕見。普若崗日冰川處於羌塘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沿途及其周邊地區可觀賞到成群的藏羚羊、藏野犛牛、藏野驢等野生動物。

第二十三站:巴木措—納木措的姐妹湖

巴木措又為布喀池,意思是“勇士湖“,亦稱巴木錯。位於班戈縣城以東,依偎在納木措不遠處的姐妹湖。和納木措一樣,在這個雪山與湖泊交映成輝的地方,念青唐古喇山的冰雪融水養育她們,只是這裡沒有了遊人,只有星星點點的牛羊點綴在湖邊黃色的草原上,顯得更加原始和質樸。

第二十四站:聖象天門—通往天堂的聖門

聖像天門位於西藏那曲地區班戈縣境內,聖象天門在納木錯北岸,風光遠勝遊客常去的南面紮西島,這是一處秘境,聖象天門顧名思義,一隻天然形成的巨大石象,站立在遼闊的納木錯岸邊,象鼻恰恰的深入湖面,仿佛正在汲取這來自雪域的神聖之水。而石象的身體與象鼻之間,就如同一個巨大的門,是通往天堂的聖門。

第二十五站:納木錯—天湖

納木錯,“納木錯”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裡海”,意為“天湖”。納木錯是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位於藏北高原的東南部,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的鹹水湖,還是世界最高的大湖。納木措守護著她驕傲的不可一世的念青唐古拉,是西藏無數“措”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個“措”,是大措特措。

瞭解更多川藏線、青藏線、色達、稻城亞丁、阿裡等旅行資訊請關注weixin家園旅程川藏專線田田jyls123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