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聯儲今年加息次數為什麼一定會超出預期?

3月16日美聯儲結束了三月份的公開市場委員會議,除了明尼阿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的卡什卡尼投票反對以外,其他成員和耶倫主席一同投票加息0.25%。這也是美聯儲從2015年底開始加息週期後的第三次加息,

意義重大。

下面簡單分析一下聯儲為什麼要加息,以及筆者對於下一步的加息路線圖展望。

1、為什麼要加息?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美聯儲)包括了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局,和位於美國12個區域中心經濟城市的聯邦儲備銀行。

按照美國聯邦儲備法案,美聯儲系統是獨立運作的一個系統,不受政治干預。聯儲的法定職能是2+1:兩大功能,加上一個附加功能。

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局大樓

聯儲的兩大職能之一是提高就業。從這一點來看,美國的失業率長期歷史均值在5%左右,也是經濟學上提到的有一部分人口主動離開就業崗位,導致充分就業情況下也會有一些無業人口。

過去十幾年的經濟週期而言,

2004年美國的失業率是5.7%,然後在小布希總統的第二任期間,伴隨著房地產泡沫,到達4.4%的歷史低位。經過2008年的經濟危機,失業率在2009年的十月份到達10.0%的歷史高位。

從此以後,失業率不斷下降,現在又已經回到5%左右的相對理想狀態。從就業情況而言,聯儲應該是比較滿意。當然,也有隱憂,就是勞動參與率仍然是偏低。

聯儲的另一大職能是物價穩定。歐美國家的中央銀行都有一個不成文的“小目標”,

就是希望實現通貨膨脹率在2%。紐西蘭是搞通貨膨脹率標的的鼻祖,多年以來成效顯著。

似乎一般認為如果低於2%,會讓社會發展缺乏活力,超過太多則會導致劫貧濟富的通貨膨脹稅。聯儲在08年經濟危機後,非常害怕進入通貨緊縮期。通貨緊縮就像加利福尼亞酒店,一旦入住後很難出來,日本過去的二十多年的就是慘痛教訓。

聯儲通過激進的量化寬鬆,

避免了重蹈日本的覆轍。現在的通貨膨脹率在接近2%,也屬於接近聯儲的理想狀態。

聯儲的二加一功能中的最後一個是金融穩定。作為美國和世界金融體系的基石,也作為美國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和保險公司的監管機構,聯儲有促進金融穩定的附加職能。

也可以說,每次在聯儲的重大利率決策之前,聯儲都會考慮對於金融系統的穩定性的影響程度。

可以說,

這些條件都已經給聯儲開了綠燈,聯儲的利率正常化已經萬事俱備。

直到3月15日,聯邦基金利率仍然是0.5%,這個是極度低於聯儲認為的正常利率水準,大約是3%。因此,聯儲的加息是大方向,必須做的事。

2、為什麼這幾年加息緩慢?

美聯儲在歷史上的每一次加息週期開始後,一般都會連續快速加息,一般是7次以上,而且有的時候一次就會上調利率0.5%-0.75%。

按照上面的分析,聯儲這一次開始加息後,步伐緩慢,而且都是0.25%這樣的小幅度。筆者認為有很多外在因素迫使聯儲比期望的加息速度減慢。

首先,美國經濟確實增長正常,但是歐盟和日本的經濟在過去幾年停滯不前,而且幾次進入衰退。

雖然美聯儲法律上只是對於美國經濟負責,但是如果加息過快,一旦導致歐美日本的經濟受影響,間接上也會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新興市場國家這幾年的杠杆率提高很快,這些也會被聯儲的過快加息導致很大的衝擊。

其次,作為一個獨立機構,美聯儲可以不考慮政治影響。但是,去年的英國退歐,美國大選等等重大歷史事件在發生過程中的時候,聯儲必須要考慮到“黑天鵝事件”對於市場的衝擊,以及聯儲加息時點被媒體誤讀的後果。

如果在大選前加息,即使是無關政治,一樣勢必會被解讀為對於經濟發展“踩刹車”,背下歷史包袱。

事實上,美國國會完全可以把聯儲主席請到國會,炮轟為什麼在大選前加息。基於這些因素,可以說聯儲是咬牙堅持等著不加息。

筆者和聯儲主席耶倫

3、為什麼今年會迅速加息,但是不縮表?

今年已經是聯儲開始加息週期的第三年,可以說聯儲已經走在加息週期的後面。美聯儲體系中在華盛頓的的聯邦儲備局和各個聯邦儲備銀行一共雇傭了一千多位經濟學家,這些經濟學家都是高智商,高學歷的人群。

從他們的視角來看,聯儲必須實現利率正常化,也就是聯邦基金利率到3%左右的中性水準。但是,由於前幾年的各種牽制,加息步伐緩慢。

從另一方面來看,川普總統入主白宮以後,他會推出很多經濟政策。這些政策有可能對於聯儲的影響深遠,如果借用川普總統的內心楷模雷根總統的歷史,可以說聯儲的時間已經非常有限。

雷根經濟學實際上非常值得重新溫習,因為不僅對於減稅,減少監管,美國優先等等,而且川普的經濟政策都是來自於雷根,或者更加早期的柯立芝(參見筆者在二月份寫的柯立芝經濟政策回顧);雷根對於美聯儲的改變對於今天的美聯儲一樣很有歷史平行感。具體的很多細節,筆者會在下一篇文章中分析。

從聯儲來看,耶倫主席任期到明年一月份結束,同時川普總統還將任命三位聯儲的理事會理事(Governor)。

對於這一屆聯儲的成員,現在就是最後的加息視窗期。這也是聯繫到了這些聯儲高官的歷史定位問題。

筆者記得在去年的一次哈佛俱樂部講話中,達拉斯聯儲的CEO卡普蘭說過,聯儲前任主席伯南克的歷史定位是通過激進的量化寬鬆拯救了美國和世界金融體系,而聯儲現任主席耶倫的歷史定位還沒有確定,她的legacy將會取決於是否成功實現利率正常化,從量化寬鬆中安全退出。

要實現成功的歷史定位,聯儲這一任的利率正常化只有在今年。視窗將會在明年年初關閉,所以筆者認為今年加息次數一定會超過預期。

就像在今年年初對於三月份的加息預期只有35%,然後聯儲成功的把加息預期提高到100%,然後在週四加息。今後幾個月,聯儲將會繼續這樣的管理預期操作。

但是,筆者認為在對沖快速加息的時候,聯儲將不會縮表。利率在正常化的初期,經濟體對於加息的敏感度很低,而且有助於公司盈利。

另外,美國經濟體現在總規模已經比2008年的時候上升40%以上,聯儲的基礎貨幣投放必須上升,因此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的規模也需要與時俱進,大幅上升。在這個時點,鎖表的負面效果大幅超過正面效果,實現的可能性很低。

最後,值得一提的的是明尼阿波利斯聯儲的CEO卡什卡尼今年是第一次成為FOMC投票成員,而且是唯一的反對票。

卡什卡尼年輕有為,而且是共和黨員。他的理念包括大幅增加銀行的資本金,同時減少對於銀行業務的監管。

因此,他這次投票與其說是和耶倫主席對於貨幣政策的不一致,更可以認為是對於聯儲今後的發展方向的“信號槍”。

筆者和明尼阿波利斯聯儲首席執行官卡什卡尼

(陳凱豐博士,紐約金融論壇(NYFF)聯席發起人,目前在紐約管理一個全球宏觀對沖基金策略,同時在紐約大學、紐約佩斯大學、西班牙巴賽隆納商學院紐約中心任教,並擔任紐約大學專業學院院長兼職顧問委員會委員。陳博士是紐約經濟俱樂部會員,外交政策協會委員,科羅拉多大學摩根大通商品研究中心全球商品研究雜誌編委)

步伐緩慢,而且都是0.25%這樣的小幅度。筆者認為有很多外在因素迫使聯儲比期望的加息速度減慢。

首先,美國經濟確實增長正常,但是歐盟和日本的經濟在過去幾年停滯不前,而且幾次進入衰退。

雖然美聯儲法律上只是對於美國經濟負責,但是如果加息過快,一旦導致歐美日本的經濟受影響,間接上也會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新興市場國家這幾年的杠杆率提高很快,這些也會被聯儲的過快加息導致很大的衝擊。

其次,作為一個獨立機構,美聯儲可以不考慮政治影響。但是,去年的英國退歐,美國大選等等重大歷史事件在發生過程中的時候,聯儲必須要考慮到“黑天鵝事件”對於市場的衝擊,以及聯儲加息時點被媒體誤讀的後果。

如果在大選前加息,即使是無關政治,一樣勢必會被解讀為對於經濟發展“踩刹車”,背下歷史包袱。

事實上,美國國會完全可以把聯儲主席請到國會,炮轟為什麼在大選前加息。基於這些因素,可以說聯儲是咬牙堅持等著不加息。

筆者和聯儲主席耶倫

3、為什麼今年會迅速加息,但是不縮表?

今年已經是聯儲開始加息週期的第三年,可以說聯儲已經走在加息週期的後面。美聯儲體系中在華盛頓的的聯邦儲備局和各個聯邦儲備銀行一共雇傭了一千多位經濟學家,這些經濟學家都是高智商,高學歷的人群。

從他們的視角來看,聯儲必須實現利率正常化,也就是聯邦基金利率到3%左右的中性水準。但是,由於前幾年的各種牽制,加息步伐緩慢。

從另一方面來看,川普總統入主白宮以後,他會推出很多經濟政策。這些政策有可能對於聯儲的影響深遠,如果借用川普總統的內心楷模雷根總統的歷史,可以說聯儲的時間已經非常有限。

雷根經濟學實際上非常值得重新溫習,因為不僅對於減稅,減少監管,美國優先等等,而且川普的經濟政策都是來自於雷根,或者更加早期的柯立芝(參見筆者在二月份寫的柯立芝經濟政策回顧);雷根對於美聯儲的改變對於今天的美聯儲一樣很有歷史平行感。具體的很多細節,筆者會在下一篇文章中分析。

從聯儲來看,耶倫主席任期到明年一月份結束,同時川普總統還將任命三位聯儲的理事會理事(Governor)。

對於這一屆聯儲的成員,現在就是最後的加息視窗期。這也是聯繫到了這些聯儲高官的歷史定位問題。

筆者記得在去年的一次哈佛俱樂部講話中,達拉斯聯儲的CEO卡普蘭說過,聯儲前任主席伯南克的歷史定位是通過激進的量化寬鬆拯救了美國和世界金融體系,而聯儲現任主席耶倫的歷史定位還沒有確定,她的legacy將會取決於是否成功實現利率正常化,從量化寬鬆中安全退出。

要實現成功的歷史定位,聯儲這一任的利率正常化只有在今年。視窗將會在明年年初關閉,所以筆者認為今年加息次數一定會超過預期。

就像在今年年初對於三月份的加息預期只有35%,然後聯儲成功的把加息預期提高到100%,然後在週四加息。今後幾個月,聯儲將會繼續這樣的管理預期操作。

但是,筆者認為在對沖快速加息的時候,聯儲將不會縮表。利率在正常化的初期,經濟體對於加息的敏感度很低,而且有助於公司盈利。

另外,美國經濟體現在總規模已經比2008年的時候上升40%以上,聯儲的基礎貨幣投放必須上升,因此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的規模也需要與時俱進,大幅上升。在這個時點,鎖表的負面效果大幅超過正面效果,實現的可能性很低。

最後,值得一提的的是明尼阿波利斯聯儲的CEO卡什卡尼今年是第一次成為FOMC投票成員,而且是唯一的反對票。

卡什卡尼年輕有為,而且是共和黨員。他的理念包括大幅增加銀行的資本金,同時減少對於銀行業務的監管。

因此,他這次投票與其說是和耶倫主席對於貨幣政策的不一致,更可以認為是對於聯儲今後的發展方向的“信號槍”。

筆者和明尼阿波利斯聯儲首席執行官卡什卡尼

(陳凱豐博士,紐約金融論壇(NYFF)聯席發起人,目前在紐約管理一個全球宏觀對沖基金策略,同時在紐約大學、紐約佩斯大學、西班牙巴賽隆納商學院紐約中心任教,並擔任紐約大學專業學院院長兼職顧問委員會委員。陳博士是紐約經濟俱樂部會員,外交政策協會委員,科羅拉多大學摩根大通商品研究中心全球商品研究雜誌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