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世界哮喘日——孩子反復咳嗽?千萬小心是哮喘!

夏之交,我們接到不少反復咳嗽的小病號。家長們的“開場白”往往是:“孩子的感冒早就好了,怎麼咳嗽還不好啊?”殊不知,孩子反復咳嗽,有可能是患上了兒童哮喘。哮喘究竟離我們的寶寶有多遠?是不是有喘就是哮喘,

只有咳嗽不喘就不是哮喘?哮喘能根治嗎?得了哮喘很嚴重嗎?又到了兒童哮喘高發時節,和睦家廣州診所兒科專家夏凱莉醫生這就為寶爸寶媽全面解析兒童哮喘!

什麼是哮喘?

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這裡的炎症不是通常所指的細菌感染性炎症infection,

而指的是非感染性炎症inflammation,不要亂用消炎藥啊!)。氣道慢性炎症和氣道高反應性相關聯,導致肺內氣道梗阻,出現反復喘息發作、氣短、胸悶和咳嗽,尤其是夜間和淩晨咳嗽,這四大症狀單獨或組合出現,變化多樣而且程度輕重不一(所以沒有合併喘息的咳嗽,仍有可能是哮喘,俗稱咳嗽變異型哮喘)。

哮喘兒童可以只在發作期出現症狀,

稱為哮喘發作,發作間隔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沒有症狀但慢性氣道炎症仍然存在,仍然有肺內氣道梗阻和呼出氣流受限,只是不合併症狀時不易察覺(氣道梗阻程度嚴重的,需要長期維持治療)。還好!肺內氣道梗阻是可逆的,可以自發好轉(年齡增大)或通過治療好轉。

哮喘是遺傳的麼?

哮喘是一組異質性疾病,有遺傳因素參與,兒童有濕疹、食物過敏、過敏性鼻炎等特應性疾病史,

或家族中一級親屬有哮喘病史,肯定為哮喘診斷加分,但不能說爸爸有哮喘就把這個哮喘病遺傳給孩子了,而是遺傳因素讓孩子有遺傳易感性,容易罹患哮喘。

醫生如何診斷哮喘?

兒童哮喘和成人哮喘從表現和診斷標準都有不同。兒童分為6歲以上和5歲及以下兩組。6歲以上哮喘的診斷,包括喘息、氣短、胸悶和咳嗽的病史,個人和家族過敏史,體檢以喘息為主的體征,

可以做出臨床診斷,還要結合客觀性的指標,呼氣性氣流受限的肺功能檢測可以確診,支氣管舒張/激發試驗,運動激發試驗可進一步明確診斷。

5歲及以下的哮喘診斷,主要依賴臨床症狀,喘息、咳嗽、呼吸困難(表現為活動受限)夜間咳嗽症狀或覺醒(5歲以下孩子不會描述氣短或胸悶的感受),詳細的家族史評估和體檢做出診斷,自身和家族過敏史為哮喘診斷加分。

5歲及以下的哮喘診斷具有一定挑戰性,客觀依據不多,醫生有時需要做診斷性治療來幫助診斷。

干擾哮喘診斷的因素很多,例如因為年齡限制沒有肺功能檢測的客觀資料,低齡兒童反復呼吸道病毒感染會出現氣道阻塞類似哮喘的表現,早產兒氣道發育不良等等。簡單說,6歲以上哮喘診斷包括臨床診斷和實驗室診斷,5歲及以下依賴臨床診斷,也即是醫生可以不通過實驗室檢查,直接做出哮喘的診斷。

哮喘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孩子被診斷哮喘,父母最先想到的是查過敏源,這種想法並不全面。首先哮喘的診斷不包括過敏源檢測,過敏源檢測只是尋找有可能導致哮喘的過敏原因,而不是判斷是否有哮喘的標準;其次,引起哮喘的因素,除了過敏因素之外,還有很多非過敏因素,這兩類因素統稱為哮喘誘發因素。常見過敏性誘發因素- 塵蟎,大量存在於床鋪、沙發、地毯、窗簾和一些衛生死角

- 黴和黴菌, 通常存在於地下室、浴室、室內植物盆以及一些微濕和潮濕的地方,牆面有黑斑就是黴菌斑

- 狗狗和貓咪,口水、尿液、頭皮屑和脫落的死皮- 花粉和雜草- 蟑螂糞常見非過敏誘發因素- 吸煙或暴露於吸煙的環境- 情緒緊張- 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氣管炎或肺炎,中耳炎和鼻竇炎)使用強力清洗劑,例如強力漂白劑- 使用味道濃郁的香水或除味劑- 空氣污染,室內或室外空氣污染- 服用某些特殊藥物,例如阿司匹林- 運動- 非常乾燥和寒冷的空氣常見的非過敏性誘發因素,可以單獨誘發也可以多個因素合併誘發哮喘,這些原因不能通過過敏源檢測找到的,而是依賴于父母對孩子出現症狀時的仔細觀察和總結,找到誘發孩子哮喘的因素加以預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哮喘需要做過敏原檢測嗎?

過敏源測試有可能找到這些過敏因素,因兒童免疫狀態和年齡易速的干擾,也不能很準確的通過過敏源檢測找出可疑因素。因此,建議父母暫時不做過敏源測試,而是充分認識這些常見過敏源,把它們都作為假想敵加以清除和預防,豈不是先行一步了。只有為數很少的過敏源所致的過敏反應可以通過脫敏治療得以緩解,脫敏治療耗時長,尤其在有複雜誘發因素的孩子見效不明顯,所以強烈推薦瞭解更多防範過敏源的知識,做好家庭衛生,而不是簡單寄託脫敏治療可以帶來根本性變化。另外,請和寶寶的兒科醫生詳細交談,儘量找出孩子的誘發因素,制定計劃預防。

如何避免哮喘發作?常見非過敏誘發因素的預防措施有:

要勸說家庭成員戒煙,避免吸二手煙和聞到吸煙者身上的味道(經常有吸煙爸爸說沒有對著孩子吸煙就不算,其實吸煙者身體上的味道和二手煙的危害一樣重)

避免使用強力清潔劑和漂白劑

冬天天氣乾冷時,外出使用口罩絲巾圍住口鼻,室內注意整個房間的保濕保暖(保暖指的是整個室內的溫度適中,不是一味讓孩子多穿衣服,衣服雖然穿多了,吸入的還是幹冷空氣,尤其是南方冬天的淩晨,室內沒有合適的保暖措施,冷空氣極易誘發孩子哮喘)

室外空氣污染嚴重時,避免戶外活動

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請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每年由流感病毒感染誘發的哮喘不在少數)

另外,加強身體鍛煉和呼吸系統鍛煉,合理膳食和減肥,以及處理情緒壓力也是行之有效預防手段的手段。(年齡小的兒童父母過分關注進食,年齡大的兒童父母過分關注學習成績和校外輔導,都是情緒壓力的來源)

常見的過敏因素預防措施有:

針對塵蟎——換掉使用時間長的枕頭和床墊,或者使用特殊的防過敏覆蓋物覆蓋,移走地毯,定期清洗窗簾和空調

針對黴菌——清除可見黴菌斑,修補滲水牆壁和水管,清理舊書報,移走地毯和室內植物以防黴菌滋生

針對寵物——保持室內衛生,減少動物皮屑尿液口水的污染,有條件的把寵物移至室外

針對蟑螂糞——殺滅蟑螂,不遺留廚房垃圾和髒碗碟過夜。

哮喘更為初級的預防是從媽媽做起:

在母親懷孕時期和出生一歲以內的嬰兒要避免暴露於吸煙環境(吸煙和二手煙比室外空氣污染還厲害,小嬰兒和孕婦吸二手煙害處多多)

鼓勵順產

鼓勵母乳餵養

一歲以內儘量避免使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使哮喘和過敏性咳嗽的發生率顯著上升,親,濫用抗生素的不良後果要重視!)

哮喘如何治療?

哮喘治療的目的是減輕哮喘的四大症狀,防止哮喘發作,更重要的是防止慢性炎症對肺部的損傷,這就意味著哮喘發作頻繁和程度中等以上的孩子,即使沒有症狀或者在發作間隔期,也要需要用藥物長期控制氣道的慢性炎症,最終改善氣道梗阻。

中度或重度哮喘如果症狀控制不理想,發作頻繁,孩子因哮喘發作不能正常上學,不能參加正常的活動,容易合併肺部感染,同時持續的肺部損傷確實對孩子整體的生長發育有很多負面影響,需要良好控制哮喘,但是很多父母過分關注治療哮喘長期使用多種藥物會給孩子帶來的損傷,而不敢用藥或者減少用藥,這個心情可以理解,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哮喘本身對孩子的近期和遠期傷害遠遠比哮喘藥物的副作用要大得多,嚴重得多,所以需要通過藥物很好的控制和預防哮喘,還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童年。

哮喘的治療藥物的基礎和核心就是吸入激素治療,靶向性強,直接作用在氣管和肺組織,可以有效緩解氣道慢性炎症和氣道梗阻,這是最新哮喘指南GINA2014 特別強調的。吸入激素副作用相比口服、肌注和靜脈用的激素藥要小,被廣泛運用於哮喘的短期緩解症狀和長期控制預防治療。哮喘的藥物治療簡單分為短期緩解症狀和長期控制預防藥兩大類,多數以吸入的劑型為主,很多藥物既可以用於短期緩解症狀,又可以用於長期控制預防,每天使用的次數和單次劑量的不同而起到不同的功效,短期緩解是一般一天吸入藥物可達4至5次,待症狀緩解後的長期控制只需要每天1至2次。

吸入藥物的治療過程完全可以在家庭內完成,多數不需要住院治療,大大減少了院內治療的交叉感染。 兒童期多數使用一個裝置叫儲物罐(spacer)吸入哮喘藥物,年齡更小的孩子使用超聲霧化機(nebulizer)吸入藥物。儲物罐吸入法,簡單易學,攜帶方便,耗時短,但小年齡寶寶配合度不夠會導致療效不佳,適於大年齡兒童;霧化機吸入法,操作相對複雜,費時,不宜攜帶,但相對保證吸入藥物量,適合小年齡寶寶。隨著吸入技術的不斷更新,新的吸入裝置不斷湧現,使吸入哮喘藥物更易推廣和掌握。常見的幾種哮喘藥物見下,需要注明的是這些哮喘治療藥物,並不是哮喘專用的,它們以擴張和緩解氣管痙攣,減輕非感染性炎症,減少痰液分泌的功能被廣泛用於喘息、過敏性咳嗽、支氣管炎和肺炎的治療:

吸入短效B受體激動劑(SABAs),代表:沙丁胺醇(萬托林)

吸入激素, 代表: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氟替卡松(輔舒酮)

吸入長效B受體激動劑(LABAs),代表:特布他林或福莫特羅(一般不單獨使用,和吸入激素布地奈德組合,稱為信必可,屬於長期控制性藥物)

孟魯司特,順爾寧,屬於長期控制性藥物

異丙氨溴索(愛全樂)和多索茶鹼屬於兒童哮喘治療的第三線藥物,不是首選,特別是茶鹼類藥物,有嚴格的使用限制,兒童需要謹慎使用。

在梳理兒童哮喘的時候,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過敏性咳嗽無論從誘發的原因和臨床表現,和哮喘都非常相似。對於這個名稱在醫學界還存在爭議,簡單可以理解為程度比較輕的哮喘,很多父母不願意接受孩子有哮喘這個事實,不少醫生就把疑似哮喘的咳嗽或者是程度輕的哮喘稱為過敏性咳嗽。

過敏性咳嗽,表現為連續性乾咳,夜間咳嗽為主,有夜醒,不伴有胸悶、氣短等呼吸困難的表現,也不像支氣管炎的孩子會有精神食欲不佳,主要表現就是咳嗽,如果合併有痰聲的咳嗽,有可能是過敏性咳嗽的同時還合併過敏性鼻炎,除了咳嗽還表現為眼癢、鼻癢、鼻塞、打噴嚏、夜間打呼嚕等症狀。

過敏性咳嗽從預防的方式和治療的方法都可以參照哮喘,只是發作症狀輕微,可以僅按哮喘短期緩解治療的方案治療,避免誘發因素,不需要用長期控制症狀的方案,如果過敏性咳嗽發作次數頻繁,極有可能就是哮喘,可以考慮使用長期控制症狀的哮喘治療方案,同時啟動哮喘誘發因素的預防計畫。

直接做出哮喘的診斷。

哮喘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孩子被診斷哮喘,父母最先想到的是查過敏源,這種想法並不全面。首先哮喘的診斷不包括過敏源檢測,過敏源檢測只是尋找有可能導致哮喘的過敏原因,而不是判斷是否有哮喘的標準;其次,引起哮喘的因素,除了過敏因素之外,還有很多非過敏因素,這兩類因素統稱為哮喘誘發因素。常見過敏性誘發因素- 塵蟎,大量存在於床鋪、沙發、地毯、窗簾和一些衛生死角

- 黴和黴菌, 通常存在於地下室、浴室、室內植物盆以及一些微濕和潮濕的地方,牆面有黑斑就是黴菌斑

- 狗狗和貓咪,口水、尿液、頭皮屑和脫落的死皮- 花粉和雜草- 蟑螂糞常見非過敏誘發因素- 吸煙或暴露於吸煙的環境- 情緒緊張- 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氣管炎或肺炎,中耳炎和鼻竇炎)使用強力清洗劑,例如強力漂白劑- 使用味道濃郁的香水或除味劑- 空氣污染,室內或室外空氣污染- 服用某些特殊藥物,例如阿司匹林- 運動- 非常乾燥和寒冷的空氣常見的非過敏性誘發因素,可以單獨誘發也可以多個因素合併誘發哮喘,這些原因不能通過過敏源檢測找到的,而是依賴于父母對孩子出現症狀時的仔細觀察和總結,找到誘發孩子哮喘的因素加以預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哮喘需要做過敏原檢測嗎?

過敏源測試有可能找到這些過敏因素,因兒童免疫狀態和年齡易速的干擾,也不能很準確的通過過敏源檢測找出可疑因素。因此,建議父母暫時不做過敏源測試,而是充分認識這些常見過敏源,把它們都作為假想敵加以清除和預防,豈不是先行一步了。只有為數很少的過敏源所致的過敏反應可以通過脫敏治療得以緩解,脫敏治療耗時長,尤其在有複雜誘發因素的孩子見效不明顯,所以強烈推薦瞭解更多防範過敏源的知識,做好家庭衛生,而不是簡單寄託脫敏治療可以帶來根本性變化。另外,請和寶寶的兒科醫生詳細交談,儘量找出孩子的誘發因素,制定計劃預防。

如何避免哮喘發作?常見非過敏誘發因素的預防措施有:

要勸說家庭成員戒煙,避免吸二手煙和聞到吸煙者身上的味道(經常有吸煙爸爸說沒有對著孩子吸煙就不算,其實吸煙者身體上的味道和二手煙的危害一樣重)

避免使用強力清潔劑和漂白劑

冬天天氣乾冷時,外出使用口罩絲巾圍住口鼻,室內注意整個房間的保濕保暖(保暖指的是整個室內的溫度適中,不是一味讓孩子多穿衣服,衣服雖然穿多了,吸入的還是幹冷空氣,尤其是南方冬天的淩晨,室內沒有合適的保暖措施,冷空氣極易誘發孩子哮喘)

室外空氣污染嚴重時,避免戶外活動

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請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每年由流感病毒感染誘發的哮喘不在少數)

另外,加強身體鍛煉和呼吸系統鍛煉,合理膳食和減肥,以及處理情緒壓力也是行之有效預防手段的手段。(年齡小的兒童父母過分關注進食,年齡大的兒童父母過分關注學習成績和校外輔導,都是情緒壓力的來源)

常見的過敏因素預防措施有:

針對塵蟎——換掉使用時間長的枕頭和床墊,或者使用特殊的防過敏覆蓋物覆蓋,移走地毯,定期清洗窗簾和空調

針對黴菌——清除可見黴菌斑,修補滲水牆壁和水管,清理舊書報,移走地毯和室內植物以防黴菌滋生

針對寵物——保持室內衛生,減少動物皮屑尿液口水的污染,有條件的把寵物移至室外

針對蟑螂糞——殺滅蟑螂,不遺留廚房垃圾和髒碗碟過夜。

哮喘更為初級的預防是從媽媽做起:

在母親懷孕時期和出生一歲以內的嬰兒要避免暴露於吸煙環境(吸煙和二手煙比室外空氣污染還厲害,小嬰兒和孕婦吸二手煙害處多多)

鼓勵順產

鼓勵母乳餵養

一歲以內儘量避免使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使哮喘和過敏性咳嗽的發生率顯著上升,親,濫用抗生素的不良後果要重視!)

哮喘如何治療?

哮喘治療的目的是減輕哮喘的四大症狀,防止哮喘發作,更重要的是防止慢性炎症對肺部的損傷,這就意味著哮喘發作頻繁和程度中等以上的孩子,即使沒有症狀或者在發作間隔期,也要需要用藥物長期控制氣道的慢性炎症,最終改善氣道梗阻。

中度或重度哮喘如果症狀控制不理想,發作頻繁,孩子因哮喘發作不能正常上學,不能參加正常的活動,容易合併肺部感染,同時持續的肺部損傷確實對孩子整體的生長發育有很多負面影響,需要良好控制哮喘,但是很多父母過分關注治療哮喘長期使用多種藥物會給孩子帶來的損傷,而不敢用藥或者減少用藥,這個心情可以理解,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哮喘本身對孩子的近期和遠期傷害遠遠比哮喘藥物的副作用要大得多,嚴重得多,所以需要通過藥物很好的控制和預防哮喘,還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童年。

哮喘的治療藥物的基礎和核心就是吸入激素治療,靶向性強,直接作用在氣管和肺組織,可以有效緩解氣道慢性炎症和氣道梗阻,這是最新哮喘指南GINA2014 特別強調的。吸入激素副作用相比口服、肌注和靜脈用的激素藥要小,被廣泛運用於哮喘的短期緩解症狀和長期控制預防治療。哮喘的藥物治療簡單分為短期緩解症狀和長期控制預防藥兩大類,多數以吸入的劑型為主,很多藥物既可以用於短期緩解症狀,又可以用於長期控制預防,每天使用的次數和單次劑量的不同而起到不同的功效,短期緩解是一般一天吸入藥物可達4至5次,待症狀緩解後的長期控制只需要每天1至2次。

吸入藥物的治療過程完全可以在家庭內完成,多數不需要住院治療,大大減少了院內治療的交叉感染。 兒童期多數使用一個裝置叫儲物罐(spacer)吸入哮喘藥物,年齡更小的孩子使用超聲霧化機(nebulizer)吸入藥物。儲物罐吸入法,簡單易學,攜帶方便,耗時短,但小年齡寶寶配合度不夠會導致療效不佳,適於大年齡兒童;霧化機吸入法,操作相對複雜,費時,不宜攜帶,但相對保證吸入藥物量,適合小年齡寶寶。隨著吸入技術的不斷更新,新的吸入裝置不斷湧現,使吸入哮喘藥物更易推廣和掌握。常見的幾種哮喘藥物見下,需要注明的是這些哮喘治療藥物,並不是哮喘專用的,它們以擴張和緩解氣管痙攣,減輕非感染性炎症,減少痰液分泌的功能被廣泛用於喘息、過敏性咳嗽、支氣管炎和肺炎的治療:

吸入短效B受體激動劑(SABAs),代表:沙丁胺醇(萬托林)

吸入激素, 代表: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氟替卡松(輔舒酮)

吸入長效B受體激動劑(LABAs),代表:特布他林或福莫特羅(一般不單獨使用,和吸入激素布地奈德組合,稱為信必可,屬於長期控制性藥物)

孟魯司特,順爾寧,屬於長期控制性藥物

異丙氨溴索(愛全樂)和多索茶鹼屬於兒童哮喘治療的第三線藥物,不是首選,特別是茶鹼類藥物,有嚴格的使用限制,兒童需要謹慎使用。

在梳理兒童哮喘的時候,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過敏性咳嗽無論從誘發的原因和臨床表現,和哮喘都非常相似。對於這個名稱在醫學界還存在爭議,簡單可以理解為程度比較輕的哮喘,很多父母不願意接受孩子有哮喘這個事實,不少醫生就把疑似哮喘的咳嗽或者是程度輕的哮喘稱為過敏性咳嗽。

過敏性咳嗽,表現為連續性乾咳,夜間咳嗽為主,有夜醒,不伴有胸悶、氣短等呼吸困難的表現,也不像支氣管炎的孩子會有精神食欲不佳,主要表現就是咳嗽,如果合併有痰聲的咳嗽,有可能是過敏性咳嗽的同時還合併過敏性鼻炎,除了咳嗽還表現為眼癢、鼻癢、鼻塞、打噴嚏、夜間打呼嚕等症狀。

過敏性咳嗽從預防的方式和治療的方法都可以參照哮喘,只是發作症狀輕微,可以僅按哮喘短期緩解治療的方案治療,避免誘發因素,不需要用長期控制症狀的方案,如果過敏性咳嗽發作次數頻繁,極有可能就是哮喘,可以考慮使用長期控制症狀的哮喘治療方案,同時啟動哮喘誘發因素的預防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