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連谷歌創始人都沉迷的玩具,憑什麼每年大賣300億?

1996 年,在斯坦福大學的地下實驗室,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研究出第一台 Google 伺服器,而這台伺服器的主機殼,竟然是用樂高積木搭的!

雖然坐擁市值 6000 億美金的互聯網龍頭企業,

但這兩位創始人卻是樂高積木的狂熱粉絲,在穀歌歷史上,曾經有過因為砌樂高砌得特別好而被錄取的面試者。

▲用樂高積木搭的穀歌第一台伺服器主機殼

2017 年 3 月,樂高發佈了 2016 年財報,營收竟高達 379 億丹麥克朗(約合 377 億元人民幣),讓人難以想像這是一家玩具公司。

成立 80 多年來,樂高已經在全球擁有了上億粉絲,究竟有什麼魅力,能讓全世界的玩家如此癡迷?今天極客君就和大家聊聊樂高的故事。

沒想到,積木能這樣玩

提到樂高,無可避免地你就會想到積木!樂高積木到底有多神奇?

幾乎每一塊樂高積木都可以作為零件砌在一起,目前不同顏色、形狀的樂高塑膠積木竟多達 9000 種。

每年有 450 億塊樂高積木會被生產出來,

如果把它們全部拼起來,距離足以從地球延伸到月球!

樂高擁有數不清的系列玩具,每年研發超過 2000 個新品種,其中還有許多擁有特殊功能的零件,曾經有高手拼出一輛時速 20 公里的樂高積木車:

2014 年,樂高機器人 Cubestormer 3 在魔方大爆炸博覽會(Big Bang Fair)上以 3.253 秒的成績解開了一個 3*3 魔方:

當然了,樂高還聯合制作過不少電影、遊戲,比如最近上映的《樂高蝙蝠俠大電影》就是其中之一:

▲ 樂高蝙蝠俠大電影海報

此外,樂高還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擁有主題樂園的玩具公司,全球共有八家 LEGO LAND 主題樂園,裡邊的招牌和人偶幾乎全是由樂高積木拼成:

▲ 英國佛羅里達樂高樂園一景

不過,相比于這些,樂高之家才是重頭戲。樂高之家的專案總經理 Jesper Vilstrup 表示:

樂高之家是樂高玩具本質理念的表現。無數樂高粉絲和家人、朋友在樂高之家玩耍的過程中,他們的創造力也會被激發出來。

就在前幾天,樂高宣佈請了丹麥著名建築設計事務所 BIG 設計、花了 2 年時間精心打造的樂高之家(LEGO HOUSE)終於封頂了。

這座 1.2 萬平方米大的體驗中心就建在樂高總部大樓旁邊,這讓丹麥比靈斯(Billund)看起來越來越像個「樂高小鎮」。

樂高之家非常有趣,遠看像是用 21 塊巨型樂高積木搭起來起來的建築,但最上面的積木上,又擺著 8 個小積木,可以說是樂高迷們的終極聖地!

樂高之家分為兩大區域。免費區主要集中于樂高廣場(LEGO Square),在那裡人們可以登上露臺遊玩,或者去室內坐坐,也可以去樂高商店逛逛,順便在樂高餐廳吃個飯。

▲免費區露臺效果圖

收費區一共有 6 個部分,其中,紅、黃、藍、綠四色區,分別代表了創造力、情緒表達、認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紅區內有一個樂高積木瀑布,下面還有一個幾乎無限供應的、充滿各色積木的池子,人們可以創建任何有趣的東西。藍區則考驗人的邏輯判斷力。讓小孩用樂高積木做城市規劃,或建一輛樂高汽車並測試速度和安全性,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 藍區展示圖

綠區用樂高積木搭了一座微縮城市,在那裡遊客可以進行角色扮演,並在 Story Lab 中自導自演自己的故事。黃區裡的動植物王國,不少積木上都印有不同的表情,小孩可以搭出自己要的動植物造型,對情緒表達有一個基本認識。

▲ 綠區展示圖

樂高背後的創造力

實際上,樂高的發明者奧勒·基奧克·克裡斯第森(Ole·Kirk·Christiansen)一開始的初衷,就是希望孩子們「玩得快樂」(play well),這也是樂高名字的由來。

▲樂高創始人奧勒·基奧克·克裡斯第森

很多年後,奧勒瞭解到 Lego 不僅僅是丹麥語 leg 和 godt 的組合,它在拉丁語中的意為我們在一起(I Put Together),也就是拼合、組合的意思。奧勒恍然大悟:樂高的賣點不只是積木,而是創造力!

此後,所有的決策都圍繞這一點展開,正因為如此,也才吸引到了那些最具創新力的人,樂高也在全世界樹立了和創造力聯繫在一起的品牌形象。

樂高代表了對品質的追求。關於這一點,奧勒的兒子戈特弗雷德有話說:

一天傍晚,我跑到爸爸的辦公室,得意洋洋地說:爸爸,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又可以多掙點。

父親問:怎麼回事?

我說:我去車站向丹麥合作社交付兩盒小鴨子玩具。為了給公司省錢,本該塗 3 層清漆的小鴨子,我只塗了 2 層。

父親勃然大怒,當即就說:你知不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現在就趕去車站爸那兩盒次品要回來,重新補上最後一層漆,然後再親自送回去。今晚沒做完,就別睡覺了!聽著,你必須自己完成它。

這件事,讓戈特弗雷德明白,堅持高品質的意義所在。

▲寫入樂高史冊的鴨子

奧勒後來將精益求精的精神,寫進了樂高的口號裡:

銳意進取,只求最好

(Only the best is worthy)

這種追求極致的精神,為樂高帶來了巨大的品牌效應。從此以後,樂高迅速成了公司生產優質玩具的代名詞。

人們們願意相信,用樂高積木能搭出更富創意的模型。其實,任何一家企業,如果有心去模仿,造出一模一樣的樂高積木並不難。蒙特利爾造的 MEGA 積木售價只有樂高的 40% ,可人們仍然更願意買樂高積木。

對高手而言,樂高積木的另一種玩法在於它的競技性。正如作家約翰·巴希爾(John·Baichtal)在《樂高神話》中所言:

玩家們都致力於創造最聰明的、最美的模型。差別僅在於用掉的積木數量而已。

1963 年,在採用ABS 塑膠取代 CA 塑膠後,樂高產品注塑成型後的誤差精度在 1/200 毫米內。

可是樂高的塑膠積木還是賣不出去,奧勒的接班人哥特弗雷德·柯克·克裡斯琴森(Godtfred·Kirk·Christiansen) 想到了整組銷售(Town Plan)的點子,後來就有了樂高的主題積木(星戰系列、街景系列、科技系列等)。

從 1978 年推出迷你人偶至今,樂高已經生產了 40 多億隻迷你人偶。至此,樂高的三大標誌性元素:樂高系統遊戲(Systems of Play),ABS 高精塑膠,迷你人偶(Minifigure)也就齊了。

為了讓樂高的產品更具有創造力,樂高還在全球範圍內邀請了 13 位藝術家設計玩具。其中不乏大家,紐約的藝術家南森 · 薩瓦亞(Nathan · Sawaya)設計的樂高作品已經達到了被畫廊和美術館收藏的級別。

▲博物館收藏的樂高藝術品

Geek君有話說

很多年前,華特·迪士尼( Walt·Disney )就意識到,通過鍥而不捨地努力,才能讓孩子們在真正踏入某個領域時,不僅具備科學技能,也具備創新能力。他說:

嘗試不可能的事情是樂趣無窮的。每個孩子天生都被賦予了五彩斑斕的想像力,就像肌肉會因運動不足而鬆弛一樣,一旦缺乏鍛煉,孩子們活靈活現的想像力也會隨著時間趨於蒼白平淡。

這是一座又一座的迪士尼樂園除賺錢之外的終極意義,樂高積木也是如此。

這讓丹麥比靈斯(Billund)看起來越來越像個「樂高小鎮」。

樂高之家非常有趣,遠看像是用 21 塊巨型樂高積木搭起來起來的建築,但最上面的積木上,又擺著 8 個小積木,可以說是樂高迷們的終極聖地!

樂高之家分為兩大區域。免費區主要集中于樂高廣場(LEGO Square),在那裡人們可以登上露臺遊玩,或者去室內坐坐,也可以去樂高商店逛逛,順便在樂高餐廳吃個飯。

▲免費區露臺效果圖

收費區一共有 6 個部分,其中,紅、黃、藍、綠四色區,分別代表了創造力、情緒表達、認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紅區內有一個樂高積木瀑布,下面還有一個幾乎無限供應的、充滿各色積木的池子,人們可以創建任何有趣的東西。藍區則考驗人的邏輯判斷力。讓小孩用樂高積木做城市規劃,或建一輛樂高汽車並測試速度和安全性,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 藍區展示圖

綠區用樂高積木搭了一座微縮城市,在那裡遊客可以進行角色扮演,並在 Story Lab 中自導自演自己的故事。黃區裡的動植物王國,不少積木上都印有不同的表情,小孩可以搭出自己要的動植物造型,對情緒表達有一個基本認識。

▲ 綠區展示圖

樂高背後的創造力

實際上,樂高的發明者奧勒·基奧克·克裡斯第森(Ole·Kirk·Christiansen)一開始的初衷,就是希望孩子們「玩得快樂」(play well),這也是樂高名字的由來。

▲樂高創始人奧勒·基奧克·克裡斯第森

很多年後,奧勒瞭解到 Lego 不僅僅是丹麥語 leg 和 godt 的組合,它在拉丁語中的意為我們在一起(I Put Together),也就是拼合、組合的意思。奧勒恍然大悟:樂高的賣點不只是積木,而是創造力!

此後,所有的決策都圍繞這一點展開,正因為如此,也才吸引到了那些最具創新力的人,樂高也在全世界樹立了和創造力聯繫在一起的品牌形象。

樂高代表了對品質的追求。關於這一點,奧勒的兒子戈特弗雷德有話說:

一天傍晚,我跑到爸爸的辦公室,得意洋洋地說:爸爸,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又可以多掙點。

父親問:怎麼回事?

我說:我去車站向丹麥合作社交付兩盒小鴨子玩具。為了給公司省錢,本該塗 3 層清漆的小鴨子,我只塗了 2 層。

父親勃然大怒,當即就說:你知不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現在就趕去車站爸那兩盒次品要回來,重新補上最後一層漆,然後再親自送回去。今晚沒做完,就別睡覺了!聽著,你必須自己完成它。

這件事,讓戈特弗雷德明白,堅持高品質的意義所在。

▲寫入樂高史冊的鴨子

奧勒後來將精益求精的精神,寫進了樂高的口號裡:

銳意進取,只求最好

(Only the best is worthy)

這種追求極致的精神,為樂高帶來了巨大的品牌效應。從此以後,樂高迅速成了公司生產優質玩具的代名詞。

人們們願意相信,用樂高積木能搭出更富創意的模型。其實,任何一家企業,如果有心去模仿,造出一模一樣的樂高積木並不難。蒙特利爾造的 MEGA 積木售價只有樂高的 40% ,可人們仍然更願意買樂高積木。

對高手而言,樂高積木的另一種玩法在於它的競技性。正如作家約翰·巴希爾(John·Baichtal)在《樂高神話》中所言:

玩家們都致力於創造最聰明的、最美的模型。差別僅在於用掉的積木數量而已。

1963 年,在採用ABS 塑膠取代 CA 塑膠後,樂高產品注塑成型後的誤差精度在 1/200 毫米內。

可是樂高的塑膠積木還是賣不出去,奧勒的接班人哥特弗雷德·柯克·克裡斯琴森(Godtfred·Kirk·Christiansen) 想到了整組銷售(Town Plan)的點子,後來就有了樂高的主題積木(星戰系列、街景系列、科技系列等)。

從 1978 年推出迷你人偶至今,樂高已經生產了 40 多億隻迷你人偶。至此,樂高的三大標誌性元素:樂高系統遊戲(Systems of Play),ABS 高精塑膠,迷你人偶(Minifigure)也就齊了。

為了讓樂高的產品更具有創造力,樂高還在全球範圍內邀請了 13 位藝術家設計玩具。其中不乏大家,紐約的藝術家南森 · 薩瓦亞(Nathan · Sawaya)設計的樂高作品已經達到了被畫廊和美術館收藏的級別。

▲博物館收藏的樂高藝術品

Geek君有話說

很多年前,華特·迪士尼( Walt·Disney )就意識到,通過鍥而不捨地努力,才能讓孩子們在真正踏入某個領域時,不僅具備科學技能,也具備創新能力。他說:

嘗試不可能的事情是樂趣無窮的。每個孩子天生都被賦予了五彩斑斕的想像力,就像肌肉會因運動不足而鬆弛一樣,一旦缺乏鍛煉,孩子們活靈活現的想像力也會隨著時間趨於蒼白平淡。

這是一座又一座的迪士尼樂園除賺錢之外的終極意義,樂高積木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