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楚門的世界》,男子帶你走進攝影棚下的世界

相信看過《發條橙》的網友們都對庫老的精湛的手法歎為觀止,暴力美學這一元素更是凸現出人之本性、最真實的欲望,而強權卻給活生生的人上了發條,前後對比實在妙哉。

獲1975年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飛躍瘋人院》表達的也正有此意,兩部優秀作品之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被做成鬼畜視頻的喜劇大王金凱瑞在1998年的一部經典之作——《楚門的世界》。

1972《發條橙》


該片描述的男主人公楚門是一檔熱門肥皂劇的主人公,他所有擁有的一切,

身邊的一切都是虛假的,親人和朋友全都是演員。只有他一個人被蒙在鼓裡,正如瓶罐裡的小蝴蝶,小飛蟲,供人觀賞和茶餘飯後的消遣——儘管擁有一些粉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看到的楚門是活生生的生物,對父親的“死亡”難以釋懷,對生活持有懷疑,愛上了美麗的奇異女孩…這一切都不僅讓人覺得可悲,更讓人為楚門是否能發現並走出虛擬世界捏一把汗,電影情節環環相扣,
十分具有可觀性。

1998《楚門的世界》

在當代社會再談及“自由”一詞,似乎有些不合時宜,大家都認為自己處在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下,所以各種社會現象頻頻而起,什麼人都可以開直播,什麼人都可以當導演,什麼人都可以做事業……這或許就是當代人所謂的自由。

或許真相是,演員們為了提升知名度,演著低俗的劇本,公司為了上位的小職工,靠的油嘴滑舌,靠的是心機…這樣的人生,也能稱得上是自由?影片中困住楚門的是攝影棚,那麼,困住我們的呢?不太殘忍的答案是世界,殘忍的說法,是自己,自己走進了瓶罐,觀賞的卻是別人。生活有時會給我們一個有些不如人意的答案,人的性格是多面化的,有低頹,有驕傲,
有頑固,沒人是一成不變的,這時候我們該考慮的是,怎麼樣做一個真實的自我,無愧於己。

1998《楚門的世界》

影片的最後,楚門要離開,導演勸阻,外面的世界和裡面世界是一樣的,而且充滿了危險,留在我給你的世界裡做個大明星多好。但是楚門很紳士地鞠躬,

說出了那句經典的臺詞:“In case I don't see you,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轉身離開。有人哀歎,他真的能適應真實社會嗎?這個問題令人不禁思索,這邊是上文說的不太殘忍的答案,幸好,必那殘忍的答案好的太多了。

優秀電影存在的意義在每個時代有不同的定義,也應反思出新的東西,媒體社會下,我們要如何像楚門一樣,走出攝影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