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怎麼做才能經營好一家小超市?

現在超市行業的競爭激烈,尤其是小規模的超市。據調查顯示,90%的超市目前不缺經營方法而是管理。為什麼?

首先:因為超市滿足的是老百姓的剛性需求,就不存在市場問題,只要的你的貨品對路,

價格合理,服務到位,就不存在需求的問題。有人的地方就可以開超市。

其次,我們中國人的腦子,在經營方面,確實是無人可比,尤其是一些老闆,從街邊幹起來,不僅腦子快,那模仿能力也是一流。

所以說基本上不是經營問題,即使是經營問題,

首先也是管理問題。舉個例子:

90%的超市經營者都說自己商品結構不對路,為什麼不對路?因為沒有根據市場調研來確定商品結構;

為什麼沒有市場調研,或者調研了也白搭?因為調研不仔細,不認真,結果不落實;

為什麼不仔細、不認真、不落實?因為沒有市場調研體系和流程,沒有科學、扎實的調研過程,就沒有詳實的調研結果,更不可能有執行落實。

給超市老闆的一些管理建議:

1.商品管理。就流程來說,一個商品進入超市應當經過驗貨、試銷、銷售、下架等過程,注意商品品質檢驗,防止假冒偽劣商品上架,過期商品及時淘汰。

2.品類管理。80/20法則在超市行業非常靈驗,80%的銷量、銷售額、毛利是由20%的商品帶來的。首先,做好商品定位,應當區分跑量商品和盈利商品,對每一類商品,每類商品中的每一個商品,做到差別定價,像柴米油鹽和知名品牌商品等“價格敏感”商品應當低毛利經營,

樹立低價形象,集聚人氣,帶動銷量;家用日化、餅乾小食品可以適當提高毛利,保證經營業績。

其次,根據pos後臺系統中的商品銷售資料為前提,根據不同的商品定位,分別為每一類(當然分類越細越有分析價值)商品的銷量、銷售額進行資料統計分析。滯銷品和高庫存商品應當定期進行分析、淘汰,例外情形:雖然滯銷、占庫存,但具有補齊品類,

符合超市定位的商品應當保留。

再次,新品引進應當先經過試銷,並運用上述方法進行保留和淘汰。季節性商品、節慶商品對銷售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聖誕,做好節日商品的選擇和促銷,對大超市來說甚至可以使營業額數倍增加,小超市也不能忽視。

3.陳列管理。陳列有很多原則,關鍵有同類陳列、同牌陳列、同價陳列,前進陳列(新上架的商品陳列在貨價後部,

使臨近過期的商品先銷售完畢),黃金陳列(3-5層容易被消費者注意到的貨價應當陳列暢銷品和重點商品)等;商品促銷小超市也可以搞,多留意點大超市的促銷方式,選適合自己的用。

超市店長”,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