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網貸整改進入驗收期,可驗收標準卻非最優解

隨著五一小長假的結束,這也就意味著,自春節後就開始傳的沸沸揚揚的北京網貸整改驗收辦法,

如今是正式進入了驗收期。可以想見,如果真的規劃落實這份堪稱有史以來最嚴的整改方案,那北京的平臺無疑將迎來又一場洗牌風暴。

從北京商報提供的資訊來看,雖然這次的整改條例多達148條,惹得行業和在京平臺都叫苦不迭,可相關監管人表示,對於“驗收備案”的基本原則,還是圍繞著著“高標準、嚴要求、可操作”三個方向來處理的,

而這次的合規目的,理論上是非常明確清晰的,顯然是決心直擊長久以來的行業痛點,也就是現存網貸平臺中比較普遍遺留著的“資金存管、風險備用金、線下門店、集合標、引入機構資金”這五個老大難的問題。

只是在筆者對整改主要內容經過瞭解後,對其中的一部分頑疾的解決方法卻還是抱有疑慮,雖然本意是好的,可個人來看,所謂的驗收標準,離真正的最優解可能還有一定的距離。

1. 多對多的集合標被禁,未考慮具體情況來實現平衡

要說多對多的集合標的,恐怕這已經是目前最主流的玩法之一了,有意思的是這不僅局限在中小平臺上,根據統計,反而是那些成交量達幾百億的大平臺,成為了這種模式的擁泵,也正是如此,帝都監管的這一招,給這些大中小平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要知道,船越是大,想要轉向就越發的困難。

從平臺的方面來講,之所以那麼喜歡這種模式,其一是縮短了小白使用者的選擇路徑,提升投資的效率,畢竟多數人根本還是以惰性為主導的,其二便是通過包裝債權轉讓的集合標,對外展示成自家的XX計畫,再帶到點類似“獨家專業風控體系,實現進一步的分散風險”等隱形增信的話術,也就容易減輕投資人的顧慮。

原本這樣的模式被應用的越多,從眾效應的影響也就不會怎麼去在意是否合規,

投資人也在這樣的環境下被培養出了習慣,但是落到監管層面,想必也是考慮到了集合標一貫的借款人資訊透露模糊不足的情況,會對投資人判斷風險造成障礙,進而落到可能連自己的資金流向何處都未知的境地,而且很多集合標也違反了去年最高層下達的政策辦法中,“投資人有權在投資前就清晰瞭解到借款人的相關披露資訊”的要求。

從這可以看到,帝都監管的出發點並沒什麼問題,只是筆者覺得,由於近些年平臺的這種模式對於投資人已經完成了培養習慣(不管平臺背後有沒有出現過逾期或者偷偷的做過墊付),如今一時間直接要求禁止這樣的集合標,恐怕對於投資人來說,也是比較難接受的形式。也許可以更多考慮的是如何能在符合投資人習慣,和避免出亂之間做到更好的平衡。

關於集合標,筆者也結合了自己經驗,總結以下幾種情況,來做些參考:

第一類、買前只會說是自家平臺通過嚴格風控,篩選出來的,變成XX計畫的模型,展示給投資人,但其實,投前投後都未必知道自己的資金流向。對於這類平臺,無論交易量大小,不管品牌如何,還是趁早撤離為妙。

第二類、和上面類似,買前看不到集合標的資訊,只有買後才能看見(後臺完成匹配)。對於這種,以個人經歷為例,之前就接觸到了部分平臺(沒有入駐網貸之家以及其他三方平臺,且交易體量已具備不小的規模),投資後查看借款人資訊的入口藏的特別深,從APP首頁到具體借給誰,要經過4個頁面的點擊,而且最後一步是將入口放在了右上角,這是筆者在投資完後,硬是前後翻了3、4次才發現的。這不免讓我差點對自己智商產生了質疑(不過是想知道把錢借給了誰,何必弄的這麼複雜呢?)

買前能夠知道集合標中涵蓋的是哪些標的,投後才能看到匹配到的債權。一般來說,這種形式是目前大平臺比較常見的了,和上面兩種比起來要好點,但仍然存在無法點對點自願配對的選擇,並且其中也確實存在期限拆分、錯配的情況。

老實說,在操作體驗和投資效率而言,對於普通投資人確實是會感受到一種良好的理財感受,只是在合規面前,似乎這一點被無限小的忽略掉了。個人認為,集合標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投資前後的資訊透明度,如果能將整改經歷放在這方面多加深入研究合規之法,或許更能滿足多方的需求,反正目前來看一味禁止並不是最優解。

2.即便改名風險緩釋金,這個敏感點可能還會存在

說到風險準備金,可以說是平臺、投資人和監管層三方的共同敏感點,平臺指著這個東西作為實力背書,長期吸引並留住用戶;投資人選擇平臺,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決於其是否有能實現剛兌的準備金;監管層則會想理論上剛兌這玩意兒不符合硬性的合規條例啊,該怎麼解決好呢。

結果卻讓人有點哭笑不得,本來以為帝都監管醞釀了這麼久,對風險準備金應該會有一個相對不錯的解決方案,可是現在感覺更像是換湯不換藥的改了個名叫”風險緩釋金“而已,其中有一點要求更顯得有些不切實際:“‘風險緩釋金’應該從平臺盈利中提取,而不是從交易額中劃出來,且不能對外宣傳強調‘平臺安全’”。

如果說你允許這樣模式的存在,且要求風險緩釋金由平臺現有資金獨立劃撥出來一部分,還能理解,但是從平臺盈利中提取,這恐怕對於絕大部分平臺,有不小的難度,就以前段時間比較火的宜人貸年報為例,“16年第四季度淨收入為10.71億,淨利潤為3.80億,同時宜人貸去年四季度計提風險備用金4.807億元,同期從風險備用金中總共提取了2.965億元以償還違約貸款的未償本金和應計利息。目前來看風險準備金足以覆蓋壞賬。”

以行業一級梯隊的宜人貸這樣的體量和風控能力,已經提取支付的備用金都達到了近3億,而對於其他還未實現盈利的中小平臺來說,若是確定落實這項要求,那無疑是一重致命的打擊(或許本意就是沖著淘汰這批也說不定),這樣一來,如果連帶淹沒了部分有著不錯前景以及創新模式的平臺,是否太過激進了呢?

換個角度來說,這也可能引發一場連鎖反應:因為要從利潤中撥取一部分,而這對於現在整體並沒有實現盈利的中小平臺來說,都是一個重壓,而為了生存,自然就會導致平臺的服務費等變相提升,屆時投資人的年華收益或許會下降,借款人的還款利息也會上升。如此,很難不去設想是否會導致壞賬的上升呢?

不得不說,北京監管的這次整改驗收辦法,非常之嚴格,甚至嚴苛,儘管可以理解本意是好的,但若是最終的結果和預設出現偏離,那這個所謂的好,又該如何理解呢?這恐怕也是其他城市金融監管層需要再去深入思量,實地考察,繼而不斷優化平衡的重點吧。

作者:凱特星人

關於集合標,筆者也結合了自己經驗,總結以下幾種情況,來做些參考:

第一類、買前只會說是自家平臺通過嚴格風控,篩選出來的,變成XX計畫的模型,展示給投資人,但其實,投前投後都未必知道自己的資金流向。對於這類平臺,無論交易量大小,不管品牌如何,還是趁早撤離為妙。

第二類、和上面類似,買前看不到集合標的資訊,只有買後才能看見(後臺完成匹配)。對於這種,以個人經歷為例,之前就接觸到了部分平臺(沒有入駐網貸之家以及其他三方平臺,且交易體量已具備不小的規模),投資後查看借款人資訊的入口藏的特別深,從APP首頁到具體借給誰,要經過4個頁面的點擊,而且最後一步是將入口放在了右上角,這是筆者在投資完後,硬是前後翻了3、4次才發現的。這不免讓我差點對自己智商產生了質疑(不過是想知道把錢借給了誰,何必弄的這麼複雜呢?)

買前能夠知道集合標中涵蓋的是哪些標的,投後才能看到匹配到的債權。一般來說,這種形式是目前大平臺比較常見的了,和上面兩種比起來要好點,但仍然存在無法點對點自願配對的選擇,並且其中也確實存在期限拆分、錯配的情況。

老實說,在操作體驗和投資效率而言,對於普通投資人確實是會感受到一種良好的理財感受,只是在合規面前,似乎這一點被無限小的忽略掉了。個人認為,集合標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投資前後的資訊透明度,如果能將整改經歷放在這方面多加深入研究合規之法,或許更能滿足多方的需求,反正目前來看一味禁止並不是最優解。

2.即便改名風險緩釋金,這個敏感點可能還會存在

說到風險準備金,可以說是平臺、投資人和監管層三方的共同敏感點,平臺指著這個東西作為實力背書,長期吸引並留住用戶;投資人選擇平臺,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決於其是否有能實現剛兌的準備金;監管層則會想理論上剛兌這玩意兒不符合硬性的合規條例啊,該怎麼解決好呢。

結果卻讓人有點哭笑不得,本來以為帝都監管醞釀了這麼久,對風險準備金應該會有一個相對不錯的解決方案,可是現在感覺更像是換湯不換藥的改了個名叫”風險緩釋金“而已,其中有一點要求更顯得有些不切實際:“‘風險緩釋金’應該從平臺盈利中提取,而不是從交易額中劃出來,且不能對外宣傳強調‘平臺安全’”。

如果說你允許這樣模式的存在,且要求風險緩釋金由平臺現有資金獨立劃撥出來一部分,還能理解,但是從平臺盈利中提取,這恐怕對於絕大部分平臺,有不小的難度,就以前段時間比較火的宜人貸年報為例,“16年第四季度淨收入為10.71億,淨利潤為3.80億,同時宜人貸去年四季度計提風險備用金4.807億元,同期從風險備用金中總共提取了2.965億元以償還違約貸款的未償本金和應計利息。目前來看風險準備金足以覆蓋壞賬。”

以行業一級梯隊的宜人貸這樣的體量和風控能力,已經提取支付的備用金都達到了近3億,而對於其他還未實現盈利的中小平臺來說,若是確定落實這項要求,那無疑是一重致命的打擊(或許本意就是沖著淘汰這批也說不定),這樣一來,如果連帶淹沒了部分有著不錯前景以及創新模式的平臺,是否太過激進了呢?

換個角度來說,這也可能引發一場連鎖反應:因為要從利潤中撥取一部分,而這對於現在整體並沒有實現盈利的中小平臺來說,都是一個重壓,而為了生存,自然就會導致平臺的服務費等變相提升,屆時投資人的年華收益或許會下降,借款人的還款利息也會上升。如此,很難不去設想是否會導致壞賬的上升呢?

不得不說,北京監管的這次整改驗收辦法,非常之嚴格,甚至嚴苛,儘管可以理解本意是好的,但若是最終的結果和預設出現偏離,那這個所謂的好,又該如何理解呢?這恐怕也是其他城市金融監管層需要再去深入思量,實地考察,繼而不斷優化平衡的重點吧。

作者:凱特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