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媒稱中國讓4500萬人脫貧有挑戰:扶貧攻堅進入關鍵期

西媒稱,關於中國,一個被引用最多的資料或許是它在最近35年內幫助大量人口脫離貧困。超過八億人脫貧,這個數字巨大且非凡。事實上,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讓這麼多的人脫貧。

但是剩下的人,該怎麼幫助他們脫貧呢?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5月2日報導,中國政府承諾在2020年徹底消滅農村貧困現象。政府2015年在聯合國首次展示這個目標,並且此後在公開場合多次強調。然而履行這個諾言---意味著現今需要改善大約4500萬人的福利,將要付出巨大代價。

報導稱,無論多麼努力,消除貧困遵循的是收益遞減規律:到後來投入越來越多,產出效果越來越小。

因此在消除貧困之時,那些條件最好比如地理位置或者身份優越的人很有可能是最先脫貧受益者。現在生活仍然貧困的人口只剩下4500萬了,但是要讓他們脫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中國的經歷體現了這個追求完美的艱難過程。在改革開放前7年,估計每年有大約1.10億人脫離貧困。在接下來的15年(1985年-2000年),脫貧速度明顯減慢,每年有大約2600萬人脫貧。從2000年至2015年,這個數字減少到2200多萬。

現在政府的目標是每年讓1000萬人脫貧。

隨著脫貧速度減緩,脫貧的成本在增加,這種趨勢在聯合國與世界銀行的一份新報告中有所解釋。在2000年,中國政府幫助一位元國民脫貧每年需要支出大約48美元(約合330元人民幣——本網注,下同),而到了2010年,這個數字增加到3倍多,年支出達到150美元(約合1034元人民幣)。現在政府想要説明偏遠地區(沒有公路、電力和乾淨水源的地區)的一個人脫貧,

每年的成本將超過200美元(約合1378元人民幣)。

報導稱,這並不是說中國不可能在2020年實現脫貧目標。相反政府在這方面的計畫和投入看起來比任何時候都大。事實上中國在去年超額完成任務,讓1240萬人脫離農村貧困。今年的脫貧預算增加不少,這意味著政府計畫為2017年要脫離貧困人口的投入也大幅增加。

然而在中國努力追求實現農村零貧困的同時,還要看到與貧困相關的更大的挑戰。

中國仍在經歷快速城市化,過去城市化幫助大幅減少農村貧困,但是也讓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面對貧困風險。

根據官方資料,5%的城市最貧困家庭的平均收入已上升至1128美元(約合7776元人民幣),這個數字是農村貧困線的3.5倍,但是城市的平均收入通常是農村的至少4倍,這意味著城市貧困人口雖然收入高於農村貧困人口,但是生活可能比農村人更艱難。

此外,還有很多住在城市郊區的農民工,他們的收入很可能比那5%的城市貧困戶還少。

報導稱,這些貧困方式很可能更難解決,尤其是因為中國在這方面的經驗太少。因此,正如中國削減農村貧困的成功經驗可以為他國提供借鑒一樣,他國減少城市貧困的經驗也可幫助中國。

在消除貧困的道路上,中國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事實上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呼籲要在2030年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隨著這個過程變得越來越艱難、成本越來越高,借鑒他國經驗將變得更加重要。(編譯/王露)

資料圖:打造桑園小鎮鄉村旅遊專案,直接解決貧困村民就業。 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 攝

隨著這個過程變得越來越艱難、成本越來越高,借鑒他國經驗將變得更加重要。(編譯/王露)

資料圖:打造桑園小鎮鄉村旅遊專案,直接解決貧困村民就業。 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