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些“零食”千萬不要貪吃哦!

【 零食的誘惑】

面對零食的誘惑

雖然嘴上說著“要減肥!我不吃!”

但是身體畢竟不會說謊

然而,生活中

我們常吃的一些“零食”

其實是含有中藥成分的

並不是人人都能吃

尤其這些“零食”可不要貪吃哦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1

龜苓膏

龜苓膏不應被當作食品甚至零食吃,尤其脾胃虛弱、腹瀉、痛經等患者不宜吃,否則可能會加重症狀。

2

阿膠棗

阿膠棗中添加了桂花、陳皮(即橘子皮),不宜長期吃。一般情況,尤其對於消化不良的人,最好別超過10顆。而痰濕咳嗽、感冒發燒、腹脹腹滿、牙齒疼痛等患者不宜食用。

3

茯苓餅

茯苓餅由茯苓(打成細粉)加大米(粉)、白糖製作而成。出現濕熱壅盛引起的大便幹結、舌紅、苔黃膩等症狀和腎陽虛衰而滑精的人應慎用,感冒發熱、血糖過高的患者也不宜吃。

4

酸梅湯

夏季或初秋,

是酸梅湯最受歡迎的季節。但烏梅含酸性成分較多,故胃酸過多的人不宜多飲;手腳冰涼、胃寒、大便經常偏稀的人應當慎用。此外,酸梅湯含糖較多,糖尿病及肥胖超重的人也不宜喝。

5

薄荷糖

有些人為清除口中異味,喜歡含薄荷糖,但出現盜汗、乾咳等症狀時應謹慎食用,

以免加重症狀,更不可當零食大量吃,尤其對糖友而言。

小編溫馨提示:

人們在服食這些含有中藥成分的“零食”前,最好諮詢醫生或藥師,孕婦等特殊人群尤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