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龍膽瀉肝湯”的特效作用,可惜大部分中醫都不告訴老百姓的秘方

據中藥書籍記載,龍膽瀉肝湯的功效和作用如下:

龍膽瀉肝湯

功 用

清瀉肝膽實火,清利肝經濕熱

主 治

肝膽實火上炎證;肝經濕熱下注證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龍膽瀉肝湯還可以治療高血壓,

此方經過加減還能治療多種其他病症。接下來扁小穀就來和大家聊聊龍膽瀉肝湯治療高血壓的案例,可惜很多老中醫都不會告訴老百姓的秘方!

【周氏臨證心得】曾治曹某,男,39歲。初診日期:2005年8月3日。患者自訴曾經治療高血壓效微,常覺頭部眩暈脹痛,以午後為劇,不耐勞累,左目發赤,大便幹結少行,口苦且幹,小便黃,舌苔薄,質紅,脈弦滑。證屬肝經風火上炎。

【組成】龍膽草6g,

炒黃芩9g,梔子9g,澤瀉9g,當歸3g,地黃6g,柴胡6g,甘草6g,天麻5g,鉤藤12g,茯苓15g,白芍10g,車前子(包煎)6g。

【功用】高血壓。

【適應證】情緒波動,肝火內盛,循經上炎,上擾清竅。

二診(2005-08-17):服上藥7劑後,頭脹痛、眩暈等症狀改善。上方去茯苓;加首烏20g,桑葉10g,菊花15g。製成丸劑,每次6g,每日2次,口服。

三診(2005-10-29):諸症基本消失,

測血壓在正常範圍。

【解讀賞析】《重訂通俗傷寒論》說,龍膽瀉肝湯:“肝為風木之髒,內寄膽府相火,凡肝氣有餘,發生膽火者,症多口苦脅痛,耳聾耳腫,陰濕陰癢,尿血赤淋,甚則筋痿陰痛。故以膽、通、梔、芩純苦瀉肝為君;然火旺者陰必虛,故又臣以鮮地、生甘,甘涼潤燥,救肝陰以緩肝急;妙在佐以柴胡輕清疏氣,歸須辛潤舒絡;使以澤瀉、車前咸潤達下,引肝膽實火從小便而去。此為涼肝瀉火,

導赤救陰之良方。然惟肝膽實火熾盛,陰液未涸,脈弦數,舌紫赤,苔黃膩者,始為恰合。”

《金鑒》指出:“脅痛口苦,耳聾耳腫,乃膽經之為病也;筋痿陰濕,熱癢陰腫,白濁瘦血,乃肝經之為病也。故用龍膽草瀉肝膽之火,以柴胡為肝使,以甘草緩肝急,佐以芩、梔、通、澤、車前輩大利前陰,使諸濕熱有所從出也。然皆瀉肝之品,若使病盡去,恐肝亦傷矣,故又加當歸、生地補血以養肝。蓋肝為藏血之髒,

補血即所以補肝也。而妙在瀉肝之劑,反作補肝之藥,寓有戰勝撫綏之義矣。”

《成方便讀》又說:“夫相火寄於肝膽,其性易動,動則狙狂莫制,夾身中素有之濕濁,擾攘下焦,則為種種諸證。或其人肝陰不足,相火素強,正值六淫濕火司令之時,內外相引,

其氣並居,則肝膽所過之經界,所主之筋脈,亦皆為患矣。故以龍膽草大苦大寒,大瀉肝膽之濕火;肝膽屬木,木喜條達,邪火抑鬱,則木不舒,故以柴胡疏肝膽之氣,更以黃芩清上,山梔導下,佐之以木通、車前、澤瀉,引邪熱從小腸、膀胱而出;古人治病,瀉邪必兼顧正,否則邪去正傷,恐犯藥過病所之弊,故以歸、地養肝血,甘草緩中氣,且協和各藥,使苦寒之性不傷胃氣耳。”

名著《謙齋醫學講稿》說此方“以龍膽為君,配合黃芩、山梔瀉肝膽實火;木通、車前、澤瀉清熱利濕,用生地、當歸防其火盛傷陰,再用甘草和中解毒,柴胡引經疏氣,總的功能是苦寒直折,瀉肝火而清利下焦濕熱。故治脅痛、口苦、目赤、耳聾等肝火上逆,亦治小便淋瀝,陰腫陰癢等濕熱下注之證。”

患者為中年男性,平素脾氣暴躁易怒,情緒波動,肝火內盛,循經上炎,上擾清竅,故見頭部眩暈脹痛,上注於目而見目赤。午後是陽氣較旺之時,更助肝火之勢,所以午後眩暈脹痛加重。肝火內熾,煎灼津液,陰虛火炎,而致大便幹結少行,口苦且幹,小便黃。舌紅,脈弦滑均是肝火內盛之象。故本病關鍵在於肝火循經上炎,選用龍膽瀉肝湯為主方,清泄肝火,佐以天麻、鉤藤等,平抑肝陽,增強清泄肝火之功,肝火得降,則諸症悉減。

龍膽瀉肝湯不僅可以治療高血壓,此方經過加減還能治療多種其他病症。可惜很多老中醫都不會告訴老百姓這些秘方,但是呢扁小穀覺得也許把醫術和藥方公開,可能會更加的促進中醫的發展。尤其是當人工智慧技術引入中醫,為中醫插上一雙巨人的翅膀,把5000年中醫文明站在人工智慧的巨人肩膀之上。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最大限度的提高看病效率,徹底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看病慢的難題!

配合黃芩、山梔瀉肝膽實火;木通、車前、澤瀉清熱利濕,用生地、當歸防其火盛傷陰,再用甘草和中解毒,柴胡引經疏氣,總的功能是苦寒直折,瀉肝火而清利下焦濕熱。故治脅痛、口苦、目赤、耳聾等肝火上逆,亦治小便淋瀝,陰腫陰癢等濕熱下注之證。”

患者為中年男性,平素脾氣暴躁易怒,情緒波動,肝火內盛,循經上炎,上擾清竅,故見頭部眩暈脹痛,上注於目而見目赤。午後是陽氣較旺之時,更助肝火之勢,所以午後眩暈脹痛加重。肝火內熾,煎灼津液,陰虛火炎,而致大便幹結少行,口苦且幹,小便黃。舌紅,脈弦滑均是肝火內盛之象。故本病關鍵在於肝火循經上炎,選用龍膽瀉肝湯為主方,清泄肝火,佐以天麻、鉤藤等,平抑肝陽,增強清泄肝火之功,肝火得降,則諸症悉減。

龍膽瀉肝湯不僅可以治療高血壓,此方經過加減還能治療多種其他病症。可惜很多老中醫都不會告訴老百姓這些秘方,但是呢扁小穀覺得也許把醫術和藥方公開,可能會更加的促進中醫的發展。尤其是當人工智慧技術引入中醫,為中醫插上一雙巨人的翅膀,把5000年中醫文明站在人工智慧的巨人肩膀之上。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最大限度的提高看病效率,徹底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看病慢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