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鳳雛龐統:我很醜,但我不能把別人醜化

推薦:元軍的女俘虜一首訣別詞,令忽必烈震驚

文/張引娣

(龐統笑對落鳳坡)

【作者簡介】張引娣,筆名夏日小荷,黃河文學學會會員,白水作協會員,中學語文教師。喜歡到處走走,拿筆塗塗寫寫,記錄生命的點點滴滴,曾有不少隨筆發表在網路平臺和雜誌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劉備聞知龐統噩耗)

他為什麼把別人都稱讚得言過其實,

難道是因為自己長得太醜了嗎?

三國林林總總的人物,到底誰的才能最高?我想,百分之九十的人會異口同聲地說諸葛亮。是呀,舌戰群儒、火燒赤壁、空城計、七擒孟獲等等,都讓我們對諸葛亮佩服的五體投地。可是,你知道嗎,諸葛亮認為有個人才能高過自己,自己上杆子把姐姐硬是嫁給他,而且《三國演義》也中寫道,此人與諸葛亮一樣齊名,這個人就是鳳雛——龐統。

大家不信,且看對於龐統的評價:

龐統自評:論王霸之餘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于時荊、楚謂之高俊。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智聖”諸葛亮:龐統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

三國時的伯樂司馬徵:南州士之冠冕。德公誠知人,此實盛德也。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大家看後可能有些疑問,龐統這麼有才,為什麼沒有留下功成千古的大事,有人把他歸罪於龐統長得太醜,得不到重用。這其實大錯特錯了。龐統顏值不高,不屬於今天人們所說的高富帥之帥系列,但絕非其醜無比。

而是龐統小時候為人樸實,表面看上去並不聰明,正如《三國志》所說:“他年輕時質樸魯鈍,沒有人瞭解他。”多虧當時的伯樂司馬徵,與他徹談之後,冠以“南州士之冠冕”,才讓世人瞭解了龐統。

(德陽龐統祠)

後來,龐統為功曹,輪到他推薦人才了,大凡這個人有五分才能,

龐統就說有六七分,這個人有七分才能,龐統又舉薦說有八九分,有人懷疑龐統識人不准,龐統這樣回答:“當今天下大亂,戰火蔓延。正統的大道沒有實行,善良的人少而為惡之人多。正當振興風俗,扶住正道,如果不把他們說得好一些就不足以使人仰慕,聲名不能使人仰慕,行善的人便少了。如今我讚揚十個人而看錯了五人,仍然看對了一半,有這一半人就可以促進世風教化,使有志者勉勵自己,不也是可行的嗎?”

原來,龐統沒有世俗的眼光,而是為了促進整個社會風氣的轉化,在今天看來,龐統為當時的精神文明建設做了不少的貢獻。

(德陽龐統祠)

當然,龐統命運中可悲的是,沒有人能夠重用他。

不用說龐統再東吳的遭遇,就說雖然劉備勉強重用了他,但也不聽他的勸諫,在劉備進西川之初,龐統就讓他殺了劉璋,取而代之,而劉備根本不聽,龐統看劉備不趁機殺劉璋取西川,後來只能給他出了上中下三條計策:“暗地選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襲成都;劉璋不會打仗,平時又沒有防備,我們的大軍突然來到,一舉就能拿下益州,這是上計。楊懷、高沛,是劉璋的名將,各自憑藉精兵,鎮守關頭,聽說多次寫信勸劉璋,讓劉璋打發您回荊州。您還沒到成都的時候,派人告訴他,就說荊州有緊急情況,打算回兵救援,並假扮打點行裝,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楊懷、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為您的回去而高興,估計必定會帶少量騎兵來見您,您因此把他們拿住,進而收降他們的軍隊,進軍成都,這是中計。撤退到白帝城,和荊州連成一線,慢慢的謀劃攻打他,這是下計。如果猶豫不決,就會帶來大禍,不能長期這樣。”

(落鳳坡,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縣白馬關鎮的龐統祠旁約2公里處,為蜀劉璋從事張任伏兵射殺龐統處。現在已經看不出有什麼險要之處了。)

劉備只用了中計,便取了西川,可見龐統的智慧與諸葛亮齊名,並不是後人亂吹。如果老闆劉備用了龐統的上計,恐怕歷史會有所變化。

另外龐統沒有諸葛亮名聲之大的原因除不能得到重用之外,還有一個致命的原因就是英年早逝。三十六歲,是一個人思想剛剛成熟,大有作為的時候,而天妒英才,龐統卻在這個本命年裡悄然離去。當時,龐統與劉備進軍圍攻雒縣,龐統率領眾人攻打城池,被流箭射中而死,一代賢才龐統在而立之年就離開了人世。如果說,龐統再活個二十年,與諸葛亮一起輔助劉備,歷史會不會重新改寫,畢竟當初有人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就可以得天下。”

今日,在四川德陽市羅江縣白馬關側,你可看到龍鳳祠。龐統祠墓為建安十九年(西元214年)中流矢卒後,蜀漢昭烈帝劉備所建。王屏蕃亂蜀,墓、祠均毀。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修復,現存大門、正殿、兩側亭、棲鳳殿,祠外為龐統墓。祠、墓周圍松柏千株,鬱鬱蔥蔥,風景如畫。祠內天井有大柏兩株,相傳是張飛所栽。正門、側門皆刻有楹聯匾對:“明知落鳳存先帝,甘讓臥龍作老臣。”正殿背後的石壁上,刻有晉代陳壽撰的龐靖侯傳。二馬亭分建於兩側,一個是白馬亭,一個是胭脂亭,二亭象徵劉備、龐統換馬之事。

到底龐統有何才能,成都武侯祠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去過武侯祠的人都知道,在正殿文武廊上,龐統位居文官首席,而蔣琬、郭攸之、費禕、董允等蜀國重臣皆排其後,可見後人對一代謀士龐統的敬意。我們只能對這個南州士之第一人龐統扼腕歎息,為龐統的懷才不遇鳴不平,為天妒英才而暗傷心。

(德陽龐統祠)

推薦:

曹操手下的“五虎上將”是哪幾位?
唐伯虎玩轉“花月”:愁殺尋花問月人

投稿郵箱:

499020910@qq.com

125926681@qq.com

顧問:朱鷹、鄒開歧

編輯:洪與、姚小紅、鄒舟

使有志者勉勵自己,不也是可行的嗎?”

原來,龐統沒有世俗的眼光,而是為了促進整個社會風氣的轉化,在今天看來,龐統為當時的精神文明建設做了不少的貢獻。

(德陽龐統祠)

當然,龐統命運中可悲的是,沒有人能夠重用他。

不用說龐統再東吳的遭遇,就說雖然劉備勉強重用了他,但也不聽他的勸諫,在劉備進西川之初,龐統就讓他殺了劉璋,取而代之,而劉備根本不聽,龐統看劉備不趁機殺劉璋取西川,後來只能給他出了上中下三條計策:“暗地選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襲成都;劉璋不會打仗,平時又沒有防備,我們的大軍突然來到,一舉就能拿下益州,這是上計。楊懷、高沛,是劉璋的名將,各自憑藉精兵,鎮守關頭,聽說多次寫信勸劉璋,讓劉璋打發您回荊州。您還沒到成都的時候,派人告訴他,就說荊州有緊急情況,打算回兵救援,並假扮打點行裝,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楊懷、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為您的回去而高興,估計必定會帶少量騎兵來見您,您因此把他們拿住,進而收降他們的軍隊,進軍成都,這是中計。撤退到白帝城,和荊州連成一線,慢慢的謀劃攻打他,這是下計。如果猶豫不決,就會帶來大禍,不能長期這樣。”

(落鳳坡,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縣白馬關鎮的龐統祠旁約2公里處,為蜀劉璋從事張任伏兵射殺龐統處。現在已經看不出有什麼險要之處了。)

劉備只用了中計,便取了西川,可見龐統的智慧與諸葛亮齊名,並不是後人亂吹。如果老闆劉備用了龐統的上計,恐怕歷史會有所變化。

另外龐統沒有諸葛亮名聲之大的原因除不能得到重用之外,還有一個致命的原因就是英年早逝。三十六歲,是一個人思想剛剛成熟,大有作為的時候,而天妒英才,龐統卻在這個本命年裡悄然離去。當時,龐統與劉備進軍圍攻雒縣,龐統率領眾人攻打城池,被流箭射中而死,一代賢才龐統在而立之年就離開了人世。如果說,龐統再活個二十年,與諸葛亮一起輔助劉備,歷史會不會重新改寫,畢竟當初有人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就可以得天下。”

今日,在四川德陽市羅江縣白馬關側,你可看到龍鳳祠。龐統祠墓為建安十九年(西元214年)中流矢卒後,蜀漢昭烈帝劉備所建。王屏蕃亂蜀,墓、祠均毀。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修復,現存大門、正殿、兩側亭、棲鳳殿,祠外為龐統墓。祠、墓周圍松柏千株,鬱鬱蔥蔥,風景如畫。祠內天井有大柏兩株,相傳是張飛所栽。正門、側門皆刻有楹聯匾對:“明知落鳳存先帝,甘讓臥龍作老臣。”正殿背後的石壁上,刻有晉代陳壽撰的龐靖侯傳。二馬亭分建於兩側,一個是白馬亭,一個是胭脂亭,二亭象徵劉備、龐統換馬之事。

到底龐統有何才能,成都武侯祠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去過武侯祠的人都知道,在正殿文武廊上,龐統位居文官首席,而蔣琬、郭攸之、費禕、董允等蜀國重臣皆排其後,可見後人對一代謀士龐統的敬意。我們只能對這個南州士之第一人龐統扼腕歎息,為龐統的懷才不遇鳴不平,為天妒英才而暗傷心。

(德陽龐統祠)

推薦:

曹操手下的“五虎上將”是哪幾位?
唐伯虎玩轉“花月”:愁殺尋花問月人

投稿郵箱:

499020910@qq.com

125926681@qq.com

顧問:朱鷹、鄒開歧

編輯:洪與、姚小紅、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