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呂氏春秋》:“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的奇書

《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的雜家著作,

又名《呂覽》,在西元前239年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前。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書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順應客觀的思想,但捨棄了其中消極的成分。同時融合儒、墨、法、兵眾家長處形成了包括政治、經濟、哲學、道德、軍事各方面的理論體系。呂不韋的目的在於綜合百家之長,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為以後的秦國統治提供長久的治國方略。

《呂氏春秋》內容駁雜,有儒、道、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在內容上雖然雜,但在組織上並非沒有體系。正如該書《用眾》篇所說“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呂氏春秋》的編著目的顯然也是為了集各家之精華,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為主融合各家學說。據呂不韋說此書對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從客觀出發,

對各家都抱公正的態度並一視同仁的。因為“私視使目盲,私聽使耳聾,私慮使心狂。三者皆私沒精則智無由公。智不公則福日衰,災日隆。”《呂氏春秋·序意》

《呂氏春秋》的十二紀是全書的大旨所在,分為《春紀》《夏紀》《秋紀》《冬紀》。每紀都是15篇,共60篇。本書是在“法天地”的基礎上來編輯的,而十二紀是象徵“大圜”的天,所以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來作為組合材料的線索。

《春紀》主要討論養生之道,《夏紀》論述教學道理及音樂理論,《秋紀》主要討論軍事問題,《冬紀》主要討論人的品質問題。八覽現在63篇顯然脫去一篇。內容從開天闢地說起,一直說到做人務本之道、治國之道以及如何認識、分辨事物、如何用民、為君等。

書中還提出了“法天地”“傳言必察”等思想和適情節欲、運動達鬱的健身之道,有著唯物主義因素。同時書中還保存了很多的舊說傳聞,

在理論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對諸子百家兼收並蓄,因而保存了各家的思想資料成為先秦思想的資料彙編,許多古代的遺文佚事也靠它得以保存。春秋戰國諸子如楊朱、宋鈃、尹文、惠施、公孫龍等人的著作早已失傳,但在《呂氏春秋》中卻能找到有關他們的資料。而且因為它成書在戰國末期,和這些思想家相隔的時間較近,所以史料價值較高。尤其珍貴的是《上農》、《任地》、《辨士》等篇保存了大量的古代農業科學技術方面的資料。
此外,《呂氏春秋》一書包容各家,所以也反映了當時儒法合流的某些趨勢。馬遷稱它“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在《報任安書》中甚至把它與《周易》、《春秋》、《國語》、《離騷》等相提並論。東漢高誘在給它作注時說它“大出諸子之右”,足見其影響之大了。

高誘的《呂氏春秋注》是研究此書的必備經典。清朝人畢沅的《呂氏春秋新校正》,近代陳奇猷的《呂氏春秋校釋》和王曉明的《呂氏春秋通詮》可以作為參考,中華書局三全本《呂氏春秋》是很好的入門讀本。

中華書局三全本《呂氏春秋》是很好的入門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