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立夏:告別春天,這些五花八門的習俗你要知道!

今日立夏

2017年5月5日 15:30:59

農曆丁酉年 四月初十 星期五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

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

中國古代將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生;三候,王瓜生。

“立夏”前後,我國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

關於立夏有五花八門的習俗,看看你都知道嗎?

立夏要吃蛋

立夏最經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古人認為,雞蛋圓圓溜溜,象徵生活之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線編織成蛋套,

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可經受“疰夏”的考驗。

小朋友們還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那是這天最快樂興奮的事,拄蛋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

立夏要稱人

“立夏稱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人們希望通過稱人這個舉動,

添福增壽。

吃完立夏飯後,在橫樑上掛一杆大秤,大人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秤體重;孩童坐在籮筐內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鉤上秤體重,謂立夏過秤可免疰夏。若體重增,稱“發福”,體重減,謂“消肉”。舊時母親擇此日為女孩子穿耳朵。

立夏見三新

“立夏雞蛋松花團,倭豆米飯腳骨筍”,立夏還有嘗新等節日活動。

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

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九葷為鯽、鹹蛋、螺鰤、熄雞、醃鮮、鹵蝦、櫻桃肉;十三素包括櫻桃、梅子、麥蠶、筍、蠶豆、矛針、豌豆、黃瓜、萵筍、草頭、蘿蔔、玫瑰、松花。

在南通,則吃煮雞、鴨蛋。

立夏要補夏

民間常說夏天是“苦夏”,一起來看看適合立夏甚至整個夏天的食物吧。

鴨蛋補夏,苦瓜降火,蓮子養心,章魚補血,草莓解毒,萵苣通氣,豌豆清腸。

鴨蛋補夏,苦瓜降火,蓮子養心,章魚補血,草莓解毒,萵苣通氣,豌豆清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