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佛教中的龍

龍女禮佛

龍常用來象徵祥瑞,也代表華夏民族精神圖騰的象徵,

和佛教有著不解之緣。龍王也分善龍王、惡龍或者毒龍,善龍王常常作為佛教護法出現,包括藏地和漢地寺廟。毒龍時長危害眾生,使人得皮膚病等。龍王福報都比較大,龍宮中奇珍異寶非常多。

按民間說法,龍變化多端,是種特殊的動物。當它願意顯現時,可以在山川大地上飛舞,身軀相當龐大;當它不願意顯現時,可藏身于牛蹄印裡,像一條小小的毒蛇。所以,龍的身體可隨意變大變小。

《長阿含經》、《佛說海龍王經》等經中,都講了龍的分類及其痛苦,常要遭受大鵬鳥威脅、熱沙雨降臨 的危害,而且愚癡呆笨、心狠手辣、毒氣沖天等非常可憐。《海龍王經》雲,龍子常為金翅鳥所食,龍王請佛,得袈裟一縷,方免其難。龍女為娑竭羅龍王之女,八歲詣靈鷲山,上寶珠於佛,變男身,現成佛之相。

《妙法蓮華經》載有八龍王,《華嚴經》載有十龍王,此外還有八十一龍王和一百八十五龍王之說。

按類劃分,“善住龍王為一切象龍王,婆難陀龍王為一切蛇龍王,阿耨達龍王為一切馬龍王,婆樓那龍王為一切魚龍王,摩那蘇婆帝龍王為一切嘏暮龍王也”。龍王之下有龍子龍女。

龍王居住的龍宮,在大海之底。《海龍王經。請佛品》說,海龍王詣靈鷲山,聞佛說法,信心歡喜,欲請佛至大海龍宮供養,佛許之。龍王即入大海化作大殿,無量珠寶,種種莊嚴。

且自海邊通海底造三道寶階,佛與諸比丘菩薩共涉寶階入龍宮,受諸龍供養,為說大法。

虛雲老和尚為黑龍附身授戒的奇事

民國二十一年(歲次壬申九十三歲)春,老和尚在鼓山傳戒,忽來一老者,鬚髮皓白,容貌清奇,一直進入方丈室,跪在老和尚面前求戒,問其姓名,答:“姓楊,閩南台橋人。”有一位新戒子法名妙宗,也是南台人,從來就沒有看過這位老頭兒。到菩薩戒畢,給牒後那老人不見蹤跡;等到妙宗回南台,

至龍王庵見坐像,儼然就是同戒的老人,且戒牒還握在神像手中。當時哄動南台,都說是龍王向老和尚求戒。

六祖大師和毒龍公案

在六祖大師寺廟那時候有一條毒龍。這毒龍專門噴毒、吐霧。人一旦中了這霧裡的毒,就會生病,甚至會不治而死。當時在南華寺禪堂內的那個地基,原來就是一個毒龍潭,此龍潭的面積大約有一畝地,誰也不知這龍潭有多深,

裡面卻住了一條毒龍,專門害人,它把南華寺所住的出家人弄得常常生病,不能修行。

有一次六祖大師來到那龍潭,它就現了一個大身,用自己的龍身把一畝地的潭都蓋滿了。六祖大師一看就笑起來,說:‘嘿!你只有現大身的本事,卻不能現小身,單能現大身,這還是沒有多大的本領!’這龍聽了六祖大師這樣說,於是就把自己的大身隱沒了,又現出一個小身,大約有一寸那麼長,在水裡游來遊去。六祖大師說:‘哦!你是有點本領,能大又能小,但是你卻不會跳到我這個缽裡來,你可不敢跳進這缽裡。’

這時,龍在水裡聽了之後,‘噗通!’一聲跳進六祖大師的鋅裡去時,大師便說:‘哦!這回你自動進來,可出不去了!’這龍使出渾身解數,想往外跳,可是怎樣也跳不出去,這回上了個大當。大師向它說:‘你不必掙扎了,你今生何以會變成龍身?你前生本來是個修行人,也有善根,曾聞過佛法,不過你的嗔恚心太重了,脾氣很大,這叫乘急戒緩,所以你現在才墮落為龍身。

你不要以為自己本事很大,能變大變小,變有變無。哈!你現在到我這缽裡來,可出不去了吧?’龍聽了這番話,也就被降伏,不再往外跳了。於是六祖大師為它說法,它聞法明白後,即時脫了龍身。這條龍的屍首曾在南華寺保留很久,以後因為戰爭兵火的關係,把龍屍也失去了。

在水裡游來遊去。六祖大師說:‘哦!你是有點本領,能大又能小,但是你卻不會跳到我這個缽裡來,你可不敢跳進這缽裡。’

這時,龍在水裡聽了之後,‘噗通!’一聲跳進六祖大師的鋅裡去時,大師便說:‘哦!這回你自動進來,可出不去了!’這龍使出渾身解數,想往外跳,可是怎樣也跳不出去,這回上了個大當。大師向它說:‘你不必掙扎了,你今生何以會變成龍身?你前生本來是個修行人,也有善根,曾聞過佛法,不過你的嗔恚心太重了,脾氣很大,這叫乘急戒緩,所以你現在才墮落為龍身。

你不要以為自己本事很大,能變大變小,變有變無。哈!你現在到我這缽裡來,可出不去了吧?’龍聽了這番話,也就被降伏,不再往外跳了。於是六祖大師為它說法,它聞法明白後,即時脫了龍身。這條龍的屍首曾在南華寺保留很久,以後因為戰爭兵火的關係,把龍屍也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