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人發現石油3000年,遠古石油用途:蓋房、治病、打仗

石油生產的歷史能追溯到1846年,迄今不過一百多年。

而在此之前,長達數千年的“前石油時代”,石油的若干屬性,早已為各地的人們所掌握。有人說最早發現和記載石油的是中國人。一些人認定,《易經》中“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指的就是石油自燃現象。如果此說成立,至少3000年前中國人就發現和記載了石油。

可是,幾千年前人們究竟用石油來做什麼?石油被發現是因為它可燃,幾乎所有在古代應用過石油的國家都有用油照明、點燈的記載。

但目前發現最早的、確鑿可考的用途是最匪夷所思的——蓋房子。印度河流域古代瀝青浴室、兩河流域的蘇美爾瀝青殿堂,是最早用石油副產品建成的建築。西元8世紀,阿拉伯帝國的新都巴格達,全部街道都由柏油鋪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座“柏油馬路化”的城市。

另一項古老的用途是治療人畜皮膚病。在古代波斯阿爾利卡,石板上明確記載了用瀝青治療癬疥等皮膚病的實例。10世紀阿拉伯旅行家麥斯歐迪在筆記中稱,巴庫人用瀝青給馬治療皮膚病。13世紀大旅行家馬可波羅前往中國途中經過巴庫,在著作中記載這裡的石油“可以作為藥膏治療人畜身上的瘙癢和瘡痂”。

在軍事層面,石油最初用於海軍。西元668年,希臘裔敘利亞工匠佳利尼科斯將自己發明的“希臘火”帶到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

這種“秘密武器”用特製管子噴射,噴射時伴有濃煙和巨大聲響,更能附著在船體、船帆和人身上燃燒,對敵人船隻、士兵殺傷力巨大。西元678年6月,劣勢的拜占庭用這種神秘武器大破圍攻君士坦丁堡的阿拉伯艦隊,殲滅2/3的艦船,此後“希臘火”被稱為“基督教世界的保護神”。如獲至寶的拜占庭皇帝索性將“希臘火”的作坊放在皇宮裡,
進行嚴格的保密。這種“希臘火”最終卻由於過於嚴苛的保密措施而失傳。1939年,德國學者曾進行複製,但沒有成功。

在中國古代同樣出現了類似“希臘火”的“猛火油”,其主要成分同樣是石油,以火藥為引火裝置。“猛火油”最大的特點就是越用水潑燒得越猛,因此很快有人打起了用“猛火油”攻城的主意。大遼(契丹)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計畫進攻幽州(今北京)時使用,

作為對“猛火油”攻城效果的嘗試,結果被他的妻子、皇后述律平以“有失仁德”為由勸阻,北京城因此逃過一劫。由於“猛火油”不像“希臘火”那樣可以發射,而是就地點燃,靠風吹、水漂殺傷敵人,打仗時只要“聽天由命”即可。

“希臘火”或“猛火油”都是擁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高精尖玩法,不少民族玩不起,就採用最簡單的辦法。亞塞拜然人在中世紀的城防模式,就是建造很多高塔,居高臨下,先潑石油,再扔火把,這種辦法被中亞大國花剌子模廣泛使用,使得後者成為著名的防禦強國。耐人尋味的是,花剌子模的名城撒馬爾罕,卻也是被蒙古大軍用潑石油的辦法攻陷的,真可謂“成也石油,敗也石油”。

居高臨下,先潑石油,再扔火把,這種辦法被中亞大國花剌子模廣泛使用,使得後者成為著名的防禦強國。耐人尋味的是,花剌子模的名城撒馬爾罕,卻也是被蒙古大軍用潑石油的辦法攻陷的,真可謂“成也石油,敗也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