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青年一代的困惑?美國和中國青年,誰更幸福?

又是一年青年節。近年來,輿論對於“青年”界定的爭議不斷,各種版本的年齡劃分甚至出現了“資料打架”。互聯網上,80後感慨“老年危機”、90後自歎“人到中年”,年輕人的“歎老”現象簡直有哀鴻遍野的即視感。

本在風華正茂的年齡段,青年一代卻頻頻感歎“未老先衰”,30多歲真地已不再是青年?青年一代究竟有何困惑?

有觀點認為,當前,中國多數年輕人生活在房貸、職場、育兒、養老壓力之下,所以氣質多是朝氣喪失、暮氣沉沉。面對生活的壓力,

即便是90後,心裡也悄然住進了一個“蒼老的靈魂”。

90後說自己老了,不僅針對年齡,更多的是心態上的自我嘲諷,這種自嘲來自對一些現實狀況的無力改變。實際上,自嘲“中年人”的年輕人遇到工作不順心、感情不順利時,各種情緒會讓自己產生沮喪感,“歎老”正是他們的抒發管道。

在千萬“中年”90後裡,還有一部分人擁有更悲慟的標籤,就是“蝸居”、“單身狗”的進階叫法——“空巢青年”。

5月3日,淘寶發佈《中國空巢青年圖鑒》,用大資料還原了5000萬在異地生活工作、年齡介於20到39歲的“空巢青年”。

在中國,人口數超過5000萬的省市也僅有10個,如果把“空巢青年”人口加在一起,這就是中國第11大省市規模。在這一群體中,男性青年(占比64%)約為女性青年的2倍;而90後人數達到61%,

毫無爭議地成為“空巢青年”代言人。

其中, “生活在深圳的90後男生”一躍成為“中國最龐大的空巢人群”,人數高達113萬。

在“單打獨鬥”的日子裡,“空巢青年”們並不像普遍定義中不愛社交、他們其實比已婚或戀愛中的人更願意接觸社會,也更注重自我感受。這也就不難解釋,從消費來看,即使“90後”大多初入職場,要承受城市不低廉的房租和生活開銷,但他們的花銷卻是中堅力量。

並且他們樂於結識新朋友,甚至對有些人來說,“獨居”不僅是一種生活選擇,也是社會新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城市化進程加快帶來了年輕一代密集的遷徙征途。來自各地的青年聚集在城市,成為奮鬥在最前線的先鋒力量。

北京地鐵一號線大望路站內人頭攢動。

(中新社資料圖)

遠方似乎更能承載年輕人的夢想。然而在遷徙的過程中,他們也有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北上廣深大城市天然的虹吸效應,讓擠進一線城市成了無數青年奮鬥的目標。

然而對於大部分事業剛剛起步的青年來說,在一線城市拼搏,往往意味著離開原先舒適的生活圈。可離開之後,夢想的生活真地到來了嗎?

中新網稱,小城鎮年輕人的目標是擠進城市,那麼在城市的年輕人,他們的理想是走到國外見更廣闊的天地。問題是回國之後,還是一樣買不起房和父母住,承受著大城市的各種壓力。

還有的,不少寒門貴子卻難擺脫家鄉的局限,在外面晃蕩了好幾年,發現最後不得不因為種種原因“留守”在縣城,時常去農村看看父母,似乎也沒有真正意義上地告別農村。

每個時代的青年人,都需要面對他們那個時代裡青年所獨有的激情與責任,彷徨與壓力。而青年之所以為青年,就是貴在身上的朝氣滿滿,做什麼都昂揚積極。

正如每次視頻開場都調侃自己是“90後中年人”的博主許豪傑所說,並不在意任何劃分標準,不管是青年、中年還是老年,相對於精確的年齡區分,更多應該是指一個人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無論身在何處,狀態在,年輕就在。

那麼在美國,青年們的狀況又是如何呢?

有研究稱,大多數美國人是白人,中國人是黃種人。如果從內質來看,美國青年重自我,重創造,重天性,屬動物型人格;中國青年重集體,重妥協,重模仿,重知性,屬植物型人格。由於中美教育方式的明顯差異,許多美國人長成青年後比較獨立,而中國年輕一代有所欠缺。

正因為從小得到了人格自由的培養,美國的年輕人很多選擇了創業道路。創造的核心價值是爆炸性的,帶來的科技、服務和產品會推動整個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加之美國歷來鼓勵青年創業,也十分重視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年輕人畢業後大多自由地選擇了事業。相比中國報考公職“鐵飯碗”的大軍,美國則少了許多。

另外,美國的父母不會有太多擔憂,不包辦,屬於散養模式。美國的年輕人也就在人格和行為上更加看重自己的意志。中國社會的規矩準則,會讓人產生瞻前顧後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青年的壓力。

但相同地,美國青年的壓力也不小,其中包括住房、就業、生育種種。年輕人“啃老”的情況與中國並不比中國樂觀。美國人口調查局(Census Bureau)發現在18-34歲的美國人當中,與父母住在一塊的人竟比與配偶住在一起的多,畢竟在美國租賃或購買一套房屋也變得越來越貴。

那麼在城市的年輕人,他們的理想是走到國外見更廣闊的天地。問題是回國之後,還是一樣買不起房和父母住,承受著大城市的各種壓力。

還有的,不少寒門貴子卻難擺脫家鄉的局限,在外面晃蕩了好幾年,發現最後不得不因為種種原因“留守”在縣城,時常去農村看看父母,似乎也沒有真正意義上地告別農村。

每個時代的青年人,都需要面對他們那個時代裡青年所獨有的激情與責任,彷徨與壓力。而青年之所以為青年,就是貴在身上的朝氣滿滿,做什麼都昂揚積極。

正如每次視頻開場都調侃自己是“90後中年人”的博主許豪傑所說,並不在意任何劃分標準,不管是青年、中年還是老年,相對於精確的年齡區分,更多應該是指一個人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無論身在何處,狀態在,年輕就在。

那麼在美國,青年們的狀況又是如何呢?

有研究稱,大多數美國人是白人,中國人是黃種人。如果從內質來看,美國青年重自我,重創造,重天性,屬動物型人格;中國青年重集體,重妥協,重模仿,重知性,屬植物型人格。由於中美教育方式的明顯差異,許多美國人長成青年後比較獨立,而中國年輕一代有所欠缺。

正因為從小得到了人格自由的培養,美國的年輕人很多選擇了創業道路。創造的核心價值是爆炸性的,帶來的科技、服務和產品會推動整個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加之美國歷來鼓勵青年創業,也十分重視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年輕人畢業後大多自由地選擇了事業。相比中國報考公職“鐵飯碗”的大軍,美國則少了許多。

另外,美國的父母不會有太多擔憂,不包辦,屬於散養模式。美國的年輕人也就在人格和行為上更加看重自己的意志。中國社會的規矩準則,會讓人產生瞻前顧後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青年的壓力。

但相同地,美國青年的壓力也不小,其中包括住房、就業、生育種種。年輕人“啃老”的情況與中國並不比中國樂觀。美國人口調查局(Census Bureau)發現在18-34歲的美國人當中,與父母住在一塊的人竟比與配偶住在一起的多,畢竟在美國租賃或購買一套房屋也變得越來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