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人口中的“下湯”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下湯”這個名詞估計很少有人聽過了,多數的人也根本不知道什麼什麼意思。其實“下湯”這個詞,在我們父母的那個年代,尤其是在農村,是非常流行的一個詞語,

也是經常說的一個詞語。

前幾天我忽然想到了這個詞,我就想瞭解一下,現在的年輕人究竟還有沒有人知道這個詞。於是我就問了幾個網友,沒想到他們回答的卻是五花八門。

網友A:應該就是下奶的意思吧。

網友B:就是煮湯的意思吧。

網友C:是不是去泡溫泉啊。

看了這幾個網友的回答,我當時都覺得好笑,因為大多數的回答都是不沾邊的。其實“下湯”這個說法在農村是比較流行的,

它的本意就是下奶的意思,就是想讓剛生完孩子的婦女吃點好的,營養足了,也就有奶給孩子吃了。具體的意思就是農村的婦女生完孩子後,家裡的親朋好友帶著東西去看她和孩子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就叫“下湯”。

那時候農村的人們日子過的都比較苦,

多數人都是靠種地為生,家裡的收入也不多,但是親朋好友家有喜事,還是一定要去看望一下的。那時候和現在不同,因為現在我們去看望坐月子的婦女還孩子,基本上都是帶著錢去的。那時候我們的家裡都很窮,沒有那麼多的錢,所以多數人都是帶著一些稀罕的東西去“下湯”的,那些東西在那個時候也都是非常稀有的。那個時候我們常見的“下湯”禮物有這麼三種,
也是最實惠的三種東西。

1、土雞蛋

那時候的農村家庭,多數的家庭都養著一些雞,平時下蛋除了給孩子吃之外,多數都攢起來,留著人情份往的時候送給別人。這種東西既實惠,又拿得出手,而且孕婦還能用的上。

2、小米

農村做月的婦女,大多數都吃過小米粥。小米粥不但養胃,而且還非常的有營養,特別適合孕婦和產婦吃,而且對於奶水不足的產婦,我們還可以弄點小米湯給孩子吃。所以在那個時候,小米也是送禮和“下湯”的首選。

3、掛麵

掛麵,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掛麵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種最普通的食物而已。可是在那個時候,掛麵可是非常稀有的。我母親跟我說,當年在我姥姥家住的那幾個插隊的知識青年,每次從天津老家回來都會給家裡帶回來兩包掛麵,對於那個年代的人來說,能吃上一頓掛麵,比現在的山珍海味還知足呢。

這些以前的農村事,你還記得嗎?或許記得這些事情的人孩子都已經結婚了吧!

本文原創,禁止轉載。

這些以前的農村事,你還記得嗎?或許記得這些事情的人孩子都已經結婚了吧!

本文原創,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