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說科技公司今年紮堆赴美上市

2017年2月7日一則“快手將於年內赴美IPO”的訊息被曝出,儘管官方於當天否認了這條訊息,但快手和滴滴、搜狗、美團點評等公司“前仆後繼”的上市計畫指向了一個問題:2017年會是科技公司紮堆赴美上市的一年嗎?

假如這些公司都順利上市,他們終將以“王者”身份在各自行業戰鬥。如今這些公司還不至於撼動BAT的位置,但一定會攪動中國互聯網的格局,讓“下半場”的競爭變得愈加嚴酷。

媒體資料

經過五六年的發展,今年或許是這些公司赴美上市的好時候。

這些名列“上市傳聞榜單”的企業主要有:搜狗、快手、美團點評、今日頭條、滴滴、Uber、Airbnb。除去Uber和Airbnb這兩家久居榜單的“老外朋友”,我們發現國內這幾家獨角獸都成立於2010年至2012年間。

以美團點評為例,2015年合併以後用了兩年多時間來磨合,業務架構逐步明晰,能夠將更多精神放在IPO上。

美團外賣

經過四輪架構調整,美團點評最終構成如今“三駕馬車”的架構:美團平臺與酒旅事業群兼併,成立美團平臺及酒旅事業群;群眾點評平臺與到店綜合事業群兼併,成立點評平臺及綜合事業群,再加上此前曾經完成整合的餐飲平臺,即美團外賣。

美團點評內部人士向鳳凰科技表示,此次調整後,流量上老業務帶動新業務(美團帶動酒旅,

群眾點評帶動到店綜合業務),外賣單獨開展。依據此前美團點評CEO王興的表述,除外賣外,美團點評其他業務都已開始盈利,對其IPO也是利好。

滴滴

滴滴也是同樣。媒體援引消息人士觀念,一說是2017年,一說是2018年,滴滴將赴美上市。雖然滴滴董事長程維在之後的採訪中表示上市無期,

但滴滴作為國內出行市場獨一一家“巨無霸”,在國內市場已沒有Uber的競爭,思索上市也很自然。

對滴滴來說,眼下它還需求擔憂的就是國內政策對其估值的影響。目前看來政策並不會走向對滴滴有利的方向,所以儘快上市能保證其能拿到較高的估值。

資本寒冬對這些獨角獸的開展也是利好。一些競爭對手拿不到融資,被困住了手腳,給獨角獸們留下了喘息時機。

另外,今年可能上市的公司還有螞蟻金服、陸金所等,但這些公司普通會選擇在國內或者港股上市。而且這些公司的狀況要愈加特殊一些,並不是典型意義上的創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