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學生消費升級,品牌行銷如何掘金?

《2016中國校園市場發展報告》中最主要的觀點就是:中國大學生開始消費升級,

校園市場這塊蛋糕越來越大。那麼如何把握住這個機會進行新的發展,如何在新的市場情況下佔領更多的份額就成了擺在品牌商們面前新的任務。

校園這塊蛋糕越來越大

總規模達6850億元

根據《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大學生消費市場總規模達到6850億元,其中,日常生活作為大學生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規模達4980億元,大學生月均生活費達1423元,另外還有教育培訓、文娛、數碼產品等其它消費支出。

除了32%的日常三餐消費外,其餘的68%都可以成為品牌廠商的行銷目標。

其中月均三餐支出為705.8元,恩格爾係數為32%,已經達到富裕水準,這意味著除了基本生活花費外,大學生有更多的錢用於數碼、娛樂、培訓等其他消費。

與早期的大學生相比,現在的大學生有了更好的生活條件和更多的自由支配資金,在消費類型上向更加多元化發展。

在大學生主要的消費支出中,以手機、電腦為代表的數碼產品年度消費總規模分別達到537億元、363億元;培訓教育年度市場總規模398億元;文化娛樂消費市場年度總規模322億元,大學生健身市場年度總規模259.3億元。

2016年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5.60億部(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公佈資料),

大學生手機年度消費總規模537億元相當於貢獻了6.4%的市場份額(按均價1500元計算),而全國在校大學生只占人口總數的2.1%,通過資料對比,大學生群體的消費能力可見一斑。

除了三餐和日常消費的73%之外,其餘27%消費中的大學生消費最多的就是數碼產品,17%的數碼產品消費占比顯示出大學生消費升級過程中的需求特別旺盛,所以手機、電腦等數碼產品的大學生市場是電子產品廠商們需要格外重視的。

網購已經成為大學生普遍的購物方式,有78.78%的大學生使用過淘寶購物,其次為天貓為65.21%,排名第三的為京東使用率為57.26%。服裝、外賣、零食是大學生網購排名前三的品類。

不僅僅是電子產品的品牌商們需要重視大學生市場,

網購成為大學生日常消費購物中主流的購物方式,網購平臺也應該重視對大學生市場的探索和研究,推出針對大學生的行銷活動。

消費觀念發生改變

隨著生活費水準的提升,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已經發生了改變。從經濟來源上看,93.3%的大學生生活費來源還是靠家庭支持,43.2%的學生已經採用各種形式的打工兼職,來補充生活費。其中以網店、微商和代購為代表的個體經營,以及網紅、主播和個人自媒體為代表的自由兼職成為大學生群體基於新媒體的主要賺錢方式佔據了15%的賺錢管道。

以前的大學生消費觀念是經濟靠父母,沒錢就不消費。現在大學生是積極的消費觀念,父母給的錢不夠消費就自己掙,或者選擇信貸。

在生活費無法滿足開銷的情況下,46.18%的大學生會想辦法賺錢。隨著各種互聯網消費信貸的興起,大學生也掀起了使用消費信貸的熱潮,至少有62.26%的大學生在平時消費中使用過金融信貸。甚至在生活費無法滿足開銷、可能沒有還款能力的情況下,仍然有不到10%的大學生使用了消費信貸。

大學生消費升級總體表現為:敢花、會掙、有追求。

大學生消費逐漸過渡到個體經濟時代

現在的大學生與過去的大學生不同,消費結構與社會普通民眾的消費結構已經逐步接近,大學校園也不再是完全封閉的象牙塔,在校大學生完全有能力有時間進行社會活動為自己掙錢,以前的消費主要依賴于父母,而現在在經濟自由度提高的狀況下依賴于個人,大學校園則成為了一個社會的縮影。

1、大學生消費多元化

大學生除了三餐以外的消費情況呈多元化發展,年消費市場容量達2700億元左右,其中女生每個月花費在服裝配飾、日常用品、化妝護膚上的錢多於男生,而男生花在通訊上網、市內交通上錢要多於女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學生的出行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公共交通,他們對計程車和網約車、自駕的需求也已經占到了交通出行花費的20%以上,高端的出行市場也顯示出大學生群體消費能力的增強。

大學生運動市場也是眾多運動品牌廠商們需要注意的市場,大學生運動市場的總規模已經達到了259.3億元。跑步、球類、室內健身、游泳、滑雪、潛水、極限運動等運動都是現在大學生非常歡迎和喜愛的運動。

2、消費高單價商品

大學生消費單價較高的商品也是絕不手軟的,通過大學生持有手機價格區間我們可以看出,有將近六成的大學生持有的手機單價是超過2000元的中高檔手機。大學生手機市場的年度總規模也已經達到了537億元,平均購買價格也達到了2456元。我們可以驚訝的發現,以高端品類手機著稱的蘋果,在大學生群體中的使用率也已經達到了12.72%,看來大學生對高端產品的追求也是需求旺盛啊。

通過持有的電腦也可以看出,有近七成的大學生持有的電腦都是4000元以上的中高端機型。大學生每年在電腦上的消費也達到了363億元的總規模,平均購買價格也已經達到了4205元。對於品牌廠商而言,聯想已經成為大學生電腦中的“街機”,男生更注重實用、女生更注重外觀。

任性、不挑便宜、有錢就花是反映在大學生群體對數碼類產品消費上的典型畫像。

影響大學生消費決策的因素

1、社交媒體

通過對大學生獲取商品資訊的調查顯示:大學生主要以朋友推薦、社交媒體廣告、電商和廠商推送、電視廣告、明星網紅推薦等7種方式獲取商品資訊,其中大學生獲取商品資訊最信賴朋友推薦,社交媒體廣告是大學生獲取商品資訊的第一媒介資訊源占45.1%,其次為電商和廠商推送占37.8%。

2、視頻廣告

據觀察,泛娛樂化+興趣內容對學生群體有著足夠的吸引力。短視頻和直播的興起無疑也帶動了校園媒體生態的發展,在校大學生進行短視頻的內容創作,不但實現了個人品牌的形成,順便帶來了大量的收入,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去年最大的網紅“papi醬”和“軟軟其實不太硬”兩位在校創作者。

在校園紅人視頻被廣泛傳播的情況下,其中植入的大量廣告也被人們所熟知,並且給這些植入廣告帶來了視頻作者的人格化魅力,讓品牌更加親民。

社交媒體賦能大學生市場品牌行銷

利用社交媒體與大學生客戶建立情感關係

因為品牌商在社交媒體上是直接面對顧客群體的,代表的是公司的整個品牌形象,而不是公司的某個產品,所以在對顧客進行品牌行銷時,傳播的一定是品牌價值和品牌個性。在針對大學生群體進行行銷活動時更是如此,要讓大學生產生對品牌的感情,拉近顧客與品牌之間的情感距離。

中國大學生消費帶有鮮明的互聯網與技術基因,包括易受互聯網媒介的影響、借助互聯網進行消費、進行互聯網內容消費等。大學校園是一個兼具規模和潛力的巨大市場,大學生已經是現今消費社會的一支重要的構成力量,並且還是引導未來消費的主力群體,甚至是消費文化的締造者。

新市場、新玩法、新模式

在大學生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各家公司和品牌都在迎合大學生消費升級的浪潮,摸索出了新市場、新玩法和新模式。特別是在大學生特別關注的教育培訓和娛樂行業,更是出現了幾個行業中的“獨角獸”。

火星時代的新市場

火星時代今年冠名了天津衛視求職節目《非你莫屬》之後被人們所熟知,作為一家從事高端藝術培訓的教育機構,火星時代的定位就與面向大眾的普通教育機構不同。高校擴招的結果就是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持續增多,導致目前就業市場壓力持續加大,然而高校的專業設置與現代社會發展的不匹配,專業程度跟不上現代社會對人才技能水準的要求,讓火星時代看到了市場機會,專注於UI、前端、特效、美術等前沿設計領域讓火星時代始終走在市場前沿。

唱吧的新玩法

邢帥教育的新模式

邢帥教育的出生就是與眾不同的,這也註定邢帥教育要走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起家于YY,發展於網路的草根邢帥可以說是網路教育的典範人物。起初只是在YY上一個人教授PS課程,在積累了優質口碑和大量用戶之後開始自立門戶,目前已經發展成一個全方位多課程的教育培訓機構。

和邢帥教育一樣同時期開始做網上教育的人有很多,但是,初始定位就是培訓,出生線上上又發展線上上並且獲得成功年營收十個億的可以說是僅此一家了。為什麼同時期有很多做線上英語培訓、線上做數學、物理等其他課程培訓的教育機構都沒有邢帥教育發展的這麼好呢?我認為這與邢帥的短期技能教育的定位有很大關係:時間短、見效快、用得上,這三點是邢帥教育這類培訓機構的教授課程的主要特點,與之類似的還有PPT、Excel培訓等,雖然培訓費並不便宜,但立竿見影的效果就足以讓學員們趨之若鶩了。

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雖然現在大學生的消費結構與社會人士的消費結構逐漸趨同,但是大學生的消費結構也有著自己的特點,品牌廠商應該有專門的面向大學生的品牌推廣計畫、行銷策略。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就是每年新生開學的時候三大運營商在校園中的推廣活動。將大學生市場當作一個獨立的市場來做是現在很多品牌廠商沒有注意到的問題。

43.2%的學生已經採用各種形式的打工兼職,來補充生活費。其中以網店、微商和代購為代表的個體經營,以及網紅、主播和個人自媒體為代表的自由兼職成為大學生群體基於新媒體的主要賺錢方式佔據了15%的賺錢管道。

以前的大學生消費觀念是經濟靠父母,沒錢就不消費。現在大學生是積極的消費觀念,父母給的錢不夠消費就自己掙,或者選擇信貸。

在生活費無法滿足開銷的情況下,46.18%的大學生會想辦法賺錢。隨著各種互聯網消費信貸的興起,大學生也掀起了使用消費信貸的熱潮,至少有62.26%的大學生在平時消費中使用過金融信貸。甚至在生活費無法滿足開銷、可能沒有還款能力的情況下,仍然有不到10%的大學生使用了消費信貸。

大學生消費升級總體表現為:敢花、會掙、有追求。

大學生消費逐漸過渡到個體經濟時代

現在的大學生與過去的大學生不同,消費結構與社會普通民眾的消費結構已經逐步接近,大學校園也不再是完全封閉的象牙塔,在校大學生完全有能力有時間進行社會活動為自己掙錢,以前的消費主要依賴于父母,而現在在經濟自由度提高的狀況下依賴于個人,大學校園則成為了一個社會的縮影。

1、大學生消費多元化

大學生除了三餐以外的消費情況呈多元化發展,年消費市場容量達2700億元左右,其中女生每個月花費在服裝配飾、日常用品、化妝護膚上的錢多於男生,而男生花在通訊上網、市內交通上錢要多於女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學生的出行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公共交通,他們對計程車和網約車、自駕的需求也已經占到了交通出行花費的20%以上,高端的出行市場也顯示出大學生群體消費能力的增強。

大學生運動市場也是眾多運動品牌廠商們需要注意的市場,大學生運動市場的總規模已經達到了259.3億元。跑步、球類、室內健身、游泳、滑雪、潛水、極限運動等運動都是現在大學生非常歡迎和喜愛的運動。

2、消費高單價商品

大學生消費單價較高的商品也是絕不手軟的,通過大學生持有手機價格區間我們可以看出,有將近六成的大學生持有的手機單價是超過2000元的中高檔手機。大學生手機市場的年度總規模也已經達到了537億元,平均購買價格也達到了2456元。我們可以驚訝的發現,以高端品類手機著稱的蘋果,在大學生群體中的使用率也已經達到了12.72%,看來大學生對高端產品的追求也是需求旺盛啊。

通過持有的電腦也可以看出,有近七成的大學生持有的電腦都是4000元以上的中高端機型。大學生每年在電腦上的消費也達到了363億元的總規模,平均購買價格也已經達到了4205元。對於品牌廠商而言,聯想已經成為大學生電腦中的“街機”,男生更注重實用、女生更注重外觀。

任性、不挑便宜、有錢就花是反映在大學生群體對數碼類產品消費上的典型畫像。

影響大學生消費決策的因素

1、社交媒體

通過對大學生獲取商品資訊的調查顯示:大學生主要以朋友推薦、社交媒體廣告、電商和廠商推送、電視廣告、明星網紅推薦等7種方式獲取商品資訊,其中大學生獲取商品資訊最信賴朋友推薦,社交媒體廣告是大學生獲取商品資訊的第一媒介資訊源占45.1%,其次為電商和廠商推送占37.8%。

2、視頻廣告

據觀察,泛娛樂化+興趣內容對學生群體有著足夠的吸引力。短視頻和直播的興起無疑也帶動了校園媒體生態的發展,在校大學生進行短視頻的內容創作,不但實現了個人品牌的形成,順便帶來了大量的收入,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去年最大的網紅“papi醬”和“軟軟其實不太硬”兩位在校創作者。

在校園紅人視頻被廣泛傳播的情況下,其中植入的大量廣告也被人們所熟知,並且給這些植入廣告帶來了視頻作者的人格化魅力,讓品牌更加親民。

社交媒體賦能大學生市場品牌行銷

利用社交媒體與大學生客戶建立情感關係

因為品牌商在社交媒體上是直接面對顧客群體的,代表的是公司的整個品牌形象,而不是公司的某個產品,所以在對顧客進行品牌行銷時,傳播的一定是品牌價值和品牌個性。在針對大學生群體進行行銷活動時更是如此,要讓大學生產生對品牌的感情,拉近顧客與品牌之間的情感距離。

中國大學生消費帶有鮮明的互聯網與技術基因,包括易受互聯網媒介的影響、借助互聯網進行消費、進行互聯網內容消費等。大學校園是一個兼具規模和潛力的巨大市場,大學生已經是現今消費社會的一支重要的構成力量,並且還是引導未來消費的主力群體,甚至是消費文化的締造者。

新市場、新玩法、新模式

在大學生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各家公司和品牌都在迎合大學生消費升級的浪潮,摸索出了新市場、新玩法和新模式。特別是在大學生特別關注的教育培訓和娛樂行業,更是出現了幾個行業中的“獨角獸”。

火星時代的新市場

火星時代今年冠名了天津衛視求職節目《非你莫屬》之後被人們所熟知,作為一家從事高端藝術培訓的教育機構,火星時代的定位就與面向大眾的普通教育機構不同。高校擴招的結果就是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持續增多,導致目前就業市場壓力持續加大,然而高校的專業設置與現代社會發展的不匹配,專業程度跟不上現代社會對人才技能水準的要求,讓火星時代看到了市場機會,專注於UI、前端、特效、美術等前沿設計領域讓火星時代始終走在市場前沿。

唱吧的新玩法

邢帥教育的新模式

邢帥教育的出生就是與眾不同的,這也註定邢帥教育要走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起家于YY,發展於網路的草根邢帥可以說是網路教育的典範人物。起初只是在YY上一個人教授PS課程,在積累了優質口碑和大量用戶之後開始自立門戶,目前已經發展成一個全方位多課程的教育培訓機構。

和邢帥教育一樣同時期開始做網上教育的人有很多,但是,初始定位就是培訓,出生線上上又發展線上上並且獲得成功年營收十個億的可以說是僅此一家了。為什麼同時期有很多做線上英語培訓、線上做數學、物理等其他課程培訓的教育機構都沒有邢帥教育發展的這麼好呢?我認為這與邢帥的短期技能教育的定位有很大關係:時間短、見效快、用得上,這三點是邢帥教育這類培訓機構的教授課程的主要特點,與之類似的還有PPT、Excel培訓等,雖然培訓費並不便宜,但立竿見影的效果就足以讓學員們趨之若鶩了。

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雖然現在大學生的消費結構與社會人士的消費結構逐漸趨同,但是大學生的消費結構也有著自己的特點,品牌廠商應該有專門的面向大學生的品牌推廣計畫、行銷策略。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就是每年新生開學的時候三大運營商在校園中的推廣活動。將大學生市場當作一個獨立的市場來做是現在很多品牌廠商沒有注意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