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些改裝只有中國才有 外國卡車司機看了一頭霧水

文 | 卡車之家

之前在知乎網上看到一則提問大貨車、水泥車、砂石車帶來的安全問題是不是就無解了?國外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10年,雲南某建築工地,當時從貨場運鋼筋到建築工地,運費為19/噸,如果按照標載運輸,車主鐵定虧死。於是,當地的4軸載貨車基本上拉50-70噸左右,基本上屬於嚴重超載。大部分司機都一樣,都知道超載特別危險,刹車站不住。但是交警路政管的不嚴,就有人超載然後低價攬活兒,運輸行業沒有工會等組織來限價,

19元你不拉,別人18元超載都敢,你就只有等著餓死。所以,超載成為了行業是常態。

根源問題 解決非一日之功

其實,上面講述的經歷其實就是超載現象根源的一個縮影。你不超,那我超,我多賺錢,惡性的迴圈導致如今超載成為了市場的“頑疾”。久治難愈的關鍵是缺少一劑猛藥?還是沒有找對病因?

有人說,簡單粗暴的解決辦法就是超載就不准上高速。然而時至今日,執行這樣規定的地方仍然少之又少,沒有執法權的收費站只能在收取超限費用後,選擇放行。根據之前物流協會發佈的資料來看,每輛車一年的運費其中十分之一都是罰款,個中滋味也許只有司機才能體會。

超載帶來的問題不只是對路面的傷害,而是完全超出車輛的設計載貨能力。如果說,發動機能夠抗住大負荷的運輸環境,那麼刹車問題絕對是個大麻煩,再加上各種長下坡,那就徹底完了。所以一些針對超載車輛的設計,只有在國內才能看見。

● 底盤改裝 為超載而生

在之前我們在雲南某嚴重超載地區走訪時,曾去當地的自卸車經銷商瞭解過市場行情。在當地銷售的自卸車,經過“加粗、加厚”處理的鋼板、車架、輪減橋包括貨箱的鎖扣往往都是經銷商宣傳的賣點。

換句話說,給你一百噸的裝貨能力,你會拉30噸嗎?畸形的市場形成了畸形的需求。

● 刹車改裝 制動力失衡

“刹車王”在卡友圈裡幾乎就是一位大明星,通過增大總泵過氣量來縮短回應時間,讓人感覺制動效果立竿見影。但是,一般情況下掛車與主車的刹車相互協調,才能保證刹車的效果。在更換為刹車王以後,就破壞了整車制動的協調性。重車時,掛車改刹車王無非就是加快制動片的磨損,而空車時,動輒輕踩刹車導致抱死的情況卻非常危險。

●淋水改裝 西南無奈之選

前面曾提到過,卡車重載在面對長下坡時,首要克服的問題便是制動系統的熱衰減。好在國內的人民的勞動智慧是無限的,早在90年代,淋水器就出現在了西南地區的貨車身上。淋水之後的刹車確實能降溫,但是也不能保證完全能夠發揮出最大制動性能。

另一方面,淋水器會帶來很多問題,尤其是冬季,路面的積水極易形成暗冰,加大事故概率。另外,高溫下的輪胎遇冷水降溫後,輪胎壽命也會受到影響,存在爆胎等安全隱患。

● 避險車道 國內特色

在國內地區,以雅西高速為首的一類山區高速,能夠看到各種避險車道。那並不是用來臨時停車或者登高望遠的,是為了使失控車輛平穩停車,不應出現人員受傷、車輛嚴重損壞的現象。

然而,這樣遍佈全國的避險車道,在國外卻很少有這樣的設計。這也算是國內交通安全工作的一大良苦用心吧。

國外怎麼解決超載問題?

繼續接著回答問題,國外是怎麼解決超載這些問題?原因其實很簡單,國外的卡車標載居多,對超載行為有著嚴厲的懲罰措施。除了常見的罰款以外,還有吊銷駕照與判刑,超載絕對是紅線,無人敢於觸碰。

另外,以美國為例,除了查處懲罰駕駛員以外,同時監管各個管理部門。如果治超不利,只罰款不懲處,那麼聯邦政府將對改部門停撥資金,也就是說連工資指不定都沒了。所以,部門治超並非單純的罰款,懲戒的意味或許更濃。

另外,因為國外超載本身就少,在卡車主動安全方面能夠應付大多數的情況。並且,針對特殊需求,部分車型配備液力緩速器,從根源上解決了制動安全的問題。反觀國內,排氣制動、鼓刹、幾乎是標配,並不足以應付大多數緊急情況,超載完全站不住。液力緩速器?在不瞭解具體作用的情況下,表面上2-3萬的成本就足以讓大多數人望而卻步。

上面說完主動安全咱們再說被動安全。比如說,後防撞護欄,國內大多數車輛的後防撞護欄為了卸貨方便和車輛通過性,有些車的防撞護欄竟然是活動的,成了擺設。個中危害我們曾經在“為什麼必須裝防撞護欄? 看完視頻驚呆了”作過詳細講解,此處不過多贅述。

畸形的市場造成了畸形的需求,龐大的運輸市場出現兩極化的陣營,一邊怒吼行情不好,一邊悄悄拉著超載,二者之間恰恰存在著因果關係。如果,把貨運市場好比喻成一個蛋糕,一人獨吞能噎死,不如大家均分各自奔小康。那麼,問題來了,誰是這個分蛋糕的人呢?治超手段?路政?還是我們自己?

但是,一般情況下掛車與主車的刹車相互協調,才能保證刹車的效果。在更換為刹車王以後,就破壞了整車制動的協調性。重車時,掛車改刹車王無非就是加快制動片的磨損,而空車時,動輒輕踩刹車導致抱死的情況卻非常危險。

●淋水改裝 西南無奈之選

前面曾提到過,卡車重載在面對長下坡時,首要克服的問題便是制動系統的熱衰減。好在國內的人民的勞動智慧是無限的,早在90年代,淋水器就出現在了西南地區的貨車身上。淋水之後的刹車確實能降溫,但是也不能保證完全能夠發揮出最大制動性能。

另一方面,淋水器會帶來很多問題,尤其是冬季,路面的積水極易形成暗冰,加大事故概率。另外,高溫下的輪胎遇冷水降溫後,輪胎壽命也會受到影響,存在爆胎等安全隱患。

● 避險車道 國內特色

在國內地區,以雅西高速為首的一類山區高速,能夠看到各種避險車道。那並不是用來臨時停車或者登高望遠的,是為了使失控車輛平穩停車,不應出現人員受傷、車輛嚴重損壞的現象。

然而,這樣遍佈全國的避險車道,在國外卻很少有這樣的設計。這也算是國內交通安全工作的一大良苦用心吧。

國外怎麼解決超載問題?

繼續接著回答問題,國外是怎麼解決超載這些問題?原因其實很簡單,國外的卡車標載居多,對超載行為有著嚴厲的懲罰措施。除了常見的罰款以外,還有吊銷駕照與判刑,超載絕對是紅線,無人敢於觸碰。

另外,以美國為例,除了查處懲罰駕駛員以外,同時監管各個管理部門。如果治超不利,只罰款不懲處,那麼聯邦政府將對改部門停撥資金,也就是說連工資指不定都沒了。所以,部門治超並非單純的罰款,懲戒的意味或許更濃。

另外,因為國外超載本身就少,在卡車主動安全方面能夠應付大多數的情況。並且,針對特殊需求,部分車型配備液力緩速器,從根源上解決了制動安全的問題。反觀國內,排氣制動、鼓刹、幾乎是標配,並不足以應付大多數緊急情況,超載完全站不住。液力緩速器?在不瞭解具體作用的情況下,表面上2-3萬的成本就足以讓大多數人望而卻步。

上面說完主動安全咱們再說被動安全。比如說,後防撞護欄,國內大多數車輛的後防撞護欄為了卸貨方便和車輛通過性,有些車的防撞護欄竟然是活動的,成了擺設。個中危害我們曾經在“為什麼必須裝防撞護欄? 看完視頻驚呆了”作過詳細講解,此處不過多贅述。

畸形的市場造成了畸形的需求,龐大的運輸市場出現兩極化的陣營,一邊怒吼行情不好,一邊悄悄拉著超載,二者之間恰恰存在著因果關係。如果,把貨運市場好比喻成一個蛋糕,一人獨吞能噎死,不如大家均分各自奔小康。那麼,問題來了,誰是這個分蛋糕的人呢?治超手段?路政?還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