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小平房裡的窮孩子到一出手就是5個億,陳坤是怎麼做到的?

第一次認識陳坤,他是《金粉世家》裡面的金燕西,一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權貴公子。也正是因為這部戲,陳坤這個名字才逐漸被大眾所知。

這些年來,陳坤活躍於大螢幕,據細心的粉絲統計,1999年—2014年,陳坤共出演了24部電影,其中主演17部,配角2部,客串5部,4部作品入圍重要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作品累計票房38.94億(內地),10部作品進入話語電影年度票房前十名(各電影上映年度)。2015年出演的《鍾馗伏魔》,僅上映8天,票房就超過了16億元。

但就是這個當紅的影視演員,小時候卻過著及其艱苦的生活。陳坤從小就身在一個單親家庭,年幼時父母離異,所以他只能跟著外婆生活,8歲那年又跟隨母親和繼父三個人擠在13平米的小平房裡。

為了在經濟上自立,並幫助負擔家庭開支,他在高中時就開始半工半讀,

先後任印刷所打字員、酒吧服務員、駐唱歌手。東方歌舞團每年近8000元的學費,也是他自己靠在夜總會唱歌掙來的,在寒冷的深夜,為了節約錢,他連10塊錢的車都捨不得坐,一個人從夜總會走回學校。

正是這樣的少年經歷,才讓他懂得了生活的不易,對待每一份工作,他都不敢有一絲的放鬆。

其實,在陳坤身上,他的頭銜不僅只是演員,他還是歌手,公益家,作家,設計師和投資人。

歌手陳坤

其實陳坤最開始考進的專業是音樂,後來陪同學去試戲,無意中被導演看中,他才成為了演員。

除了電影作品被大眾所熟知,很多人一定還記得他的那首《月半彎》,直到現在,只要看到歌名我都能不由自主的在心中哼唱起來。

陳坤第一張專輯《滲透》的銷量就達到了78W左右,

第二張專輯《再一次實現》也取得了60W+的好成績。

在錄製第一張專輯的過程中,陳坤有時會覺得自己唱的沒有達到製作人要求的水準,便會從頭再錄,整張專輯總共三次推倒重來,錄了半年。我想正是因為他這樣的堅持,才會讓他的歌聲一直印在我們的腦海中吧!

公益家陳坤

正因為演員與歌手的雙重身份,人們都說陳坤有錢了。他自己也說道:“從打工掙學費的小孩到住豪宅開名車的明星,

好像是哢嚓一下,從這個世界就到那個世界了,一點中間過程都沒有。好像從小時候的住的平房,一下子搬到了五星級酒店,心裡被堵了好多東西。”

有一段時間,他覺得自己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了追逐名利上。雖然不喜歡“明星”這個稱謂,但是卻很享受這個稱謂帶來的名利。不捨得10塊錢打車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他甚至說“我討厭別人說你是一個明星,弄得我他媽的好像不是一個人。但是有錢,真好。”

像多數走紅的明星一樣,陳坤開始膨脹了,最嚴重的時候,他患上了抑鬱症。為了讓自己儘快從膨脹區裡面走出來,他決定給自己放一個假,停下來修整自己。

2010年,他決定和團隊一起發起“行走的力量”公益項目,卻受到了媒體和旁人的質疑,認為他是在作秀,要做公益就捐錢啊,行走算什麼!

對於種種質疑,陳坤直接有力的回擊到:“該捐的錢,我一分也不少。但是,我不覺得幫一個人安靜下來,讓他能夠面對自己、面對內心,是一件不實際的事情。只是和捐錢比起來,沒有那麼直接。”

他和他的團隊準備了近13個月,終於在第二年8月,出發去了西藏。和他出席過的無數發佈會不同,陳坤認為這是他真心期待的一次行走,他決定從演員那種圍繞著助理和經紀人的半真空生活環境中走出來。一路上,他和10個大學生同吃同住同行,全程走了115公里。在行走的過程中,他不允許隊伍裡有人對話,對自己也不例外,因為他認為,人只要一開口,就無法靜下心來去感受周邊和自身。

在拉薩的最後一天,陳坤去了大昭寺。在人潮洶湧的大昭寺裡,他被裹挾在人流中,沒有戴墨鏡、帽子,他不怕被人認出。果然,亦沒有人認出他,11天,他終於從明星陳坤,走回了路人陳坤。

很少有人在收穫了名利之後,還能想著回歸到最初的自己,但是陳坤做到了。是的,在這個沉浮的世界裡,不忘初心才是最難堅持的。

作家陳坤

從西藏行走回來,陳坤出版了自己首部個人隨筆集《突然就走到了西藏》,銷量接近30萬冊,贏得了商業和形象上的成功。在2012年完成了在青海的行走之後,他的團隊又推出了行走書系列的第一本《往西,寧靜的方向》,並由陳坤擔任出品人。

這兩本書讓陳坤獲得了200多萬的版稅收入,媒體質疑的聲音又來了,“陳坤的行走和出書,都是他的工作室策劃好的。” 面對質疑,陳坤說道,“我出幾本書賺的錢,還沒有我一個商演賺得多,我只是通過它來時時刻刻地提醒我自己。”

設計師陳坤

30多歲的陳坤,突然就做起了設計師。他做設計師是來自于他小時候的夢想,但是由於家境的貧困,他只能暫時放棄這個夢想。在生活日趨穩定後,他終於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所以他成立了自己的設計公司——東申空間,專門招收一幫在傳統建築事務所裡志向不得伸張,或剛從國外學成歸來的設計新鮮人,並堅信這個年輕有活力的團隊,一定會讓世界看見夢想的力量!

陳坤在採訪中說到:“我不喜歡別人用經驗跟我說話,我們這個小小的年輕團隊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們不著急,我們有的是生命力。我們就是要在一起犯錯、修正、進步、探討,我們在一起就是要用空間來創造夢想。”

的確,現在有很多微小型的創業公司,也帶著和陳坤一樣的態度和理想,十幾個人圍在一起,不停的試錯,改正,進步,朝著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地前進。

投資人陳坤

今年的4月25日,美錦能源公告稱,其旗下子公司與北京恩貝投資、演員陳坤共同發起設立嘉興中顧嘉迪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基金,投資基金整體規模10.01億元。其中,陳坤作為基金的有限合夥人出資5億元。陳坤的這次投資無疑會讓他在此後的幾年裡獲得極為可觀的收益。

到了2015年,陳坤便頻繁涉足資本市場,先後入股了掌上縱橫、天天美尚兩家新三板掛牌公司。離開原來的經紀公司後,他便成立了“東申童畫”工作室,在公司成立後,他通過東申童畫,分別參與投資了錦九文化、東申九歌、易聚創意3家公司,這3家公司的註冊資本合計226萬元。此外,陳坤還直接出資投資了9家公司,2016年8月,陳坤出資990萬元,成立了東申影業,持股99%。

陳坤投資的公司有十余家,集中在影視、餐飲、文化傳 播、美妝等領域。而影視文化領域是其重心,2013年,陳坤出資198萬加入了和和影業,2016年11月,阿裡影業戰略入股,他則成為了和和影業持股30%的第二大股東。不得不說,陳坤是一個很有經濟頭腦的人,從明星到投資人,他都做的挺成功的。

從演員到歌手、到作家、到設計師、再到投資人,陳坤的每一次行動無疑是緊跟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去做什麼。

有一次陳坤去寺廟抽籤。跪下,閉著眼睛,拿著籤筒猛晃,啪!掉地上一根,撿起來看:下下簽。若無其事把簽扔回籤筒,再搖。啪!又是下下簽。還是扔回去,再來。啪!這回:上上簽。陳坤撿起來,起身,拍拍膝蓋上的灰,拿著簽跑向解簽的師傅,遞上去,歡天喜地地問:“師傅,快幫我解一下,我的命怎麼這麼好?”

事後記者就此事問陳坤,他則說:其實我不信命,我只相信我一定是最好的!

或許作為一個吃瓜群眾,我們只看到了陳坤的“揮金如土”,卻不曾看到他為此付出的努力和流下的汗水。每一個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這背後的辛酸與苦楚。

如果你還沒有成功,那一定是你經歷的還不夠多~

弄得我他媽的好像不是一個人。但是有錢,真好。”

像多數走紅的明星一樣,陳坤開始膨脹了,最嚴重的時候,他患上了抑鬱症。為了讓自己儘快從膨脹區裡面走出來,他決定給自己放一個假,停下來修整自己。

2010年,他決定和團隊一起發起“行走的力量”公益項目,卻受到了媒體和旁人的質疑,認為他是在作秀,要做公益就捐錢啊,行走算什麼!

對於種種質疑,陳坤直接有力的回擊到:“該捐的錢,我一分也不少。但是,我不覺得幫一個人安靜下來,讓他能夠面對自己、面對內心,是一件不實際的事情。只是和捐錢比起來,沒有那麼直接。”

他和他的團隊準備了近13個月,終於在第二年8月,出發去了西藏。和他出席過的無數發佈會不同,陳坤認為這是他真心期待的一次行走,他決定從演員那種圍繞著助理和經紀人的半真空生活環境中走出來。一路上,他和10個大學生同吃同住同行,全程走了115公里。在行走的過程中,他不允許隊伍裡有人對話,對自己也不例外,因為他認為,人只要一開口,就無法靜下心來去感受周邊和自身。

在拉薩的最後一天,陳坤去了大昭寺。在人潮洶湧的大昭寺裡,他被裹挾在人流中,沒有戴墨鏡、帽子,他不怕被人認出。果然,亦沒有人認出他,11天,他終於從明星陳坤,走回了路人陳坤。

很少有人在收穫了名利之後,還能想著回歸到最初的自己,但是陳坤做到了。是的,在這個沉浮的世界裡,不忘初心才是最難堅持的。

作家陳坤

從西藏行走回來,陳坤出版了自己首部個人隨筆集《突然就走到了西藏》,銷量接近30萬冊,贏得了商業和形象上的成功。在2012年完成了在青海的行走之後,他的團隊又推出了行走書系列的第一本《往西,寧靜的方向》,並由陳坤擔任出品人。

這兩本書讓陳坤獲得了200多萬的版稅收入,媒體質疑的聲音又來了,“陳坤的行走和出書,都是他的工作室策劃好的。” 面對質疑,陳坤說道,“我出幾本書賺的錢,還沒有我一個商演賺得多,我只是通過它來時時刻刻地提醒我自己。”

設計師陳坤

30多歲的陳坤,突然就做起了設計師。他做設計師是來自于他小時候的夢想,但是由於家境的貧困,他只能暫時放棄這個夢想。在生活日趨穩定後,他終於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所以他成立了自己的設計公司——東申空間,專門招收一幫在傳統建築事務所裡志向不得伸張,或剛從國外學成歸來的設計新鮮人,並堅信這個年輕有活力的團隊,一定會讓世界看見夢想的力量!

陳坤在採訪中說到:“我不喜歡別人用經驗跟我說話,我們這個小小的年輕團隊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們不著急,我們有的是生命力。我們就是要在一起犯錯、修正、進步、探討,我們在一起就是要用空間來創造夢想。”

的確,現在有很多微小型的創業公司,也帶著和陳坤一樣的態度和理想,十幾個人圍在一起,不停的試錯,改正,進步,朝著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地前進。

投資人陳坤

今年的4月25日,美錦能源公告稱,其旗下子公司與北京恩貝投資、演員陳坤共同發起設立嘉興中顧嘉迪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基金,投資基金整體規模10.01億元。其中,陳坤作為基金的有限合夥人出資5億元。陳坤的這次投資無疑會讓他在此後的幾年裡獲得極為可觀的收益。

到了2015年,陳坤便頻繁涉足資本市場,先後入股了掌上縱橫、天天美尚兩家新三板掛牌公司。離開原來的經紀公司後,他便成立了“東申童畫”工作室,在公司成立後,他通過東申童畫,分別參與投資了錦九文化、東申九歌、易聚創意3家公司,這3家公司的註冊資本合計226萬元。此外,陳坤還直接出資投資了9家公司,2016年8月,陳坤出資990萬元,成立了東申影業,持股99%。

陳坤投資的公司有十余家,集中在影視、餐飲、文化傳 播、美妝等領域。而影視文化領域是其重心,2013年,陳坤出資198萬加入了和和影業,2016年11月,阿裡影業戰略入股,他則成為了和和影業持股30%的第二大股東。不得不說,陳坤是一個很有經濟頭腦的人,從明星到投資人,他都做的挺成功的。

從演員到歌手、到作家、到設計師、再到投資人,陳坤的每一次行動無疑是緊跟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去做什麼。

有一次陳坤去寺廟抽籤。跪下,閉著眼睛,拿著籤筒猛晃,啪!掉地上一根,撿起來看:下下簽。若無其事把簽扔回籤筒,再搖。啪!又是下下簽。還是扔回去,再來。啪!這回:上上簽。陳坤撿起來,起身,拍拍膝蓋上的灰,拿著簽跑向解簽的師傅,遞上去,歡天喜地地問:“師傅,快幫我解一下,我的命怎麼這麼好?”

事後記者就此事問陳坤,他則說:其實我不信命,我只相信我一定是最好的!

或許作為一個吃瓜群眾,我們只看到了陳坤的“揮金如土”,卻不曾看到他為此付出的努力和流下的汗水。每一個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這背後的辛酸與苦楚。

如果你還沒有成功,那一定是你經歷的還不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