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史今說:歷史上這位大能所擁有的封號遠超歷代君王(第60期)

編語:今天跟大家談點大家一般不太關注的歷史知識。眾所周知,中國歷朝歷代的當皇帝、名臣將相過世後都會被新任的皇帝封諡號、以示其生前的功績或者過失等等,但整體而言還是多給予正面的整體評價,

可是歷史上卻只有一個人,此人既非天生皇帝命又非名臣將相,但是卻有一項成就,即使現在去參加世界吉尼斯記錄都穩居世界榜首,那麼這個人是誰呢?他的那項成就又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普及一番!

與孟子這位“亞聖”相比他是一位深深影響了中國數千年歷史的學派鼻祖、更是至今其影響力依然在發酵!這個人就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

那麼這位大能到底是怎麼樣就莫名其妙的成就了一項自己都不知道的成就呢?且聽小編為大家將來:

孔子雖然早在秦漢之前已然離世,然而其學派的影響到了漢武帝執政時期,卻自此正式的開始影響了中國未來的數千年歷史發展和軌跡。而漢武帝時期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正式定型了。這個政策的提議者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董仲舒,而其宣導者和執行者則是漢武帝,其正式推行時間則為:元光元年,西元前134年。這個政策的實施在於在思想上加強皇權統治的一種思想禁錮也是歷代皇朝統治者們必備的手段。

正因上述原因,我們偉大的孔子先師也開始備受推崇,而這項成就也因此而展開了:

1、東周時期由魯哀公在西元前479年封諡號為:尼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孔子是魯國人,給他加封一是倍有面子、二是還能借此擴大路過影響力)。

2、西漢時期由漢平帝在西元元年封諡號為:褒成宣尼公。

3、東漢時期由漢和帝在西元92年封諡號為:褒尊侯。

4、北魏時期由北魏孝文帝在西元492年封諡號為:文聖尼父。

5、北周時期由北周靜帝在西元580年封諡號為:鄒國公。

6、隋朝時期由隋文帝在西元581年封諡號為:先師尼父。

7、唐朝時期由唐高祖在西元624年封諡號為:先師。

8、唐朝時期由唐太宗在西元628年封諡號為:先聖。

9、唐朝時期由唐太宗再次在西元637年封諡號為:宣父。

10、武周時期由武則天在西元690年封諡號為:隆道公。

11、唐朝時期由唐玄宗在西元739年封諡號為:文宣王。

12、宋朝時期由宋真宗在西元1008年封諡號為:玄聖文宣王。

13、西夏時期由西夏仁宗在西元1146年封諡號為:文宣帝。

14、元朝時期由元成宗在西元1307年封諡號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15、明朝時期由明世宗在西元1530年封諡號為:至聖先師。

16、清朝時期由清世祖在西元1645年封諡號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17、清朝時期由清世祖在西元1657年封諡號為:至聖先師。

18、中華民國時期由國民政府在1935年封諡號為:大成至聖先師。

其實從以上諡號可以看得出來歷朝歷代都是在對孔子的諡號上是下足了功夫,以增加自己政權的影響力和進一步的宣示其正統性。

大家完全可以從上述的諡號字面中能看出孔子的諡號變化。

而排列的次序大家可以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低到高進行排列,那麼依次的順序便是:師-父-公-侯-王-聖-帝。那麼有趣的歷史發現就又來了!即從這個排列次序和是諡號字面上看就足以反映了歷代王朝對孔子在其所處時代的歷史文化影響力了,舉個例子比如這些諡號中只有西夏王朝給予了孔子“文宣帝”的諡號,就足見其對西夏王朝的深度影響了也更說明了西夏是受到了中國歷史影響有多深了,也同時是一種反應其國家政權穩定性的一種表現。

所以說其對孔子的諡號地位越高則表現當時王朝的政權也就越穩定,因此才會給予孔子其對應時期的相對的諡號,比如唐太宗、唐玄宗時期、元成宗時期都是其政權相對穩定時期給予的,而相對的後面的清世祖、中華民國時期則是都給予了既有聖又有師的諡號,這說明了什麼呢?自然是說明了當時的政權表面安穩實則背地裡是暗流湧動早晚要出大亂子的一種側面佐證。

而就因此我們的孔老夫子才得以在自己身過之後,被歷代政權追以諡號而其中的變化也就如坐電梯忽高忽低,從來不穩定,直到如今近代後被國民政府給定型了才有了我們今天瞭解的如古裝電視劇中一般時不時冒出來的那句:孔聖人、孔聖先師(不就是大成至聖先師的簡稱麼)!

其實從以上諡號可以看得出來歷朝歷代都是在對孔子的諡號上是下足了功夫,以增加自己政權的影響力和進一步的宣示其正統性。

大家完全可以從上述的諡號字面中能看出孔子的諡號變化。

而排列的次序大家可以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低到高進行排列,那麼依次的順序便是:師-父-公-侯-王-聖-帝。那麼有趣的歷史發現就又來了!即從這個排列次序和是諡號字面上看就足以反映了歷代王朝對孔子在其所處時代的歷史文化影響力了,舉個例子比如這些諡號中只有西夏王朝給予了孔子“文宣帝”的諡號,就足見其對西夏王朝的深度影響了也更說明了西夏是受到了中國歷史影響有多深了,也同時是一種反應其國家政權穩定性的一種表現。

所以說其對孔子的諡號地位越高則表現當時王朝的政權也就越穩定,因此才會給予孔子其對應時期的相對的諡號,比如唐太宗、唐玄宗時期、元成宗時期都是其政權相對穩定時期給予的,而相對的後面的清世祖、中華民國時期則是都給予了既有聖又有師的諡號,這說明了什麼呢?自然是說明了當時的政權表面安穩實則背地裡是暗流湧動早晚要出大亂子的一種側面佐證。

而就因此我們的孔老夫子才得以在自己身過之後,被歷代政權追以諡號而其中的變化也就如坐電梯忽高忽低,從來不穩定,直到如今近代後被國民政府給定型了才有了我們今天瞭解的如古裝電視劇中一般時不時冒出來的那句:孔聖人、孔聖先師(不就是大成至聖先師的簡稱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