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史今說:不出意外德國曾一分為二日本卻笑到了最後(第68期)

編語:二戰歷史大家想必都是熟的不能再熟了,而通常大家關注的角度也多在戰前戰時以及二戰時期的中美、中日歷史。而同樣的問題出來了,二戰結束後,德國曾被美、蘇等國一分為四,

這是歷史使然,也是利益上的政治交易,而同樣的後來日本戰敗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命運,然而日本卻擺脫了這樣的命運,最終笑到了最後,那麼這其中背後到底又是什麼原因使得日本這個群島國家擺脫被分而食之的命呢?小編今天就同我們親愛的讀者朋友一同去認清這個當年的歷史吧!

二戰結束後的日本喪鐘敲響,但卻未真正結束:

自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雖然這無條件投降水分很大)。在以“美國世紀”為首的美國帶領著戰勝的同盟國終於登上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大日本帝國的國土上。(當然了真正登陸上的還是美國自己)

1945年8月28日,美國最犀利的海軍陸戰隊在日本橫須賀登陸,接著便是美軍首批駐日的十五萬軍隊迅速佔領了日本全境,

並借此開始以盟國佔領軍的名義要接管對日本的管制、佔領。而隨後自8月30日到9月6日,麥克亞瑟將軍所率領的美軍前後總計46萬美軍再分幾批進駐日本,控制了日本各大重要都市和戰略要地。而此時早已獲悉美國這項行動的蘇聯,就積極展開外交上的商量,也要參加對日本的管制和佔領。(其實就是你都分了還不讓我也分一杯羹)於是向美國大使館建議,
在佔領日本的同時必須要包括以2個人,其實就是蘇、美這兩個國家的將領為首的駐日最高統帥來上任。可是,蘇聯是很想把自己的人給安排進去,奈何當時的日本到處可見的不是蘇聯的大軍,而是裝備先進、特別愛嚼口香糖的美國大兵們。無奈啊!美國佬快了自己一大步,這美好的願望最後當然是在美國的嚴詞拒絕下終成泡影!

而後美國便將掛著盟軍駐日最高統帥部的招牌亮了出來,而實際上這個“盟軍駐日最高統帥部”裡就只有一個國家的高級將領來擔任盟軍最高統帥部的統帥——麥克亞瑟。而蘇聯要派出日本擔任最高統帥的華西列夫斯基卻依然在蘇聯的飛機場等待杳無音信準備“空降”日本的命令。

蘇聯和美國在日本唱的這齣戲,到頭來還是美國連口湯也沒給蘇聯:

在9月7日這個盟軍駐日最高統帥部剛掛上去還沒幾天的時間裡,因為美國為了自己能獨佔在日本的全部利益,先是之前給了蘇聯一棒槌,然後又給了蘇聯一個紅蘿蔔,而這個紅蘿蔔就早在同盟國勝利果實的籃子了。

即“對日佔領與軍政府”備忘錄中曾規定“不搞多個國家的分區佔領”,美國要提供對佔領軍所有的責任,所以在駐日的佔領軍最高司令官必須是美國人。其次就是早在1945年8月13日,在美國發給日本政府的“總司令第一號”的檔命令中就通知各個盟國,規定:“日本、菲律賓以及朝鮮北緯38度以南由美國太平洋陸軍部隊最高統帥麥克亞瑟受降”。

其實這段命令言外之意就是說:蘇聯佬咱們利益均沾,不過地界得重新劃分,以朝鮮北緯38度以南自此是我的地界,北緯38度以北是你的地界。咱都不傷和氣對不對!其實蘇聯心裡哪裡不清楚美國的意思擺明就是要獨自把佔領全日本的好處都獨吞了!沒辦法,此時美國形勢必蘇聯強,還能怎麼辦,先忍著吧!

最後對於佔領日本的結果就成為了:蘇聯被美國直接拒絕;中國呢?國民黨正準備開始大展拳腳的開始收拾和自己做對的中國共產黨,要打內戰,根本派不出軍隊協助美國;而英國、法國畢竟核心利益還是在歐洲非洲等地區,自然有點鞭長莫及;最後整個同盟國除了美國就只剩下遠在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派出了一點部隊象徵式的佔領一下。畢竟美國的心思就算明知如此也得要有個明明白白的理由不是!做老大的不服眾肯定要出亂子的。

就這樣美國開始了對日本的全方面改建、管理和“指導”:

而同盟國的其他各國自然也要給足美國面子,所以便蘇、英、美、中、法、荷、加、澳、新、印、菲11國組成的“遠東委員會”也隨之入住了在日的最高決策機構,美其名曰:“同盟管制日本委員會”。並指派了4名代表擔任這個所謂最高決策機構,實質只是個具有諮詢性質的機會而已。而真正的大權還是牢牢掌控在美國和“盟國駐日本最高統帥部”的手裡。所以,這也使得日本從根本上擺脫了本來要本眾多國家分而食之的命運。

隨後在日本一家獨大,唯我獨尊的美國更是在1945年9月22日,在公佈的《佔領初期美國對日政策》中還明確了自己佔領日本的最終目的,下面小編引述一段當年的相關資料:

1、美國必須確保日本從此之後不再對世界各國的安全與和平構成實質上的威脅。

2、在美國的“指導”下使管制下的日本最終能建立一個愛好和平、對世界負責的政府。並且該政府必須尊重其他國家的權利,還要支持在《聯合國憲章》中的理想與原則。

其實這無非表明了美國要維護自己在日本的最高利益而定下標準罷了。

總結:正面:不過美國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對當年日本政府裡還依然存在的日本帝國主義勢力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而後也實施了近一步對日本非軍事化和民主化的措施。反面:在美國佔領日本的同時其實本身就具有兩面性,一是打擊限制日本的同時更是有著有一天讓日本成為美國在亞洲的最有力工具,二是使得在之後爆發的朝鮮戰爭,使得日本成為了美國為佔領侵入朝鮮半島的主要軍事基地和補給地。

美國要提供對佔領軍所有的責任,所以在駐日的佔領軍最高司令官必須是美國人。其次就是早在1945年8月13日,在美國發給日本政府的“總司令第一號”的檔命令中就通知各個盟國,規定:“日本、菲律賓以及朝鮮北緯38度以南由美國太平洋陸軍部隊最高統帥麥克亞瑟受降”。

其實這段命令言外之意就是說:蘇聯佬咱們利益均沾,不過地界得重新劃分,以朝鮮北緯38度以南自此是我的地界,北緯38度以北是你的地界。咱都不傷和氣對不對!其實蘇聯心裡哪裡不清楚美國的意思擺明就是要獨自把佔領全日本的好處都獨吞了!沒辦法,此時美國形勢必蘇聯強,還能怎麼辦,先忍著吧!

最後對於佔領日本的結果就成為了:蘇聯被美國直接拒絕;中國呢?國民黨正準備開始大展拳腳的開始收拾和自己做對的中國共產黨,要打內戰,根本派不出軍隊協助美國;而英國、法國畢竟核心利益還是在歐洲非洲等地區,自然有點鞭長莫及;最後整個同盟國除了美國就只剩下遠在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派出了一點部隊象徵式的佔領一下。畢竟美國的心思就算明知如此也得要有個明明白白的理由不是!做老大的不服眾肯定要出亂子的。

就這樣美國開始了對日本的全方面改建、管理和“指導”:

而同盟國的其他各國自然也要給足美國面子,所以便蘇、英、美、中、法、荷、加、澳、新、印、菲11國組成的“遠東委員會”也隨之入住了在日的最高決策機構,美其名曰:“同盟管制日本委員會”。並指派了4名代表擔任這個所謂最高決策機構,實質只是個具有諮詢性質的機會而已。而真正的大權還是牢牢掌控在美國和“盟國駐日本最高統帥部”的手裡。所以,這也使得日本從根本上擺脫了本來要本眾多國家分而食之的命運。

隨後在日本一家獨大,唯我獨尊的美國更是在1945年9月22日,在公佈的《佔領初期美國對日政策》中還明確了自己佔領日本的最終目的,下面小編引述一段當年的相關資料:

1、美國必須確保日本從此之後不再對世界各國的安全與和平構成實質上的威脅。

2、在美國的“指導”下使管制下的日本最終能建立一個愛好和平、對世界負責的政府。並且該政府必須尊重其他國家的權利,還要支持在《聯合國憲章》中的理想與原則。

其實這無非表明了美國要維護自己在日本的最高利益而定下標準罷了。

總結:正面:不過美國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對當年日本政府裡還依然存在的日本帝國主義勢力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而後也實施了近一步對日本非軍事化和民主化的措施。反面:在美國佔領日本的同時其實本身就具有兩面性,一是打擊限制日本的同時更是有著有一天讓日本成為美國在亞洲的最有力工具,二是使得在之後爆發的朝鮮戰爭,使得日本成為了美國為佔領侵入朝鮮半島的主要軍事基地和補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