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發育好不好,看看身體這個部位就知道

小倩家寶貝4個多月了,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小倩心裡是又甜又驕傲。這天,小倩在屋裡逗弄寶寶,撓他的小腳丫玩。母子倆玩的正開心呢,婆婆進屋來對小倩一頓發火:“誰讓你撓他腳心的!長大變成了啞巴,

你擔得起嗎!”

幾句話把小倩嚇得一聲也不敢言語,看著躺在床上兀自傻樂的寶寶,一陣發呆。從那以後,倒是再也不敢去摸寶寶小腳丫了。

這種說法在很多地方都流傳著,關乎孩子的一生,家長們也都是寧可信其有的心態,

從來不敢妄自觸碰孩子腳丫。我們只能說,還是要堅持相信科學,科學養娃才是正道!

在兒科醫生眼裡,撓孩子的小腳丫可不止是單純逗弄孩子這麼簡單,這個小動作反映著孩子的發育是否正常,是否存在不正常的神經性疾病。

1、當大人用手或者用任何東西去觸碰孩子腳心,他會像小貓咪一樣做出反應,將自己蜷縮起來。這種反射行為會在寶寶長到8周左右消失。

2、雙手放置寶寶腋下,

讓他保持直立狀態,光著腳接觸平面或地面,寶寶會像走路一樣邁開雙腿。這種反射行為也會在8周左右消失。

3、家長用頭髮或者手指輕輕地劃動寶寶腳底外側,由腳跟往腳尖,寶寶的腳趾會呈現扇形狀態張開。等他長到6-9個月左右,這種反射行為消失,再用這種舉動測試寶寶,腳趾就會蜷縮一團。

有以上這些反應的寶寶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你家孩子對於上述每一個測試都沒有反應,那麼家長需要帶孩子去檢查一下,是否神經系統的發育方面存在問題。及時發現,給予治療。

另外,在平時生活中,家長應該特別注意孩子腳丫的護理和照顧:

除了室外複雜不安全的地面,在室內家長可以適當讓孩子多光著腳,

讓他用腳底去感受地面,稍大一些以後,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讓孩子踩踩泥巴、踩踩沙地,感受腳底不同的質感,促進大腦發育。

家長平時還可以撓撓孩子腳心,讓他感受到癢的感覺,不僅增加了寶寶生活的樂趣,還培養大腦對觸覺的感知,

豐富腦皮層記憶,對於開拓大腦,促進智力發育很有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玩耍要適量,過度開心或者逗哭了對孩子也是不大好的。

寶寶到了穿鞋的年齡,要注意鞋子的合適和舒服,不要過度束縛小腳,保持腳丫的自由活動,以免妨礙了身體和大腦的正常發育。不要阻止孩子踢被子、踢毯子的小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