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作為四川人你不得不瞭解的——巴蜀來源

巴是一支古老的民族,其歷史可以上溯到古史傳說中的五帝時代。巴人與周人同為姬姓,上古時活動居息在漢水上游一帶。殷商時期,巴人曾與殷王朝發生激烈戰爭,後被殷王武丁制服,

成為殷商西部的邊畿國家。殷代末年,巴人軍隊隨同周武王伐紂,英勇善戰,還在陣上前歌後舞,致使紂王軍隊紛紛倒戈,對於覆滅殷王朝起了重要作用。西周初年,巴由周王室冊封為諸侯,鎮撫南國,成為周王朝在漢水上游的一個大國。春秋時代,巴國企圖越漢水而東,與楚國發生激烈爭奪,終為楚國所敗,於春秋末葉輾轉南下,進入四川東部和重慶地區,重建巴子國。

蜀國君主據傳是帝顓頊的後代支庶。古蜀族由三個古族融合而成,即是蠶叢氏、柏濩和魚鳧氏。蠶叢氏魚鳧氏來源於夏商之際的岷江上游,其文化與黃帝、顓頊有關。柏濩氏大約是四川盆地的土著民族。這三支古族,在夏商之際由於部落征服戰爭而達到融合,

魚鳧王朝的建立則標誌著四川盆地最古老的君主專制政體的產生,此即古蜀王國。古蜀王國曾與商王朝發生或和或戰的多種關係,殷末協助周武王滅商,周初成為西周封國。西周時代,蜀王國君為杜宇,又稱望帝,建都郫(今郫縣)。杜宇致力於耕戰,蜀國實力大幅度上升,開疆拓土,北達漢中,南至宜賓,東越涪水,西抵青衣江,成為西南泱泱大國。春秋初葉,來自長江中游荊地的鱉靈,
借蜀中治水之機,逐走杜宇,自立為蜀王,號開明。開明王朝繼續擴張勢力範圍,國力雄厚,一度東伐楚國,並與西秦頑強抗爭。開明氏曾先後在成都附近建立都城,戰國初,始建都成都。此後,成都成為全蜀的政治文化中心。巴蜀兩國均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國家機器和政治制度。比較而言,蜀國的職官和禮樂制度更為詳備,巴國的血緣色彩則濃厚得多。在巴蜀境內,
居息著眾多的古族,這些古族主要屬於氐羌、濮、越氏族的不同支系,其社會發展程度較淺,文化進程高低不一。

巴人

先秦時代族名。起源歧說紛壇。商周時代活動於今漢中東部。殷商卜辭有“巴方”,即巴國。巴人助周武王伐紂有功,周以其宗姬封于巴,稱“巴子國”。春秋時代巴楚聯盟破裂,巴人南遷今川、鄂交界地。戰國時期進入川東地區 。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助菜苴候滅蜀取巴,

巴王被俘於閬中。巴王之子仍據枳(今涪陵)。大約在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巴人政權最終亡于楚 。其民散落五溪地區。今土家族與之有淵源關係。

蜀人

先秦時代族名。原居陝南漢中盆地及岷江上游。相傳黃帝后代蠶叢、柏灌、魚鳧代 為蜀王,與夏商多交往,隨周武王伐紂,封於蜀。西周時蜀王杜宇建都今郫縣。疆域北 至漢中,南到今青神,西達天全、蘆山,東抵涪水。春秋時代建開明王國,移治今成都。 居川西平原,從事農業。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滅蜀,其地置蜀都。

巴國”的來源

西元前十一世紀,聚居在湖北武落鐘離山的巴人西遷,以四川為中心建立以地緣為紐帶的部族聯盟,取得各部族間的統率地位,史家稱為“巴國”。其疆域“東至魚複,西至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大約相當於今陝南、鄂西、川東、川北和貴州思南一帶。在四川境內,巴人“雖都江州,或治墊江,在治平都,其先王陵墓多在枳”。按這條遷徙路線,巴人沿長江、嘉陵江水道逐步遷徙,在平都?穴豐都?雪、枳?穴涪陵?雪、江州?穴重慶?雪、墊江?穴合川?雪、閬中均設過“都城”。從巴人西遷至東晉滅掉人建立的大成政權,時間跨度長達1500餘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巴人在所生息的地域必然留下生活的痕跡。這種歷史本該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然而非常遺憾,從出土器物上發現的巴人象形文字?穴史家稱為“圖語”?

雪至今無人破譯。有關巴人的歷史記載,僅散見於晉代、漢代的歷史、文學著作和現代學者的艱難考證。儘管如此,細讀之後,仍可從中看到巴文化朦朧的影子。

不管是四川或是華鎣山地、嘉渠流域,含有“巴”、“壩”的地名尤多,由此不難想像巴文化滲透之深之廣。據《大宋重修廣韻》稱,上古至漢代,“巴”之本意為“壩”,“巴”、“壩”同音,唯平聲去聲微有差異罷了。《廣韻》對“壩”的來歷記得十分清楚:“蜀人謂平川為壩。”於是,始有以“壩”為名的地名。正是這種相沿成俗的命名習慣,巴人在漫長的社會活動中,含有“壩”字的地名便應時而生———江津德感壩,合川三匯壩,宣漢南壩……鄰水標在地形圖上的3000餘條地名中,帶“壩”的地名近300條;含“巴”的政區名以秦設巴郡為發端,由秦至唐代,冠以“巴”字的州郡縣多達22個之多。尤其有趣的是,漢獻帝初平元年和建安六年,征東中郎將趙潁、魚複蹇胤、白璋為“爭巴名”,將巴郡拆置為東巴郡、巴西郡,史稱“三巴”。帶“巴”字的地名更多見於山川名,如綿亙川陝鄂的大巴山,“春秋時巴人伐楚,後循而歸,有巴複村在山北,因曰巴山”。重慶以東的石洞峽、銅鑼峽、明月峽統稱巴峽,杜甫乘舟東下,詩有“即從巴峽穿巫峽”之句;早已不用的歷史地名城,在廣安已經復活,常用作商號名稱。在重慶、成都,也有巴人村、巴人火鍋、巴蜀布衣的店名高懸於門首。

巴人以漁獵為業,故十分管悍勇猛。周武王起兵伐紂,邀巴人會師於牧野,巴師“歌舞以淩殷人”,大敗商紂王。這種類似於“戰鼓”的歌舞,後人稱作巴渝舞,因巴人聚居於渝水邊捕魚,故有此名。劉邦漢中王時,派人為前鋒,亦是“前歌後舞”攻打關中地區。巴渝舞用鼓伴奏,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曲》等,魏改名為《昭武舞》,晉改名為《宣武舞》,皆突出一個“武”字,南朝複名巴渝舞。所幸的是,巴渝舞並未失傳,渠縣三匯鎮每年四月十八舉辦的“亭子會”,巴渝舞便為其壓軸節目。解放前華鎣山廟會,亦有“雲童舞”表演,據稱“雲童舞”由巴渝舞演變而來。

巴地“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養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養母”。黍即小米,稷即高粱,皆是制酒的原料。巴人所制之酒,不是現在的高度白酒,而是類似於發醪糟的咂酒,即將小米、高粱煮熟,冷卻後拌以曲藥,置於罐中發酵而成。飲時將麥稈插入罐中,用嘴吸咂之。這種制酒之術,至今流傳于渠江流域的廣安、渠縣、平昌一帶。

《華陽國志》高度讚揚巴人淳風美俗,“其民質直好義,土風敦厚,有先民之流”。巴人認為,日月那麼光明,尚且有黑暗的夜晚;人生比不上日月,誰又能長生不老?芽有識于此,尊重老人同時也是愛惜自己,故在老人健在之時,“永言孝思”,以盡孝道,以嘉谷釀酒供老人享用。老人去世了,忌日來臨,置辦小米飯和肥壯的牲畜祭祀,老人吉日良辰,亦要獻上豐實的祭物。

唐五代入蜀詩與巴蜀文化研究 ¥62.2 購買

巴蜀文化叢書:地下成都 ¥25.2 購買

移治今成都。 居川西平原,從事農業。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滅蜀,其地置蜀都。

巴國”的來源

西元前十一世紀,聚居在湖北武落鐘離山的巴人西遷,以四川為中心建立以地緣為紐帶的部族聯盟,取得各部族間的統率地位,史家稱為“巴國”。其疆域“東至魚複,西至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大約相當於今陝南、鄂西、川東、川北和貴州思南一帶。在四川境內,巴人“雖都江州,或治墊江,在治平都,其先王陵墓多在枳”。按這條遷徙路線,巴人沿長江、嘉陵江水道逐步遷徙,在平都?穴豐都?雪、枳?穴涪陵?雪、江州?穴重慶?雪、墊江?穴合川?雪、閬中均設過“都城”。從巴人西遷至東晉滅掉人建立的大成政權,時間跨度長達1500餘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巴人在所生息的地域必然留下生活的痕跡。這種歷史本該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然而非常遺憾,從出土器物上發現的巴人象形文字?穴史家稱為“圖語”?

雪至今無人破譯。有關巴人的歷史記載,僅散見於晉代、漢代的歷史、文學著作和現代學者的艱難考證。儘管如此,細讀之後,仍可從中看到巴文化朦朧的影子。

不管是四川或是華鎣山地、嘉渠流域,含有“巴”、“壩”的地名尤多,由此不難想像巴文化滲透之深之廣。據《大宋重修廣韻》稱,上古至漢代,“巴”之本意為“壩”,“巴”、“壩”同音,唯平聲去聲微有差異罷了。《廣韻》對“壩”的來歷記得十分清楚:“蜀人謂平川為壩。”於是,始有以“壩”為名的地名。正是這種相沿成俗的命名習慣,巴人在漫長的社會活動中,含有“壩”字的地名便應時而生———江津德感壩,合川三匯壩,宣漢南壩……鄰水標在地形圖上的3000餘條地名中,帶“壩”的地名近300條;含“巴”的政區名以秦設巴郡為發端,由秦至唐代,冠以“巴”字的州郡縣多達22個之多。尤其有趣的是,漢獻帝初平元年和建安六年,征東中郎將趙潁、魚複蹇胤、白璋為“爭巴名”,將巴郡拆置為東巴郡、巴西郡,史稱“三巴”。帶“巴”字的地名更多見於山川名,如綿亙川陝鄂的大巴山,“春秋時巴人伐楚,後循而歸,有巴複村在山北,因曰巴山”。重慶以東的石洞峽、銅鑼峽、明月峽統稱巴峽,杜甫乘舟東下,詩有“即從巴峽穿巫峽”之句;早已不用的歷史地名城,在廣安已經復活,常用作商號名稱。在重慶、成都,也有巴人村、巴人火鍋、巴蜀布衣的店名高懸於門首。

巴人以漁獵為業,故十分管悍勇猛。周武王起兵伐紂,邀巴人會師於牧野,巴師“歌舞以淩殷人”,大敗商紂王。這種類似於“戰鼓”的歌舞,後人稱作巴渝舞,因巴人聚居於渝水邊捕魚,故有此名。劉邦漢中王時,派人為前鋒,亦是“前歌後舞”攻打關中地區。巴渝舞用鼓伴奏,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曲》等,魏改名為《昭武舞》,晉改名為《宣武舞》,皆突出一個“武”字,南朝複名巴渝舞。所幸的是,巴渝舞並未失傳,渠縣三匯鎮每年四月十八舉辦的“亭子會”,巴渝舞便為其壓軸節目。解放前華鎣山廟會,亦有“雲童舞”表演,據稱“雲童舞”由巴渝舞演變而來。

巴地“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養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養母”。黍即小米,稷即高粱,皆是制酒的原料。巴人所制之酒,不是現在的高度白酒,而是類似於發醪糟的咂酒,即將小米、高粱煮熟,冷卻後拌以曲藥,置於罐中發酵而成。飲時將麥稈插入罐中,用嘴吸咂之。這種制酒之術,至今流傳于渠江流域的廣安、渠縣、平昌一帶。

《華陽國志》高度讚揚巴人淳風美俗,“其民質直好義,土風敦厚,有先民之流”。巴人認為,日月那麼光明,尚且有黑暗的夜晚;人生比不上日月,誰又能長生不老?芽有識于此,尊重老人同時也是愛惜自己,故在老人健在之時,“永言孝思”,以盡孝道,以嘉谷釀酒供老人享用。老人去世了,忌日來臨,置辦小米飯和肥壯的牲畜祭祀,老人吉日良辰,亦要獻上豐實的祭物。

唐五代入蜀詩與巴蜀文化研究 ¥62.2 購買

巴蜀文化叢書:地下成都 ¥25.2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