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樂山市中區兩大地理標誌產品: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嘉州荔枝

嘉州荔枝是四川樂山市中區的特產。嘉州荔枝主要分佈在市中區悅來、棉竹等鄉鎮。由於獨特的自然氣候和環境因素,其品質上乘,尤以市中區悅來鄉“官荔枝”最為突出,

具有悠久的歷史背景,是樂山荔枝栽培的代表,產品具有肉質爽脆、口感滑嫩、清香、核小等特點。

嘉州荔枝是嘉州名果之首,早在唐代,才女薛濤就有《憶荔枝》詩首加稱讚:“傳聞象郡隔南荒,絳實豐肌不可忘。近有青衣連楚水,素漿還得類瓊漿。”其後有嘉州剌使薛能作《荔枝》詩附和:“果如松子色如櫻,

未識蹉跎欲半生。歲杪監州曾見樹,時新入座久聞名。”當時荔枝常見於城內,古城會江門也有荔枝樹,所以有樓因之名“荔枝樓”,一時為唐代嘉州名樓之冠。

宋代,嘉州荔枝名聲日著。《方輿勝覽》載:“土產:荔枝和橘柚。”列之為土特產之首。蘇東坡兄弟均有吟詠,蘇轍《奉同子瞻荔枝歎一首》詩雲:“蜀中荔枝出嘉州,餘波及眉半有不。”認為嘉州是四川荔枝的主產地。

同時,荔枝又因是名特產在宋代又成了嘉州百姓的負擔。如《輿地紀勝》載犍為縣令吳中複詩道:“莫愛荔枝紅,歲作嘉州孽。”注雲:“吳中複知犍為縣令,作詩三章以閔嘉州民而荔枝居其首。”當時,嘉州荔枝遍佈城內城郊,而淩雲山、城內老霄頂山麓最盛。陸游有文載:“一見荔枝熟時,淩雲山、安樂園皆盛處。”安樂園就在老霄頂下。范成大在《吳船錄》中也載:“尤多荔枝,
以九頂寺殿前 核者為最,每歲,憲司專之。”所謂“憲司”即成都府路提點刑獄司,天聖年間移治嘉州。憲司兼管農桑,淩雲山荔枝便為其專營。

明代,嘉州荔枝成為蜀王貢品。王士楨《漢嘉竹枝詞》詩雲:“側生一樹會江門,水遞年年進大藩。”便指嘉州荔枝每年通過岷江船運往成都以供蜀王。

當時嘉州荔枝有“綠扶苞”、“並頭歡”等名品。《嘉定府志》載:“又有一種開並蒂花,結並頭果,一囊雙核,名並頭歡,乃川中絕品也。”是為書證。悅來鄉荔枝灣在當時為荔枝主要產地,專供蜀王,荔枝也因之俗稱“官荔枝”。《四川通志·輿地志》載:“荔枝,嘉定今生兩株,舊屬蜀藩。”正指此。清代,陶澍到荔枝灣考察,後在《蜀遊日記》載:“有荔樹大數抱,旁枝拱矗,皆數百年物。其葉有青綠碧白,
每開花結果則東南西北四年而一周,亦一異也。”《嘉定府志》愛鄉及物,特寫道:“空江古岸,殆亦靈光巋然,為此邦碩果矣。” 名氣一大,在民間便產生了楊貴妃所食荔枝來於荔枝灣的傳說,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這一說法最早產生于宋代,宋人宋景文《益部方物略記》:“荔枝出嘉、戎等州,此去長安差近,疑即為妃所取。”認為貴妃所食的荔枝來自嘉州,但並不全信。到後人眼中,就全以為真。如清人劉署《荔枝灣》詩道:“何事灣名尚荔枝,紅塵一騎恨交馳。自從進禦華清後,冷落江邊人未知。”

民國時,淩雲山上荔枝猶存,東坡樓下棲鸞、朝霞、兌悅三峰間小灣因之稱“荔枝灣”。郭沫若“海棠香國荔枝灣,蘇子當年寓此間”詩句中的荔枝灣就指此地。當時烏尤山上也有荔枝,馬浮有《荔枝樓示來學諸子》詩道:“明窗好與安排定,要與南人識荔枝。”樹旁有樓,也名荔枝樓,即寺之前殿。

據瞭解,嘉州荔枝主要分佈在市中區悅來、棉竹等鄉鎮。由於獨特的自然氣候和環境因素,其品質上乘,尤以市中區悅來鄉“官荔枝”最為突出,具有悠久的歷史背景,是樂山荔枝栽培的代表,產品具有肉質爽脆、口感滑嫩、清香、核小等特點。近年來,市中區為保護嘉州荔枝品種資源,劃定特定保護區域12萬畝,同時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的龍頭帶動作用,按照“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上接市場,下聯農戶,帶動基地,形成品牌效應,全面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成功打造了“樂山市南亞熱帶作物荔枝示範基地”。目前,該基地核心區示範面積3000餘畝,輻射帶動面積10000多畝,年產量達到5000噸。如今,嘉州荔枝經過現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改造,更加注重無公害和綠色食品品牌,已成為目前我市唯一的南亞熱帶作物標誌性特產。

嘉州荔枝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蘇稽米花糖

蘇稽米花糖是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蘇稽鎮的特產。蘇稽米花糖歷經千錘百煉,打造出“百年老字型大小”之美譽,更以其獨特的配方、上等之選料及精湛的純手工製作工藝、香甜酥脆、入口化渣、營養豐富而聞名巴蜀內外。

蘇稽米花糖產于樂山市蘇稽鎮,清代末年就有名,暢銷省內各地蘇稽米花糖,前身為峨眉豬油穀花,始於清代以前。後由張吉武將其製作技術帶到蘇稽鎮,並取名為“蘇稽米花糖”,在抗戰時流傳出川,甚至遠達香港。1949年後,張吉武家庭作坊生產的"張吉武蘇稽米花糖"最為著名,其生產方法、成品均保留了傳統特色,香、甜、酥、脆,具有"甜而不膩、脆不頂嘴"的特點。解放前,曾銷往香港,是樂山地區傳統名產。

樂山傳統名食老字型大小蘇稽香油米花糖,在當地的生產廠家有大大小小20餘個。1950年供銷社成立,蘇稽糖果廠歸由供銷社管理,同年解放軍進軍涼山解放西藏,米花糖被指定為軍需品。從“蘇稽”牌註冊至今,60多年過去了,米花糖遠近聞名並曾一度出口俄羅斯。1996年,小小的蘇稽米花糖榮獲國際金獎。2004年,蘇稽糖果廠改為 民營企業,與米花糖打了30年交道的謝光洪接過這杆大旗。在現在的許多超市中都可看到蘇稽米花糖的身影,只是它的包裝更精美、品種更齊全了。

蘇稽米花糖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如清人劉署《荔枝灣》詩道:“何事灣名尚荔枝,紅塵一騎恨交馳。自從進禦華清後,冷落江邊人未知。”

民國時,淩雲山上荔枝猶存,東坡樓下棲鸞、朝霞、兌悅三峰間小灣因之稱“荔枝灣”。郭沫若“海棠香國荔枝灣,蘇子當年寓此間”詩句中的荔枝灣就指此地。當時烏尤山上也有荔枝,馬浮有《荔枝樓示來學諸子》詩道:“明窗好與安排定,要與南人識荔枝。”樹旁有樓,也名荔枝樓,即寺之前殿。

據瞭解,嘉州荔枝主要分佈在市中區悅來、棉竹等鄉鎮。由於獨特的自然氣候和環境因素,其品質上乘,尤以市中區悅來鄉“官荔枝”最為突出,具有悠久的歷史背景,是樂山荔枝栽培的代表,產品具有肉質爽脆、口感滑嫩、清香、核小等特點。近年來,市中區為保護嘉州荔枝品種資源,劃定特定保護區域12萬畝,同時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的龍頭帶動作用,按照“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上接市場,下聯農戶,帶動基地,形成品牌效應,全面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成功打造了“樂山市南亞熱帶作物荔枝示範基地”。目前,該基地核心區示範面積3000餘畝,輻射帶動面積10000多畝,年產量達到5000噸。如今,嘉州荔枝經過現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改造,更加注重無公害和綠色食品品牌,已成為目前我市唯一的南亞熱帶作物標誌性特產。

嘉州荔枝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蘇稽米花糖

蘇稽米花糖是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蘇稽鎮的特產。蘇稽米花糖歷經千錘百煉,打造出“百年老字型大小”之美譽,更以其獨特的配方、上等之選料及精湛的純手工製作工藝、香甜酥脆、入口化渣、營養豐富而聞名巴蜀內外。

蘇稽米花糖產于樂山市蘇稽鎮,清代末年就有名,暢銷省內各地蘇稽米花糖,前身為峨眉豬油穀花,始於清代以前。後由張吉武將其製作技術帶到蘇稽鎮,並取名為“蘇稽米花糖”,在抗戰時流傳出川,甚至遠達香港。1949年後,張吉武家庭作坊生產的"張吉武蘇稽米花糖"最為著名,其生產方法、成品均保留了傳統特色,香、甜、酥、脆,具有"甜而不膩、脆不頂嘴"的特點。解放前,曾銷往香港,是樂山地區傳統名產。

樂山傳統名食老字型大小蘇稽香油米花糖,在當地的生產廠家有大大小小20餘個。1950年供銷社成立,蘇稽糖果廠歸由供銷社管理,同年解放軍進軍涼山解放西藏,米花糖被指定為軍需品。從“蘇稽”牌註冊至今,60多年過去了,米花糖遠近聞名並曾一度出口俄羅斯。1996年,小小的蘇稽米花糖榮獲國際金獎。2004年,蘇稽糖果廠改為 民營企業,與米花糖打了30年交道的謝光洪接過這杆大旗。在現在的許多超市中都可看到蘇稽米花糖的身影,只是它的包裝更精美、品種更齊全了。

蘇稽米花糖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