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程驚雷:關於未來汽車產業發展方向的探索

上汽集團總工程師 程驚雷

程驚雷: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上午好,

非常榮幸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的發展方向,以及通過今天的活動能夠聆聽這麼多行業參與者幾個問題的共同觀點,我的介紹從這幾個角度來切入。

我們來看汽車行業的發展,我們首先要思考一下關於我們未來汽車社會是什麼樣的,我們未來人到底怎麼做?將來有多少的人是在使用汽車的?他們的消費行為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他們是如何來使用汽車這樣的產品?也包括他們到底要用什麼樣的產品,

從這幾個角度來看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和方向。為什麼會談到這個問題呢?我想我們要回顧一下從1997年到現在為止,在整個基於數位化技術帶動整個社會重大的變化,我們過去說1.0時代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講PC時代。

那麼到了2.0的時代,我們稱之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也就更多的在社交以及主流媒體方面能夠給人帶來很多愉悅以及很多生活的享受。

我們也知道5G時代馬上要到來,在5G時代呢我們上汽認為5G是天生為汽車而生的,因為所有汽車生活的環境,與5G生活環境是可以重疊和覆蓋的。我們現在研究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汽車未來基於未來3.0時代的物聯網技術,能夠給我們汽車產品和出行服務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和變化,這是我們考慮所有未來企業發展戰略的一個基本出發點。

光有這個出發點我們認為還是不夠的,我們首先還要再看一看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我們要看影響中國市場汽車變化的重大趨勢問題,也要看市場演變大割據是什麼,第二個是產業變化大趨勢是什麼,第三個要看清楚科技進步的大方向是什麼,把這三個方面和前面結合提到的關於消費和移動生活的場景、變化結合起來,我們就可以描繪出未來汽車產業和汽車服務業未來整個的形態。

談到汽車市場演變的大格局,剛才我們的項總也談到了,兩年前我也介紹過關於上汽“十三五”規劃的思考,我們認為“十三五”期間中國汽車產業的平均年負荷增長率最多也就4%到5%,當然去年特殊情況國家政策引導作用,與提前消費200萬汽車,對於2017年、2018年來說也是回歸本質的過程,我們認為汽車行業依靠增長來滿足產業發展的態勢的實際已經過了。

第二,我們看到新能源汽車品牌進入到整體發力期,因為中國汽車品牌從90年代末開始到目前來說,也經過了差不多15年以上,這樣的發展歷程,我們也看到不管是整個產業基礎還是團隊能力,還是整個市場的接受程度,都已經開始進入到一個爆發式,但是我們要看到一個問題也就是關於品牌形象對於自主品牌巨大調整的問題。

第三個也就是新能源面臨增長的機遇期。第四個也就是出行元素多元化,這四個構成市場格局的大變化。從產業變化角度來看,我們認為第一個就是說,格局變化從製造業向製造和服務的轉型升級,剛才我們一汽的同志也版到了,我們傳統的汽車工業他主要是指物理形態的轉移作為商業的模型,但是未來汽車整個產業的格局,它會變成製造向服務整合的商業模式進行轉型升級,也是因為這樣模式的可能性,所以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跨界的參與,傳統模式對新進入者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格局的變化也帶了不確定性,也帶來了更多的新進入者。

第二個,產業變化大趨勢也就是互聯網的問題,尤其是5G時代的互聯網跟汽車的安全相關的,這些方面的因素都可以做的非常好,我們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5G可以支撐的小於50毫秒整個反應速度,上個星期在河南召開了5G董事會,這個會上來自於中國通訊行業、設備製造商以及全球來自于亞洲、歐洲、美國的企業,包括互聯網企業以及移動運營商、汽車公司,對於互聯網時代下未來5G時代汽車工業發展的技術方向都進行了非常深刻的討論。

第三個,我講到了一個驅動因素,也就是新技術集群的爆發,汽車技術體系將重構,剛才我們談到了整個未來汽車應該怎麼做?怎麼輕?這個也對未來產業變化需要仔細思考的因素。

第四個,也就是產業變化大趨勢,剛才談到了汽車產業到物理形態的轉移,到商議模式的轉變它的價值鏈從鏈式結構像網格化轉變,這個對於汽車工業主要參與者來說,我們如何來重構我們的資本?重構我們的產業組織?以及重構我們內在的流程都是面臨巨大的挑戰。

第三,我們想介紹一下如何看待技術進步的大方向,當然這裡面萬物互聯大家都很清楚,我想萬物互聯的挑戰對於汽車的萬物互聯以是人類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對於汽車工業來說萬物互聯需要的數位安全技術,它本身來說是超越我們過去傳統的PC和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端的,所以這樣的話剛才也談到關於計算能力的問題,計算能力、網路的頻寬包括數位安全方面的技術,這方面發展包括我們汽車支撐能力以及產業發展能力來說帶來巨大的挑戰,但是帶來的好處很清楚,就是我們能力把汽車作為一種平臺,來提供服務,來超越移動本身的內容和服務的載體,我們暫且先把汽車看成未來的平臺,來把後面稱之為數位化的雲計算來考慮。

電動化這一塊的突破大家都很清楚,差不多從70年代開始到90年代,每二十年進行一次突破,我認為下一個五年當中電動化將進一步發展,將使得里程焦慮不再成為問題,當然電化學技術不僅僅是指電池的儲能。第三個是智慧汽車的發展,使自由移動成為可能,將來對消費模式來說更多的是使用而不是購買,這個對於汽車工業來說是在短期之內是非常大的衝擊,如果是20%的用戶是靠出行的服務提供者解決出行問題的話,汽車工業將面臨著一輪洗牌。

第四個也就是大資料和雲計算的問題,我現在在集團負責戰略、負責創新技術、負責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等,我現在關注的東西都不是工業的東西,我更多關注的是晶片的方面,關注的是材料方面,關注的是人工智慧的各種演算法,對於我們汽車工業來說,我想簡單的介紹一下上汽對電動化的思考。過去的15年是一個大的基礎,我們掌握三電的技術,主要是純電動、插電混動和燃料電池,到2020年之前我們需要樹立上汽新能源汽車,關鍵建立創新新能源汽車用戶的綜合解決方案,這個問題是一個產品和綜合服務體系能力的問題。

當然最終的結果,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成為一個挑戰者,是不是要思考能夠成為全球化新能源汽車的品牌,並且在新能源生態圈方便進入行業的領先優勢,並且呈現國際化的特徵。我們在過去的階段裡,第一階段我們投資了60億人民幣,我們在“十三五”五年當中我們在新能源投資規劃超過200億,我們整體目標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0萬,其中自主品牌要達到20萬以上,陪伴著電動化的產品開發,我們首先要解決用戶的痛點問題,也就是我們如何來承擔這個社會責任,來建設公共充電樁系統。

那麼核心問題是什麼呢?核心問題是如何讓服務找到使用者,而不讓用戶能夠有使用電動汽車的困惑,當然這些問題都是要基於我們後面講到的智慧網聯,講到我們的大資料和雲平臺。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我們也認為電動化的事情,本身來說是我們上汽“四化”裡面的基礎,因為只有電動化才會把我們的汽車產品真正的變成一個電子化符合未來IOT未來互聯網時代的基礎平臺,所以我們認為電動化是基礎。

下面我們第二個部分也就是我們談到網聯化的問題,大家從市場角度來看的話,容易看到的是一個爆款的產品,我們現在可以看到I5、I6包括現在的CS,現在這個產品有80%的使用者都選擇互聯網產品,我們也看到使用這些互聯網汽車的用戶有84%不在車上去使用手機,當然在上海由於交通法規的要求,上海已經是百分之百在車上不用手機了,但是這個背後的核心問題,目標我們是要通過互聯網的技術能夠把我們產品出行的生態系統和產品生態系統能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能夠成為用戶用車無憂的基礎條件,所以作為上汽來看的話我們是把網聯化作為四化發展的必要條件。

當然我們談網聯化的問題也是循序漸進的問題,上汽是從2002年基於3G時代做互聯網產品的開發,到現在目前4G時代的體系,我們和阿裡巴巴一起合作,未來的5G時代我們的互聯網技術將進一步向前發展和拓展。關鍵問題是我們要能夠讓車連接、感知、計算、交互,而這樣的產品將會和你使用出行的目的融為一體,和你的出行相符合。

第三個也就是我們智慧化的問題,對於我上汽來說智慧化是我們上汽“四化”之一,實際上這個背後實際上是我們整個商業集團在整個體系建設過程當中如何來真正做到智慧問題,這裡包括業務智慧、體積智慧、團隊工作方法是不是基於大量的資料,通過人工智慧的演算法實現更多、更高效率、更貼近用戶、更瞭解使用者,並且更好服務使用者的業務體系,我想這個智慧化對於我們整個創新轉型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問題。

最後一點我想接招一下關於共用化的問題,我剛才已經談到了關於出行服務是未來連接客戶重要的關鍵點,這裡只是介紹一下關於出行服務的一點也就是分時共用的問題,分時共用它不是一個簡單的業務形態,我們想分享一下怎麼思考這個問題。我們過去有計程車,計程車發展到現在就產生了網約車,過去我們投資租賃車,現在進入到分時租賃,這兩條線並行發展,在未來技術生態以及消費模式發生變化之後,一個萬物歸宗的模式就叫“智慧化的產品出行共用”,這種模式對於我們汽車行業來說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的過程,目前提到的分時共用只是整個漫長過程當中嘗試的一步,不能說它是終極的商業範本。

對我們來說我們希望在2020年達到30萬的規模,覆蓋全國的主要城市,現在目前我們已經超過了一萬輛的規模,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幾十萬輛汽車,能夠每天服務于幾百萬全球的用戶,能夠體現更好連接和更好的價值。最後我想談到剛才所謂的四化問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也就是關於數位化,數位化的產品它反映在電動化,數位化的手段反映在網聯化,數位化的計算反映在智慧化,同時也融合在共用業務發展的模式當中,所有的一切我們都是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我們作為傳統的製造業如何來向一個創新公司轉型的問題,而這個轉型我們上汽已經明確成為中國的產品和服務供應商,那麼也就涉及整個產業體系,我們需要進行全面的數位化轉型來推動全業務鏈的有效前進。

我們如何來建設多邊的數位化平臺,實現資料的即時展現、業務迴圈優化以及業務持續,我想這個來說對於我們目前的汽車公司來說挑戰是最巨大的,我們如何來融合吸納進我們互聯網公司以及需要數位技術的資訊化的融合。那麼我想作為汽車公司來說未來汽車公司的形態,我認為隨著整個產業的發展的一個變化,汽車公司的形態將會逐漸的從新結構,我們未來的汽車公司將成為數位化驅動、創新業務引領,因為我們機械的同時將越來越輕量化,我們更多的虛擬技術將更廣泛深入我們產業當中。

我想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對於上汽來看的話,我們認為趨勢已經明確,路徑仍然在探索的過程當中,我們更多需要和所有夥伴一起來擁抱未來不確定的場景和未來汽車產業,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核!)

第四個也就是出行元素多元化,這四個構成市場格局的大變化。從產業變化角度來看,我們認為第一個就是說,格局變化從製造業向製造和服務的轉型升級,剛才我們一汽的同志也版到了,我們傳統的汽車工業他主要是指物理形態的轉移作為商業的模型,但是未來汽車整個產業的格局,它會變成製造向服務整合的商業模式進行轉型升級,也是因為這樣模式的可能性,所以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跨界的參與,傳統模式對新進入者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格局的變化也帶了不確定性,也帶來了更多的新進入者。

第二個,產業變化大趨勢也就是互聯網的問題,尤其是5G時代的互聯網跟汽車的安全相關的,這些方面的因素都可以做的非常好,我們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5G可以支撐的小於50毫秒整個反應速度,上個星期在河南召開了5G董事會,這個會上來自於中國通訊行業、設備製造商以及全球來自于亞洲、歐洲、美國的企業,包括互聯網企業以及移動運營商、汽車公司,對於互聯網時代下未來5G時代汽車工業發展的技術方向都進行了非常深刻的討論。

第三個,我講到了一個驅動因素,也就是新技術集群的爆發,汽車技術體系將重構,剛才我們談到了整個未來汽車應該怎麼做?怎麼輕?這個也對未來產業變化需要仔細思考的因素。

第四個,也就是產業變化大趨勢,剛才談到了汽車產業到物理形態的轉移,到商議模式的轉變它的價值鏈從鏈式結構像網格化轉變,這個對於汽車工業主要參與者來說,我們如何來重構我們的資本?重構我們的產業組織?以及重構我們內在的流程都是面臨巨大的挑戰。

第三,我們想介紹一下如何看待技術進步的大方向,當然這裡面萬物互聯大家都很清楚,我想萬物互聯的挑戰對於汽車的萬物互聯以是人類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對於汽車工業來說萬物互聯需要的數位安全技術,它本身來說是超越我們過去傳統的PC和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端的,所以這樣的話剛才也談到關於計算能力的問題,計算能力、網路的頻寬包括數位安全方面的技術,這方面發展包括我們汽車支撐能力以及產業發展能力來說帶來巨大的挑戰,但是帶來的好處很清楚,就是我們能力把汽車作為一種平臺,來提供服務,來超越移動本身的內容和服務的載體,我們暫且先把汽車看成未來的平臺,來把後面稱之為數位化的雲計算來考慮。

電動化這一塊的突破大家都很清楚,差不多從70年代開始到90年代,每二十年進行一次突破,我認為下一個五年當中電動化將進一步發展,將使得里程焦慮不再成為問題,當然電化學技術不僅僅是指電池的儲能。第三個是智慧汽車的發展,使自由移動成為可能,將來對消費模式來說更多的是使用而不是購買,這個對於汽車工業來說是在短期之內是非常大的衝擊,如果是20%的用戶是靠出行的服務提供者解決出行問題的話,汽車工業將面臨著一輪洗牌。

第四個也就是大資料和雲計算的問題,我現在在集團負責戰略、負責創新技術、負責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等,我現在關注的東西都不是工業的東西,我更多關注的是晶片的方面,關注的是材料方面,關注的是人工智慧的各種演算法,對於我們汽車工業來說,我想簡單的介紹一下上汽對電動化的思考。過去的15年是一個大的基礎,我們掌握三電的技術,主要是純電動、插電混動和燃料電池,到2020年之前我們需要樹立上汽新能源汽車,關鍵建立創新新能源汽車用戶的綜合解決方案,這個問題是一個產品和綜合服務體系能力的問題。

當然最終的結果,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成為一個挑戰者,是不是要思考能夠成為全球化新能源汽車的品牌,並且在新能源生態圈方便進入行業的領先優勢,並且呈現國際化的特徵。我們在過去的階段裡,第一階段我們投資了60億人民幣,我們在“十三五”五年當中我們在新能源投資規劃超過200億,我們整體目標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0萬,其中自主品牌要達到20萬以上,陪伴著電動化的產品開發,我們首先要解決用戶的痛點問題,也就是我們如何來承擔這個社會責任,來建設公共充電樁系統。

那麼核心問題是什麼呢?核心問題是如何讓服務找到使用者,而不讓用戶能夠有使用電動汽車的困惑,當然這些問題都是要基於我們後面講到的智慧網聯,講到我們的大資料和雲平臺。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我們也認為電動化的事情,本身來說是我們上汽“四化”裡面的基礎,因為只有電動化才會把我們的汽車產品真正的變成一個電子化符合未來IOT未來互聯網時代的基礎平臺,所以我們認為電動化是基礎。

下面我們第二個部分也就是我們談到網聯化的問題,大家從市場角度來看的話,容易看到的是一個爆款的產品,我們現在可以看到I5、I6包括現在的CS,現在這個產品有80%的使用者都選擇互聯網產品,我們也看到使用這些互聯網汽車的用戶有84%不在車上去使用手機,當然在上海由於交通法規的要求,上海已經是百分之百在車上不用手機了,但是這個背後的核心問題,目標我們是要通過互聯網的技術能夠把我們產品出行的生態系統和產品生態系統能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能夠成為用戶用車無憂的基礎條件,所以作為上汽來看的話我們是把網聯化作為四化發展的必要條件。

當然我們談網聯化的問題也是循序漸進的問題,上汽是從2002年基於3G時代做互聯網產品的開發,到現在目前4G時代的體系,我們和阿裡巴巴一起合作,未來的5G時代我們的互聯網技術將進一步向前發展和拓展。關鍵問題是我們要能夠讓車連接、感知、計算、交互,而這樣的產品將會和你使用出行的目的融為一體,和你的出行相符合。

第三個也就是我們智慧化的問題,對於我上汽來說智慧化是我們上汽“四化”之一,實際上這個背後實際上是我們整個商業集團在整個體系建設過程當中如何來真正做到智慧問題,這裡包括業務智慧、體積智慧、團隊工作方法是不是基於大量的資料,通過人工智慧的演算法實現更多、更高效率、更貼近用戶、更瞭解使用者,並且更好服務使用者的業務體系,我想這個智慧化對於我們整個創新轉型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問題。

最後一點我想接招一下關於共用化的問題,我剛才已經談到了關於出行服務是未來連接客戶重要的關鍵點,這裡只是介紹一下關於出行服務的一點也就是分時共用的問題,分時共用它不是一個簡單的業務形態,我們想分享一下怎麼思考這個問題。我們過去有計程車,計程車發展到現在就產生了網約車,過去我們投資租賃車,現在進入到分時租賃,這兩條線並行發展,在未來技術生態以及消費模式發生變化之後,一個萬物歸宗的模式就叫“智慧化的產品出行共用”,這種模式對於我們汽車行業來說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的過程,目前提到的分時共用只是整個漫長過程當中嘗試的一步,不能說它是終極的商業範本。

對我們來說我們希望在2020年達到30萬的規模,覆蓋全國的主要城市,現在目前我們已經超過了一萬輛的規模,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幾十萬輛汽車,能夠每天服務于幾百萬全球的用戶,能夠體現更好連接和更好的價值。最後我想談到剛才所謂的四化問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也就是關於數位化,數位化的產品它反映在電動化,數位化的手段反映在網聯化,數位化的計算反映在智慧化,同時也融合在共用業務發展的模式當中,所有的一切我們都是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我們作為傳統的製造業如何來向一個創新公司轉型的問題,而這個轉型我們上汽已經明確成為中國的產品和服務供應商,那麼也就涉及整個產業體系,我們需要進行全面的數位化轉型來推動全業務鏈的有效前進。

我們如何來建設多邊的數位化平臺,實現資料的即時展現、業務迴圈優化以及業務持續,我想這個來說對於我們目前的汽車公司來說挑戰是最巨大的,我們如何來融合吸納進我們互聯網公司以及需要數位技術的資訊化的融合。那麼我想作為汽車公司來說未來汽車公司的形態,我認為隨著整個產業的發展的一個變化,汽車公司的形態將會逐漸的從新結構,我們未來的汽車公司將成為數位化驅動、創新業務引領,因為我們機械的同時將越來越輕量化,我們更多的虛擬技術將更廣泛深入我們產業當中。

我想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對於上汽來看的話,我們認為趨勢已經明確,路徑仍然在探索的過程當中,我們更多需要和所有夥伴一起來擁抱未來不確定的場景和未來汽車產業,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