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80歲的老人捨得自己花五百吃個米其林午餐的餐廳長啥樣?

前幾天看見初中同學發表一個狀態,大意是說不知不覺已經過掉了人生的三分之一,好可怕!其實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衰老的那些過程。昨天看最後一集“宿敵:貝蒂和瓊”有點淚崩,

看著過氣衰老的女明星如何堅強又體面地活著,而且還有精力撕逼,也是讓人唏噓不已但又暗暗羡慕。

老齡化早已經是全球性問題了,只是在國外,上了年紀的人反而更懂得享受生活。就拿我自己的實踐經歷來看,去倫敦的高級米其林餐廳吃飯,只有兩類人:看起來有錢有閑的當地中老年人,以及各路網紅臉的中國小年輕......熟識的一位米其林主廚告訴我,有一次他看見全餐廳都坐著打扮神奇的各路網紅和比女生還漂亮的男生拿著手機拍照,

他根本都不想出來露面了。

消費理念的不同,也直接影響著各國老年人的生活習慣。比如在中國,就算再有錢,也很難看見80歲以上的老爺子單獨去高級西餐廳吃便飯吧?但是在國外,至少在倫敦,這樣孤獨又有錢的群體還不少呢。比如下圖這個老爺子,我剛進去餐廳就被他深深吸引住了。

一個人拿著本雜誌到米其林餐廳,帽子放在對面椅子上,點了蒸餾水和紅酒,全程一邊吃飯喝酒看雜誌,旁若無人。顯然他已經把這個餐廳當成他自己家了,去米其林餐廳吃飯在他這裡不是一個重視的活動而是退化成了生活的一個不起眼的必需品。

臨走的的時候,老爺子還在桌子上放了10磅小費(英國高級餐廳不用另給小費,窮的博主就一次都沒給過),顫顫巍巍但是又有尊嚴的走了。不過話說回來,80多歲了還經常來這家吃飯,說明這家餐廳一定很有什麼過人之處。

當然這家餐廳的地理位置屬於倫敦郊區了,距離市中心大概要40分鐘火車。但是好處在於這家餐廳附近有一個Kew Garden植物園和Richmond Park,裡面有很多野生鹿。也就是說你可以帶妹子/漢子先去吃飯,

再去逛公園!!下圖這個公鹿就是我們吃完飯去Richmond Park拍的,現在風景應該會更好。

這家餐廳的老闆是Nigel Platts-Martin 和 Bruce Poole,還有兩個姐妹餐廳一個是在Wandsworth 的 Chez Bruce 【倫敦美食系列】35磅3道菜的米其林一星Chez Bruce,另外一個是在Chiswick 的 La Trompette,三家餐廳我都吃過了,相比較起來,

我覺得這家的菜式擺的更美,Chez Bruce更偏傳統,而La Trompette則在味道上更有個性。整體來說,還是這家比較值得前往,因為另外兩家(也屬於郊區)吃完沒什麼活動可以搞,這家至少還有倆公園 (請叫我良心博主)!

這家餐廳真的很受當地人歡迎,去的時候已經是兩點多了,面積不大的餐廳依舊坐滿了客人。剛進去的時候,其中一個小夥伴撅嘴說,這個餐廳環境太一般了吧,他想像中的米其林餐廳應該和Celeste 博主在倫敦的最近新寵:米其林一星的CÉLESTE 那樣高大上才行。的確,餐廳佈置得非常一般,牆上選取的抽象藝術畫也幾乎毫無特色,服務員感覺也是本地雇的大媽,態度是還可以,就是感覺不專業,不過還是抵擋不住人們來這裡就餐的熱情。

我一直在想這個餐廳的名字,感覺玻璃房子應該全是玻璃的,其實餐廳後半部分的確是玻璃圍著的,比如下圖。

1餐前麵包

餐前麵包看起來就比較姿色平平,之前很多食評家說,一個西餐廳的餐前麵包如果不好吃,基本上就可以走人了,雖然有點武斷,但是實際情況的確符合大多數。這家算是一個小例外吧,兩種口味的麵包,一款是普通的白麵包,另外一款是帶堅果的。一般來說,西方人吃麵包的時候會用手把麵包撕小塊,再用刀蘸著黃油塗上去,但是我偷偷瞄著那個孤獨的老爺子,他直接把黃油塗在整片麵包上,像吃早餐那樣一邊看雜誌,一邊偶爾吃上一口。弄得我也想跟他學,因為經常看他,好像還被他發現一次,反正他一看我,我就挪開目光,裝作沒看他。

2Wye valley asparagus, persillade, broad beans and crispy quail eggs

產於Wye valley的蘆筍,配Parsely做的醬汁及蠶豆,加上脆海苔和鵪鶉蛋。調味還是稍稍有那麼一點點重。給人的視覺感衝擊還是不錯的,鵪鶉蛋這樣配海苔也把軟,脆,鮮,纏綿的感覺都混合在一起,用勺子蒯一勺湯汁,理念還是健康的。

3Ballotine of rabbit with pancetta, ramsons and spring vegetables à la Grecque

vegetables à la Grecque在法語裡是一種做蔬菜的方式,一般用醋或檸檬汁,橄欖油和香菜調味。有點像醃漬的蔬菜,一般口感會比較酸甜。這裡的煙熏兔子肉做的和香腸肉的口感差不多,美則美矣,但味道印象不深。綠色醬汁是熊蔥頭做的。下面的米反而更好吃。

4Roasted duck breast, salisfy purée, pickled rhubarb and samphire

鴨胸肉上面的綠色植物是海蓬子還有人叫海蘆筍,很多米其林餐廳會拿它擺盤,中間的水分比較多,吃起來有解渴解膩作用。鴨胸肉做的不是軟嫩口感,個人覺得還是有點硬,但是整體還行。大黃這種神奇的植物,除了做甜點,和肉類搭配起來也和不錯,具體效果和蘋果差不多。

5Roasted Suffolk pork, boudin noir croustade, apple purée and roasted baby gem

豬排沒啥可說的,我不是很感興趣,但是正在長身體的小夥伴覺得有肉就是好菜。

6Steamed hake, wild garlic, potato rösti, new season’s morels and vermouth cream

Hake是一種鱈魚,用蔬菜把它纏起來蒸還是很有意思的。下麵的土豆泥也很入味。羊肚菌和苦艾酒做的奶油醬汁很新穎,看起來讓人覺得很滿足。

7Wild garlic risotto, foraged mushrooms, roscoff onions and shaved parmesan

Risotto是義大利一種調味飯,個人覺得普遍會比較膩,而且熱量較高。喜歡吃乳酪或乳製品的人應該會喜歡。這一盤,三個中國人都只是嘗了兩口就默契地誰都不吃了...

8Tarte fine aux pommes, brown sugar ice cream

蘋果派是很常見的一種甜點,味道的話,個人認為做出花來也就是那個樣子:酸酸甜甜就是我。霜淇淋不錯,但也是不錯的程度。

9Yoghurt pannacotta, toasted hazelnuts, poppy seeds and blood orange

剛端上來嚇死了,真怕是一長條鹹乳酪,實際上是酸奶奶凍,顏色搭配的十分明豔,綠色是一種特別淺的綠,搭配紅色的血橙,對比十分明顯,讓人食欲大增。

10Passion fruit meringue, coconut ice cream and caramelised mango

這道甜點是三個人看功能表之後都想點的,有百香果配料的一般都會略酸。其中一個小夥伴因為舌頭構造和常人有異,所有刺激的味道都會放大多倍,所以他從來不吃辣的菜。但是當他品嘗這個酸度的甜點竟然酸掉眼淚,也著實讓我們嘲笑一番。整體來說,還是好看大於好吃,但是味道沒什麼特別想吐槽的。

這頓飯從兩點多一直吃到快四點,坐在窗邊的老爺子竟然也呆了幾乎和我們一樣長的時間。出門的時候看見老爺子背影,還是心有感慨,這麼變老,好像也不是很可怕。如果每天吃一頓米其林,六十歲之後吃二十年的話,計算一下年輕時候要存多少錢合適呢?

今日互動:看完之後談談你對這個餐廳的感受,都來留言吧。

The glasshouse味道3.8/5

環境4/5

服務 4/5

價格 RMB400+每人

性價比3.9/5

推薦指數:3.9/5

Ps:本文獨立視角,未和餐廳有任何利益關係。

的確,餐廳佈置得非常一般,牆上選取的抽象藝術畫也幾乎毫無特色,服務員感覺也是本地雇的大媽,態度是還可以,就是感覺不專業,不過還是抵擋不住人們來這裡就餐的熱情。

我一直在想這個餐廳的名字,感覺玻璃房子應該全是玻璃的,其實餐廳後半部分的確是玻璃圍著的,比如下圖。

1餐前麵包

餐前麵包看起來就比較姿色平平,之前很多食評家說,一個西餐廳的餐前麵包如果不好吃,基本上就可以走人了,雖然有點武斷,但是實際情況的確符合大多數。這家算是一個小例外吧,兩種口味的麵包,一款是普通的白麵包,另外一款是帶堅果的。一般來說,西方人吃麵包的時候會用手把麵包撕小塊,再用刀蘸著黃油塗上去,但是我偷偷瞄著那個孤獨的老爺子,他直接把黃油塗在整片麵包上,像吃早餐那樣一邊看雜誌,一邊偶爾吃上一口。弄得我也想跟他學,因為經常看他,好像還被他發現一次,反正他一看我,我就挪開目光,裝作沒看他。

2Wye valley asparagus, persillade, broad beans and crispy quail eggs

產於Wye valley的蘆筍,配Parsely做的醬汁及蠶豆,加上脆海苔和鵪鶉蛋。調味還是稍稍有那麼一點點重。給人的視覺感衝擊還是不錯的,鵪鶉蛋這樣配海苔也把軟,脆,鮮,纏綿的感覺都混合在一起,用勺子蒯一勺湯汁,理念還是健康的。

3Ballotine of rabbit with pancetta, ramsons and spring vegetables à la Grecque

vegetables à la Grecque在法語裡是一種做蔬菜的方式,一般用醋或檸檬汁,橄欖油和香菜調味。有點像醃漬的蔬菜,一般口感會比較酸甜。這裡的煙熏兔子肉做的和香腸肉的口感差不多,美則美矣,但味道印象不深。綠色醬汁是熊蔥頭做的。下面的米反而更好吃。

4Roasted duck breast, salisfy purée, pickled rhubarb and samphire

鴨胸肉上面的綠色植物是海蓬子還有人叫海蘆筍,很多米其林餐廳會拿它擺盤,中間的水分比較多,吃起來有解渴解膩作用。鴨胸肉做的不是軟嫩口感,個人覺得還是有點硬,但是整體還行。大黃這種神奇的植物,除了做甜點,和肉類搭配起來也和不錯,具體效果和蘋果差不多。

5Roasted Suffolk pork, boudin noir croustade, apple purée and roasted baby gem

豬排沒啥可說的,我不是很感興趣,但是正在長身體的小夥伴覺得有肉就是好菜。

6Steamed hake, wild garlic, potato rösti, new season’s morels and vermouth cream

Hake是一種鱈魚,用蔬菜把它纏起來蒸還是很有意思的。下麵的土豆泥也很入味。羊肚菌和苦艾酒做的奶油醬汁很新穎,看起來讓人覺得很滿足。

7Wild garlic risotto, foraged mushrooms, roscoff onions and shaved parmesan

Risotto是義大利一種調味飯,個人覺得普遍會比較膩,而且熱量較高。喜歡吃乳酪或乳製品的人應該會喜歡。這一盤,三個中國人都只是嘗了兩口就默契地誰都不吃了...

8Tarte fine aux pommes, brown sugar ice cream

蘋果派是很常見的一種甜點,味道的話,個人認為做出花來也就是那個樣子:酸酸甜甜就是我。霜淇淋不錯,但也是不錯的程度。

9Yoghurt pannacotta, toasted hazelnuts, poppy seeds and blood orange

剛端上來嚇死了,真怕是一長條鹹乳酪,實際上是酸奶奶凍,顏色搭配的十分明豔,綠色是一種特別淺的綠,搭配紅色的血橙,對比十分明顯,讓人食欲大增。

10Passion fruit meringue, coconut ice cream and caramelised mango

這道甜點是三個人看功能表之後都想點的,有百香果配料的一般都會略酸。其中一個小夥伴因為舌頭構造和常人有異,所有刺激的味道都會放大多倍,所以他從來不吃辣的菜。但是當他品嘗這個酸度的甜點竟然酸掉眼淚,也著實讓我們嘲笑一番。整體來說,還是好看大於好吃,但是味道沒什麼特別想吐槽的。

這頓飯從兩點多一直吃到快四點,坐在窗邊的老爺子竟然也呆了幾乎和我們一樣長的時間。出門的時候看見老爺子背影,還是心有感慨,這麼變老,好像也不是很可怕。如果每天吃一頓米其林,六十歲之後吃二十年的話,計算一下年輕時候要存多少錢合適呢?

今日互動:看完之後談談你對這個餐廳的感受,都來留言吧。

The glasshouse味道3.8/5

環境4/5

服務 4/5

價格 RMB400+每人

性價比3.9/5

推薦指數:3.9/5

Ps:本文獨立視角,未和餐廳有任何利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