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幾個詞語帶你認識中國摔跤的發展過程

相搏。《谷梁傳》:“魯公子季友帥師敗莒拿,公子季友謂拿曰:‘吾二人不相悅,
士卒何罪?’屏左右而相搏。季友處下,左右曰:‘孟勞。’(驚取刀,魯寶刀)季友以殺之。”此則始相徒搏,後處其下,左右救之,曰令用刀也。今之用力,可謂相搏也。《釋名》曰:“搏,四指廣搏以擊之也。”然且始舉手擊,要終在撲也。

相撲。蓋取其見交分勝負之名,則取撲倒為名故也。《通俗文》雲:“爭倒曰相撲也,言其交相爭也,今率土俗間只呼為相撲也。”又《晉書》雲:“相撲,下技也。”又見《北齊書·諸王傳》。

相字入聲呼。

相■〈扌費〉(音費)。蜀土荊襄之間,■〈扌費〉■〈扌費〉則爭力競倒之謂也。相■〈扌費〉之名,《荊楚歲時記》:“荊楚之人,五月間相結伴為相■〈扌費〉之戲。”即撲也。俗間或相叉(音堆)撲也,亦曰相叉(醜佳反),皆非雅正。

角觝。漢武帝元封二年春,始作角觝戲。應劭曰:“角,技也。觝,相觸也。”文穎曰:“此樂為抵者,兩相當也。角力,角技藝、射禦,故為角觝。蓋雜伎樂也。”顏師古曰:“觝,當也。非謂觝觸。”文說是也。至元封六年夏,

京師民觀角觝于上林、平樂觀。至元帝初元五年罷此戲也。今觀諸公注解,“角”字義晦昧,蓋“角”與“榷沽”同用也,比較量之謂也。角量其觝觸,此則相■〈扌費〉也。兩兩相當,則今之步打、拔河也。疑漢世力夫相對以手擊格,謂之角觝也,後世變體,遂一一出場也。《西京賦》雲:“臨回望之廣場,呈角觝之妙戲。”注:“角觝,戲也。今人兩兩相當,角力也。”

角力。則角量力,其取工巧鈍拙,分其勝負,故謂之角力。

《晉書》“角,校力”是也。然則名言有雅有俗,雅則曰“相■〈扌費〉”,俗則曰:“相撲”。或以方土呼名,爾熟者為俗(荊楚呼“相■〈扌費〉”爾),聞生者為雅(回器上土,鬥相撲也)。今會諸名,以“角力”為雅,故以為首目也。究其始,則其來雖遠,見史分明,則盛於西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