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歷史上為什麼屢次征戰韓國,隋煬帝即使滅國都沒放過高句麗

先說說隋煬帝,這是在中國歷史上被人們誤會很深的帝王之一,從一個君主的角度來看,隋煬帝不算是一個暴君。人們對於隋煬帝的誤會主要是源自于他對於征戰的不計代價,

尤其是在隋煬帝統治的後期,寧可付出滅國的代價都沒有放過高句麗,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縱觀整個世界歷史來看,韓國和中國歷史的交集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末期,當時楚國(也就是現在的湖北湖南地區)並不甘於秦國的統治,

於是逃到了韓國。所以說韓國有很大一部分文明是來自于兩楚文化,不過這些人逃往韓國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東山再起,現在看來,韓國有任何的反叛心裡也見怪不怪了。

而中國歷史上對於韓國的態度是一貫的,即使到了隋煬帝的時候,即使冒著滅國的風險,

隋朝對於韓國(當時稱為高句麗)的態度是一貫的。究竟為什麼隋煬帝會選擇如此冒險的方式呢?在史書中的隻言片語中,我們可以大致的看到,之所以中國古代帝王會作出如此的選擇,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勿遺子孫憂”。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簡單點來說就是不讓子孫後代有什麼麻煩,

這麼看來的話,那個時候韓國跟現在的表現可能沒有太大的差別,沒事就惹是生非,為了防止後代遇到什麼麻煩,隋煬帝於是作出了這樣的選擇。

而韓國的態度從古至今都好像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

直到現在,韓國還不斷的跟中國較勁,即使在明朝的時候,中國幫助韓國抵抗了兩次日本的入侵,韓國對於中國的幫助還是稱為侵入,對於這樣的韓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