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幾年後,國產AMOLED螢幕將迎來產能大爆發

日前,京東方宣佈,國內首條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京東方A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正式投入生產。一舉打破了三星在柔性AMOLED螢幕方面的壟斷。其實,京東方AMOLED生產線投入量產,只是中國大陸大舉進軍AMOLED的一個縮影。

雖然韓國三星佔據了全球移動設備OLED市場95%以上的份額,但在中國企業在AMOLED方面投入鉅資的背景下,三星在全球移動設備OLED市場份額在幾年後將會受到衝擊。

京東方生產的柔性AMOLED面板

AMOLED市場份額增長迅速

OLED的英文全名是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翻譯過來就是有機發光二極體。

Organic 指的是有機,就是在正負極之間使用了一系列的有機薄膜材料,從而達到發光的目的。OLED具有自發光、廣視角、高對比等優點,因而被譽為下一代顯示技術,三星、LG等國際面板大廠都非常重視OLED技術。其原因就在於OLED相對於LCD具有比較優勢。

LCD面板是通過液晶的光學偏振特性,對背光源進行選擇性通過,吸收特定的光譜來呈現不同的顏色。而由於偏振濾光的因素,

會導致LCD的光源效率至少折半,並且由於背光源的光譜特性,亮度會直接影響顯示效果。

雖然一些低端OLED技術也通過白光OLED和濾光層達到不同顯色,但高端OLED則是採用點陣主動發光技術,通過RGB三原色點陣主動發光和不同強弱搭配來呈現不同顏色。這種方式不像LCD要有偏振濾光,所以光源效率更高,顏色純粹。加上採用主動發光技術,會有更高的明暗度對比。雖然最新LCD技術對諸多方面進行了改良,

但由於具有多層濾光結構,OLED技術相對於LCD技術具有比較優勢。

AMOLED的英文全名為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意思是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是OLED按照驅動方式分類的一種,相對於PMOLED,AMOLED在能耗、顯示品質和壽命週期上更具有優勢。經過多年的應用,AMOLED技術越來越成熟,商業市場需求量也不斷增大。根據CINNO Research預測,2017年AMOLED面板出貨量將達5.7億片,增長幅度高達51.7%。

目前,三星已經逐步將產能轉向AMOLED,LGD也是如此。但這並不意味著LCD會被很快淘汰,

國內龐大的LCD產能會成為累贅——LCD液晶面板有數種分支,像IPS,AFFS等顯示效果比較好,而且LCD技術也比較成熟。由於新事物替換舊事物需要一個過程,而LCD現在依然是主流,這個技術替換的過程則會成為中國企業轉型的緩衝期。

京東方的生產線

國內企業投入鉅資建設AMOLED生產線

近年來,中國大陸諸多企業都選擇了建設AMOLED生產線:

早在2011年,京東方就與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政府、昊華能源簽訂《第5.5代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件(AMOLED)生產線及能源建設專案投資框架協定》,計畫投資220億元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建設5.5代AMOLED生產線。在2013年底,該生產線正式投產。

2015年5月,京東方第6代LTPS/AMOLED生產線項目在成都高新區西部園區正式開工建設。在2016年2月,京東方在成都投資245億元建設6代LTPS/AMOLED生產線二期項目。本次新聞報導中的國內首條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就是成都的專案成果。

在2016年5月,深圳天馬宣佈在武漢改造了一條AMOLED生產線——將TFT-LCD面板生產線優化為AMOLED面板生產線。該項目總投資120億元,預計在2017年第三季度投產,有望形成每月3萬片的月產能。

在2016年10月,京東方在綿陽投資465億元建設第6代AMOLED生產線。該專案設計產能為每月4.8萬片,產品可用于智慧手機、車載顯示器等方面,計畫2019年正式投產。

同月,固安雲穀第6代AMOLED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投資總額近300億元,在投產後月產能預計為3萬片。由於固安雲谷是黑牛食品的子公司,這種食品公司跨界發展會給人帶來不確定感。但由於技術提供方是維信諾——維信諾的前身是成立於1996年的清華大學OLED項目組,在OLED技術上擁有一定的積累,因而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2016年12月,和輝光電二期專案在上海啟動,投資額達272.78億元用於建設AMOLED生產線。該項目在2016年12月動工,2018年11月完成廠房建設,2019年1月開始試生產。項目投產後,預計月產能為1萬片左右。

在2017年3月,華星光電投資350億元在武漢光谷建設6代LTPS-AMOLED柔性顯示面板生產線。華星光電6代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專案主要生產高解析度柔性和可折疊式智慧手機螢幕,預計在2019年二季度投產,2020年上半年量產,屆時月產能有望達到4.5萬片。

中國臺灣的鴻海集團在並購夏普之後,也計畫在中國大陸投入鉅資準備擴大OLED面板產能,就目前消息來看,鴻海計畫在鄭州投資608億元建設OLED面板生產線。

除去鴻海的專案還是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之外,在近幾年中國企業投資AMOLED專案總金額已經將近2000億,這種規模的投資在幾年後將轉變為AMOLED面板產能。

中國面板產業崛起是大趨勢

目前,中國面板企業在AMOLED面板方面存在三個不足,一是核心專利上積累相對不足(三星的OLED專利和技術上積累深厚)。二是在關鍵設備上受制於人,如佳能麾下的Tokki壟斷蒸鍍機(三星、LGD、京東方的蒸鍍機都採購自Tokki)。三是AMOLED面板市場份額有限,AMOLED面板的大部分市場份額被三星佔據。

OLED生產設備

雖然存在一些劣勢,但中國面板產業崛起是大趨勢。主要在於產業鏈構建、龐大的投資和中國擁有最大的電子消費市場。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佈的《二十國集團國家創新競爭力黃皮書》中顯示:中國一年製造11.8億部手機,3.5億台電腦,1.3億台彩電,都是世界第一,並形成了華為、聯想、TCL、中興、步步高、小米、海信、海爾、創維等一大批整機廠,而且中國還是全球第一的電子消費品市場。

由於PC、手機、彩電的整機廠都在中國大陸,並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產業鏈,加上中國坐擁全球最大電子消費品市場,這就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撐和保障。正如奧巴馬提議庫克把蘋果生產線搬回美國,庫克表示沒有可能性。原因並非中國工資更低,而在於中國有全球最齊全的電子產品產業鏈,產業鏈的集群效應可以大幅削減製造成本,提升生產效率。

龐大的市場和齊全的下游產業鏈對於中國面板產業發展是最有力的支撐。從目前趨勢來看,大陸AMOLED的發展路線,類似手機產業發展過程,農村包圍城市,從產能和成本上,由低端至高端逐層攻破,利用龐大的產能邊際效益,一步步瓦解對手。

其中最具挑戰性的,仍然是類似晶片行業的邁向高端過程中的核心專利與技術的鏖戰。先增大產能,降低成本,佔領市場,核心技術的門檻,在持之以恆的攻關下,總會從人,從企業,從自主研發找到突破口,這種“中國模式”在中國高鐵、白色家電、手機、無人機等領域都能充分見證,其核心就是利用中國的大國體制+大國市場,創造出規模和機遇,用規模削減成本,打價格戰佔領市場,讓機遇去等待技術/能力的突破,而不是讓技術/能力突破去空等機遇。

在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電子消費市場和最齊全下游產業鏈的情況下,“中國模式”中獲得的任何技術突破,都能在一個整體的中國市場下,擁有全面開花的效益,充分利用規模紅利。中國面板產業崛起,在技術上和商業上全面超越境外企業只是時間問題。

雖然目前三星佔據了AMOLED面板的大部分市場份額,但在國內之前介紹的AMOLED生產線投產後,在大國體制+大國市場的輔助下,三星如今在AMOLED面板的統治地位將受到中國企業的衝擊。

本文由“科工力量”內容團隊製作,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在2016年2月,京東方在成都投資245億元建設6代LTPS/AMOLED生產線二期項目。本次新聞報導中的國內首條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就是成都的專案成果。

在2016年5月,深圳天馬宣佈在武漢改造了一條AMOLED生產線——將TFT-LCD面板生產線優化為AMOLED面板生產線。該項目總投資120億元,預計在2017年第三季度投產,有望形成每月3萬片的月產能。

在2016年10月,京東方在綿陽投資465億元建設第6代AMOLED生產線。該專案設計產能為每月4.8萬片,產品可用于智慧手機、車載顯示器等方面,計畫2019年正式投產。

同月,固安雲穀第6代AMOLED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投資總額近300億元,在投產後月產能預計為3萬片。由於固安雲谷是黑牛食品的子公司,這種食品公司跨界發展會給人帶來不確定感。但由於技術提供方是維信諾——維信諾的前身是成立於1996年的清華大學OLED項目組,在OLED技術上擁有一定的積累,因而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2016年12月,和輝光電二期專案在上海啟動,投資額達272.78億元用於建設AMOLED生產線。該項目在2016年12月動工,2018年11月完成廠房建設,2019年1月開始試生產。項目投產後,預計月產能為1萬片左右。

在2017年3月,華星光電投資350億元在武漢光谷建設6代LTPS-AMOLED柔性顯示面板生產線。華星光電6代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專案主要生產高解析度柔性和可折疊式智慧手機螢幕,預計在2019年二季度投產,2020年上半年量產,屆時月產能有望達到4.5萬片。

中國臺灣的鴻海集團在並購夏普之後,也計畫在中國大陸投入鉅資準備擴大OLED面板產能,就目前消息來看,鴻海計畫在鄭州投資608億元建設OLED面板生產線。

除去鴻海的專案還是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之外,在近幾年中國企業投資AMOLED專案總金額已經將近2000億,這種規模的投資在幾年後將轉變為AMOLED面板產能。

中國面板產業崛起是大趨勢

目前,中國面板企業在AMOLED面板方面存在三個不足,一是核心專利上積累相對不足(三星的OLED專利和技術上積累深厚)。二是在關鍵設備上受制於人,如佳能麾下的Tokki壟斷蒸鍍機(三星、LGD、京東方的蒸鍍機都採購自Tokki)。三是AMOLED面板市場份額有限,AMOLED面板的大部分市場份額被三星佔據。

OLED生產設備

雖然存在一些劣勢,但中國面板產業崛起是大趨勢。主要在於產業鏈構建、龐大的投資和中國擁有最大的電子消費市場。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佈的《二十國集團國家創新競爭力黃皮書》中顯示:中國一年製造11.8億部手機,3.5億台電腦,1.3億台彩電,都是世界第一,並形成了華為、聯想、TCL、中興、步步高、小米、海信、海爾、創維等一大批整機廠,而且中國還是全球第一的電子消費品市場。

由於PC、手機、彩電的整機廠都在中國大陸,並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產業鏈,加上中國坐擁全球最大電子消費品市場,這就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撐和保障。正如奧巴馬提議庫克把蘋果生產線搬回美國,庫克表示沒有可能性。原因並非中國工資更低,而在於中國有全球最齊全的電子產品產業鏈,產業鏈的集群效應可以大幅削減製造成本,提升生產效率。

龐大的市場和齊全的下游產業鏈對於中國面板產業發展是最有力的支撐。從目前趨勢來看,大陸AMOLED的發展路線,類似手機產業發展過程,農村包圍城市,從產能和成本上,由低端至高端逐層攻破,利用龐大的產能邊際效益,一步步瓦解對手。

其中最具挑戰性的,仍然是類似晶片行業的邁向高端過程中的核心專利與技術的鏖戰。先增大產能,降低成本,佔領市場,核心技術的門檻,在持之以恆的攻關下,總會從人,從企業,從自主研發找到突破口,這種“中國模式”在中國高鐵、白色家電、手機、無人機等領域都能充分見證,其核心就是利用中國的大國體制+大國市場,創造出規模和機遇,用規模削減成本,打價格戰佔領市場,讓機遇去等待技術/能力的突破,而不是讓技術/能力突破去空等機遇。

在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電子消費市場和最齊全下游產業鏈的情況下,“中國模式”中獲得的任何技術突破,都能在一個整體的中國市場下,擁有全面開花的效益,充分利用規模紅利。中國面板產業崛起,在技術上和商業上全面超越境外企業只是時間問題。

雖然目前三星佔據了AMOLED面板的大部分市場份額,但在國內之前介紹的AMOLED生產線投產後,在大國體制+大國市場的輔助下,三星如今在AMOLED面板的統治地位將受到中國企業的衝擊。

本文由“科工力量”內容團隊製作,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