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幼稚園裡最後一個被接走的孩子,都經歷了什麼?

關注“看萌寶貝”:kanmeng-baby(長按可複製)解答孕期、產後各種疑問、關注孩子在學習、成長過程中的遇到的難題,歡迎關注。

你看過幼稚園裡這樣的情景嗎?

在我們大人的印象裡,孩子們在幼稚園裡不上課的時候,都是在各種玩得不亦樂乎……

然而你是否在意過,當你沒有按時來接孩子時,孩子就是這樣孤獨地等待著你的到來。

是的,這是一張幼稚園放學後,等待著爸爸媽媽來接自己的孩子。孩子們說:他們不想再去玩了……於是,就坐在門口,

等著爸爸媽媽。

看到這樣一張照片,作父母的,應該很心疼吧?

或許你很忙,不得不晚點來接孩子。

想必你常常看到過孩子滿眼期望又無辜的小眼神:“媽媽,今天放學你要早點來接我!”

可能你並沒在意孩子說的話,敷衍地答應著孩子,可當孩子放學時,沒有看到你的身影。

看著一個又一個的小夥伴跟爸爸媽媽回家了,孩子心裡的失落,焦急,難過,難道不會一點點在增加嗎?

在等你的過程中,你想過孩子在想些什麼嗎?孩子會不會想:媽媽答應好早點來接我的,為什麼沒有來?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媽媽是不是忘了來接我了……

當你匆匆趕來了,孩子帶著哭腔對你說:“媽媽,你說好了要早點來接我的。”看到了孩子的不高興,你以為哄一哄就好了:“對不起寶貝,

媽媽有事來晚了,等下媽媽給你買好吃的。”

看起來孩子是情緒安撫下來了,可是第二次,第三次……

這種“被遺棄”“不被愛”的感覺,在孩子心裡,會是多大的傷感啊!

當你“失約”的次數多了,孩子也會越來越不信任你,甚至對你冷漠,脾氣變得暴躁。

當然,有些寶貝天生樂觀心大,媽媽不來,自己也能開開心心玩著等媽媽來。但很多孩子在這個時候是敏感脆弱的,等不到媽媽,心情一點點崩潰。

但是,不要以為只有生性敏感的寶貝才會在乎“晚接”,樂觀派寶寶就不在乎了。對於“晚接”所有的寶貝感受都是一樣的,只是有些孩子注意力轉移的快,但並不等於他們沒感受到傷害。

胡可的大兒子安吉是大家公認的有擔當的“小男子漢”,但在《媽媽是超人》第二季裡,我們也看到了安吉脆弱敏感的一面。一天安吉去上學,跟媽媽說好了放學了就去接他。但由於媽媽要帶小魚兒去體檢,耽誤了時間。在等媽媽的過程裡,安吉一直問老師媽媽怎麼還沒來。給媽媽打電話,安吉哭著說:“我不想等你了”,看到這裡,真的讓人心碎了,非常心疼這個小小男子漢。

不過,媽媽胡可做的非常好。胡可看著兒子忍著情緒不理她,知道兒子在怪她,看到兒子在畫蝸牛,就借機說這個蝸牛是送給媽媽,為什麼要送媽媽蝸牛,因為媽媽很慢,所以很慢才來接你。安吉瞬間陰天轉晴。

胡可不是馬上帶安吉回家,而是觀察兒子在做什麼,通過兒子做的事來切入話題來化解兒子的情緒。

所以作為父母,用孩子的方式,多和孩子溝通,讓他們理解你為什麼會來那麼晚。不要因為他們年紀還小,就覺得孩子不懂,於是便強迫他們接受你安排的一切。

很多時候,生活讓我們沒有太多的選擇。

為了生活,孩子只能交給老人來帶,幼稚園上學放學也是由老人接送。

對孩子來說,爸爸媽媽始終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平時是交給老人來接送的,請爸爸媽媽每週或者每個月至少親自接送一次!

這樣的做法看起來可能沒什麼,但是對孩子來說卻有不一樣的意義——爸爸媽媽忙所以都是爺爺奶奶送我上下學,但是爸爸媽媽只要有時間,就來接我!這樣,孩子就能夠感受到你的關注、你的愛,他心裡會知道爸爸媽媽是愛他的!

表姐和表姐夫都在市里上班,孩子留在縣城裡給爺爺奶奶帶。表姐和表姐夫早就商量好了,兩人輪流每週抽一兩天克服困難或者請一兩個小時假去接孩子,週末也帶孩子好好過。實在做不到的時候,會打電話跟孩子說明理由,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

表姐常常都會欣慰地說,雖然沒辦法把孩子交給了老人帶,但是每次我們自己去接孩子的時候,孩子都異常高興,老是粘著我們。很多孩子玩的東西,因為爺爺奶奶體力上不適合,所以我們週末會常常帶孩子去縣裡市里的遊樂場、公園,讓孩子和我們一起快樂地過週末。所以孩子不是和爺爺奶奶更親,和我們也很親密。

越小的孩子,心靈越是敏感脆弱;樂觀派的孩子,心靈也會有脆弱的時候,如果你平時都是按時接的孩子,偶爾晚接了,最好提前給孩子打個“預防針”:“媽媽今天有事,可能要晚點去接你,但媽媽不是忘記你也不會不愛你。因為媽媽很愛你,所以會儘早趕過來。”給孩子打好招呼,孩子心裡就會有所準備。

不要把接孩子這件事的當成小事,更不要總是讓你的孩子“留守”幼稚園。

安吉哭著說:“我不想等你了”,看到這裡,真的讓人心碎了,非常心疼這個小小男子漢。

不過,媽媽胡可做的非常好。胡可看著兒子忍著情緒不理她,知道兒子在怪她,看到兒子在畫蝸牛,就借機說這個蝸牛是送給媽媽,為什麼要送媽媽蝸牛,因為媽媽很慢,所以很慢才來接你。安吉瞬間陰天轉晴。

胡可不是馬上帶安吉回家,而是觀察兒子在做什麼,通過兒子做的事來切入話題來化解兒子的情緒。

所以作為父母,用孩子的方式,多和孩子溝通,讓他們理解你為什麼會來那麼晚。不要因為他們年紀還小,就覺得孩子不懂,於是便強迫他們接受你安排的一切。

很多時候,生活讓我們沒有太多的選擇。

為了生活,孩子只能交給老人來帶,幼稚園上學放學也是由老人接送。

對孩子來說,爸爸媽媽始終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平時是交給老人來接送的,請爸爸媽媽每週或者每個月至少親自接送一次!

這樣的做法看起來可能沒什麼,但是對孩子來說卻有不一樣的意義——爸爸媽媽忙所以都是爺爺奶奶送我上下學,但是爸爸媽媽只要有時間,就來接我!這樣,孩子就能夠感受到你的關注、你的愛,他心裡會知道爸爸媽媽是愛他的!

表姐和表姐夫都在市里上班,孩子留在縣城裡給爺爺奶奶帶。表姐和表姐夫早就商量好了,兩人輪流每週抽一兩天克服困難或者請一兩個小時假去接孩子,週末也帶孩子好好過。實在做不到的時候,會打電話跟孩子說明理由,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

表姐常常都會欣慰地說,雖然沒辦法把孩子交給了老人帶,但是每次我們自己去接孩子的時候,孩子都異常高興,老是粘著我們。很多孩子玩的東西,因為爺爺奶奶體力上不適合,所以我們週末會常常帶孩子去縣裡市里的遊樂場、公園,讓孩子和我們一起快樂地過週末。所以孩子不是和爺爺奶奶更親,和我們也很親密。

越小的孩子,心靈越是敏感脆弱;樂觀派的孩子,心靈也會有脆弱的時候,如果你平時都是按時接的孩子,偶爾晚接了,最好提前給孩子打個“預防針”:“媽媽今天有事,可能要晚點去接你,但媽媽不是忘記你也不會不愛你。因為媽媽很愛你,所以會儘早趕過來。”給孩子打好招呼,孩子心裡就會有所準備。

不要把接孩子這件事的當成小事,更不要總是讓你的孩子“留守”幼稚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