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極米科技CEO鐘波的海賊王軍團與無屏“視界”

【環球網科技 記者 張之穎】如果你正欣賞一部科幻電影,你覺得電影中的未來電視,會是什麼樣子?

“未來電視一定是沒有螢幕的,它不應該被畫框局限。螢幕想要多大,就可以多大,

而且想要去哪裡,就能在哪裡使用。”極米科技創始人兼CEO鐘波說,你可以把天花板當作螢幕,舒服地躺在床上看美劇,也可以在戶外露營時,把車窗當成螢幕看電影。

這樣的科技,不在未來,它早成為現在進行式。

環球網獨家專訪了極米科技創始人鐘波,一探他如何看待未來電視的樣貌。2012年,極米團隊辭去人人稱羨高薪又穩定的工作,帶著晨星半導體十年的技術積累,從六七人的研發團隊開始,

走到今天成為產品、行銷、企業文化與管理面面具到的百人企業。究竟是什麼讓他們在財務自由之後,選擇挑戰極限,進軍一個未知成敗的新領域?

未來電視應該是“無屏電視”

如果鐘波是對的,三星、LG的曲面電視,甚或蘋果、穀歌實驗室中尚未雛形的電視概念,在未來都可能成為古董。至今為止,蘋果、穀歌雖然將電視視為家庭娛樂中心,但仍舊給不出明確方向;三星、LG則在硬體上追求極致,

期待電視同時成為家中的裝飾藝術。然而,這些似乎都尚未造成市場上殺手級的轟動。

“平板電腦與智慧手機的時代,電視的使用率逐漸降低,夫妻回家後,背對背各自看手機追劇;週末時寧願去電影院,也不要在家看電視。

我們覺得,電視形態已經不再符合消費者的需要。”鐘波說,自己在電視行業從事十多年,看著電視科技一路往下發展,他們不斷思考未來電視會是什麼樣子。

一段iPhone 5的概念視頻打開了鐘波的眼睛。視頻中呈現的螢幕可大可小,需要的時候就能“以空氣成像、以介質呈現”。

“科幻電影中,對未來的顯示幕幕也是如此定義的,關鍵是我們怎麼樣把螢幕變得更大、更舒服。於是我們開始了無屏電視的開發與探索之旅,

”鐘波說:“我們想要做一個自己喜歡的產品,這是做工程師的想法。”

放下百萬年薪,創業從月薪3500元開始

這群已經財富自由的晨星半導體工程師,辭去了高薪安穩的工作,滿懷理想,帶著打造一款未來產品的夢,搬到四川郊區,合租了一棟三層的清水房:一層生產、二層研發、三層睡覺。

轉身一變,這些曾是百萬年薪的白領階級,睡在像學生宿舍一般的二手鐵架床,

牆壁一碰都是灰,馬桶還是 蹲坑式,他們自己粉刷牆壁,過著月領3500元的日子。

“那時候,大家都是三十多歲結了婚的大男人,有的老婆小孩住在幾千里之外的深圳,他每一兩個月才回家一趟,現在想來真的蠻苦。”鐘波說。

有趣的是,回憶起那段時光,鐘波說,當下的他們真沒感覺苦,大夥腦海裡都一心追逐著一個夢想。

“有個小夥伴,當時在牆上畫了海賊王,是用我們自己的投影產品投射在牆面上描出來的。”日本漫畫海賊王正是刻畫冒險逐夢的一群人,這段故事彷佛讓極米的初創團隊找到了歸屬。“我們完全是理想主義者。”他說。

鐘波笑著說:“那時候的精神狀態,就是想要做一件事,完成自己的夢想。有時後,為了一個論壇愛好者的帖子,就可以開心一整天。晚上加班到半夜一兩點,猜拳輸的要煮面給大家吃。……還有一天,因為住在郊區,有只野雞飛進來,抓了半天沒抓到......。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在當時卻讓我們很快樂。”鐘波憶起那段熱血青春,眼神流露對過去嚮往的情懷。

“大家說創業成功是九死一生,我認為失敗率遠遠超過九死一生,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機會。”,鐘波說:“因為你要顛覆一個傳統的產品模式,去創造一個世界上從未有過的產品形態。”

那是什麼讓這群百萬年薪攜家帶眷的男人們,放棄百萬高薪,在成功尚未來到前,堅持一條未知的路途?

鐘波表示:“首先,我們非常堅信未來電視一定是沒有螢幕的,無論是科幻電影,或我們對未來的想像,都認為未來電視沒有螢幕,這是我們絕對堅信的。但我們唯一的擔心是在這個階段做這樣的探索,會不會太早,是不是正確的時間點。”

“這時候是什麼支撐我做下去呢?我們已經在電視、電視晶片領域工作十多年,我們有這麼多技術積累,以前的工作讓我們已經有一定的財富基礎,在這個條件下,就算是由別人來做無屏電視,從技術和能力方面來看,他們做的時間會更久。如果是我們做,我們可能會失敗,而且很可能失敗,但我們一定能把無屏電視這樣新形態的產品早一兩年帶到大家面前。就算我們失敗了,後面的人能延續我們的路探索下去,就是這樣的想法支撐我們繼續做下去。”鐘波說。

據媒體報導,鐘波拿出自己多年積累的700萬元,加上創業夥伴的集體投入共1000萬元,湊成了極米的創始資金。

粉絲團裡有明星CEO:我沒有刻意接觸娛樂圈

極米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現在,這家年輕的公司靠“無屏電視”的理念和產品,年銷售額達到8億元,這一數字在今年預計翻倍。

有媒體指出,在極米成立的第二年,該產品就以51.4%的份額,成為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智慧微投產品。其後,極米出貨量超過傳統國際巨頭LG,市場佔有率躍居全球行業第一。

無屏電視還一度受到娛樂圈的關注,許多知名藝人像徐崢、汪涵、羽泉、劉歡都是極米的粉絲用戶。這群屌絲工程師,竟然贏得了娛樂圈。

“我們並沒有要刻意接觸娛樂圈。”鐘波說。

“相反的是,要架構這樣全新的產品,放棄過往待遇豐厚的工作,把過往財務與技術的積累,全心投入到一個還看不到前景、前途很困難的領域,我們的內心其實很忐忑。當時創業的心情,其實是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鐘波坦言:“我們心裡很不踏實,需要宣洩的管道,也需要精神上的支援。我們發帖告訴大家自己想要做這件事,它不一定能成功,這是一個堂吉訶德式的嘗試。”。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與壓力,做技術研發時,極米覺得一定不能閉門造車。“我們架設了自己的官網和論壇,告訴大家我們對未來電視的想法是這樣的。而在這些反覆討論的思維碰撞中,無屏電視的輪廓愈來愈清晰。”鐘波表示,這些愛好者有普通民眾也有明星朋友,所以我們平時都在交流,搜集社會各階層的想法,彙集起來,使產品更加豐滿。

在與網友們的互動裡,鐘波的確收穫了粉絲的支持和鼓勵。只是鐘波萬萬沒想到,最後他得到的遠不止於此。

極米粉絲非常狂熱和投入,在新產品的研發階段,主動提出訴求和建議。發佈前幾個月,極米提供樣機給粉絲體驗。這群粉絲還把BUG用Excel做成一頁一頁詳細的列表,大大促進了極米的研發進度和產品成熟度。

鐘波表示:“作為一個明星類產品,發佈會一推出後,通常大量預售機器就一售而空,這時候最怕的是產品不成熟造成消費者困擾,但是通過粉絲預先深度體驗,把很多隱患都先解決了。”

現在,極米擁有超過百萬粉絲的社群,官方社區日活發帖數達6000帖,這一切,最初只因希望找到創業路上的支持與陪伴。今天極米在社區行銷上積累的人氣熱度,可能是當時他們想也沒想過的。

產品不過關用鐵錘砸爛,工程師當場落淚

如果只有行銷造勢,極米是不會長久的。鐘波對於自身產品的要求近乎催毛球疵。

鐘波曾經向媒體表示,為了做出一台完美的無屏電視,他的團隊以三套模具、三種方案同時作業,平行試錯。面對挑戰,團隊通宵達旦工作是常態,最極端的是在公司的11天熬了五個通宵。第一代產品準備上市的時候,鐘波又親手砸掉它,宣佈從頭重來,原因是:體積不夠小。

從推出第一代產品開始,為了彰顯“不將就"的信念,極米立下一個規矩:對不甚滿意的樣機,一律當眾砸毀。創業四五年來,鐘波砸毀的樣機至少有30台。這把砸毀不滿意產品的鐵錘,被命名為“極米錘”。”

對鐘波而言,把一樣東西做好並不是“工匠精神”的全部,將專注、極致、創新深入流程再造之中,才是“工匠精神”應有之義。鐘波曾說,自己忙來忙去就忙一件事:不計成本,一根筋地“死磕”技術和產品。

現在,極米擁有將近300名研發人員,每年最多只推出兩到三款產品。他們在不同領域不斷研發與嘗試,很多產品雛形在草稿就遭遇否決,有些是在樣機階段結束,有些是在小批量量產階段停產。每個階段的要求都很嚴格。

研發團隊面對“極米錘”的當眾處決,是否壓力山大?

鐘波回答:“緊張是必然的,但令我動容的是,其實是很多人花了一年多時間做產品,把它當自己的孩子,遭到否決時工程師當場落淚,覺得自己的心血白白付出,甚至懇求我們是否能試產一千台,讓他賣給自己的朋友。其實有些產品真的還蠻棒,只是沒有達到我們的標準。”

許多人都催促鐘波“市場不等人”,建議他快速發佈產品,邊做邊改,但他堅持非得把產品做好了再推出。

十來人用一頓飯搞定,但幾百人貫徹難

今天,極米大了,企業茁壯了,挑戰變多了。從過去七人的團隊,一路到今天成長到上百名員工,鐘波感受到更多的責任感與壓力。

“現在有這麼多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不乏很多優秀企業的高管,還有上百名員工一起做一個事,為了無屏電視的夢想一起往前走。這時背負的責任,不只是自己的夢想,還有對員工的責任、社會的責任,這時候壓力會越來越大。需要學習的越來越多。”鐘波說。

鐘波繼續說:“以前作為研發人員,只想著如何把產品做好,把自己的構想實現。現在,不光是我們的產品,其實極米公司也是產品,是大家一起打造的產品。它應該有自己鮮明的願景、使命、價值觀,這是我們以前沒有考慮過、經歷過的。”

企業管理成為鐘波的功課,鐘波不斷學習並提升自己,打造企業文化,他著手疏理: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要做什麼事,並把這些想法跟大家貫徹。

“以前幾個人一起吃頓飯就說清楚的事,一旦有幾百人的時候,我們未來做什麼,現在做什麼,我們追求什麼工作態度、生活態度,這些全部都要貫徹給他,其實蠻難的。”他說。

然而,鐘波心理清楚,唯有將這些文化落地執行,公司才能源源不斷地朝著做一個好產品、做未來產品的方向邁進,讓企業自發地駛向夢想的燈塔。

採訪後記

一個帶頭做夢的領航者,可能會有許多個人的堅持。

鐘波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在安逸的生活中,放下百萬年薪,本來就是不容易的選擇。最後臨門一腳說服他的是:如果失敗了,後面的人也能站在極米的肩膀上,繼續探索未來電視的樣貌,這樣也就值得了。這是鐘波的情懷。有時候,他甚至更懷念過去單純為夢想熱血打拼、那段艱苦的“男生宿舍”的日子。

當企業越來越大,每天必須面對各種決策,讓鐘波最兩難的是“選擇”。鐘波坦承,當逃稅是一個選項,他必須做決定聘請專業的會計師管理財務;當競爭對手把機器的跑分指標調得不合乎現實時,不知情的網友會受分數的影響,而鐘波必須決定要不要跟進調整跑分,為此團隊內部還產生爭執。

鐘波靜下來問自己,當初離成功這麼遙遠,也能為了夢想放下一切,為什麼當現在靠近成功時,卻變得患得患失?鐘波說,在艱難的抉擇中,這樣的想法提醒他堅持“誠信”,回到初心,最重要的是回饋給消費者。

點點滴滴,可以看見鐘波骨子裡的理想性,為了夢想,他是願意犧牲一些眼前利益的那種人。

鐘波很會問自己問題,每當抉擇時刻,他和自己對話,理出心中的答案,決定未來的方向。他是理想的,他對夢想,價值,好產品,有一股沒來由的追求。

鐘波也是一個科技產品迷,他對產品體驗有很深的執著,享受產品帶來的“完美體驗”。這種追求完美的性格,也反應在訪談中。有幾次他評估自己分享的內容不夠精采,還打斷自己,重新來過。好像做產品一樣,自我檢討與修改是一種習慣。

另一方面,從極米的身上,我看見一間公司的建立,從技術、產品、行銷逐步建立,邁向成熟,然後接著是企業文化與管理。如鐘波所言,極米公司的確是一個產品,五年的時光,這群“海賊王逐夢者”冒險犯難,一起將它建立起來。鐘波如同海盜船上的船長,領航前行。外在腆腆斯文的他,內心充滿熱血的激情。

你心中的“未來電視”是什麼樣子?曾經有句文案說“未來一直來”,或許且讓我拭目以待,順著揚起的風帆,看看他們的夢想,會帶領我們的未來去到什麼樣子的地方。

是用我們自己的投影產品投射在牆面上描出來的。”日本漫畫海賊王正是刻畫冒險逐夢的一群人,這段故事彷佛讓極米的初創團隊找到了歸屬。“我們完全是理想主義者。”他說。

鐘波笑著說:“那時候的精神狀態,就是想要做一件事,完成自己的夢想。有時後,為了一個論壇愛好者的帖子,就可以開心一整天。晚上加班到半夜一兩點,猜拳輸的要煮面給大家吃。……還有一天,因為住在郊區,有只野雞飛進來,抓了半天沒抓到......。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在當時卻讓我們很快樂。”鐘波憶起那段熱血青春,眼神流露對過去嚮往的情懷。

“大家說創業成功是九死一生,我認為失敗率遠遠超過九死一生,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機會。”,鐘波說:“因為你要顛覆一個傳統的產品模式,去創造一個世界上從未有過的產品形態。”

那是什麼讓這群百萬年薪攜家帶眷的男人們,放棄百萬高薪,在成功尚未來到前,堅持一條未知的路途?

鐘波表示:“首先,我們非常堅信未來電視一定是沒有螢幕的,無論是科幻電影,或我們對未來的想像,都認為未來電視沒有螢幕,這是我們絕對堅信的。但我們唯一的擔心是在這個階段做這樣的探索,會不會太早,是不是正確的時間點。”

“這時候是什麼支撐我做下去呢?我們已經在電視、電視晶片領域工作十多年,我們有這麼多技術積累,以前的工作讓我們已經有一定的財富基礎,在這個條件下,就算是由別人來做無屏電視,從技術和能力方面來看,他們做的時間會更久。如果是我們做,我們可能會失敗,而且很可能失敗,但我們一定能把無屏電視這樣新形態的產品早一兩年帶到大家面前。就算我們失敗了,後面的人能延續我們的路探索下去,就是這樣的想法支撐我們繼續做下去。”鐘波說。

據媒體報導,鐘波拿出自己多年積累的700萬元,加上創業夥伴的集體投入共1000萬元,湊成了極米的創始資金。

粉絲團裡有明星CEO:我沒有刻意接觸娛樂圈

極米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現在,這家年輕的公司靠“無屏電視”的理念和產品,年銷售額達到8億元,這一數字在今年預計翻倍。

有媒體指出,在極米成立的第二年,該產品就以51.4%的份額,成為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智慧微投產品。其後,極米出貨量超過傳統國際巨頭LG,市場佔有率躍居全球行業第一。

無屏電視還一度受到娛樂圈的關注,許多知名藝人像徐崢、汪涵、羽泉、劉歡都是極米的粉絲用戶。這群屌絲工程師,竟然贏得了娛樂圈。

“我們並沒有要刻意接觸娛樂圈。”鐘波說。

“相反的是,要架構這樣全新的產品,放棄過往待遇豐厚的工作,把過往財務與技術的積累,全心投入到一個還看不到前景、前途很困難的領域,我們的內心其實很忐忑。當時創業的心情,其實是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鐘波坦言:“我們心裡很不踏實,需要宣洩的管道,也需要精神上的支援。我們發帖告訴大家自己想要做這件事,它不一定能成功,這是一個堂吉訶德式的嘗試。”。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與壓力,做技術研發時,極米覺得一定不能閉門造車。“我們架設了自己的官網和論壇,告訴大家我們對未來電視的想法是這樣的。而在這些反覆討論的思維碰撞中,無屏電視的輪廓愈來愈清晰。”鐘波表示,這些愛好者有普通民眾也有明星朋友,所以我們平時都在交流,搜集社會各階層的想法,彙集起來,使產品更加豐滿。

在與網友們的互動裡,鐘波的確收穫了粉絲的支持和鼓勵。只是鐘波萬萬沒想到,最後他得到的遠不止於此。

極米粉絲非常狂熱和投入,在新產品的研發階段,主動提出訴求和建議。發佈前幾個月,極米提供樣機給粉絲體驗。這群粉絲還把BUG用Excel做成一頁一頁詳細的列表,大大促進了極米的研發進度和產品成熟度。

鐘波表示:“作為一個明星類產品,發佈會一推出後,通常大量預售機器就一售而空,這時候最怕的是產品不成熟造成消費者困擾,但是通過粉絲預先深度體驗,把很多隱患都先解決了。”

現在,極米擁有超過百萬粉絲的社群,官方社區日活發帖數達6000帖,這一切,最初只因希望找到創業路上的支持與陪伴。今天極米在社區行銷上積累的人氣熱度,可能是當時他們想也沒想過的。

產品不過關用鐵錘砸爛,工程師當場落淚

如果只有行銷造勢,極米是不會長久的。鐘波對於自身產品的要求近乎催毛球疵。

鐘波曾經向媒體表示,為了做出一台完美的無屏電視,他的團隊以三套模具、三種方案同時作業,平行試錯。面對挑戰,團隊通宵達旦工作是常態,最極端的是在公司的11天熬了五個通宵。第一代產品準備上市的時候,鐘波又親手砸掉它,宣佈從頭重來,原因是:體積不夠小。

從推出第一代產品開始,為了彰顯“不將就"的信念,極米立下一個規矩:對不甚滿意的樣機,一律當眾砸毀。創業四五年來,鐘波砸毀的樣機至少有30台。這把砸毀不滿意產品的鐵錘,被命名為“極米錘”。”

對鐘波而言,把一樣東西做好並不是“工匠精神”的全部,將專注、極致、創新深入流程再造之中,才是“工匠精神”應有之義。鐘波曾說,自己忙來忙去就忙一件事:不計成本,一根筋地“死磕”技術和產品。

現在,極米擁有將近300名研發人員,每年最多只推出兩到三款產品。他們在不同領域不斷研發與嘗試,很多產品雛形在草稿就遭遇否決,有些是在樣機階段結束,有些是在小批量量產階段停產。每個階段的要求都很嚴格。

研發團隊面對“極米錘”的當眾處決,是否壓力山大?

鐘波回答:“緊張是必然的,但令我動容的是,其實是很多人花了一年多時間做產品,把它當自己的孩子,遭到否決時工程師當場落淚,覺得自己的心血白白付出,甚至懇求我們是否能試產一千台,讓他賣給自己的朋友。其實有些產品真的還蠻棒,只是沒有達到我們的標準。”

許多人都催促鐘波“市場不等人”,建議他快速發佈產品,邊做邊改,但他堅持非得把產品做好了再推出。

十來人用一頓飯搞定,但幾百人貫徹難

今天,極米大了,企業茁壯了,挑戰變多了。從過去七人的團隊,一路到今天成長到上百名員工,鐘波感受到更多的責任感與壓力。

“現在有這麼多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不乏很多優秀企業的高管,還有上百名員工一起做一個事,為了無屏電視的夢想一起往前走。這時背負的責任,不只是自己的夢想,還有對員工的責任、社會的責任,這時候壓力會越來越大。需要學習的越來越多。”鐘波說。

鐘波繼續說:“以前作為研發人員,只想著如何把產品做好,把自己的構想實現。現在,不光是我們的產品,其實極米公司也是產品,是大家一起打造的產品。它應該有自己鮮明的願景、使命、價值觀,這是我們以前沒有考慮過、經歷過的。”

企業管理成為鐘波的功課,鐘波不斷學習並提升自己,打造企業文化,他著手疏理: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要做什麼事,並把這些想法跟大家貫徹。

“以前幾個人一起吃頓飯就說清楚的事,一旦有幾百人的時候,我們未來做什麼,現在做什麼,我們追求什麼工作態度、生活態度,這些全部都要貫徹給他,其實蠻難的。”他說。

然而,鐘波心理清楚,唯有將這些文化落地執行,公司才能源源不斷地朝著做一個好產品、做未來產品的方向邁進,讓企業自發地駛向夢想的燈塔。

採訪後記

一個帶頭做夢的領航者,可能會有許多個人的堅持。

鐘波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在安逸的生活中,放下百萬年薪,本來就是不容易的選擇。最後臨門一腳說服他的是:如果失敗了,後面的人也能站在極米的肩膀上,繼續探索未來電視的樣貌,這樣也就值得了。這是鐘波的情懷。有時候,他甚至更懷念過去單純為夢想熱血打拼、那段艱苦的“男生宿舍”的日子。

當企業越來越大,每天必須面對各種決策,讓鐘波最兩難的是“選擇”。鐘波坦承,當逃稅是一個選項,他必須做決定聘請專業的會計師管理財務;當競爭對手把機器的跑分指標調得不合乎現實時,不知情的網友會受分數的影響,而鐘波必須決定要不要跟進調整跑分,為此團隊內部還產生爭執。

鐘波靜下來問自己,當初離成功這麼遙遠,也能為了夢想放下一切,為什麼當現在靠近成功時,卻變得患得患失?鐘波說,在艱難的抉擇中,這樣的想法提醒他堅持“誠信”,回到初心,最重要的是回饋給消費者。

點點滴滴,可以看見鐘波骨子裡的理想性,為了夢想,他是願意犧牲一些眼前利益的那種人。

鐘波很會問自己問題,每當抉擇時刻,他和自己對話,理出心中的答案,決定未來的方向。他是理想的,他對夢想,價值,好產品,有一股沒來由的追求。

鐘波也是一個科技產品迷,他對產品體驗有很深的執著,享受產品帶來的“完美體驗”。這種追求完美的性格,也反應在訪談中。有幾次他評估自己分享的內容不夠精采,還打斷自己,重新來過。好像做產品一樣,自我檢討與修改是一種習慣。

另一方面,從極米的身上,我看見一間公司的建立,從技術、產品、行銷逐步建立,邁向成熟,然後接著是企業文化與管理。如鐘波所言,極米公司的確是一個產品,五年的時光,這群“海賊王逐夢者”冒險犯難,一起將它建立起來。鐘波如同海盜船上的船長,領航前行。外在腆腆斯文的他,內心充滿熱血的激情。

你心中的“未來電視”是什麼樣子?曾經有句文案說“未來一直來”,或許且讓我拭目以待,順著揚起的風帆,看看他們的夢想,會帶領我們的未來去到什麼樣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