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銀行理財能否揮別高增長?重心或將轉向個人理財

當前,在強監管態勢下,擴張多年的銀行理財規模能否在2017年揮別高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理財規模增速將大幅下降。目前,多數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準接近監管紅線。

規模縮減收益率微升

據Wind資料統計,今年4月份全國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10038只,相比於3月份減少了15%。這種趨勢延續至5月份。

普益標準資料顯示,4月29日至5月5日,全國243家銀行共發行了1521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發行銀行數比上期減少12家,

產品發行量減少58款。

業內人士表示,4月份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規模在縮減,一方面,隨著一季度末考核的結束,銀行對於資金的需求程度有所減弱;

另一方面,3月末開始的監管升級也使得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更為謹慎,不少銀行暫停了一些不規範產品的發行。

除此之外,監管升級對同業業務的衝擊也使得同業理財新增規模大幅收縮。

不過,雖說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減少,

但平均收益率出現微升。就北京地區而言,最近兩周保本理財的平均收益率從3.69%上升到3.76%,非保本理財的平均年收益率從4.55%上升到4.60%。

以中信銀行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為例,一款名為“樂贏穩健”的理財產品,認購起點5萬元,產品期限65天,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45%;

另一款名為“慧贏成長”的理財產品,認購起點100萬元,產品期限305天,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65%,收益率僅相差0.2個百分點。

此外,不少銀保產品也開始漸漸淡出銀行熱銷產品行列。

開放式理財產品走俏

現階段,銀行理財產品仍舊以封閉式為主,不過業內人士預計,隨著監管政策的導向以及投資者教育的不斷推進,銀行理財由“封閉”轉向“開放”是大勢所趨。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理財產品向開放式的轉型,並非是銀行根據市場發展情況進行的自發性改革,而是多方推動的結果。而最大的推動力來自監管政策的不斷調整,

銀行需不斷作出相應的改變來滿足監管要求。

對於中小銀行而言,大力推行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既能吸引對流動性需求高的客戶以拓展市場,又能緩解資產端收益持續下降帶來的窘境,還能逐步將產品向淨值型轉型,從而擺脫剛性兌付的困境。”魏驥遙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並非是銀行理財產品形式演變的終點,

逐步培養投資者轉向淨值型產品,促使銀行理財真正回歸到“代客理財,風險自負”的本質上來,才是銀行理財的發展方向。

重心或將轉向個人理財

在銀監會此前連續發佈的7個監管檔中,其中3個重點指向同業業務,而《關於銀行業“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更是直接劍指同業套利和同業擴張,涉及銀行理財、存單和委外等業務。

伴隨著同業資金空轉套利的空間縮小,各家銀行也悄然對資產負債表作出調整,從最新披露的上市銀行2017年一季報來看,同業資產和同業負債都在全面收縮。

魏驥遙認為,未來銀行理財的發展重心或將轉向個人理財業務。普益標準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性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同業理財分別下降10.95%、9.26%和1.86%。

與此同時,其個人理財餘額則分別增長14.11%、20.99%和50.71%。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開放式理財產品的發展態勢日益良好,但仍需要關注其所面臨的挑戰。

從發行主體來看,開放式理財產品對銀行的產品定價能力、投研能力、市場推廣能力、資訊披露程度等都有較高要求,但多數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較難滿足上述條件;

從投資者來看,購買開放式理財產品需要投資者即時關注產品的淨值波動,並根據市場和收益率變化情況調整投資策略,這就要求投資者對理財產品需要具備一定的認知,然而大多數投資者卻缺乏關注意識。

因此,理財產品的轉型發展,還需要銀行在提升自身業務能力的同時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

以上內容僅為資訊傳播為需要,不作為投資參考,文中部分來源於互聯網媒體,不代表蜂融網立場,風險請自擔!

伴隨著同業資金空轉套利的空間縮小,各家銀行也悄然對資產負債表作出調整,從最新披露的上市銀行2017年一季報來看,同業資產和同業負債都在全面收縮。

魏驥遙認為,未來銀行理財的發展重心或將轉向個人理財業務。普益標準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性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同業理財分別下降10.95%、9.26%和1.86%。

與此同時,其個人理財餘額則分別增長14.11%、20.99%和50.71%。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開放式理財產品的發展態勢日益良好,但仍需要關注其所面臨的挑戰。

從發行主體來看,開放式理財產品對銀行的產品定價能力、投研能力、市場推廣能力、資訊披露程度等都有較高要求,但多數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較難滿足上述條件;

從投資者來看,購買開放式理財產品需要投資者即時關注產品的淨值波動,並根據市場和收益率變化情況調整投資策略,這就要求投資者對理財產品需要具備一定的認知,然而大多數投資者卻缺乏關注意識。

因此,理財產品的轉型發展,還需要銀行在提升自身業務能力的同時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

以上內容僅為資訊傳播為需要,不作為投資參考,文中部分來源於互聯網媒體,不代表蜂融網立場,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