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Uber自動駕駛目前水準如何?每分鐘需要人類司機干涉一下

李林 編譯整理

量子位·QbitAI 出品

Uber為了搞無人車,和Google打官司,

和加州交通管理局吵架,可謂轟轟烈烈。

去年12月,自動駕駛Uber要在加州路測,被大家猛然發現沒申請牌照……和交通管理局吵了幾個回合之後,Uber立了個flag:我們的自動駕駛汽車也是有人在開的,我們才不要去申請無人車測試牌照!隨後,用收購來的Otto自動駕駛卡車,把測試車拉到了亞利桑那。

量子位一直好奇:“有人在開”的自動駕駛汽車,那個坐在駕駛座上的人都需要做什麼呢?今天,

美國媒體ReCode獲取的一份Uber無人車部門內部檔,揭示了一點點答案。

上周,Uber有43輛自動駕駛汽車在路測,一共開了20,354英里(約32,756公里)。駕駛座上的人類司機不算很輕鬆,每0.8英里(1.29公里)左右就需要干涉一下,比1、2月份更累了,當時是每開0.9、1.0英里需要干涉一下。以時速60英里計算,自動駕駛Uber裡坐著的人類司機,不到一分鐘就需要控制一下汽車。

需要人類干涉的情況包括車道線不清晰、轉彎過猛、天氣不好等等。

Uber還統計了“關鍵”干涉的頻率,指的是人類司機為防止撞人或者造成5000美元以上損失而進行的干涉。上周,關鍵干涉平均每200英里發生一次,上上周是114英里,在1月底和2月初分別是125英里和50英里。心疼2月初的那些人類司機。

每0.8英里需要人類干涉一下,每200英里需要一次“關鍵”干涉,是個怎樣的水準呢?

市面上的資料有限,我們只好和各家企業向加州交管局提交的自動駕駛“脫離報告(Disengagement Report)”來做一下比較。

* 注:各家公司處於自動駕駛研發的不同階段,測試的路況也不一樣,有的在高速公路,有的遍佈城市,通常認為橫向比較意義不大。

但也沒有更好的資料可用了,就權當是個參考吧……

我們選兩家在加州做城市路況測試的公司,第一家是測試總里程比較長Waymo,在2016年一共開了63.5萬英里。

每家公司提交的報告,對“脫離”都有著不同的定義,Waymo會估算“如果駕駛員沒有拿回控制權會發生什麼”,

如果系統可能做出危險行為,才算作是“脫離”。從界定來看,與Uber的“關鍵干涉”比較接近。

干涉次數/千英里Waymo 20160.2Waymo 20150.8Uber 上周5

另一家是通用汽車旗下的Cruise,2016年在加州總共行駛了9776英里,平均每1000英里會發生28.36次“脫離”。Cruise報告中的“脫離”,大部分都是人類為“避免意外行為”而拿回車輛控制權。

好消息是,Uber雖然為申請牌照的事和加州交管局吵來吵去,這個月初還是捂著臉拿到了牌照,

到明年年初,我們就能看到Uber今年的表現了。

今天AI界還有哪些事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