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警惕年報中的“陷阱”

投資者在看年報時,除了不要被年報的表面所迷惑,要分析觀察和仔細研究年報的重點內容外,還要警惕常見的一些陷阱。

1、銷售利潤率陷阱

如果報告內的銷售利潤率變動較大,則表明公司有可能少計或多計費用,從而導致帳面利潤增加或減少。特別是對於銷售產品較為固定的公司,往往都有較為穩定的銷售管道,那麼銷售費用也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值,所以出現利潤率的大幅度變動,就很有可能是公司有意通過調整費用來控制利潤的增加或者減少,

再結合股價所處的位置以及未來公司的政策,不難判斷出公司的意願。


2、應收賬款項目陷阱

每一家企業都會有大量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這是做假賬最方便快捷的途徑。為了抬高當年利潤,上市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或關係企業進行賒帳交易。

因此,當我們看到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出現大量“應收賬款”,損益表上出現巨額利潤增加,但現金流量表卻沒有出現大量現金淨流入時,就應該開始警覺: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賒帳交易操縱利潤?

賒帳交易的生命週期不會很長,一般工業企業回收貨款的週期都在一年以下,時間太長的賬款會被列入壞賬行列,影響公司利潤,

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會在下一個年度把賒帳交易解決掉。解決的方法很簡單——讓關聯企業或關係企業把貨物退回來,填寫一個退貨單據,這筆交易就相當於沒有發生,上一年度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這對於投資者來說已經太晚了。當年的“銀廣夏”和“鄭百文”就曾經因為虛構應收賬款被處以重罰。

3、壞賬準備陷阱

通俗的說,壞賬準備金就是假設應收賬款中有一定比例無法收回,

對方有可能賴帳,必須提前把這部分賴帳金額扣掉。理論上講,上市公司的壞賬準備金比例應該根據賬齡而變化,賬齡越長的賬款,遭遇賴帳的可能性越大,壞賬準備金比例也應該越高。

利用壞賬準備金做假賬有兩種手段——第一種是多計,第二種是少計。少計壞賬準備金很容易理解,這樣可以增加利潤,提升估值,便於操縱股價;多計壞賬準備金則一般發生在經營情況惡劣的年份和更換領導。

4、折舊陷阱

在建工程完工後不轉成固定資產,公司也就免提折舊,有的不按重置後的固定資產提取折舊,有的甚至降低折舊率,這些都會虛增公司的利潤。

5、“其他業務利潤”陷阱

從財務會計的角度來看,操縱“其他業務利潤”比操縱“主營業務利潤”更方便,更不容易被察覺。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不可能深入調查某家公司的“其他業務利潤”是不是偽造的,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分析出一定的可能性——如果一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利潤”與“其他業務利潤”嚴重不成比例,甚至是“其他業務利潤”高於“主營業務利潤”,我們就有理由懷疑它做了假賬。


6、債務償還能力陷阱

衡量一家公司的債務償還能力,主要有兩個標準:一是流動比例,即用該公司的流動資產比上流動負債;二是速動比例,即用該公司的速動資產(主要是現金和有價證券、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很容易變現的資產)比上流動負債。一般認為工業企業的流動比例應該大於2,速動比例應該大於1,否則資金周轉就可能出現問題。但是不同行業的標準也不一樣,不可以一概而論。


許多上市公司正是通過操縱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一方面抬高利潤,一方面維持債務償還能力的假像,從銀行手中源源不斷的騙得新的貸款。作為普通投資者,應該時刻記住:只有冰冷的現金才是最真實的,如果現金的情況不好,其他的情況再好也難以信任。

如果一家企業的流動比例和速動比例良好,現金又很充裕,我們是否就能完全信任它?答案是否定的。現金固然是真實的,但也要看看現金的來歷——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還是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

剛剛上市或配股的公司一般都有充裕的現金,這並不能說明它是一家好公司。恰恰相反,以造假和配股為中心的“中國股市圈錢模式”可以用以下公式概括:操縱利潤—抬高股價—增發配股—圈得現金—提高信用等級—申請更多銀行貸款—繼續操縱利潤,這個模式可以一直迴圈下去,直到沒有足夠的錢可圈為止。

國誠投資,中國證監會批准的具有證券諮詢執業資格的專業諮詢機構(證書編號:ZX0180)

國誠合肥投資顧問王金林

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分析出一定的可能性——如果一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利潤”與“其他業務利潤”嚴重不成比例,甚至是“其他業務利潤”高於“主營業務利潤”,我們就有理由懷疑它做了假賬。


6、債務償還能力陷阱

衡量一家公司的債務償還能力,主要有兩個標準:一是流動比例,即用該公司的流動資產比上流動負債;二是速動比例,即用該公司的速動資產(主要是現金和有價證券、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很容易變現的資產)比上流動負債。一般認為工業企業的流動比例應該大於2,速動比例應該大於1,否則資金周轉就可能出現問題。但是不同行業的標準也不一樣,不可以一概而論。


許多上市公司正是通過操縱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一方面抬高利潤,一方面維持債務償還能力的假像,從銀行手中源源不斷的騙得新的貸款。作為普通投資者,應該時刻記住:只有冰冷的現金才是最真實的,如果現金的情況不好,其他的情況再好也難以信任。

如果一家企業的流動比例和速動比例良好,現金又很充裕,我們是否就能完全信任它?答案是否定的。現金固然是真實的,但也要看看現金的來歷——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還是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

剛剛上市或配股的公司一般都有充裕的現金,這並不能說明它是一家好公司。恰恰相反,以造假和配股為中心的“中國股市圈錢模式”可以用以下公式概括:操縱利潤—抬高股價—增發配股—圈得現金—提高信用等級—申請更多銀行貸款—繼續操縱利潤,這個模式可以一直迴圈下去,直到沒有足夠的錢可圈為止。

國誠投資,中國證監會批准的具有證券諮詢執業資格的專業諮詢機構(證書編號:ZX0180)

國誠合肥投資顧問王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