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懶媽媽”養出“好孩子”,過度關心是給孩子最差的禮物

【溫室的花朵—樂樂】樂樂六歲了,是家裡的小公主,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帶大的,

已經快要上小學了,仍然天天都在家裡,不讓去幼稚園。原因是,這孩子一去幼稚園就生病,就不讓孩子去了。在社區裡,總是見不到這個孩子在小廣場上玩兒,聽說她一般不下樓,總是在家裡自己玩,因為家裡人擔心她生病。一次,遇見了這個孩子的爺爺帶著她下樓來,看見她正對爺爺大喊大叫,拳打腳踢,原來是她非要爺爺買零食,爺爺不給買就哭鬧。

【勇敢獨立的多寶】多寶今年六歲了,是社區裡所有爸媽口中讚不絕口的孩子。為人隨和,和所有的小朋友都能玩到一塊兒,好人緣不說,還特別懂事,媽媽累了就主動幫助媽媽分擔,生病了還能照顧媽媽。大家跟多寶媽媽取經,多寶媽的回答讓人驚訝,她說:“多寶從小我就沒怎麼太管她,給她充分的自由,讓她自己解決問題。磕磕碰碰的也不會大驚小怪的,她也不是很依賴我,

從四歲開始睡覺都是自己睡的。

全家人圍著轉的孩子,圈養在溫室裡得不到錘煉,總是愛生病不說,還會養成驕縱的毛病,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可想而知會怎樣。 而正如多寶媽所說,不怎麼管,適當的放手,反而能讓孩子更加的獨立、也更能夠面對生活上的種種困難。

懶媽媽養出好孩子,那麼我們都需要在什麼地方懶呢?

1、不過度關心衣食住行

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很多爸媽都過於緊張,擔心孩子穿衣少了,擔心孩子吃不飽。總能看到不少爸媽穿的很少,卻非要逼孩子穿很多,結果孩子滿頭大汗,出門風一吹反而容易感冒。吃飯的時候,追著孩子餵飯,生怕孩子吃不飽,不吃完就吼孩子,搞得孩子一邊吃飯一邊哭,這樣也容易讓孩子消化不良。

何不適當放手,做個“懶媽媽”,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餓了自己吃,冷了自己穿。

2、不過度注意衛生

“這也不讓碰,那也不讓動,髒,有細菌”

注意衛生沒有錯,過度注意則是有問題了,孩子本來就是天生愛玩,內心充滿了對未知的好奇,一個孩子如果不能用自己的小手去感知未知的世界,就等同於扼殺了他的想像力,和對世界的感知。

3、不過度保護

“不准上滑梯,不准爬牆,危險,不要跑了,都咳嗽了”

保護孩子需要適度,讓孩子盡情的玩耍也是一種愛,給孩子劃定一個安全範圍,在這個範圍內自由活動,如果萬事都要阻止,剝奪孩子玩的權利,不但孩子束手縮腳缺乏自信,家長也神經緊張累的慌。

想要養一個好孩子,從做懶媽媽開始,適度放手,讓孩子自由自在,給孩子空間和時間讓他自己成長,而不是靠我們來事無巨細的代替他們成長。這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也是給孩子人生中最美好的禮物。

從做懶媽媽開始,適度放手,讓孩子自由自在,給孩子空間和時間讓他自己成長,而不是靠我們來事無巨細的代替他們成長。這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也是給孩子人生中最美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