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朱元璋從小放牛娃中儼然成了小首領,他的八字即是帝王命?

朱元璋傳奇故事 鳳凰占穴,是說朱元璋埋葬父母的故事,它在鳳陽一帶流傳了六百多年。 元朝末年的一天,鳳陽上空突然飛來一隻彩鳳,盤旋兩圈之後,便向西南方向飛去,降落在一片荒灘之上。

消息傳開,人們紛紛趕到那裡觀看。且說此時,府官巡視路過這裡,見有只鳳凰沖著自己落下,心想,鳳凰是種神鳥,象徵吉祥,如能捉住它,獻給皇上,真是做官不貪財,富貴天上來!想到這,頓時眉飛色舞,十分高興,一縱身撲上去。那鳳凰低首長鳴一聲,展開雙翅,騰空而起,飛進彩雲裡去了。 圍觀的人們見鳳凰飛走,便一哄而散。而府官卻兩手一動不動地按在鳳凰落下的地方,
大聲叫喊衙役:“你們快拿鍬來挖,鳳凰不落無寶之地,這裡一定有寶!”說著自己先挖了起來,衙役們找來鍬掀,從上午挖到傍晚,結果一無所獲。府官只好揮袖而去,留下一個又大又深的土坑。 不久,朱元璋的父母相繼去世。當時,他還是孩子,父母是個佃戶,一生窮困,死去連一個葬身之地都沒有。朱元璋和他二哥用秫秸卷好二老屍體,放在獨輪車上,去荒灘埋葬。剛到鳳凰降落、府官打坑的地方,
突然烏雲密佈,狂風怒號,雷電交加,傾盆大雨倒將下來,不料屍體滑進坑中,兩人便到一棵大樹下避雨去了。不一會兒,風停雨止,兩人走進一看,大吃一驚,土坑不僅被暴雨沖平,還被狂風卷成一個高大的土堆,人們都說這是天意,是老天給埋葬起來的。 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多次考慮啟墳改葬,親自到鳳陽選擇地勢,後因人奏諫,說他之所以得了天下,
是因為“鳳凰點穴”的“寶地”被他父母占著了。如若改葬,破了“風水寶地”一來使先人在裡面魂魄不安,二來會對大明江山不利。朱元璋信了這話,於是命令在原基地培土厚封,修建陵寢,這就成了現在的明皇陵 埋葬了父母和大哥以後,朱元璋就和二哥分別了,二哥年紀比較大,所以要離家到別的地方去謀生了。朱元璋孤苦伶仃一個人,幾乎活不下去了。好心的鄰居汪媽媽看他可憐,
就給附近寺廟的住持送了點禮,勸他們收下朱元璋,她要讓朱元璋去當和尚,圖個溫飽。對於朱元璋來說,當和尚是個走投無路的選擇。一開始,朱元璋也不是什麼胸懷大志的人。關於朱元璋為什麼去當和尚,也有一些傳說或附會。 傳說,朱元璋出生後,不知為什麼,一直不會吃東西。一天,淳皇(指朱元璋的父親)在求醫回來的路上,看到一個相貌奇偉的和尚坐于門側。
不料,和尚忽然發話問他道:“施主您去哪兒呀?”淳皇說:“我新生了一個兒子,但是不會吃飯。”和尚說:“這不礙事!到今晚子時(夜晚23點至淩晨1點),他自然就能吃東西了。”淳皇感謝了和尚後,說要是真如他所說,就把孩子許為他的徒弟。淳皇說罷進門要取茶招待和尚,出來卻發現他不知到哪兒去了。到半夜的時候,和尚的話應驗了,朱元璋會吃東西了。 還有一種傳說,說在朱元璋還是嬰兒時,經常鬧病。家裡人為了讓孩子好養活,就依當地風俗將孩子舍入寺廟,等孩子長大了,就讓他當和尚。等到朱元璋長大的時候,朱元璋的父親允許讓兒子當和尚去,但是孩子的娘卻不幹了,事情因此拖延了下來,朱元璋他因此沒有早早進入佛門。天有不測風雲,後來村子裡鬧起了瘟疫,無奈之下,朱元璋請求二哥同意在家鄉的於皇寺拜僧人高彬為師,鄰人汪文幫助他完成了出家的儀式。 這兩條材料都出自《天潢玉牒》。 朱元璋進的這家寺廟當年叫做於(wū)皇寺,後來改名皇覺寺。朱元璋當了皇帝後,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在離原址東北十五裡處重建皇覺寺,並改名為大龍興寺。那年月,要想當個有飯吃的和尚,也不是容易的事。當災荒同樣威脅到寺廟時,和尚們也沒飯吃了——“居未兩月,寺主封倉。各為生計,雲水飄”。朱元璋在寺裡不過待了五十天,做了不到兩個月的“行童”,什麼都還沒弄明白,就為生計所迫而離開寺廟,四處雲遊了,其時是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才十七歲。 風霜雨雪,夜月驚魂,莽莽天地,身如飄蓬。荒山古寺成了他的棲身之地,他只得靠別人的施捨勉強維持生命。作為一個游方僧,朱元璋形同乞丐,可以說是歷盡艱辛。朱元璋“南曆金、鬥,西抵光、息,北至穎州”,走遍了淮西、豫南的山山水水,就這樣一下子過了三年多。這時,朱元璋已經二十歲出頭了。這三年中,他拓寬了視野,增加了人生經驗,磨礪了在逆境中生存的本領。但朱元璋畢竟懷念家鄉,於是又回到了皇覺寺。 《皇朝本紀》上說:“(朱元璋)複入皇覺寺,始知立志勤學。”在外面遊歷了三年的朱元璋回到皇覺寺後,開始發奮讀書,伴隨青燈黃卷,早功晚課,讀書誦佛。在這期間,朱元璋“立志勤學”,除佛經外,也廣泛接觸了各類書籍。幾年寺廟生活內學到的東西,成了他書本知識的主要來源。 儘管那時候的朱元璋不過是個普通的和尚,但他在寺中的生活也還是被神化了: 他住在寺廟裡的時候,他的房間在晚上遠遠看去,常常會發出紅光,等到人走近了,那紅光又沒有了,大夥兒對此都感到很驚訝。這說的是他第一次入寺頭兩個月的事。等他從外地雲遊歸寺,情況就更玄了。有一天,一個紅衣道士出現在寺廟的西北方向,他說:“這寺中有好人。”就是說,這間寺廟將來要出大貴人。 又傳說,有一天,朱元璋在掃地,掃到佛像腳下的時候,他嫌伸出的佛腳礙事,就隨口說了句:“縮回去!”不料,佛像的腳真的乖乖“縮”回去了。還有一次,老鼠把佛像前的香燭吃了,朱元璋很生氣,心想你這個佛怎麼什麼事都不管啊?因此大筆一揮,在佛像背上批上五個大字:“發去三千里。”到了晚上,寺廟裡的其他僧人都做了一個夢,夢見廟裡的佛要走了,他們奇怪地問:“您為什麼走啊?”佛說:“當世主遣發三千里矣。”第二天早上,眾僧人發現佛像背後有字,就追問是誰幹的。朱元璋說:“哈哈,那是我開的玩笑,那我現在把他放了他。”果然,到晚上的時候,眾僧人又夢見那個佛前來道謝。佛早已知道朱元璋是“當世主”了。 朱元璋在寺中,一轉眼又過了三年,如果沒有意外發生,朱元璋這個和尚也許會繼續做下去。以他的聰明勤奮,他可能會成為一個精通佛經的高僧,傳經佈道,終老一生。但是,到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他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轉折,他眼前展現了一片新的天地。鬼使神差,一個隱藏在草莽中的英雄,從此踏上了他的創業之路。朱元璋投軍的目的原是為了活命,但當他馳騁在沙場上時,發現自己並不是弱者,自己不僅可以統領千軍萬馬,也可以掌握自己乃至許多人的命運。那麼,他又是怎樣走上這條成功之路的呢? 但是朱元璋的出生地在明朝的各種傳說中逐漸發生了歧異,形成了一種朱元璋生於泗州盱眙縣的說法——二郎廟(也有說是土地廟的)、紅羅障、躍龍岡等地名都可以一一在盱眙找到。看來,不論是濠州鐘離還是泗州盱眙,都想爭得這份“龍興之地”的光榮。 有一首叫《鳳陽花鼓》的安徽民歌流傳特別廣,歌中唱道: 說鳳陽,道鳳陽, 鳳陽是個好地方, 自從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這歌詞是說,朱皇帝生在鳳陽。那麼,朱元璋到底是生在濠州鐘離,還是生在泗州盱眙呢? 原來,在元朝,安豐路的濠州下轄鐘離、定遠、懷遠三縣,泗州則屬於懷安路,泗州下轄五縣:臨淮、虹縣、五河、盱眙、天長。當時鐘離、盱眙分屬兩州,不會混淆。到了明朝,情況發生了變化,因為鐘離出了皇帝,朱元璋要提高鐘離的地位,於是就將鐘離升為鳳陽府(洪武七年,即1374年),而鳳陽府下轄五州十三縣,包括鳳陽縣、臨淮縣、懷遠縣、定遠縣、五河縣及虹縣等縣,所轄五州中就有泗州,其下為盱眙、天長二縣。這樣,在明朝,無論是濠州鐘離,還是泗州盱眙,都屬於鳳陽府。那麼,說鳳陽出了朱皇帝,無論是生在盱眙還是生在鐘離,都沒出鳳陽府,都沒說錯。 但是,這裡有一個疑問,至今無法解釋。按朱元璋自己的說法,其父朱五四死時是六十四歲,朱元璋當時是十七歲,那麼,朱元璋出生時其父就是四十七歲。但朱元璋又說他父親是五十歲時來到鐘離東鄉的,那麼,他在朱元璋出生時就還沒有來到鐘離東鄉,朱元璋的出生地也就不是那兒。相反,如果確實像前面提到的幾本書所記載的那樣,朱元璋生於鐘離東鄉,那麼,朱五四遷到這裡時就不是五十歲,而應當是在他四十七歲以前。究竟是朱元璋的記憶有問題,還是史官記載有誤,已經難以考察了。貧窮之家,生計維艱,顛沛流離,遷徙不定,記錯了時間地點,或許是可能的。但是,既然朱元璋的哥哥重六、重七都不是生在盱眙的,朱元璋就更不可能是在盱眙出生的了。 關於朱元璋的出生,各種版本的神化傳說已經讓人目不暇接,那麼,自然而然地,關於朱家為什麼會生出這樣一個貴人來,又有這樣的傳說—— 泗州有一個楊家墩,墩下有土窩。有一天,朱元璋的祖父在農作之餘,躺在裡面休息。這時,有兩個道士經過這裡,其中一個師傅指著朱元璋的祖父臥的地方說:“如果一個人死後埋葬在這裡,他的後代就會出天子。”另一個道士——是前面說話的道士的徒弟——問道:“為什麼呢?”那道士回答說:“此地氣暖。不信你拿枯枝栽種在這裡,十天之內一定會長出樹葉來。” 這時,朱元璋的祖父突然從土窩裡站起來,道士看見他很驚訝,於是問道:“剛才你聽見我說的話了嗎?”朱元璋的祖父假裝耳聾,又是擺手,又是搖頭,表示自己什麼都不知道。於是,道士在那裡插了一段枯枝就離開了。朱元璋的祖父把道士的話記在心裡,一天天地等候著枯枝生葉。十天過去了,那枯枝果然長出葉來。但是朱元璋的祖父很有心計,他不願讓別人知道這裡是塊風水寶地,於是就把長出樹葉的枯枝拔去,又另外插了一段枯枝。 又過了十天,兩個道士再次來到土窩處,徒弟發現了插在地上的枯枝,詫異地問道:“為什麼不生樹葉呀?”師傅指著朱元璋的祖父說:“一定是被這個人拔去了。”朱元璋的祖父看見瞞不住,就承認了。道士說:“你有福,死以後應當埋葬於此,你家將會出天子。”因此,朱元璋的祖父死後就被埋葬在那裡。下葬時,讓人驚奇的事發生了:扒開的土自己壅起,成為墳堆。這個楊家墩方圓丈許,現在還可以找到,至今不生草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親自去看看。 根據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說,朱元璋小時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不過,一些關於他的傳說也太神了—— 朱家在朱元璋出生後十年,又遷到了鐘離之西鄉,後又遷到太平鄉縣孤莊村。關於朱元璋少年時的事兒,也有一些逸聞: 朱元璋小時候跟許多窮人家的孩子一樣,靠替人放牛過活。有一次,嘴實在太饞了,就把東家的牛犢給殺了,然後大夥兒一起把小牛煮熟吃了。吃完以後怎麼辦呢,朱元璋想了個辦法:他把吃剩的牛尾巴插進地裡,騙東家說:“地開裂了,小牛陷進去了!”東家跑過去拽住牛尾巴,結果牛尾巴真的往地裡鑽了,東家見狀,無可奈何地相信了朱元璋的話,沒讓他賠償牛犢。 朱元璋跟放牛的小夥伴們在一起的時候,常常玩拜皇帝的遊戲。他們拿車輻板做皇冠,拿破的木板做笏,拿籃子做龍椅。然後,大夥兒輪流做“皇帝”,坐上“龍椅”的人接受其他人的“朝拜”。不過,奇怪的是,當其他人坐上籃子的時候,都坐不穩,沒幾下就摔下來了,而朱元璋坐上去的時候卻穩穩當當的。大夥兒見狀,就服了朱元璋,就一起拿著“笏”參拜他。從此以後,朱元璋在放牛娃中儼然成了小首領。雖然這些傳說不免有附會或神化的地方,但還是可以看出朱元璋小時候要比一般孩子聰明、頑皮。

朱元璋八字;朱元璋八字分析

書上記載朱元璋八字

乾:戊壬丁丁

辰戌醜未

3癸亥 13甲子 23乙丑 33丙寅 43丁卯 53戊辰 63己巳

分析:朱元璋八字為假從兒格,壬水官星為原局之隱患,勢在去其寡;月支戌沖辰庫,引起壬水虛浮,且得丁戊去壬水之病為貴。初運一路北方水地,水木逆原局之氣勢,以至家業文憑全無,四處流浪,出家為僧。運行丙寅大運,丁戊得到幫扶,爭奪天下,成就帝王霸業。丁卯戊辰大運丁戊透幹克制壬水之病,治理國家,帝業鞏固。己巳大運戊寅年穿倒羊刃不祿。

乾造:

傷官 正官 日主 比肩

戊辰 壬戌 丁醜 丁未

戊傷官 辛偏財 癸七殺 乙偏印

乙偏印 丁比肩 辛偏財 己食神

癸七殺 戊傷官 己食神 丁比肩

大運:

七殺 正印 梟神 劫財 比肩 傷官 食神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6歲 16歲 26歲 36歲 46歲 56歲 66歲

最近突然想到明太祖朱元璋,後人對他爭議很大。

朱元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的內心世界到底是如何的,或許從他的八字能略窺一二。"朱元璋為什麼當上了皇帝?

"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幾個以算命為第二職業的朋友,所得到的答案似乎都是事先商量好了的:"辰戌醜未四庫全,皇帝命。"這個答案是前人寫書時附會出來的,作者當時大約也沒有想到,他死後會有這麼多的信徒。於是我又問:為什麼四庫占全就是皇帝命呢?我拿出幾個四庫占全的命,問道:這些人為什麼就不是皇帝命呢?結果沒有一個人能夠答得上來。曾經有個混混兒,洋洋得意地對我說:"××大師看過我的命,說我差一點兒就是皇帝命!"那得意之情,仿佛在向周圍的人暗示著什麼。我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皇帝發明家,還在為人編織著皇帝夢。

有個愛好命學的朋友,研究起來非常癡迷。他查閱了大量的書籍,走訪了許多高人,苦苦思索了很長時間,才解答了這個問題。其中的原理很簡單,長久以來就是沒有人能想到。今天我把這個原理披露出來,願愛好祖國傳統文化的朋友們,都能引以為鑒。不要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就去闖蕩江湖,讓許多不明真相的人,誤以為命理學是封建迷信。

解讀朱元璋的八字,首先要拋棄掉那些所謂大師們的傳統觀點,重新確立解讀八字的思路。朱元璋這個八字明顯身弱,滿局食傷,氣勢很足。那麼就要看食傷在八字中的作用關係,表達出了什麼意思。官星在八字中表示當官的,當命局中不喜官星,而官星又被制服了,是不是可以解釋為管官的人呢。管官的人當然是大官了。這個八字戊壬沖、辰戌沖、醜未沖,把天上地上的官星都制服了,而且把可以生官星的財星也制服了。天上地上就他的官最大,數他的財最多,他不當皇帝還能當什麼?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比爾蓋茨財富最多,選他來做聯合國秘書長,豈不是一個超級人造皇帝?這種話只能當是一種幽默。在八字這門學問中,傷官制服官星還有一重含義,表示出了命主的政治才幹。比如說歷史上的乾隆皇帝,以及他的軍機大臣和珅,都有這種八字結構。也就是說,他們都是很有政治才幹的人。不要因為受了電視劇的影響,再結合現實社會,就認為當官的沒好人,除了貪污不會幹別的。實際上有工作能力的官員不見得不貪;貪污的官員不一定有工作能力。從和珅的八字看,他命裡就有收藏癖的標誌,貪財完全是一種心理的病態的外在表現。他後來被繼任的皇帝處死了。從命理學的角度講,是他命該如此;從政治的角度講,那是出於國家財政的需要。據說從他家裡抄沒的財產,相當於乾隆年間十七年的賦稅總和。

朱元璋的政治才幹是毋庸置疑的。雖然他當過和尚,要過飯,低微的出身並不會抹殺他的能力。一旦運氣來了,他必然會有一番作為的。從八字中看他的性格,深沉多疑,機變百出,心胸也不夠寬闊。這種人喜怒無常。別人揣摩不透他的心思,他卻要時時借機考察別人。至於傳言說他濫殺功臣,在八字中找不到明顯的標誌。不過成為了他的臣屬,能長壽的少,包括太子。傳說中的"火燒慶功樓",我認為可能性不大,如果他要想殺大臣,會採用下毒的方式。關於他性格為什麼會非常殘忍,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需要更多的例證才能得出結論。

從研究歷史上幾個有作為的皇帝的八字,得出了一個標誌性的結論:在皇帝命中,臣子的定位是食神和傷官。全國的官員和百姓都要靠他來養活。為什麼呢?在八字中,食傷是生財的東西,會創造出財富供他享用。在漢代,州一級的官員就稱為"州牧",把百姓都當成牲畜了。在六爻卦中,六畜及一切養殖動物的定位就是子孫,相當於八字中的食傷。由此看來,過去統治者的統治理念都來源於《易經》。就象《道德經》裡說的:"聖人不仁,以百姓為雛狗。"

在朱元璋的八字中,食傷星都處於相沖和相刑的關係。這是一種勞作、不得安寧的狀態,也有自相殘殺的含義。在心理上則是疑慮重重,危機感很強。因此朱元璋當皇帝,對於百姓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值得慶倖的事。其進步意義,是把百姓從最殘暴的元朝統治下解救出來了。那麼大明朝又做了些什麼呢?比如說女人纏小腳,如果說在宋朝還屬於個人愛好的話,那麼在明朝卻被當作一項國策來執行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曾經讀過一個"珍珠翡翠白玉湯"的故事,儘管內容荒誕無稽,卻可以在朱元璋的八字裡找到依據。

在上個世紀末,隨著易學熱的興起,出現了一個人造八字的現象。相傳是某大師開的先河。具體的做法是,在孕婦的預產期前後,找一個八字組合好的時間,用剖腹產的方式把孩子生出來。人造八字是否能產生預期的效果,我手裡還沒有足夠的例證。不過我看過一些剖腹產的孩子的八字,判斷其家裡的一些情況,基本都準確。因此我不否定人造八字的行為。也看過兩例人造的八字,感覺是慘不忍睹。為人家選擇時辰的命理師,對八字的研究顯然沒有到登堂入室的程度。因此人造八字的關鍵,是要有精通八字格局的人來指導

1,古書記載辰戌醜未順排是帝王命,因為筆者沒有算過真實的帝王八字,只能在書上網上解讀一些帝王命造,其辰戌醜未順排是否就是帝王命,有待考證。

2,既然朱元璋貴為天子,那麼他貴在哪裡?筆者認為貴在原局的辰戌沖與醜未沖;辰戌醜未的沖,是沖出暗藏丁戊,原局以壬水為病,勢在去其寡;而丁戊即是原局的藥,也是成就帝王的工具。

3,壬戌是什麼象。戌是乾,乾是天,壬是官星,壬戌可以解讀成天下的官,而我宮的丁火比肩是獲得了壬水的官星,既控制了天下的官。

4,怎麼控制的呢,是食傷星的控制,傷官制官是管官的官,結合丁火得到了天下的官,那麼即是帝王命。

5,辰戌沖,是沖出辰戌中暗藏的戊,透到年幹克制壬水官星,戌是丁火的本庫,可以代表是朱元璋,也是比劫庫是幫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們,戌是火藥庫也代表了軍隊,而辰中的戊是當時與朱元璋爭奪天下的群雄,並非自己人;辰戌沖出的戊同時去克制壬水官星,即是群雄並起,奪取天下。

6,既然群雄並起,為什麼就是朱元璋得到天下,怎麼就不是辰戌中的戊丁呢?先談群雄,辰中的戊因為戌的沖,透到了年幹克制壬,想得到這個壬水的官星即天下,但是這個戊克制壬水是把這個壬推向日元身邊,辰雖然是水庫是收藏壬水的,但是這個辰被戌衝垮了,所以辰不能收藏壬水,也就得不到天下。

7,辰同時也代表了當時的朝廷,戌是丁的本庫、是軍隊、是起義軍。當時的元朝被戌的朱元璋的軍隊衝垮了,元朝沒了,而戌是火庫呀,火主明,可以代表明朝,即明朝取代了元朝,改朝換代。

8,繼續前面的話題,戌同時是比劫庫是幫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們,為什麼就不是他們自己奪取天下,成就帝王呢?因為戌中戊克制壬是把官推給日元,即把皇位推給朱元璋;同時戌中的丁透到了我宮,拉壬水之官到主位,即是幫朱元璋奪取官星。還有的即是壬戌暗合,在地支辰戌沖的情況下,壬戌是不能暗合的,即戌是得不到壬的,也即是說幫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們是當不了皇帝的,沒有皇帝命。

9,食傷克制壬水官星,即是反對當時的官員,朝廷,傷官是造反是起義。

10,丁火起初盤根在戌中,戌是本庫是安身之所,戌是天門,壬是官鬼是神,即壬戌是寺廟,但是壬戌被年柱的戊辰所沖,即是當時的朝廷混亂的原因,連寺廟也不能安身了,把戌中的丁即朱元璋沖跑了,即四處流浪,四海為家。

11,朱元璋是因為時柱的丁未得到了壬水官星,未是權利,這個權利是獲取官星的,是控制官星的,結合上述所講的即是帝王命。

經常鬧病。家裡人為了讓孩子好養活,就依當地風俗將孩子舍入寺廟,等孩子長大了,就讓他當和尚。等到朱元璋長大的時候,朱元璋的父親允許讓兒子當和尚去,但是孩子的娘卻不幹了,事情因此拖延了下來,朱元璋他因此沒有早早進入佛門。天有不測風雲,後來村子裡鬧起了瘟疫,無奈之下,朱元璋請求二哥同意在家鄉的於皇寺拜僧人高彬為師,鄰人汪文幫助他完成了出家的儀式。 這兩條材料都出自《天潢玉牒》。 朱元璋進的這家寺廟當年叫做於(wū)皇寺,後來改名皇覺寺。朱元璋當了皇帝後,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在離原址東北十五裡處重建皇覺寺,並改名為大龍興寺。那年月,要想當個有飯吃的和尚,也不是容易的事。當災荒同樣威脅到寺廟時,和尚們也沒飯吃了——“居未兩月,寺主封倉。各為生計,雲水飄”。朱元璋在寺裡不過待了五十天,做了不到兩個月的“行童”,什麼都還沒弄明白,就為生計所迫而離開寺廟,四處雲遊了,其時是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才十七歲。 風霜雨雪,夜月驚魂,莽莽天地,身如飄蓬。荒山古寺成了他的棲身之地,他只得靠別人的施捨勉強維持生命。作為一個游方僧,朱元璋形同乞丐,可以說是歷盡艱辛。朱元璋“南曆金、鬥,西抵光、息,北至穎州”,走遍了淮西、豫南的山山水水,就這樣一下子過了三年多。這時,朱元璋已經二十歲出頭了。這三年中,他拓寬了視野,增加了人生經驗,磨礪了在逆境中生存的本領。但朱元璋畢竟懷念家鄉,於是又回到了皇覺寺。 《皇朝本紀》上說:“(朱元璋)複入皇覺寺,始知立志勤學。”在外面遊歷了三年的朱元璋回到皇覺寺後,開始發奮讀書,伴隨青燈黃卷,早功晚課,讀書誦佛。在這期間,朱元璋“立志勤學”,除佛經外,也廣泛接觸了各類書籍。幾年寺廟生活內學到的東西,成了他書本知識的主要來源。 儘管那時候的朱元璋不過是個普通的和尚,但他在寺中的生活也還是被神化了: 他住在寺廟裡的時候,他的房間在晚上遠遠看去,常常會發出紅光,等到人走近了,那紅光又沒有了,大夥兒對此都感到很驚訝。這說的是他第一次入寺頭兩個月的事。等他從外地雲遊歸寺,情況就更玄了。有一天,一個紅衣道士出現在寺廟的西北方向,他說:“這寺中有好人。”就是說,這間寺廟將來要出大貴人。 又傳說,有一天,朱元璋在掃地,掃到佛像腳下的時候,他嫌伸出的佛腳礙事,就隨口說了句:“縮回去!”不料,佛像的腳真的乖乖“縮”回去了。還有一次,老鼠把佛像前的香燭吃了,朱元璋很生氣,心想你這個佛怎麼什麼事都不管啊?因此大筆一揮,在佛像背上批上五個大字:“發去三千里。”到了晚上,寺廟裡的其他僧人都做了一個夢,夢見廟裡的佛要走了,他們奇怪地問:“您為什麼走啊?”佛說:“當世主遣發三千里矣。”第二天早上,眾僧人發現佛像背後有字,就追問是誰幹的。朱元璋說:“哈哈,那是我開的玩笑,那我現在把他放了他。”果然,到晚上的時候,眾僧人又夢見那個佛前來道謝。佛早已知道朱元璋是“當世主”了。 朱元璋在寺中,一轉眼又過了三年,如果沒有意外發生,朱元璋這個和尚也許會繼續做下去。以他的聰明勤奮,他可能會成為一個精通佛經的高僧,傳經佈道,終老一生。但是,到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他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轉折,他眼前展現了一片新的天地。鬼使神差,一個隱藏在草莽中的英雄,從此踏上了他的創業之路。朱元璋投軍的目的原是為了活命,但當他馳騁在沙場上時,發現自己並不是弱者,自己不僅可以統領千軍萬馬,也可以掌握自己乃至許多人的命運。那麼,他又是怎樣走上這條成功之路的呢? 但是朱元璋的出生地在明朝的各種傳說中逐漸發生了歧異,形成了一種朱元璋生於泗州盱眙縣的說法——二郎廟(也有說是土地廟的)、紅羅障、躍龍岡等地名都可以一一在盱眙找到。看來,不論是濠州鐘離還是泗州盱眙,都想爭得這份“龍興之地”的光榮。 有一首叫《鳳陽花鼓》的安徽民歌流傳特別廣,歌中唱道: 說鳳陽,道鳳陽, 鳳陽是個好地方, 自從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這歌詞是說,朱皇帝生在鳳陽。那麼,朱元璋到底是生在濠州鐘離,還是生在泗州盱眙呢? 原來,在元朝,安豐路的濠州下轄鐘離、定遠、懷遠三縣,泗州則屬於懷安路,泗州下轄五縣:臨淮、虹縣、五河、盱眙、天長。當時鐘離、盱眙分屬兩州,不會混淆。到了明朝,情況發生了變化,因為鐘離出了皇帝,朱元璋要提高鐘離的地位,於是就將鐘離升為鳳陽府(洪武七年,即1374年),而鳳陽府下轄五州十三縣,包括鳳陽縣、臨淮縣、懷遠縣、定遠縣、五河縣及虹縣等縣,所轄五州中就有泗州,其下為盱眙、天長二縣。這樣,在明朝,無論是濠州鐘離,還是泗州盱眙,都屬於鳳陽府。那麼,說鳳陽出了朱皇帝,無論是生在盱眙還是生在鐘離,都沒出鳳陽府,都沒說錯。 但是,這裡有一個疑問,至今無法解釋。按朱元璋自己的說法,其父朱五四死時是六十四歲,朱元璋當時是十七歲,那麼,朱元璋出生時其父就是四十七歲。但朱元璋又說他父親是五十歲時來到鐘離東鄉的,那麼,他在朱元璋出生時就還沒有來到鐘離東鄉,朱元璋的出生地也就不是那兒。相反,如果確實像前面提到的幾本書所記載的那樣,朱元璋生於鐘離東鄉,那麼,朱五四遷到這裡時就不是五十歲,而應當是在他四十七歲以前。究竟是朱元璋的記憶有問題,還是史官記載有誤,已經難以考察了。貧窮之家,生計維艱,顛沛流離,遷徙不定,記錯了時間地點,或許是可能的。但是,既然朱元璋的哥哥重六、重七都不是生在盱眙的,朱元璋就更不可能是在盱眙出生的了。 關於朱元璋的出生,各種版本的神化傳說已經讓人目不暇接,那麼,自然而然地,關於朱家為什麼會生出這樣一個貴人來,又有這樣的傳說—— 泗州有一個楊家墩,墩下有土窩。有一天,朱元璋的祖父在農作之餘,躺在裡面休息。這時,有兩個道士經過這裡,其中一個師傅指著朱元璋的祖父臥的地方說:“如果一個人死後埋葬在這裡,他的後代就會出天子。”另一個道士——是前面說話的道士的徒弟——問道:“為什麼呢?”那道士回答說:“此地氣暖。不信你拿枯枝栽種在這裡,十天之內一定會長出樹葉來。” 這時,朱元璋的祖父突然從土窩裡站起來,道士看見他很驚訝,於是問道:“剛才你聽見我說的話了嗎?”朱元璋的祖父假裝耳聾,又是擺手,又是搖頭,表示自己什麼都不知道。於是,道士在那裡插了一段枯枝就離開了。朱元璋的祖父把道士的話記在心裡,一天天地等候著枯枝生葉。十天過去了,那枯枝果然長出葉來。但是朱元璋的祖父很有心計,他不願讓別人知道這裡是塊風水寶地,於是就把長出樹葉的枯枝拔去,又另外插了一段枯枝。 又過了十天,兩個道士再次來到土窩處,徒弟發現了插在地上的枯枝,詫異地問道:“為什麼不生樹葉呀?”師傅指著朱元璋的祖父說:“一定是被這個人拔去了。”朱元璋的祖父看見瞞不住,就承認了。道士說:“你有福,死以後應當埋葬於此,你家將會出天子。”因此,朱元璋的祖父死後就被埋葬在那裡。下葬時,讓人驚奇的事發生了:扒開的土自己壅起,成為墳堆。這個楊家墩方圓丈許,現在還可以找到,至今不生草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親自去看看。 根據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說,朱元璋小時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不過,一些關於他的傳說也太神了—— 朱家在朱元璋出生後十年,又遷到了鐘離之西鄉,後又遷到太平鄉縣孤莊村。關於朱元璋少年時的事兒,也有一些逸聞: 朱元璋小時候跟許多窮人家的孩子一樣,靠替人放牛過活。有一次,嘴實在太饞了,就把東家的牛犢給殺了,然後大夥兒一起把小牛煮熟吃了。吃完以後怎麼辦呢,朱元璋想了個辦法:他把吃剩的牛尾巴插進地裡,騙東家說:“地開裂了,小牛陷進去了!”東家跑過去拽住牛尾巴,結果牛尾巴真的往地裡鑽了,東家見狀,無可奈何地相信了朱元璋的話,沒讓他賠償牛犢。 朱元璋跟放牛的小夥伴們在一起的時候,常常玩拜皇帝的遊戲。他們拿車輻板做皇冠,拿破的木板做笏,拿籃子做龍椅。然後,大夥兒輪流做“皇帝”,坐上“龍椅”的人接受其他人的“朝拜”。不過,奇怪的是,當其他人坐上籃子的時候,都坐不穩,沒幾下就摔下來了,而朱元璋坐上去的時候卻穩穩當當的。大夥兒見狀,就服了朱元璋,就一起拿著“笏”參拜他。從此以後,朱元璋在放牛娃中儼然成了小首領。雖然這些傳說不免有附會或神化的地方,但還是可以看出朱元璋小時候要比一般孩子聰明、頑皮。

朱元璋八字;朱元璋八字分析

書上記載朱元璋八字

乾:戊壬丁丁

辰戌醜未

3癸亥 13甲子 23乙丑 33丙寅 43丁卯 53戊辰 63己巳

分析:朱元璋八字為假從兒格,壬水官星為原局之隱患,勢在去其寡;月支戌沖辰庫,引起壬水虛浮,且得丁戊去壬水之病為貴。初運一路北方水地,水木逆原局之氣勢,以至家業文憑全無,四處流浪,出家為僧。運行丙寅大運,丁戊得到幫扶,爭奪天下,成就帝王霸業。丁卯戊辰大運丁戊透幹克制壬水之病,治理國家,帝業鞏固。己巳大運戊寅年穿倒羊刃不祿。

乾造:

傷官 正官 日主 比肩

戊辰 壬戌 丁醜 丁未

戊傷官 辛偏財 癸七殺 乙偏印

乙偏印 丁比肩 辛偏財 己食神

癸七殺 戊傷官 己食神 丁比肩

大運:

七殺 正印 梟神 劫財 比肩 傷官 食神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6歲 16歲 26歲 36歲 46歲 56歲 66歲

最近突然想到明太祖朱元璋,後人對他爭議很大。

朱元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的內心世界到底是如何的,或許從他的八字能略窺一二。"朱元璋為什麼當上了皇帝?

"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幾個以算命為第二職業的朋友,所得到的答案似乎都是事先商量好了的:"辰戌醜未四庫全,皇帝命。"這個答案是前人寫書時附會出來的,作者當時大約也沒有想到,他死後會有這麼多的信徒。於是我又問:為什麼四庫占全就是皇帝命呢?我拿出幾個四庫占全的命,問道:這些人為什麼就不是皇帝命呢?結果沒有一個人能夠答得上來。曾經有個混混兒,洋洋得意地對我說:"××大師看過我的命,說我差一點兒就是皇帝命!"那得意之情,仿佛在向周圍的人暗示著什麼。我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皇帝發明家,還在為人編織著皇帝夢。

有個愛好命學的朋友,研究起來非常癡迷。他查閱了大量的書籍,走訪了許多高人,苦苦思索了很長時間,才解答了這個問題。其中的原理很簡單,長久以來就是沒有人能想到。今天我把這個原理披露出來,願愛好祖國傳統文化的朋友們,都能引以為鑒。不要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就去闖蕩江湖,讓許多不明真相的人,誤以為命理學是封建迷信。

解讀朱元璋的八字,首先要拋棄掉那些所謂大師們的傳統觀點,重新確立解讀八字的思路。朱元璋這個八字明顯身弱,滿局食傷,氣勢很足。那麼就要看食傷在八字中的作用關係,表達出了什麼意思。官星在八字中表示當官的,當命局中不喜官星,而官星又被制服了,是不是可以解釋為管官的人呢。管官的人當然是大官了。這個八字戊壬沖、辰戌沖、醜未沖,把天上地上的官星都制服了,而且把可以生官星的財星也制服了。天上地上就他的官最大,數他的財最多,他不當皇帝還能當什麼?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比爾蓋茨財富最多,選他來做聯合國秘書長,豈不是一個超級人造皇帝?這種話只能當是一種幽默。在八字這門學問中,傷官制服官星還有一重含義,表示出了命主的政治才幹。比如說歷史上的乾隆皇帝,以及他的軍機大臣和珅,都有這種八字結構。也就是說,他們都是很有政治才幹的人。不要因為受了電視劇的影響,再結合現實社會,就認為當官的沒好人,除了貪污不會幹別的。實際上有工作能力的官員不見得不貪;貪污的官員不一定有工作能力。從和珅的八字看,他命裡就有收藏癖的標誌,貪財完全是一種心理的病態的外在表現。他後來被繼任的皇帝處死了。從命理學的角度講,是他命該如此;從政治的角度講,那是出於國家財政的需要。據說從他家裡抄沒的財產,相當於乾隆年間十七年的賦稅總和。

朱元璋的政治才幹是毋庸置疑的。雖然他當過和尚,要過飯,低微的出身並不會抹殺他的能力。一旦運氣來了,他必然會有一番作為的。從八字中看他的性格,深沉多疑,機變百出,心胸也不夠寬闊。這種人喜怒無常。別人揣摩不透他的心思,他卻要時時借機考察別人。至於傳言說他濫殺功臣,在八字中找不到明顯的標誌。不過成為了他的臣屬,能長壽的少,包括太子。傳說中的"火燒慶功樓",我認為可能性不大,如果他要想殺大臣,會採用下毒的方式。關於他性格為什麼會非常殘忍,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需要更多的例證才能得出結論。

從研究歷史上幾個有作為的皇帝的八字,得出了一個標誌性的結論:在皇帝命中,臣子的定位是食神和傷官。全國的官員和百姓都要靠他來養活。為什麼呢?在八字中,食傷是生財的東西,會創造出財富供他享用。在漢代,州一級的官員就稱為"州牧",把百姓都當成牲畜了。在六爻卦中,六畜及一切養殖動物的定位就是子孫,相當於八字中的食傷。由此看來,過去統治者的統治理念都來源於《易經》。就象《道德經》裡說的:"聖人不仁,以百姓為雛狗。"

在朱元璋的八字中,食傷星都處於相沖和相刑的關係。這是一種勞作、不得安寧的狀態,也有自相殘殺的含義。在心理上則是疑慮重重,危機感很強。因此朱元璋當皇帝,對於百姓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值得慶倖的事。其進步意義,是把百姓從最殘暴的元朝統治下解救出來了。那麼大明朝又做了些什麼呢?比如說女人纏小腳,如果說在宋朝還屬於個人愛好的話,那麼在明朝卻被當作一項國策來執行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曾經讀過一個"珍珠翡翠白玉湯"的故事,儘管內容荒誕無稽,卻可以在朱元璋的八字裡找到依據。

在上個世紀末,隨著易學熱的興起,出現了一個人造八字的現象。相傳是某大師開的先河。具體的做法是,在孕婦的預產期前後,找一個八字組合好的時間,用剖腹產的方式把孩子生出來。人造八字是否能產生預期的效果,我手裡還沒有足夠的例證。不過我看過一些剖腹產的孩子的八字,判斷其家裡的一些情況,基本都準確。因此我不否定人造八字的行為。也看過兩例人造的八字,感覺是慘不忍睹。為人家選擇時辰的命理師,對八字的研究顯然沒有到登堂入室的程度。因此人造八字的關鍵,是要有精通八字格局的人來指導

1,古書記載辰戌醜未順排是帝王命,因為筆者沒有算過真實的帝王八字,只能在書上網上解讀一些帝王命造,其辰戌醜未順排是否就是帝王命,有待考證。

2,既然朱元璋貴為天子,那麼他貴在哪裡?筆者認為貴在原局的辰戌沖與醜未沖;辰戌醜未的沖,是沖出暗藏丁戊,原局以壬水為病,勢在去其寡;而丁戊即是原局的藥,也是成就帝王的工具。

3,壬戌是什麼象。戌是乾,乾是天,壬是官星,壬戌可以解讀成天下的官,而我宮的丁火比肩是獲得了壬水的官星,既控制了天下的官。

4,怎麼控制的呢,是食傷星的控制,傷官制官是管官的官,結合丁火得到了天下的官,那麼即是帝王命。

5,辰戌沖,是沖出辰戌中暗藏的戊,透到年幹克制壬水官星,戌是丁火的本庫,可以代表是朱元璋,也是比劫庫是幫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們,戌是火藥庫也代表了軍隊,而辰中的戊是當時與朱元璋爭奪天下的群雄,並非自己人;辰戌沖出的戊同時去克制壬水官星,即是群雄並起,奪取天下。

6,既然群雄並起,為什麼就是朱元璋得到天下,怎麼就不是辰戌中的戊丁呢?先談群雄,辰中的戊因為戌的沖,透到了年幹克制壬,想得到這個壬水的官星即天下,但是這個戊克制壬水是把這個壬推向日元身邊,辰雖然是水庫是收藏壬水的,但是這個辰被戌衝垮了,所以辰不能收藏壬水,也就得不到天下。

7,辰同時也代表了當時的朝廷,戌是丁的本庫、是軍隊、是起義軍。當時的元朝被戌的朱元璋的軍隊衝垮了,元朝沒了,而戌是火庫呀,火主明,可以代表明朝,即明朝取代了元朝,改朝換代。

8,繼續前面的話題,戌同時是比劫庫是幫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們,為什麼就不是他們自己奪取天下,成就帝王呢?因為戌中戊克制壬是把官推給日元,即把皇位推給朱元璋;同時戌中的丁透到了我宮,拉壬水之官到主位,即是幫朱元璋奪取官星。還有的即是壬戌暗合,在地支辰戌沖的情況下,壬戌是不能暗合的,即戌是得不到壬的,也即是說幫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們是當不了皇帝的,沒有皇帝命。

9,食傷克制壬水官星,即是反對當時的官員,朝廷,傷官是造反是起義。

10,丁火起初盤根在戌中,戌是本庫是安身之所,戌是天門,壬是官鬼是神,即壬戌是寺廟,但是壬戌被年柱的戊辰所沖,即是當時的朝廷混亂的原因,連寺廟也不能安身了,把戌中的丁即朱元璋沖跑了,即四處流浪,四海為家。

11,朱元璋是因為時柱的丁未得到了壬水官星,未是權利,這個權利是獲取官星的,是控制官星的,結合上述所講的即是帝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