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宋朝八十萬禁軍教頭

北宋太祖趙匡胤,即是官拜五代後周禁軍統領,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由禁軍擁護為開國皇帝。之後趙匡胤再邀集諸多擁護他之高級武官杯酒釋兵權,建立北宋中央集權之東京禁軍。

宋太宗再分置多職、互相制約以聽皇帝號令,扼阻前朝唐代藩鎮割據地方之禍。 北宋稱正規軍為禁軍或禁兵。從各地招募,或從廂軍、鄉兵中選拔,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分隸三衙。除防守京師外,並分番調戍各地,使將不得專其兵。每發一兵,均須樞密院頒發兵符。禁軍士兵實行募兵制,且沿五代朱梁定制,文面刺字,社會地位低於一般人民,一旦入伍,終身服役,直至老疾退役。

北宋亦有廂軍、鄉兵和蕃兵,但廂軍俸錢只有禁軍的一半,故戰力不高。

林沖

《宋史·兵志》:“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衛兵,以守京師,備征戍,曰禁軍;諸州之鎮兵,以分給役使,曰廂軍;選於戶籍或應募,使之團結訓練,以為在所防守,則曰鄉兵。” 北宋的禁軍數目非常大,

所養兵員為歷朝之冠。

據錢穆《國史大綱》說,宋開國之初禁軍有二十萬左右,以後則愈增愈多,至北宋中葉,禁兵增至八十余萬人。《續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曆八年》:“向因夏人阻命,諸路增置禁軍約四十二萬餘人,通三朝舊兵且八九十萬人,其鄉軍義勇、州郡廂軍、諸軍小分剩員等不在此數。

” 北宋禁軍分為馬軍、步軍、弓軍三科,分別設置教頭;之上又設置總教頭(總教官)。

王安石變法時裁減兵額,置將分領,戰鬥力有所提高。北宋末年,政治腐敗,軍隊缺額極多,京師三衙所統實際僅存三萬人。北宋滅亡後,禁兵主力潰散。

王進

南宋時,各屯駐大軍取代禁兵,成為正規軍,而各地尚存的禁兵,則成為專供雜役、不從事戰鬥的部隊。

北宋軍隊分為禁軍和廂軍兩種。禁軍是北宋的正規軍,主要用途是“天子之衛兵,以守京師,備征戍”。宋初禁軍較少,宋太祖趙匡胤將各地的精銳之師編為禁軍,仁宗時多達80多萬,大多屯駐北方,只有很少一部分駐紮南方。廂軍是北宋的地方性部隊,取“駐紮城廂”之意。史學家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說:“這些兵,並不要他們上陣打仗,只在地方當雜差。地方政府有什麼力役,就叫他們做。
”看來廂軍主要從事工役或雜役,故也稱“役兵”。

禁軍

水滸傳裡著墨較多的八十萬禁軍教頭總共有幾個人,第一個是王進,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第二個是林沖,為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第三個是丘岳,八十萬禁軍都教頭,官帶左義衛親軍指揮使,護駕將軍丘岳;第四個八十萬禁軍副教頭,官帶右義衛親軍指揮使,車騎將軍周昂;第五個,征遼時,朝廷特派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王文斌赴邊庭押送衣襖等物,王文斌除教頭一職外,還正受鄭州團練使,其中如王進的父親王升,為都軍教頭,是高俅秋後算帳提起的,林沖的岳父張教頭。莫不是見做金槍班教師徐甯雖也屬教頭之列,但號稱八十萬禁軍教頭只有這幾人,由此可看出,八十萬禁軍教頭地位應該高出其他教頭。

護駕將軍丘岳;第四個八十萬禁軍副教頭,官帶右義衛親軍指揮使,車騎將軍周昂;第五個,征遼時,朝廷特派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王文斌赴邊庭押送衣襖等物,王文斌除教頭一職外,還正受鄭州團練使,其中如王進的父親王升,為都軍教頭,是高俅秋後算帳提起的,林沖的岳父張教頭。莫不是見做金槍班教師徐甯雖也屬教頭之列,但號稱八十萬禁軍教頭只有這幾人,由此可看出,八十萬禁軍教頭地位應該高出其他教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