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保險產品停售,被欺騙的消費者真是苦不堪言

全文字數約1450字,閱讀時間2分鐘。

如果你碰巧通過社交軟體加過某保險公司的銷售人員,你也一定在他們的朋友圈裡買過不少冤枉的停售產品,花了被蒙圈兒的錢吧?

圖片來自:研險社

今年的第一波保險產品停售潮,在3月份達到高峰期,保險公司和銷售人員們,高高興興地撈了一筆鉅款。

來源於網路新聞

儘管產品停售的實際原因是:

因為保監會對壽險產品的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保險公司將人身保險產品主要年齡段的死亡保險金額比例從120%提升至160%。不符合監管規定的產品當然要停售。

但是在銷售環節,卻被說成了:

# 某某產品多麼多麼好,賣虧了,要停售了,大家趕緊抓緊買吧!

# 某某產品要停售升級了,升級之後要漲價,再不買就來不及了!

# 有病治病,無病返本的時代過去了,

再不買返還健康險,你就後悔吧!

因為普通消費者與保險公司存在“資訊不對稱”問題,故產品停售的實際原因,消費者很難知道實情,因為一時恐慌,加上銷售人員的敦促和故意對停售的反復強調,上當買保險的消費者一大批……

買保險本身沒有錯,而是故意欺騙消費者購買已經不符合規定的產品,那就是保險公司和銷售人員的過錯了!

3月份的停售炒作雖然過去了,
但是下一輪,或者下X輪的停售潮又要來了!

保監會在2017年5月11號下發給各保險公司的134號檔中,對保險產品的開發設計做了新的要求,摘錄如下:

------------------------

保險公司開發設計的保險產品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一)兩全保險產品、年金保險產品,首次生存保險金給付應在保單生效滿5年之後,且每年給付或部分領取比例不得超過已交保險費的20%。

(二)萬能型保險產品、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設計應提供不定期、不定額追加保險費,

靈活調整保險金額等功能。保險公司不得以附加險形式設計萬能型保險產品或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

(三)護理保險產品在保險期間屆滿前給付的生存保險金, 應當以被保險人因保險合同約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礙引發護理需要為給付條件。

(四)失能收入損失保險產品在保險期間屆滿前給付的生存保險金,應當以被保險人因合同約定的疾病或者意外傷害導致工作能力喪失為給付條件。

(五)團體醫療保險產品中,保險公司收取的醫療保費應全部用於醫療保險責任的保險金給付,且產品定價利率應符合相關監管規定要求。

(六)保險產品名稱應當清晰明瞭,突出保險產品責任特點。保險產品定名、產品說明書以及相關產品宣傳材料中不得包含“理財”“投資計畫”等表述。

(七)保險公司對產品進行組合銷售的,應在產品銷售和產品宣傳材料中明確告知消費者為“保險產品組合”或“保險產品計畫”。

------------------------------

保險君對檔的解釋如下,以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購買:

提醒1:

如上摘錄內容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保險姓保→讓願意買理財產品的消費者們,[好好地][明明白白地]去買萬能險或投資連結保險。

同時,必須讓為了保障而買保險的消費者們,把錢花得值!

提醒2:

那些不符合新規定的兩全保險、年金保險產品,接下來的這5個月裡,一定會變著各種戲法“引導”消費者購買。

提醒3: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萬能險有90%都要在10月1號前停售,因為這些萬能險都是以附加險的形式與主險一起銷售,然而新規定是10月1號之後,必須讓萬能險做主險單獨銷售。

原因當然是將保險保障功能與理財功能分開,讓純保障型保險產品的價格實惠合理可控。

提醒4:

投資連結保險,10月1號之後,也必須單獨銷售,這意味著今後購買投資連結保險的目的就是純粹的理財投資,以便讓消費者清醒地意識到需要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提醒5:

在10月1號之前,不要因為恐慌心理搶購萬能險保險組合,特別是各大保險公司銷售的開門紅產品、在銀行管道銷售的保險產品。

---------------------end-------------------------

應在產品銷售和產品宣傳材料中明確告知消費者為“保險產品組合”或“保險產品計畫”。

------------------------------

保險君對檔的解釋如下,以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購買:

提醒1:

如上摘錄內容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保險姓保→讓願意買理財產品的消費者們,[好好地][明明白白地]去買萬能險或投資連結保險。

同時,必須讓為了保障而買保險的消費者們,把錢花得值!

提醒2:

那些不符合新規定的兩全保險、年金保險產品,接下來的這5個月裡,一定會變著各種戲法“引導”消費者購買。

提醒3: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萬能險有90%都要在10月1號前停售,因為這些萬能險都是以附加險的形式與主險一起銷售,然而新規定是10月1號之後,必須讓萬能險做主險單獨銷售。

原因當然是將保險保障功能與理財功能分開,讓純保障型保險產品的價格實惠合理可控。

提醒4:

投資連結保險,10月1號之後,也必須單獨銷售,這意味著今後購買投資連結保險的目的就是純粹的理財投資,以便讓消費者清醒地意識到需要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提醒5:

在10月1號之前,不要因為恐慌心理搶購萬能險保險組合,特別是各大保險公司銷售的開門紅產品、在銀行管道銷售的保險產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