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偷襲珍珠港背後的戰術失誤,愚昧的日軍並沒有真的殺死死神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就是日軍悍然發動了珍珠港事件,從此以後美國幾乎以死神的狀態對於日本進行瘋狂的打擊,甚至將剛實驗成功的原子彈全部扔到了日本本土,

日本也是現在為止唯一一個遭遇原子彈打擊的國家。

現在有很大量的文章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進行絲絲入扣的分析,並且設想日本如果沒有發動珍珠港事件會如何,但是從整個戰略角度來看的話,日本偷襲珍珠港並不存在任何錯誤,

也不像斯特勒形容的那樣,日本並不是只會打仗的豬。

到底日本的底氣從哪裡來的呢?當時從軍事工業上來說,日本是僅次於德國的重要的軍工生產國,經濟上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雖然遇到了嚴重的經濟困難,但是對於其他國家來說,

日本還是依靠戰爭掠奪了大量的資源。

從長遠的戰略角度來看,德國的敗局已定,剩下的就是時間的問題了,現在我們來想一下,如果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到時候日本面臨的可不僅僅是美國這麼簡單的事情了,還有一個戰鬥的民族蘇聯。看到了德國就看到了日本的未來,

所以日本需要先下手為強。

既然戰略並沒有錯誤,那麼日本到底哪裡出錯了呢?戰術!日本偷襲珍珠港無論在時間選擇和地點選擇上都不存在問題,但是問題恰恰就是因為沒有考慮到細節問題。

日本在珍珠港雖然炸毀了大量的美國戰鬥艦艇,但是實際上珍珠港的船塢等基礎設施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只要還有船塢等基礎設施在,大不了重新修建。另外一方面,選擇休息日進行偷襲看似可以躲過美國的監測,但是卻同樣也保留了美國的有生作戰力量。

偷襲珍珠港無疑就是讓美國失去了幾條可以作戰的船隻,你不會真的以為幾條船就可以決定未來戰場的發展方向吧?戰術的失誤並沒有扼殺美國這個死神,隨後死神的降臨徹底讓日本清醒,日本清醒的認識到,死神不死,那就等著滅亡吧。